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 - 范文中心

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

04/02

《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学课程、专业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开课学期:第2学期

学分: 3学分

主讲教师:陈红霞

指定教材: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7月版。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保障的涵义、特点、功能;了解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及其理论依据。

2.对世界主要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一个概略性的了解,并能对不同制度类型的保障制度进行简单比较。

3.对中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构成及其制度框架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进程有清晰的认识,并有志为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和制度建设作贡献。

第一章 绪论

课时:3学时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

一、国外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美国社会保障的初始界定、国际劳工组织关于社会保障最低国际标准公约中对社会保障的界定、德国英国日本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二、港澳台地区对社会保障的界定:香港官方界定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并通过向有需要人士直接发放款项的方式提供的福利。澳门政府将社会保障译作社会福利。台湾的社会保障较香港健全(P6—7)。

三、内地学者对社会保障的界定:中国内地对社会保障的认知有其共识的一面,即以广义的社会保障为对象,肯定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提供基本保障的制度安排。对社会保障的定义包括以下必备要素:依法建立、突出以人为本、具有经济福利性、属于社会化行为。社会保障据此可分为三个层次: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与理论框架

一、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

现实中的社会保障是否作为经济学或社会学或政治学等学科的一个分支,抑或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发展,在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在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社会保障通常不是一个独立学科,而是一个多学科均可进行研究的领域,但与社会保障相关的社会政策学与社会工作学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应用学科。中国目前将其归入管理学门类公共管理学科,与土地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等在同一范畴。

鉴于社会保障的独特性质以及其在各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居有的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将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发展更有利于社会保障理论的健康发展。即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科学。

二、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首先,是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问题。其次,是社会保障的政策理论问题。再次,是社会保障的管理理论问题。(P12)

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目标与功能

一、社会保障的目标:社会保障的总目标是通过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分目标有: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福利;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社会保障的功能:稳定功能;调节功能(体现在三个层次:调节公平与效率、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发展功能;互助功能;其他功能如风险控制、资本积累等。

第四节 社会保障的特征与原则

一、社会保障的特征(P21—26)

公平性特征、社会化特征、福利性特征、法制规范性特征、多样性特征、刚性发展特征。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公平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责任分担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其他原则如互济性原则、法制性原则等。

第五节 社会保障的意义

第一,社会保障突出以人为本,彰显人道主义。第二,社会保障维护并创造着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第三,社会保障能够划界多种社会矛盾,不断增进国民福利,并促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第四,社会保障能够为其他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第五,社会保障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改良社会产业结构。

思考题:

1.社会保障的主要涵义和特征是什么?

2.为什么说社会保障具有多重功能?

3.实施社会保障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4.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积极意义?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发展

课时:6学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划分

就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而言,较为公认的是以社会保险制度在德国产生为标志。要对社会保障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必须有客观、明确的标志。主要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政府介入的程度;社会保障实践的出发点与基本目标;一定时期内社会保障实践的具体内容。

二、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

经济因素、社会因素、道德伦理因素、政治因素(P43—44)。

第二节 慈善事业与济贫制度

一、慈善事业时代

慈善事业时代作为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阶段,它的社会背景即是不发达的农牧社会。构成慈善事业时代的三大支柱是:宗教慈善事业、官办慈善事业与民间慈善事业。(P45—47)

二、济贫制度的出现与发展

《济贫法》的颁布与济贫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早期的圈地运动导致社会动荡。《乌托邦》、英国从1530~1597年的济贫法案、1601年英国旧《济贫法》。以后在1723年通过了设立济贫院的法律。1774—1824年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劳工协议法案。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济贫法》,确立了“劣等处置”与“济贫院”的规则,实现了减少济贫税的目标,得到社会上层和中产阶级的欢迎,但缺少人道而遭到下层民众的诅咒。

三、对早期社会保障发展的简要评论

第一,性质上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型;第二,根本目的是防止统治者反抗;第三,保障项目是极端有限型;第四,保障水平是极端低下型;第五,保障效果是不良型。

第三节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

19世纪80年代,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背景因素。

以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主要因为:社会保险属于制度化的社会保障机制;雇员、雇主共同供款和国家资助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险制度,真正确立了社会责任与风险的共同分担机制;受保障者无须以牺牲人格尊严和接受惩戒为受益条件。 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在性质上是权利与义务结合型;根本目的是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保障水平是基本保障型;保障过程是规范化、强制性。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发展线索:1883年产生——1935年综合性社会保障——1948年福利国家现代社会保障成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社会保障改革。与此同时,二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保障型制度。

基本内容:济贫制度,社会保险制度逐渐成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体内容,二战后的社会福利。特别:希腊建立的独特的灾害社会保险制度。德国、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新增的护理保险。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标志:社会保障在性质上表现为全民普遍性福利;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和促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保障项目走向完备化;实施过程进一步社会化。

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规律

立法先行、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协调发展(P57—59)。

第四节 社会保障发展的经验、教训与改革

一、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

尊重本国的国情、追求稳定、协调、和谐发展,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努力追求社会化,对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日益重视。

