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势能和动能练习精选 - 范文中心

弹性势能和动能练习精选

03/12

1.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地面上,物体上面连着一个轻弹簧,用手拉住弹簧上端上移H ,将物体缓缓提高h ,拉力F 做功W F ,不计弹簧的质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做功-mgh ,重力势能减少mgh

B. 弹力做功-W F ,弹性势能增加W F

C. 重力势能增加mgh ,弹性势能增加FH

D. 重力势能增加mgh ,弹性势能增加W F -mgh

2. 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在水平力F 作用下缓慢拉伸了x . 关于拉力F ,弹性势能E p 随伸长量x 的变化图线,图中正确的是( )

3. (2010年威海一中模拟)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何雯娜获得女子蹦床冠军. 假设比赛时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运动,通过传感器将弹簧床面与运动员间的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计算机上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2, 依据图象给出的信息可知,运动过程中运动员所具有的最大重力势能为(取弹簧床自然状态时的床面为参考平面)( )

A.4000 J B.1600 J

C.1200 J D.2500 J

4.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木块中间连有一弹簧,开始时物体A 静止在弹簧上面. 今用力F 缓慢向上提A ,直到B 恰好离开地面. 设开始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1,B 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2,试判断E p1与E p2的大小关系.

5. 弹簧原长l 0=15 cm,受拉力作用后弹簧逐渐被拉长,当弹簧伸长到l 1=20 cm时,作用在弹簧上的力为400 N,问:

(1)弹簧的劲度系数k 为多少?

(2)在该过程中弹力做了多少功?

(3)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了多少?

6.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 、B 两物体,中间连一弹簧,已知m A =2m B ,今用水平恒力F 向右拉B ,当A 、B 一起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1,如果水平恒力F 向左拉A ,当A 、B 一起向左加速运动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2,则E p1∶E p2是多大?(E p ∝x 2)

1. 关于动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B. 运动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

C. 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动能一定越大

D. 速度较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定较大

2. 关于动能概念及公式W=Ek2-E k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物体速度在变化,则动能一定在变化

B. 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C.W=Ek2-E k1表示功可以变成能

D. 动能的变化可以用合力的功来量度

3. 在下列几种情况中,甲乙两物体的动能相等的是( )

A. 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甲的质量是乙的1 2

1 2

1C. 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甲的速度是乙的 2B. 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甲的速度是乙的

D. 质量相同,速度大小也相同,但甲向东运动,乙向西运动

4. 关于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就会变化

B. 合力不做功,物体的动能就不变

C. 合力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就增加

D. 所有外力做功代数和为负值,物体的动能就减少

5. 质量不同而具有相同动能的两个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面上滑行到停止,则( )

A. 质量大的滑行的距离长

B. 质量大的滑行的距离短

C. 它们克服阻力做的功一样大

D. 它们运动的加速度一样大

6. (2010年福州高一检测)如图7-7-7所示,一质量m=2 kg的小球从离地高为h 处以v 0

=m/s的速度斜向上抛出,则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少?(g 取10 m/s2)

7. (2010年大连模拟)如图所示,ABCD 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 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 相切的圆弧,B 、C 是水平的,其距离 d =0.50 m,盆边缘的高度为h =0.30 m.在A 处放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出发下滑. 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 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的地点到B 的距离为多少?


相关内容

  • §11.4[机械能及其转化]导学案
    §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导学案 日 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能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重点&难点) 2.能解释风能和水能的利用.(难点) 导学过程 一.前置探究:(知识链接) 1.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 ...
  • 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3.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能力目标:1.学会在具体的问题中判这定物体 ...
  • 功和机械能经典综合练习题1
    第十三章 功和机械能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几个实例中,力做了功的是( ) A 用力搬石块,但没有搬动 B 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一段距离 C 汽车在刹车阻力的作用下滑行了一段距离 D 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静止不动 2.下列 ...
  • 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机械能 能量变化是自然界永久存在的变化,要熟悉几种常用的能量:动能.势能的概念.并理解能量间的转化规律. 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 ...
  • 高2物理碰撞教案
    碰 撞 ★新课标要求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碰撞过程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时间非常短暂的一种特殊过程,因而碰撞具有如下特点: 1.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提问:守恒的原因是什么?(因相互作用时间短暂,因此一般满足F 内>>F外的 ...
  • 6声音物态变化与能量
    第六讲 声音物态变化与能量 姓名: 学校: 年级:[课标要求] ① 了解波的简单知识及其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② 知道声音发生和传播的条件 ③了解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知道物质在状态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④了解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
  • 高考物理复习之公式及模型大全
    高考物理复习之公式及模型大全 (22个公式大全.历届高考物理试题常用的24个模型) 目录 一.2013高考物理试题整体趋势分析及方法 ..................................................... ...
  • 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所构成的系统,其机械能是否守恒,就看除了重力.弹力之外,系统内的各个物体所受到的各个力做功之和是否为零,为零,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做正功,系统的机械能就增加,做做多少正功,系统的机械 ...
  • 第二单元机械功与机械能
    第二单元 机械功与机械能 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机械功的计算公式:W=FS 3.理解功率的概念 4.知道功的原理 5.知道有用功和总功,知道机械效率 6.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7.理解动能.势能 ...
  • 九年级 物理 三新 答案
    参考答案 第十章 能及其转化 第一节 机械能 思维训练 1.风能,水能 2.在接近最高点时,人是站立的姿势,目的是储存更多的重力势能以便转化为动能:当通过最低点时,为了储存更多的动能,人要采用下蹲的姿势以便将更多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