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转型发展大讨论简报1 - 范文中心

中国药科大学转型发展大讨论简报1

05/07

中国药科大学

转型发展大讨论活动简报

第 1 期

中国药科大学转型发展

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 编 2013年7月8日

编者按:为明晰学校当前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观念,深化改革,推动学校事业转型发展,学校研究决定于2013年6月—2013年11月在全校开展“中国药科大学转型发展大讨论”活动,旨在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形势,重点查找和解决制约我校转型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探索促进我校转型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加快推进我校转型发展的步伐。

6月13日下午,学校在江宁校区大礼堂举行转型发展大讨论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学校转型发展大讨论工作。会上,校党委书记徐慧作《药学学科构建思考》主题发言,校长来茂德作题为《继往开来,办最好的药学教育》的动员报告,现将他们的讲话全文刊发如下:

继往开来,办最好的药学教育

校长 来茂德

各位老师,同志们:

每所优秀的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轨迹,但仔细探究,我们会发现,所有优秀大学都有一个共性,即培育出杰出人才,并在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赢得了认可和尊重。纵观中国药科大学的发展历程,学校在发展中积淀,在积淀中发展,不断开启着事业的新篇章。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仍是药大的主题。科学的发展源于科学的规划,今日的规划,就是明日的现实。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以开阔的视野、理性的眼光、辩证的思维、积极的态度筹谋学校的发展大计,为最终实现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而努力。下面,我就药大的发展历程、我们的使命和愿景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设想三个方面谈谈认识和想法。

一、77年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药科大学的发展历经三大阶段

1936-1952年:初创发展阶段。学校初建,历经战事,建国后吸纳齐鲁大学药学系和东吴大学药学专修科;

1952-1986年:调整整合阶段。与筹建中的南京中药学院合并,学校主要学科构架基本确立;

1987-现在:巩固提升阶段。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百所高校行列,2000年2月整建制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6

年新校区投入使用,2011年“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攀升。

目前,学校发展正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

(二)学校发展已经达到平台期

经过77年的砥砺前行,学校发展成绩斐然。学校玄武门、江宁两大校区,占地2200余亩,办学空间得到拓展;下辖11个院部系,设有24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生近15000人,成为世界上学科门类最齐全的高等药学院校。作为在药学界享有盛誉的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塑造了良好的办学品质,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药学专门人才,孕育了一批药学界的名家大师,造就了众多知名校友,学校的社会声誉良好。

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得益于国家高等教育大发展政策。其次,这得益于几代药大人的不懈努力,抓住了几个重大机遇,推动了学校事业的不断前进。

几代药大人的贡献为学校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我们必须直面学校发展中呈现的新问题。目前,学校主要面临着三大问题:

一是学校整体实力与目标定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到建校100周年时,将中国药科大学建成国际知名的,以药学为特色,理、工、经、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多科性、研究型大学”。简而言之,就是办成国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前学校

各项指标和综合实力不甚理想,相比较百年发展目标,学校整体实力必须有质的飞跃。

二是拔尖人才的短缺阻碍了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高水平师资队伍是高水平大学竞争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水平人才的竞争。目前,学校正面临着优秀、杰出、拔尖人才和团队的匮乏局面,尤其缺少具有一定国内外知名度和学术话语权的教师。

三是体制机制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间正进行着生源质量、人才引进、科研水平、资源分配等方面的竞争与较量。目前,学校在管理体制、评价机制、分配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发挥。这就迫切要求学校理顺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和释放发展的活力与能量,营造良性循环的内部发展环境。

对此,我们必须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奋斗意识。每个药大人都要清醒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都要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担当精神,要有"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变革意识。创建一流大学,不应仅是循序渐进的积累和自然而然的生长,必须经历一番自我扬弃、自我变革的过程。变革是要对各种利益进行重新调整,对各种制度进行解构和再建构。变革之痛,在所难免,但变革必是中国药科大学未来发展的最大红利。倘若不变,阵痛终成“长痛”,学校发展将会面临被动局面。变革能否成功,关键是我们要有变革的胆略以及稳步推进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每个药大人都应