二、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教训

国家包办社会保障事务和福利的高速膨胀,将带来严重的社会保障财政危机。

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会助长国民惰性。

社会保障体系的残缺不全或水平过低亦会使有关社会问题进一步恶化。

三、国外社会保障改革

福利国家改革:削减福利支出,调整福利结构,扩充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引入私营机制。 美国的社会保障改革:调整社会保障指导思想,适当调整社会保障的目标,调整社会保障的有关内容,重视私营机构的作用。

第五节 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一、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主要特征是城乡二元结构,其中城镇又有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等职员的社会保险二个部分,农村则主要依赖于土地和家庭保障,并辅之以少量的集体保障(五保制度)。标志:1951年2月出台1953年1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了解其简要内容和制度特点。

中国社会保障停滞时期:文革开始后主管企业职工的工会和劳动部门受到冲击而被取消,1969年财政部发文,要求企业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而改在营业外列支,从此,企业保险代替了社会保险。

1978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恢复重建(P70)。

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与特色:基本框架由国家保障、城镇单位保障、农村集体保障三大板块组成。主要特色是国家 、单位包办、板块分割、全面保障、封闭运行、缺乏效率。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1986年以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求企业保险转变为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逐项推进。1986年首次提出社会保障概念,同时出台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具有显著的制度创新象征。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历程:1986—1993,重点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缓解乡村贫困;1993—1997,社会保障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新旧社会保障制度并存但此消彼长;1998年以来,社会保障逐渐成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选择的是渐进改革的方式。这种改革方式符合中国整个改革事业的要求,但不符合社会保障制度变革的国际惯例。因此,一方面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得到确立,管理体制基本理顺;另方面,中国社会保障改革还存在着失误和教训,表现在价值取向上过分强调效率、改革观念上过分强调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改革方式上存在着统放不分、制度安排中长期忽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明显不足;法制建设滞后;责任模糊;新制度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发展: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植根现实国情基础上的理性和中和的发展道路。

思考题:

1. 社会保障的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 社会保障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3. 评价早期的社会保障。

4. 为什么社会保险的出现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标志?

5. 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和教训有哪些?

6.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规律。

7. 简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8. 客观评价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

第三章 社会保障理论基石

课时:3学时。

第一节 概述

一、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理论源流

空想社会论:柏拉图《理想国》——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摩莱里《自然法典》——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二、中国社会保障理论历史源流

大同社会论、仓储后备论、社会互助论、社会救济论。(P91——94)

第二节 经济学与社会保障

一、经济学对社会保障的理论贡献

经济学中的选择理论充当着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经济学为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方法;经济学特有的视角为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与政策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思维方式,使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从空想进化到理性发展阶段。

二、福利经济学与社会保障

福利经济学是寻求最大社会经济福利的经济理论体系,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或功利主义者霍布森,1920年庇古《福利经济学》首次确立了福利经济学理论体系。二战后的新福利经济学,帕累托最优。

三、经济学家与社会保障

庇古《福利经济学》、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哈耶克《通向奴役的道路》、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等。(P99—103)

第三节 社会学与社会保障

一、社会学对社会保障的理论贡献

社会保障的出发点是解决养老、医疗等社会问题,需要通过社会保障机制来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和发展,通常被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和重要标志;社会学还构成了社会保障理论发展进程中最早和最直接的渊源。

二、社会学家与社会保障

马斯洛需求五层次理论、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涂尔干社会整合理论等。

第四节 政治学与社会保障

一、政治学对社会保障的理论贡献

政治学所关注的领域是国家与社会、民主与法制、人权与主权、政党与政权、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等。这些核心领域,几乎都与社会保障有密切的联系。罗尔斯《正义论》。

二、政治需要与社会保障

一方面,政治需要社会保障作为实现目标的工具和手段;另方面,社会保障的发展也离不开政治的推动,并对政治产生相当的影响。民主政治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在事实上取决于多数国民的意愿。

三、政党政治与社会保障

政党政治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范畴之一。现代政治民主几乎是政党政治的代名词。政党政治通过议会或控制政府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政策,其对社会保障的看法直接影响着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P111—113)

思考题:

1. 试列举经济学与社会学界的代表性人物及其对社会保障理论的贡献。

2. 为什么说社会保障是在多学科基础上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学科领域?

3. 比较独裁政治与民主政治下的社会保障。

第四章 社会保障相关关系

课时:3学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保障制度涉及的基本理论范畴

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权利与义务

二、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保障发展的水平和规模,而社会保障制度也对经济发展有反作用,促进或阻碍经济的发展。

三、社会保障与社会进步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发展和完善也必须得益于社会进步。人类社会的进步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社会保障在这两个方面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社会保障与人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依赖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发展,每一社会成员的发展又必须依托社会环境来实现,社会保障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机制、调和促进机制。

第二节 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

一、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目标

分配是在劳动者为社会生产付出智力、体力、知识和技能后,以劳动报酬的形式从国民收入中获取一部分生活资料。与按劳获酬的分配方式相比,社会保障显然是一种收入再分配方式。

二、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方式

收入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社会保障两种分配方式兼具。

三、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层次

初次分配:社会保障本身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社会保障弥补初次分配的不足。

再分配:社会保障作为再分配的主要方式与途径,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安排,维护并实现着社会公平与正义,使国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保障。

