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HNO3反应有关计算的常用方法 - 范文中心

金属与HNO3反应有关计算的常用方法

11/19

金属与HNO3反应有关计算的常用方法

1.氮原子守恒法

HNO3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HNO3起酸的作用,以NO3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作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Nox),这两部分中氮原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HNO3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即n(HNO3)总=n(NOx)+2n(Cu)+n(HNO3)余。

2.电子守恒法

HNO3与金属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HNO3中氮原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 例:足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NO和NO2混合物,整个过程中电子守恒为2n(Cu)=3n(NO)+n(NO2),若再将所得全部气体与氧气混合恰好完全溶于水,整个过程中的电子守恒为2n(Cu)=n(O2)

3.离子方程式计算法

金属与H2SO4、HNO3的混合酸反应时,由于硝酸盐中NO3在H2SO4提供H的条件下能继续与金属反应,因此此类题目应用离子方程式如3Cu+8H+2NO3===3Cu+2NO↑+4H2O来计算,先作过量判断,然后根据完全反应的金属或H或NO3进行相关计算。

如:在某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 mol/L、0.1 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 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假设溶液体积不发生变化),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15 mol/L B.0.225 mol/L C.0.30 mol/L D.0.45mol/L 正确解答思路为:根据3Cu + 8H+ +—+—2+—+2+2+2+—+ 2 NO3===3Cu+2NO↑+4H2O —2+

3 8 2 3

0.03 mol 0.06 mol 0.04 mol x

根据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H不足,应根据H进行计算。

8∶0.06 mol=3∶x,x=3×0.06 mol÷8=0.0225 mol 因此,铜离子浓度为0.225 mol/L。

金属与HNO3反应有关计算的常用方法

1.氮原子守恒法

HNO3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HNO3起酸的作用,以NO3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作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Nox),这两部分中氮原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HNO3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即n(HNO3)总=n(NOx)+2n(Cu)+n(HNO3)余。

2.电子守恒法

HNO3与金属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HNO3中氮原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 例:足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NO和NO2混合物,整个过程中电子守恒为2n(Cu)=3n(NO)+n(NO2),若再将所得全部气体与氧气混合恰好完全溶于水,整个过程中的电子守恒为2n(Cu)=n(O2)

3.离子方程式计算法

金属与H2SO4、HNO3的混合酸反应时,由于硝酸盐中NO3在H2SO4提供H的条件下能继续与金属反应,因此此类题目应用离子方程式如3Cu+8H+2NO3===3Cu+2NO↑+4H2O来计算,先作过量判断,然后根据完全反应的金属或H或NO3进行相关计算。

如:在某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 mol/L、0.1 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 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假设溶液体积不发生变化),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15 mol/L B.0.225 mol/L C.0.30 mol/L D.0.45mol/L 正确解答思路为:根据3Cu + 8H+ +—+—2+—+2+2+2+—+++ 2 NO3===3Cu+2NO↑+4H2O —2+

3 8 2 3

0.03 mol 0.06 mol 0.04 mol x

根据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H不足,应根据H进行计算。

8∶0.06 mol=3∶x,x=3×0.06 mol÷8=0.0225 mol 因此,铜离子浓度为0.225 mol/L。 ++

【心得】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存在着如下几条规律,可作为硝酸与金属反应计算的依据:

规律1:反应中生成的NO和NO2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规律2:根据元素守恒,所含氮元素的物质的量等于反应中原硝酸的物质的量。

例:将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均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不正确的是( )

A.第二份溶液中最终的溶质为FeSO4

B.OA段产生的气体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Fe,BC段产生的气体是H2

C.原混合酸中NO3的物质的量共为0.4 mol D.原混合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解析:达到A点时铁刚好将NO3消耗完,且H有剩余,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4H+NO3===Fe+NO↑+2H2O,此时溶质为Fe2(SO4)3和H2SO4,继续加入铁达B点时Fe与Fe2(SO4)3反应生成FeSO4,由B到C是铁与H2SO4反应生成FeSO4的过程,至C点反应完全结束。故A、B两项正确;n(NO)=n(Fe)=11.2 g÷56 g/mol=0.2 mol,原溶液中n(NO3)=0.4 mol,故C项正确;n(H2SO4)=n(FeSO4)=22.4 g÷56 g/mol=0.4 mol,c(H2SO4)=0.4 mol÷0.1 L=4 mol/L,故D项不正确。