在工作中努力克服陈旧观念的束缚,多一些思想自由的火花,多一些变革创新的激情。

二、历史使命和机遇

中国药科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药学学府,学校的发展应对得起“第一”二字。原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先生曾为药大学生题词:“药材不能自给之国家,其人民生死之权操之于他人之手,其尚能称之为独立自由之国家乎”。由此看来,自建校之初,解决中国人吃药问题就历史地落在了中国药科大学的肩上。77年来,一代代药大人呕心沥血,兴药报国,用“精业济群”的精神诠释着药大敢为“第一”的荣耀。新时期,作为历史的传承,“培育药界精英、研发普惠良药、贡献幸福生活”成为学校的使命,“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药学高等学府”是我们的伟大愿景。而新的环境也为我们履行使命、实现愿景提供了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一是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腾飞必然要有一流的高等教育和高等学府来支撑,高校的科学研究终将为民族的腾飞插上强有力的翅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成为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从“211工程”到“985工程”,再到“2011计划”,这三大工程和计划,堪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座里程碑。政府对高校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已达4%。在国家强大支持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坚实有力。

二是医药行业将成为21世纪国家经济腾飞的新兴高科技支柱产业。面对现代医药技术产业呈高速增长的态势,作为一所国家重点建

设的药学类专业院校,中国药科大学理应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囯家将药物产业作为高科技新兴产业来发展,争取在国民经济占有更大的比重,目标是从目前占GDP的不到3%,在“十二五”末要达到6%。2012年,江苏省药物工业产值已达GDP的8%,列全国第一。这样的国家及区域优势和政策导向为我们提供了发挥优势的平台。因此,学校必须融入医药产业大发展的潮流中,在服务中求支持,在支持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尊重。

三是中国药科大学具备强大的学科优势。学校现有药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药学、中药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23个学科专业可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药学一级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覆盖的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等6个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为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齐全的学科设臵为整合优势学科、发挥优势力量打造学术精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于此,我提出这样的办学理念:学术第一,师生为本,共生共赢,办最好的药学教育。首先是坚持学术的首要地位,要用一流的学术赢得行业地位和社会尊重。学术的生命在于质量,质量的表现是精品,应该牢固树立打造精品学术的理念。要坚持师生本位思想,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方式,倡导以能力为导向的本科教育和以研究为根本的研究生教育。关注、关心、关爱教师,营造能干事,能干成大

事的环境。推行服务为基的高效管理,体现效率优先的绩效评价,营造勤奋向上的文化氛围,构建包容共生、多元共赢的学术生态。

另一方面,我们应充分尊重高等教育管理滞后性规律,今天的管理可能不会对明天的发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应,但两者之间肯定存在着必然的关联。作为一项“成就未来”的基础性工作,我们要在理念上、管理上具有前瞻性,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地作好各项工作,优化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三、未来工作设想和具体措施

(一)坚持育人为本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学校一贯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有重视教学的良好传统,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先试先行。我们要逐步真正实行药学人才的分类型培养,即推行“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培养模式,坚持以能力为导向的本科教育和研究为根本的研究生教育,推进教学和教育改革。

一是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教学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粉笔+黑板”,这是以学科知识基础的传统教学阶段;第二阶段为“粉笔+黑板+多媒体”,较之第一阶段,此阶段教学方式更加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阶段为“粉笔+黑板+多媒体+数字化”,这是基于问题、能力、知识整合的教学方式;而未来的教学(第四阶段)将是“社会化的网络教育+校园实

践训练”模式,大学的形态会随之发生改变。当前,我们必须加快数字化教学步伐,让学生共享数字化带来的便利。

二是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专业学位类研究生以“职业应用型”为培养目标,强化职业能力的提升。学术型研究生以培养高层次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主,要侧重于理论研究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博士生是推动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生力军,博士生的研究水平代表了学校的学术研究地位和水平。因此,要根据“分类培养、突出重点、整体提高”的思路,在招生制度、课程设臵、培养考核等方面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改革,营造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和学术创新的良好氛围。