第三次分配: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后,出于个人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捐赠给有需要的被资助者。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强调公平,第三次分配则追求社会协调与和谐。

第三节 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

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密不可分:社会保障通常以就业为条件;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特别需要社会保障。

一、社会保障与劳动力市场

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健全以及覆盖面的大小,影响劳动力流动从而影响整个社会就业程度。社会保障对劳动力的供给具有双重性,既有增加又有抑制的作用。

二、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

社会保障促进就业;就业促进社会保障发展。

第四节 社会保障与其他公共政策

一、社会保障与消灭贫困

社会保障作为可以缓解贫困的制度安排,通过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来增进全社会福利,缓解贫困带给人们的痛苦。

二、社会保障与人口政策

社会保障制度受到人口政策的影响,促进或阻碍着人口政策的实施。

三、社会保障与国民教育

两者间是互促互助的关系:社会保障中教育福利的实施维护了教育的公平性,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而教育事业又反过来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巩固和完善。

四、社会保障与家庭政策

社会保障与家庭政策不但具有相同的发展目标,而且在许多项目和制度安排上也是一致的。社会保障的实施和健康发展有赖于家庭政策的实现,家庭政策的实施要靠社会保障制度来促进和支持。

第五节 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

一、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共性

都是基于对特定风险损失分担的社会化机制,概率论和大数法则;都进行风险转移;都以给予损失赔偿或保险金给付等方式为被保障对象提供保障;充足的基金是两种保障制度健康运行的物质基础;都具有为偶然性的风险损失提供保障的特征。

二、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

性质上不同,商业保险具有营利性和自愿性,社会保险则是非营利和强制性的;

目的不同,商业保险是用保险原理在化解投保者风险的同时实现自身的营利和发展,并无明确的保障水平和目的要求,社会保险则是为保障劳动者面临主要社会风险时的基本生活保障,可谓是雪中送炭;

水平不同,商业保险遵循多投多保、少投少保的原则,社会保险则有保障基本生活的内在要求;

经营方式和管理主体不同,商业保险属财政金融体系,社会保险则属行政管理体系;依据不同,商业保险依合同订立,社会保险则依社会法实施。

三、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共同发展

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在发展上存在着冲突,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互为促进和补充的关系。许多国家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能够并行不悖,共同构成国民生活的经济保障系统。

思考题:

1. 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的关系。

2.社会保障中的公平和效率、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3.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关系。

第五章 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

课时:3学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含义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包括各个社会保障项目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等。

世界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面向贫困人口与工业劳动者的阶段;面向贫困

人口与一般劳动者的阶段;面向全体国民的阶段。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

完整性、协调性、层次性。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

业务内容: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其他保障。

是否与受保障对象的收入关联:与社会生产或收入关联的保障制度、无关联的制度。 根据政府介入的程度以及法律规范的强制性划分:制度化社会保障、非制度化社会保障。

第二节 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补充保障:企业年金、慈善事业、互助保障等。

第三节 社会保障主要模式

一、社会保险型模式

以德国为始创,传统型社会保障模式或自保公助型。特点有:以劳动者为核心,责任分担,权利与义务有机结合,互助共济,现收现付。社会保险型模式代表:德国、美国、日本。

二、福利国家模式

英国始创,1948年宣布建成。特征:累进税制与高税收,普遍覆盖与全民共享,政府负责与全面保障,法制健全,充分就业。福利国家模式的代表:英国、瑞典、北欧国家。

三、强制储蓄型模式

新加坡、智利等。特征:强调自我负责、缺乏互济,建立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在保障内容上主要是养老保障,政府承担责任的方式特殊。代表:新加坡、智利。

四、国家保险型

前苏联创建并在20世纪中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效仿。特征:国家通过宪法将社会保障确定为国家制度,公民所享有的社会保障权利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保证。社会保障支出由政府恶化企业承担,其资金由全社会的公共资金无偿提供。保障对象是全体公民。工会参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思考题:

1.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2.中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包括哪些内容?

3.比较基本社会保障与补充社会保障的差异。

4.比较几种主要社会保障模式的异同。

第六章 社会保障基金

课时:3学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界定及分类

基金是指由产品分配形成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资金。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和社会从已有的社会财富中提存、积累并用以援助或补偿社会保障对象的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并能够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社会保障基金分类:按基金运营管理方式分类为财政拨款形成的社会保障基金、强制性征缴

形成的社会保障基金、多元组合形成的社会保障基金;按社会保障项目的专门用途及其功能分为社会救助基金、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福利基金、军人保障基金。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性质

社会保障基金实质上是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消费性社会后备基金。马克思“两次有效扣除理论”。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

社会保障基金在性质上属于社会公共基金,其意义不仅在于支撑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而且对于收入分配进行有效调节,进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协调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其实就是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并合理分配社会保障基金的过程。

第二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

国家财政拨款、雇主和个人缴费、社会筹资、其他渠道。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方式

征税方式、征费方式、强制储蓄方式、自由筹资。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原则及其不同的方式:

筹资原则:收支平衡。具体有短期平衡和长期平衡两种。

筹资方式:现收现付和完全积累,部分积累。不同方式的优点和局限性。

第三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

一、社会保险基金给付的一般理论

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范围:职工基本生活、失业保险金发放就业培训、医疗保障、军人保障、社会福利事业支出、社会救助方面支出、社会保障设施支出等。

社会保障基金支出项目可归为两类:社会保障待遇支出、社会保障管理运行费用支出。 社会保障基金给付原则:保障受保障者生活的原则(最低、基本、更高);随物价变动调整待遇水平的原则;让受保障者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原则。

社会保障基金给付方式:货币支付、实物支付和服务支付。

二、不同种类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

社会救助待遇给付;社会保险待遇给付;社会福利待遇给付

三、社会保障待遇的给付基准

受益基准(DB)和供款基准(DC),各自的优点和局限。

第四节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

一、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必要性

有利于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有利于减轻政府、企业和参保人的负担。

二、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风险和投资原则

风险:系统性风险(政治风险、政策风险、利率风险、经济周期风险、购买力风险和市场缺陷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投资项目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管理风险)。

投资原则:安全、收益、分散投资、流动。

三、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工具

金融投资:储蓄存款、债券、股票;实业投资:房地产、基础设施等不动产。

四、社会保障基金运营方式

稳健型——银行存款、债券投资、信托理财等,风险型——股票、房地产、实业或者创建投资基金,组合型——股票与债券占比较大。

第五节 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

一、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的管理

2000年9月中国政府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设理事会。基金由中央政府直接筹集、管理。该基金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肩负着化解社会保障制度转型中出现的历史债务和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高峰的重要职责。

二、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的来源

中央财政拨款、减持国有股收入、发行彩票收入、投资收益。

三、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的投资

投资人和托管人、投资范围和投资组合。

第六节 社会保险基金

一、社会保险基金的性质与功能

社会保险基金是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及再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来源于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以及国家财政资助,属于消费性的社会后备基金。

二、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与分类

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个人。

社会保险基金的分类:项目上有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基金;所有权上有公共基金、机构基金和个人基金;运营管理上有财政性基金、市场托管基金、公积金。

三、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种类

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

思考题:

1.社会保障基金的性质。

2.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渠道、原则及主要方式。

3.现收现付和完全积累筹资方式的比较。

4.社会保障待遇计发的DB型和DC型比较。

5.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原则和渠道。

6.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成立背景。

第七章 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

课时:3学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保障法制化

内在价值:追求公平与正义、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可以使社会保障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获得确定性;外在价值:法律对权利义务可以起到资源配置作用、通过法制化确保社会保障制度规范、有序地运行。。

二、社会保障管理

将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细化并促使其得到贯彻落实,要有健全高效的社会保障管理机制。

第二节 社会保障立法

一、社会保障立法的缘起和历史演进

社会保障法的缘起与及其历史社会条件:一般认为社会保障法缘起于英国中世纪的旧《济贫

法》。但它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之间却存在着根本区别,因为济贫法的目的并非为了保障贫民的基本生存权,而是为了防止贫民沦为流民危及王权,贫民被强制要求以受奴役为代价换取救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只有在承认和尊重国民基本生存权的时代才可能出现。19世纪末的社会保险立法条件:工业革命的完成、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德国出现了法典化倾向、生存权思想和社会改良思潮兴起。

世界社会保障法的历史演进:济贫法阶段(1601—1883);现代社会保障立法产生阶段,社会保险立法(1883——二战前);现代社会保障立法成熟阶段,社会保障领域全面立法(二战结束——20世纪70年代);现代社会保障立法的完善与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

二、社会保障法的本质与特征

社会保障法的本质:既是社会成员生存权利保护法和社会安全法,同时也是社会稳定法和社会和谐法。社会保障法的特征:安全性、强制性、普遍性、平等性、鼓励性。

三、社会保障法的原则、形式与内容

社会保障法的原则:人权保障原则、公平原则、权利和义务相结合原则、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社会保障法的形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行政规章和地方规章、法律解释、条约与协定。

社会保障法的内容:社会保障法调整的对象、主体、客体等。

四、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包括社会保障专业法律体系和社会保障相关法律体系,前者如《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等,后者如《劳动法》《公务员法》

五、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保障立法阶段:1950—1965年社会保障法规初建阶段;1966—1977年社会保障制度遭到破坏、法制建设停滞不前阶段;1978—1989年间修补社会保障制度,法制建设有所进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重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法制体系的阶段。

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现状:缺乏合理的理念、缺乏统筹规划、体系结构残缺、法制建设层次低、立法主体混乱、立法层级无序,欠缺与世界贸易组织的社会保险规则相适应的法律规范。 中国社会保障的立法趋势:由地方立法向中央立法发展、由分散立法向相对集中立法发展、由行政立法向人大立法发展、强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实施机制。

第三节 社会保障管理

一、社会保障管理模式

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集散结合管理模式。

二、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原则

公开、公正与效率原则、依法管理原则、属地管理原则、与相关系统协调一致原则。

三、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

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社会保障财务管理、其他社会保障管理。

四、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其他部门。

思考题:

1.社会保障法制化管理的意义。

2.社会保障法有哪些主要形式?

