德育校本课程设计 - 范文中心

德育校本课程设计

11/25

高家岭中心学校德育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一、开发背景: 1、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规定:“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2、整体规划 有序落实

学校德育千头万绪,从课堂教学到校园活动,从校内教育到校外延伸,从学生引导到家庭、社会共育„„内容、形式、方法等都十分丰富。每学年,上级部门有明确的推进重点,而学校在贯彻落实的同时,又必须根据校情、学情,从实际出发,才能取得实效。因而,学校德育须从目标、内容、实施等入手,进行整体规划,既有相对稳定,又有即时生成,确保德育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3、课程引领 提高实效

新课改实施以来,课程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以课程为引领,开发校本,推进德育,不失为统筹思考、扎实开展的有效策略。校本德育课程是以学生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学生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利用校本课程实施德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既有基础型课程中学科教学内容的拓展,又使既定拓展与即时拓展相结合,并延伸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同时,在科目设计中涵盖了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层层深入,有效提升了德育效果。

4、强化意识 提升师能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亦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强化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引导教师不仅关注实施操作,更能从课程构建的层面思考,不仅知道怎么做,更清楚地知道为什么做,怎样做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更能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培养,较为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十分有利于督促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建立课程意识,更新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方式,开发课程资源。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1)了解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以及良好的行为规范要求。 (2)知道少先队基础知识、队史等,了解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知道身为学生、小家人、小公民的责任。 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1)能够以日常生活学习物品为载体,进行创造性思维。

(2)经历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尝试探究、初步解决问题到成果展示交流的过程,感悟学会思考、主动实践、体验反思。

(3)通过相互交流增强学生表达、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1)在各类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尊重、懂得感恩、自律自育。

(2)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感受进步、成功的乐趣。 (3)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初步形成求知创造的欲望,拥有团结协作、勇于攀登的精神。

1、德育校本课程来源于学生的需求、思想实际等,而这些因素并非一成不变,加之每个学生个体各不相同,内容设置上有着既定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特点。同时,内容中还留有一定的余地,供师生在实施过程中,共同协商萌发新的学习内容或载体,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实践的效果不断加以补充和调整。

2、校本课程将各类德育抓手纳入其中,涵盖面广,其目标、内容等是相辅相成的。每个科目的活动设计,在形式及方法上各有侧重,具体环节的操作上也应有技法侧重,以避免单一的方法造成学生的兴趣减退。

3、校本课程中“家长学校”是针对家长设置的,虽然家长是实施主体与对象,但不能忽视学生的作用。在内容安排及操作形式上都应将学生纳入其中,共同参与,提高实效。

五、课程实施: 1、与需要相结合

注重课程实施与学生需求相结合,在各项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课程虽有既定或生成的内容,但仍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想法,在并做适当调整。同时,根据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在课堂、活动设计过程中遵循生活性、兴趣性、探究性原则,通过自主体验、交流、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落实目标。

2、与生活相结合

从实际出发,注重课程实施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尊重学生个体,在了解其生活环境、生活内容、兴趣爱好等基础上,使课程实施生活化、儿童化,趣味性、多样性、可选择性,贴近学生、吸引学生,使学生在温馨的环境中活动、感悟、成长。

3、与学科相结合

注重课程实施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根据各学科教材内容、教法特点的共性与个性,挖掘内涵,找准结合点,使课堂教学与校内外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更有自信地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运用知识技能动脑思考、动手体验、收获感悟,进一步提高教育效果。

4、与阵地相结合

注重课程实施与教育阵地相结合。校内外的教育阵地林林总总,有些看似缺少充裕的时间(晨会、红领巾广播等),有些又似乎无声无力(橱窗、板报等),但是,环境影响的力量、持之以恒的效果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课程实施应充分利用各类阵地,借助生动活泼的形式把学生在活动中的内心体验和收获充分展现出来,让不同个性、不同特长和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均得到充分发展,以达到课内外、校内外的融合。

六、课程评价的设想: (一)评价的依据 1、激励性原则:

注重对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点滴进步、积累的经历进行肯定,通过评价去强化学生积极的情感,激发其学习热情,因此在评价时遵循“激励原则”,让学生可以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快乐。

2、多元化原则:

评价的内容是多元的,注重评价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态度(参与度、积极投入的程度),也关注他们活动后在原有水平上的收获与体验,如此调动其积极性,更为热情地投入。

3、互动性的原则:

在课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被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围绕课程的目标,主要从设想、作品、进步等体现显性评价,而教师的评价则可做到多角度,多侧面,如: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发展水平等,给予学生客观的总结性评价。

(二)评价的形式

1、“四星少年”争章活动:根据学校育人目标,借鉴少先队争章活动,与争创“四星少年”结合,用具有直观形象的卡通粘纸——快乐星、礼仪星、攀登星、创新星进行即时评价,引起学生兴趣。

2、展示与交流评价:学生与教师在同一平台进行交互学习,既锻炼自我表达能力又能帮助同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3、成长记录册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体现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高家岭镇中心学校 2012年3月


相关内容

  • 与美德相伴和习惯同行
    黄胄艺术实验小学坐落在北京市朝阳区美丽的西坝河畔的中里社区,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宁静.淡雅,凸现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多年来,我校秉承"尊重与发展"的办学宗旨,结合学生生源实际,形成了以学生多元需求为基础 ...
  • 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根基.整体设计与实践路径
    摘 要 和雅教育是教育本质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和""雅"理念在教育世界的价值体现.它旨在促进学生的健全而自由发展,进而有效达成家校和谐互助与师生和谐共长.立足和雅校园文化建设,遵循"养心育人 ...
  • 校本研修的几个基本环节
    作者:张人利    文章来源:上海静安教育学院 一.确定研修主题 研修主题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比较综合的.出现得较多的研修主题,表现形式为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再备课.它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涉及到教学理论.教学方法 ...
  • 德育自评报告
    化州市那务镇低山小学 申报化州市德育达标学校自评报告 2010年4月28日 化州市那务镇低山小学位于镇政府以东,座落在巍巍六皇山西麓,悠悠陵江河畔,距镇中心小学一千米.学校占地面积4860㎡,建筑面积2022㎡,基础设施较为齐全,配备部分Ⅱ ...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教师进修学校/马英娟 摘自:<综合实践活动网>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承载着新课程的意蕴,突显出教师的课程意识.但是由于没有教科书,又成为课改的一大难点.那么,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我 ...
  • 学校教育工作情况专题调研汇报材料
    学校教育工作专题调研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莅临我校进行教育工作专题调研. 为了积极推动新<义务教育法>实施,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我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 ...
  • 中长期发展规划
    茂林中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4-2019) 一.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学校实际,适应当地及社会发展需要,实施科研兴教.质量兴校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 20**年教育督导自查报告
    清河镇中学二0一三年教育督导 汇 报 材 料 二0一三年十二月 清河镇中学二0一三年教育督导汇报材料 清河镇中学现有教学班18个,在校生712人,在岗教职工75人.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行素 ...
  •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 网站首页 | 校情博览 | 教务经纬 | 德育纵横 | 家委会 | 综合治理 | 特色建设 | 教师舞台 | 学区共建 | 学生园地 | 资源中心 | 学校OA | 语言文字教学 | 您现在的位置: 威海市羊亭学校教育 ...
  • 公共教育学
    各位公共教育学教师,本学期期末考试范围现给大家发去,基本以PPT 重点为主,约80%:难点有10%,还有10%是学期初给学生反复强调的自学的八,九两章,切记再给学生强调下. 第一章 教学管理:无限地服务于教学,无限地服务于学习 第一节 P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