练习1:1.92gCu片与定量的浓HNO3作用,当收集到NO2和NO气体共1.12L时(标准状况),金属铜恰好全部作用。则反应中消耗HNO3_______mol被还原的HNO3________mol,转移电子________mol 答案:0.11、0.05、0.06。

练习2: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 mL的NO2气体和336 mL的N2O4气体(气体的体积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 9.02g B. 8.51g C. 8.26g D. 7.04g

【心得】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存在着如下几条规律,可作为硝酸与金属反应计算的依据:

规律1:反应中生成的NO和NO2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规律2:根据元素守恒,所含氮元素的物质的量等于反应中原硝酸的物质的量。

例:将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均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不正确的是( )

A.第二份溶液中最终的溶质为FeSO4

B.OA段产生的气体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Fe,BC段产生的气体是H2

C.原混合酸中NO3的物质的量共为0.4 mol D.原混合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解析:达到A点时铁刚好将NO3消耗完,且H有剩余,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4H+NO3===Fe+NO↑+2H2O,此时溶质为Fe2(SO4)3和H2SO4,继续加入铁达B点时Fe与Fe2(SO4)3反应生成FeSO4,由B到C是铁与H2SO4反应生成FeSO4的过程,至C点反应完全结束。故A、B两项正确;n(NO)=n(Fe)=11.2 g÷56 g/mol=0.2 mol,原溶液中n(NO3)=0.4 mol,故C项正确;n(H2SO4)=n(FeSO4)=22.4 g÷56 g/mol=0.4 mol,c(H2SO4)=0.4 mol÷0.1 L=4 mol/L,故D项不正确。

练习1:1.92gCu片与定量的浓HNO3作用,当收集到NO2和NO气体共1.12L时(标准状况),金属铜恰好全部作用。则反应中消耗HNO3_______mol被还原的HNO3________mol,转移电子________mol 答案:0.11、0.05、0.06。

练习2: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 mL的NO2气体和336 mL的N2O4气体(气体的体积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 9.02g B. 8.51g C. 8.26g D. 7.04g ——++—3+—3+2+——++—3+—3+2+


相关内容

  • 谈谈金属与酸的反应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可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定性方面 ① 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H前面的金属,和非氧化性酸(如 ...
  • 高中化学实验现象80例
    [史上最全]高中化学实验现象80例,还不收藏2016-01-08记,高一.高二的同学可以预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哦! 1.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 ...
  • 10铁和铁的化合物
    铁和铁的化合物 [学习目标] 1.铁单质的化学性质 2.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 3.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是高考的热点. [聚焦重难点] 一.铁的结构和性质 1. 铁是26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属于过渡元素. 原子结构 ...
  •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本基本知识点汇总(下册)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总汇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 纯金属 和 合金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①大多数的金属呈__银白_色,(但是铜呈_黄_色,金呈_金_色):②常温下为_固体(但是 ...
  • 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
    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 一.文字叙述型推断题: 例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氯化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到以下结论: (1) 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2) 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 ...
  • 铁铜及其化合物高二
    铁.铜及其化合物 一.铁.铜的单质 (一) 物理性质 (1)铁是 色金属,可以被磁铁吸引,具有良好的 性和 性,质地 . 纯铁具有良好的 ,普铁为 色,熔点 . (2)铜具有与众不同的 色,质软,具有良好的 性和 性. (二) Fe的化学性 ...
  • 土壤样品预处理方法
    土壤样品预处理方法 1 全分解方法 1.1普通酸分解法 准确称取0.5 g(准确到0.1 mg,以下都与此相同)风干土样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用几滴水润湿后,加入10 mLHCl(ρ1.19g/mL),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蒸发至约剩5 mL时 ...
  • 高级化学分析工理论复习题(带答案)
    高级化学分析工理论复习题 一. 填空题(在题中空格处填入正确答案) 1. 工业分析方法基本可分为两大类:(1) 化学 分析法:(2) 仪器 分析法. 2.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物质的量"的单位为 摩[尔] , 符号为 ...
  • 化学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
    常见的酸和碱 一.基本考点 考点1.酸碱指示剂 (1)定义:跟酸或碱溶液作用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2)常用的指示剂:石蕊和酚酞是两种常用的指示剂,它们与酸溶液,碱溶液作用时显示的颜色见表 表10-22-1 ...
  • 化学实验知识大全
    高考实验要求总结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各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