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导学案3 - 范文中心

[囚绿记]导学案3

09/28

囚绿记(一) 教师寄语:生长、自由是生命原始的本质牲征,禁锢和压制,是对生命的摧毁和毁灭,生命需要放飞。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领略文章深邃的意境,提升审美品位。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与'绿'有关的诗句。

2、谈谈你对'绿'的认识。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陆 蠡 ,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原名陆圣泉,浙江天白人,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有《海星》、《竹刀》、《囚绿记》三本散文集,因文笔清丽,质朴清新,幽静如一潭凝碧,而被誉为'绝代散文家'。 本文写于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写在'异族的欺凌,祖国蒙受极大的耻辱'的时候,作者那时留居在已成'孤岛'的上海,主持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出版了大量洋溢着爱国主义热情的抗日书籍,字里行间洋溢着'寂寞'和'激怒'的感情,表达了要挣脱黑暗的幽囚,追求自由与光明的思想。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正音正字: 陆蠡_______涸辙_______淅沥___ _____猗______郁 瞥见_____ 揠苗助长________急不暇择______蕈菌_________ 2、文章题为'囚绿','囚'字的含义是什么? 3、本文以对'绿'的情感为线索,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依据这一点给本文分一下结构层次。 三、精读课文,讨论研究。 (一)赏析第一部分 1、读这一部分,思考:作者当时的居住条件如何?他为什么选择这一房间居住? 2、这一部分中,你最欣赏的语句是什么?为什么?你最想提的问题是什 么? (二)赏析第二部分 1、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文字,并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并标出作者囚绿的原因。 2、作者描写'绿'被幽囚之后的生态及自己的心态,其用意是什么? 3、文章一、二部分有何内在的联系? 囚绿记(二) 教师寄语:巴金在《怀念圣泉》中写到:有了这样的朋友,我的生存才有了光彩,我的心才有了温暖。 学习目标:1、了解咏物抒情的方式,培养高洁情操。 2、学习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方法,品味文章含蓄优美的语言。 导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作者因为爱绿,所以选择了以绿作伴的居室,又因为爱绿,便有了占有绿的念头,并把绿幽囚进自己的居室;还是因为爱绿,虽然眼见绿的病损,仍旧不肯放走绿。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二、精读课文,讨论研究。 1、齐读12-13段,思考:为什么又让'绿囚'恢复了自由? 2、此时作者笔下的'绿'具有了怎样特殊的意味?作者持怎样的态度? 3、文章歌咏'物'的目的何在?这是何种手法? 4、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说说这部分的内容以及隐含在文字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 在历史的长河中,你还了解哪些人对光明与自由充满了何往,试讲讲他们为之奋斗的故事。 四、课堂小结: 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试从内容和写法上总结) 五、当堂训练 1、品味语言,把握情感: (1)绿色是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2)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3)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漪郁的年华。 (4)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2、写作平台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大自然的景色是丰富多彩的,风箱雨雪,自然景观,又极易让人引发感慨,请以此为内容,写一个片断,或状物或绘景,题目自拟,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