3.社会保障管理的主要原则。

4.中国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有哪些?各承担哪些管理职责?

第八章 社会救助

课时:2周,共6学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救助的含义

现代社会救助是政府和国家对因各种原因而陷入生存危机的社会成员提供最起码的生活保障,并帮助其缓解克服贫困,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三个特点:现代社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政府或国家对贫困者救助的义务和社会成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核实救助对象,经济状况调查制度;救助水准是最低生活。

二、社会救助的发展进程

慈善事业到济贫的制度安排再到20世纪初贫困价值观的变化。

三、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

最低保障性、按需分配、权利义务单向性、全民性。

四、社会救助的功能

缓解贫困是社会救助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功能;社会救助推动着社会公平和进步‘社会救助同时还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

第二节 社会救助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救助体系

救助内容:生活救助、灾害救助、失业救助、住房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扶贫开发。

救助手段或方式:现金救助、服务救助、以工代赈。

救助时间:定期救助和临时救助。

中国现行的社会救助体系主要由最低生活保障、乡村贫困救济、农村五保制度、灾害救助以及特殊对象的救助等组成。

二、社会救助的对象

各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中,通常只对自我保障有困难且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救助方能摆脱生存危机或困境的成员负责。中国三类对象:“三无”人员、灾民、贫困人口。

三、救助标准及其确定方法

贫困的双重涵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贫困线的划定也有绝对和相对之分:绝对贫困线主要用市场菜篮子法和恩格尔系数法;相对贫困主要用收入比例法和生活形态法。

四、社会救助管理

中央政府集中管理型、地方政府分散管理型、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层管理型。

第三节 最低生活保障

一、最低生活保障及其基本原则

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安排。主要原则有:生存保障原则、普遍性原则、与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相联系原则、维护受助者尊严原则。

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改革试验:1990年代中期后,城市出现的新贫困现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探索和完善:试点阶段、推广阶段、普及阶段。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探索:1994年山西阳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试点;1996年民政部发文要求把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1997年

起有条件的地区开始逐步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保障对象、资金筹措、享受待遇标准、申领程序等。主要问题:收入调查与核实难、地方财政列支难、低保对象脱贫难、动态跟踪管理难等。进一步完善的思路:科学制定低保标准、逐步建立现代社会救助体系、财政负担与负所得税结合、救助标准与其他保障水平相衔接。

第四节 农村五保制度

一、农村五保制度及其发展

五保:农村中缺乏或丧失劳动力、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老、弱、孤、寡、残人员,由乡村两级提供其吃、穿、住、医、葬、教等五个方面援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五保的规定——1994年《五保供养工作条例》—2006年《村五保供养条例》。

二、农村五保供养的基本内容

供养对象、供养性质、供养内容、供养标准、供养经费来源、供养形式等。

第五节 灾害救助

一、灾害与灾害救助

灾害是对人类造成物质财富损失和人身伤亡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总称。灾害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在遭遇各种自然灾害及其他特定灾害事件并因此而陷入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一定的现金或实物或服务援助,以帮助其度过特殊困难的一种社会救助。

二、灾害救助的基本特征

灾害救助的急切性、灾害救助的内容与方式的多样性、灾害救助的非经常性、灾害救助的不确定性。

三、救助的方针及内容

防灾、抗灾、救灾。中国救灾方针: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与扶持。

灾害救助的内容:救助灾民生命、为灾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安抚灾民情绪、实施精神救灾、帮助灾民确立自行生存的能力。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现代社会救助?

2.贫困和贫困线的划定方法。

3.我国现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背景和主要内容。

4.中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演进及其未来发展。

5.灾害救助及其特征和方针。

第九章 社会保险

课时:4,共12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社会保险的产生背景:社会背景——工业社会;经济背景——社会化大生产与物质财富增长;政治背景——社会矛盾激化与工人阶级斗争

第二节 养老保险

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为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的旨在解决其老年生活保障的一项制度。养老保险的特征:普遍需求、地位特殊、长期积累、管理复杂。

二、养老保险模式划分

责任承担:政府负责、责任分担、个人负责、混合责任。

养老保险财务模式:现收现付、完全积累、部分积累。

基金运行模式: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给付确定、缴费确定。普遍生活保险和收入关联。

三、养老保险的基本内容

覆盖范围、基金筹集、运营、管理和使用,养老金享受条件和待遇标准,养老保险管理和监督机制等。

四、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

改革:1984——1991年,离退休费用县市范围内的社会统筹;1995年——1997年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改革方案试点推进;1997年7月——2005年11月,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个人账户实账运行试点。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992年1月民政部《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1998年清理整顿——2000年后各地探索发展。

第三节 医疗保险

一、医疗保险及其特征

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待遇支付为非定额的费用补偿;补偿期短但受益时间长;涉及关系非常复杂;医疗服务消费具有不确定性和被动性

二、医疗保险的基本内容

医疗保险当事人:政府、医疗保险机构、医疗服务方、被保险方和雇主。

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政府专门税收、雇主与雇员缴费、公共财政补贴、其他收入。

医疗保险待遇给付:收入损失、医疗费用。付费方式:按服务项目付费;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算制;工资制。

