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在四川]阅读答案 - 范文中心

[叶圣陶在四川]阅读答案

07/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叶圣陶在四川

①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题目,随他们写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细,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②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了。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文章。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校对”等。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

③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时局,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衷曲……可谓随意之极致了。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说。其味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此“如见其肺肝然”的。

④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偶》和《略读指导举隅》,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

⑤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1945年9月离开成都到重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看稿编辑,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对都由他自己动手。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赵景深在《文心剪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又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他是实际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忱的事业家,在编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理的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正。”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名至善、至美、至诚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但是,他又能把握时代的潮流而有所取舍,不断前进。                (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

9.(1)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2)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

10.(1)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2)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请简要分析。(6分)

11.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些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6分)

参考答案:

9.(6分)(1)①认真讲解,时或热烈讨论。②不加约束,任其自由发挥。③重视评议,培养写作习惯。④善于启发,诱导深入思考。(2)①仔细考查作文的表达形式。②详细询问作文的思想内容。

10.(6分)(1) ①有着几十年亲似手足的友情。②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③互相鼓励和帮助。(2)①随兴之所至,无话不说。②没有功利目的,无所顾忌。③心领神会,肝胆相照。

11.(6分)三个方面: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相关内容

  • 四年级上册基训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1观潮 自学提示 2.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嘈杂喧闹,像烧开的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3.潮来前 潮来时 潮头过后 巩固运用 4.(2)潮来时 由远到近(3)比 ...
  • 王泗原叶兆言阅读答案
    王泗原 叶兆言 ①王泗原先生见过很多面,衣着朴素,看上去很干瘦,愁容满面,虽是长者,却不多见言笑.他是祖父的老部下,也是祖父最信任的人,有人甚至把他戏称为叶圣陶的左臂右膀. ②王泗原送父亲的书,居然称至诚兄,这让人觉得很搞笑,父亲也觉得太过 ...
  • 20**年四年级下册暑假作业答案(语文)
    2016四年级下册暑假作业答案(语文) P1.二.1..(泰山)2.(西湖)3.(天门山)4.(庐山) P2.三.<题西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P3.一.一望无垠;两面三刀;三 ...
  • 说明文阅读"长城"附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共8分) ①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其中北京长城 ...
  • 海量阅读计划
    在快乐阅读中健康成长 --深圳市富源学校 SHENZHENFUYUANSCHOOL 海 量 阅 读 计 划 深圳市富源学校教科所 2012.10 在快乐阅读中健康成长 --深圳市富源学校海量阅读计划 一.指导思想 书海无垠心作舟,开卷有益志 ...
  • "不求甚解"之辩
    "不求甚解"之辩 --一个语文探究性学习案例及反思 在执教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一课时,我让学生质疑,有一个学生立即提出不赞同作者"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和读书方法.一石激起千重浪,围绕这个 ...
  • 课外阅读[遨游寓言的海洋]教学设计
    <遨游寓言的海洋>教学设计 阅读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2.懂得什么是寓言故事,初步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3.通过阅读寓言故事, 让学生明白道理. 阅读重点:阅读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狐狸 ...
  • 水磨小学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萌水镇水磨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教学理论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 3.是语文课程标准设定识字写字学习目标的一 ...
  • 二年级课外阅读课教案
    二年级课外阅读课教案 炸子市街小学 马丽园 读<伊索寓言>,品智慧人生 ---二年级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阅读目标: 1.通过赏析<目光短浅的鸫鸟>这则寓言,让学生走进<伊索寓言>,喜欢读寓言故事,明白寓言 ...
  • 基于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写作的学习心得
    摘要:作文写作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在语文考试分数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作文成绩不仅会影响语文分数高低,甚至会影响整体的高考分数.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应该重视作文写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善于运用网络来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