三是严肃教学管理。着重抓好学生日常课堂教育,创造严肃活泼的教育氛围,在遵守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平行课程。加强教师教学管理,积极倡导“为人师表”的职业信条,严肃教学工作纪律,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四是构建学术诚信体系。将学术诚信教育列入大学生日常诚信教育的范畴,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引导学生形成自尊自强的学术观念、道德操守和价值取向,营造风清气正、自由健康的学术氛围。

(二)坚持科研强校

科学研究是高校主要职能之一,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高低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如果说教学是高校的立校之基,那

么科研则是高校的强校之本。科研是培养人才、强化师资、建设学科、反哺教学的重要途径。没有强大科研支撑的高校,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大学。因此,我们应兼顾教学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药物开发研究,大兴科研之风,开创强校之路。

一是依托管理创新,激活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搭建和维护基于共同目标、充分沟通和富有内驱动力的多样化协作平台。

其次要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激情,鼓励教师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基于此,未来晋升正高职称的条件将进一步提高,必须要有相对明确的、清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拥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经历,并发表相关研究领域的高水平文章或取得相应的新药证书。

三是要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数量。在解决社会重大科学问题方面没有作为的学校很难成为名校。药大应立足专业特色,整合学科优势,创新科研组织模式,优化研究环境,搭建研究平台,培育研究团队,争取在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组建国家级科技平台、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方面有大作为。

(三)坚持服务誉校

相比较“十一五”,“十二五”新药重大专项资助方向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择优滚动扶持“十一五”课题之外,将更加注重产业的实际需求,加大对产学研联盟形式申报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具有广阔前景的产品和医药企业。这也就意味着“十二五”期间可能不再有很多新的课题获得资助。

药学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属性。从发达国家的药学研究来看,发达国家的药学院有两大任务,一是培养药师和研究人员,二是药学基础研究。转化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制药企业的研发机构。发达国家大型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10-15%,以创新研发作为企业发展驱动力的跨国制药公司,绝大多数的研发投入比例为年销售收入的15%~20%之间。即使是以仿制非专利药为主的印度制药公司,研发投入的比例也达到年接近销售收入的10%,而我国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普遍偏低,通常仅为年销售收入的2%左右,其研发工作需要高校科研平台的支撑。因此,联合知名药企,开展协同研究,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坚持高效管理

一流的高校需要一流的管理。管理的基础在于完善的制度,而管理的根本在于高效的执行力。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在中国药科大学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征程中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管理工作,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强有力的执行。执行力是高校管理的基础,是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转化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如果一所高校没有过硬的执行力,那么势必造成“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的怪象。因此,学校的管理部门要有服务于学校决策的敬业意识,视工作为事业,用心研究本职工作,用心抓好工作落实,接受工作不推诿,完成工作不走样。要强化工作上的精品意识,在实践中体悟,在体悟

中升华,用满腔的激情、周到的服务、真诚的付出塑造品牌管理、精品管理。

二是高效率的推进。管理部门要形成规范高效、反应迅捷的管理作风,不能犹豫徘徊,不能平庸无为,应该在追求效率上多动脑子、多想办法,主动挤压自身管理中的过多脂肪。其次,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该跳出自身管理的壁垒,站在一切为了中国药科大学更好、更快腾飞的高度,着眼于“多干事业、干成事业、干好事业”,积极营造部门互动、左右协调、通力合作环境,大胸怀、大视野、大作为地开展工作,让效率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三是创造性地工作。在任务面前,优秀管理者并不是循规蹈矩的应对,而是创造性地贯彻落实,这便是领导的价值所在。创造与创新是日常工作的兴奋剂。在改革与创新精神的支撑下,每一位管理者都敢于摔破“暮气”的桎梏,要勇于培育和善于养成革新的思维,在继承与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练就追寻新亮点、发现新契机的“火眼金睛”,充满朝气和灵性地开展工作,创建“智慧药大”。