三、医疗保障模式

国家医疗保险模式、强制储蓄医疗保障、合作医疗保障、私营医疗保障等。(P321——324)

四、中国的医疗保障

建国初期的医疗社会保险格局: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农村合作医疗。20世纪80年代后的改革:医疗费自负、包干等——1994年“两江”医改——1998年国务院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现行制度: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一分、二定、三目录”。

五、医疗保险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保障劳动者健康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是宗旨;理性看待医疗费用的攀升;坚持责任分担,合理确定缴费标准;充分利用现代技术。

第四节 工伤保险

一、工伤保险的界定和工伤责任的认定

工伤:工作中或某些规定情况下遭受意外事故和患职业病。

工伤保险历史发展中的工伤责任认定:劳动者个人负责、雇主过失责任、雇主无过失责任。

二、工伤保险的原则和作用

原则:无过失补偿原则、个人不缴费原则、补偿直接经济损失原则、因工伤残与非因工伤残区别对待原则、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

工伤范围的认定、工伤鉴定、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基金、工伤预防、职业康复等。

四、工伤预防与职业康复

工伤预防:事先防范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隐患。

职业康复:综合使用药物、器具、疗养、护理、就业咨询、职业能力测定、职业教育与训练、就业安置等手段,帮助工伤者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能力和心理状态。

工伤预防、工伤补偿、职业康复有机结合。

五、中国的工伤保险

2004年1月起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的主要内容:实施范围、基金筹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

第五节 失业保险

一、失业与失业保险

就业、失业的广义和狭义界定。

失业的客观后果:对社会而言是劳动力资源的闲置,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则是导致其生活困难并对社会的误解和反抗。

二、失业保险的基本内容

失业保险的目标与功能:保障失业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促进就业,稳定社会,保证劳动力合理流动。

失业保险类型:强制失业保险和非强制失业保险;权利型失业保险和调查型失业保险;单层次失业保险和多层次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正规部门——非正规部门。

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和使用:政府、雇主、雇员共同筹资。具体方式:开征失业保险税、工资比例失业保险费、固定金额征收。

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保险的领取条件,待遇水平,领取期限,停止支付的情况。

三、中国的失业保险

计划经济时代无失业,有待业。1986年《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配合劳动合同制、破产法的实施。1993年《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1999年1月《失业保险条例 》,标志着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确立。

思考题:

1.社会保险产生的历史背景。

2.比较养老保险的财务模式。

3.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变革及走向。

4.工伤保险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

5.失业保险的基本内容。

第十章 社会福利

课时:2周6学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界定

社会福利的广义和狭义理解。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津贴、实物供给和社会服务,满

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社会政策。

二、社会福利的分类

残补型与制度型;现金给付、实物给付与社会服务;全民性福利与选择性福利;反集体主义、半集体主义、费边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福利模式。

第二节 人的需要与社会福利

一、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

马斯洛需要五层次理论;恩格斯需要三层次论(生存、发展、享受);多亚尔、高夫身体健康的需要和自立的需要。

二、生命周期与人的需要

生命周期:从妊娠到生命终止的时期,每一个生命周期阶段都有特定的生存需要和满足这些生存需要的方式。

三、社会福利制度与人的需要

社会福利制度正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的一种制度安排。可以减少人们所面临的障碍,增强其满足自身需要和克服障碍的能力。

四、社会福利的基本内容

医疗服务、教育福利、住房福利、社会服务。

第三节 老年人福利

一、老年人的福利需求

老年人的经济保障需求、健康保障需求、情感保障需求、服务保障需求、其他保障需求。

二、老年人福利的理论基础

脱离理论:老年人身体衰弱,不宜于继续担任角色,应该脱离社会,这既有利于老年人、也有利于社会;活动理论:老年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只有参与,才能使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保持生命活力;连续性理论:中年期的生活方式将会延续到老年期。老年亚文化群理论:老年群体的共同特征,老年亚文化群体是老人重新融入社会的最好方式。

三、老年人福利的主要内容

老年经济保障、老年生活照顾(家庭照顾、机构照顾、社区照顾)、老年服务及其他(老年人心理和社会服务、教育服务、就业服务等)

四、中国的老年人福利

物质生活福利、医疗保健服务、其他服务。

第四节 残疾人福利

一、残疾人群体的分类和特征

残疾人是指在情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地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的人。以缺陷标准,残疾人一般分为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语言残疾等五种。

残疾人群体具有生理上的障碍性、就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等特征。

二、残疾人福利及其主要内容

残疾预防、残疾人康复、残疾人教育、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

三、中国的残疾人福利

主要表现在残疾人教育、残疾人康复、残疾人文化体育和无障碍设施建设等。

问题:残疾人福利事业推进中的行政话现象更重,福利服务水平低、筹资渠道单一。

第五节 妇女儿童福利

一、妇女福利

特殊津贴与照顾、妇女劳保福利、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

二、儿童福利

未成年人福利,面向未满18周岁的社会成员提供的各种福利。

儿童福利内容:儿童医疗保健设施和服务、儿童活动场所和条件、普及义务教育、孤残儿童福利事业。

思考题:

1.简述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

2.社会福利与满足人的需要间的关系。

3.老年人的福利需求与老年福利事业发展。

4.妇女儿童福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十一章 军人保障

第一节 概述

一、军人保障及其基本特征

军人保障是由国家建立的、以军人及其家属为保障对象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称。

特征:保障对象特殊、保障目标具有双重性、保障待遇具有激励性、保障内容全面、管理体制采取军地结合、分工负责体制、经费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

二、军人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军人保障是一种古老的激励制度。从优安排军人保障制度是世界各国的通例。

中国军人保障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传统军人保障阶段和改革发展阶段:革命军队诞生起建立的军人保障制度到20世纪90年代改革前是传统军人保障时期;90年代以来,改革发展阶段,建立了军人保险制度、完善了军人抚恤制度、重构其他军人保障制度。

三、新型军人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军人抚恤优待、军人保险、军人安置保障、军人福利。

第二节 军人抚恤优待

一、军人抚恤优待概述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人、现役或退役的残疾军人以及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等可依法享受抚恤优待。

二、死亡抚恤

死亡抚恤的分类及确定标准:现役军人死亡被批准为烈士、被确认为因公牺牲或病故的,其遗属依法享受抚恤待遇。一次性抚恤待遇、定期抚恤待遇。

三、残疾抚恤

残疾等级评定、残疾抚恤待遇(P410—411)

四、优待

生活优待、医疗优待、交通及其他优待。

第三节 军人保险

一、军人保险制度概述

对军人养老、医疗保障需求而新建的军人保障项目。1998年《军人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军人保险对象为现役军人;设置军人伤亡保险、退役医疗保险、退役养老保险。军人保险基金主要通过国家拨款和军人个人缴费渠道建立。

二、军人伤亡保险

1998年《军人伤亡保险暂行办法》,军队设立军人伤亡保险基金,对因战、因公死亡或致残的军人以及因病致残的义务兵给予经济补偿。实际上是在军人抚恤制度之上借鉴商业保险的做法。(P414)

三、军人退役医疗保险

国家设立军人退役医疗保险基金,对军人退出现役后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建立退役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际上在军人公费医疗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补充性的医疗保险,为维护军人退役后能够享受与地方医疗保险对象同等待遇的一种措施。

四、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社会保险

凡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者,可享受相应的基本生活补贴和养老、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补贴待遇。

第四节 安置保障与军人福利

一、安置保障

是以安置退出现役的军人就业或养老为内容的一项制度安排。安置保障的特殊性:保险内容呈板块结构、保障过程和保障内容复杂、涉及面广。

二、军人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军人职业福利:各种政策津贴、休假待遇、集体福利设施、公房福利以及单位现金或实物福利。军人福利事业:军人休养、疗养事业,精神病收养事业、孤老收养事业等。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军人保障的独特性?

2.军人保障系统包括哪些内容?

3.比较传统军人保障与新型军人保障的异同。

4.军人配偶随军位就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5.军人抚恤和军人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十二章 补充保障

第一节 概述

一、补充保障及其分类

补充保障是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之外的、以非政府主导性、非强制性为特征的各种社会化保障机制的统称。

补偿方式:经济保障、服务保障与精神保障;实施主体:社会补充保障、企业补充保障、个人自我保障等;与基本社会保障的相关性:基本保障附加型和独立补充保障;保障水平:社会救助型、查漏补缺型、增进福利型;保障内容:补充医疗、补充养老、补充住房福利保障等。

二、补充保障的社会功能

为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查漏补缺”功能;提高了国民社会保障的水准,增进了特定人群的福利;一些补充保障可以作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之一,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具有满足人们施与仁爱之心、促进社会融合。

三、政府在补充保障中的职能

在许多国家,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政府提供的基本保障之外建立起补充体系,一样需要政府的适度介入。政府的责任主要包括:推动立法,实行监督,宏观调控,政策引导。

第二节 员工福利

一、员工福利及其分类

员工福利是以企业或社会团体为责任主体,专门面向内部员工的一种福利待遇。员工福利类型:法定员工福利;个人福利;有偿假期(带薪假);生活福利等。

狭义员工福利包括收入保障计划、健康保障计划、员工服务计划。

二、补充健康保险

除基本医疗保险外的额外经济补偿。其形式有商业健康保险、企业自我保险、健康维持组织、优先服务提供组织、定点服务计划等。

三、员工住房福利

补充住房福利是企业自愿建立的、自主管理和实施的、额外的住房福利计划。形式主要有:补充住房公积金、现金津贴、房屋贷款、个人储蓄计划、利息补助计划、集体购房以及提供公司公寓、宿舍等。可归并为三类:现金补助类;实物资助类;购房贷款类。

员工福利住房具有激励性、自愿性、多样性、自主管理等特点。

四、员工福利与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

区别:性质不同;受益范围不同;内容不同;目标不同;调节机制不同。

第三节 企业年金

一、企业年金及其特点

职业年金,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需要和经济实力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员工提供一定水平的退休收入保障的员工福利制度。

特点:企业自愿决定其实施,并利用市场机制来选择合适的管理和运作方式,弹性大、灵活性强。企业年金属于私人产品。企业年金几乎都采用完全积累制,通过资本市场运作。企业年金更注重效率。

二、企业年金的功能和外部条件

功能:补充基本养老,提高劳动者的退休待遇;促进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为雇主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采用的收益分配形式;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企业年金的运营还会给雇员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

三、企业年金的基本内容

企业年金类型:创立主体上分单个企业创立和多个企业创立;供款来源上分个人缴费的企业年金和个人不缴费的企业年金;决定因素上分强制性、自愿性、集体谈判决定的企业年金;筹资方式上分积累制和现收现付制;缴费和受益关系分为待遇确定(DB)和缴费确定(DC)。 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与几个因素相关,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和待遇水平;政府是否立法强制实施;政府的税收政策;企业的经济实力。

企业年金的缴费和给付:待遇确定(DB)和缴费确定(DC)。

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运营:投资原则安全、流动和收益性。资产管理可有自我管理和委托外部专业机构管理。投资工具: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

政府对企业年金的监管:推动立法并完善法制;依法监管;税收政策。

四、中国的企业年金

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2000年辽宁试点方案中将企业补充养

老保险更名为“企业年金”。2004年5月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以及同年的一系列配套办法(P450)。

第四节 慈善事业

一、几个基本概念

慈善和慈善事业、慈善组织。

二、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因素

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府介入。

三、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障

属性不同:法制化的社会机制范畴与道德范畴;目的不同:法定社会保障更强调统治和社会稳定,慈善则出于“博爱”、“仁慈”;组织基础和资金筹集渠道不同:社会保障是官营或公营,财政拨款或强制性筹款,慈善事业是民办或私营,资金来源上以捐献为主;受益范围和内容不同:慈善的对象是社会弱者或不幸者,受益范围小,社会保障以保障社会成员生活为目标,覆盖全民;调节机制不同:社会保障对政府、社会、企业与个人之间是一种强制性的利益调节机制,慈善事业是在自愿基础上的,道德性和自愿性,自律机制。

第五节 互助保障

一、互助保障概念与内涵

社会成员之间通过一定的机制相互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生活保障系统。具有自愿参加、互助共济、非营利、合作制的特点。

二、互助保障分类

保障对象和范围:家庭互助、社区互助、职业团体互助、特殊群体互助等。运作形式:互助保险、互助救济、互助服务。互助内容:经济互助、志愿者服务。互助机构服务范围:综合性互助与单项互助。

思考题:

1.补充保障在社会的作用。

2.员工福利的主要内容。

3.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的关系。

4.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障的区别

5.互助保障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书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郑功成《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3.穆怀中《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4.郑功成等《中华慈善事业》,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5.邹根宝《社会保障制度——欧盟国家的经验与发展》,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6.仇雨临、孙树菡:《医疗保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孙树菡《工伤保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杨伟民、罗桂芬《失业保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9.时正新《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0.刘翠宵《各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1.黄素庵《西欧福利国家面面观》,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12.邓大松、刘昌平《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3.梅陈玉婵等《老年学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4.史探径《社会保障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5.Neil Gilbert,Paul Terrell著、黄晨曦等译《社会福利政策导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内容

  • 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
    <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 时 数: 32(理论学时:22 实践学时:10) 先修课程:无 开课部门:管理学院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旅游 ...
  • 武汉理工[概论]课实践教学报告模板doc
    2014-2015学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报告书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教师评分: 教师签名: 目 录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 ...
  • 考试科目-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部
    考试科目 211 翻译硕士英语 考试范围 211 张汉熙, <高级英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修订本 333<教育学原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年 <中国教育史>, ...
  • 概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第一阶段实施方案(20**年)
    安顺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第一阶段实施方案 一.实践教学的目的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让大学生深人实际.深人社会生活,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方面.<中 ...
  • 毛概-实践教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
  • 反思的平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反思的平衡 作者:王海荣 朱晓舟 来源:<学理论·中>2013年第12期 摘 要:民办高校要想推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改革,必须 ...
  • 概论课社会调研时间安排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社会调 研实践活动时间安排 (2014-2015第二学期) 1.第一至第二周(3月9日-3月22日):研讨实践调研题目,教师根据部里公布的实践教学文件熟悉领会本学期实践教学总体安排. ...
  •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说明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说明 1. 语言学概论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语言学概论>是南京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语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释,为学生学习其 ...
  • 校本课程发展的历史
    校本课程发展的历史 一.古代的校本课程 国外校本课程的历史渊源是很悠久, 可以说, 它与学校教育的历史几乎一样悠久的, 因为我们不难发现, 早在古代时期, 学校的课程在较大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乃是由学校自己决定的.而且, 由于古代社会中社会结 ...
  • 物联网专业课程设置
    高校物联网专业课程设置 2010-06-22 17:46:58 作者:博客 来源:thingslink 浏览次数:7781 网友评论 0 条 年初教育部下达了高校设置物联网专业申报通知,众多高校争相申报.由于物联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