(五)坚持科学规划

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确定学校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是一项战略性、先导性和基础性工作。因此,我们需重新审视、分析“十二五”规划,明确各部门发展目标和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各部门、各学科按照“发展有目标、工作有措施、实施有效果”的思路,对照目标任务,认真查找差距,制定有效措施,保质保量完成学校“十二五”规划。

具体而言,我们在制定规划中要完成“1+15”。在学校未来发展中,这些规划缺一不可,都将对学校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1.“1”指学校的整体规划

2013年是落实学校“十二五”规划各项工作目标的关键一年,“十二五”规划实施时间已经过半,学校的各项规划任务落实情况如何,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迅速结合规划目标,对照自身差距,细化目标任务,破解关键问题,以坚实的行动来圆满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2.“15”指十五个子规划:

(1)人才队伍规划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针对目前实际情况,学校按照“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强化培育”的工作思路,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政策,由人才的泛引进转向定向引进,努力建设一支学科带头人齐备、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力、在同行中有一定话语权的名师名家队伍。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解决药学、中药学等主干学科教师近亲繁殖问题,促进有潜质的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2)学科建设规划

认真分析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仔细研究各项数据参数,认清形势,明确差距,既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又要解决近期问题,通过提升学科研究水平、强化研究平台与人才梯队建设等举措,争取主干学科的领头羊地位不动摇,发展药学信息学、干细胞药学等新兴学科,交叉合作建设临床药学,构筑创制新药的学科链。

(3)本科教学重构计划

21世纪是虚拟世界与实体世界融合的世纪。未来大学教育应该是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能力导向教育。我们要整合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系统设计,使药大的学生“能干、愿干、会说”,锻炼成顶天立地的社会栋梁。迎接大规模开放课程、“3D”打印、可穿戴技术的应用、O2O营销模式,掌握学习分析技术,在补短教育的同时,重点实施扬长教育。

(4)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政策

推进以科学研究为导向、以导师负责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凸显导师科研经费在研究生资助中的作用。实施研究生招生改革,依据导师科研力量、科研水平和科研经费情况,动态调配研究生招生数量。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切实改善研究生科研和生活条件。改变导师增列办法,实施导师岗位制,导师将成为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工作岗位,而不作为一种特殊层次或具有终身制性质的荣誉职务。

(5)科研发展规划

优化科研管理制度,以政策为导向,完善学校科研成果培育体系。在完成科研总量目标的同时,提升科研项目质量,保持高水平研究成果持续增长。根据现有基础,研究确定联合攻关的新药和研究课题,发挥科研团队优势,不断提升学校科研核心竞争力。

(6)“大学工”运行机制优化

按照“大学工”思路,构建本科生工作、研究生工作、团委、招生就业工作的高效运行机制。试行专兼职结合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思路,鼓励部分辅导员向职业化方向发展,同时实现辅导员常态化流动。

(7)招生就业工作提升计划

按照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任务,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招生计划,调整、优化本科生招生结构。实施招生质量工程建设,深入挖掘招生宣传的有效方式和方法,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我校,从而提高录取水平。在“好就业、就业好”的基础上,以“就好业”为主要目标,实现毕业生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的双重提高。

(8)职称晋升和绩效考核办法

提高职称晋升、特别是高级职称晋升的标准和门槛,遴选一批科研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学者和大家。制定教师分类管理办法,体现针对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和社会服务为主型教师的不同评价机制,实现各司其职、各尽其才,调动和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的考核制度,真正体现效率优先、业绩优先、贡献优先。

(9)资源整合和共享规划

在对两校区实验室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以发挥资源最大化效益为出发点,积极挖掘和开拓空间,解决教师实验室“两头分离”和年轻教师实验条件欠缺的现状,提高科研效率。设臵校友联络办公室,促进和加强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开拓社会资源,为学校发展争取尽可能多的社会支持。

为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大型仪器在高层次人才培养、重大科研攻关中贡献率,根据学校科技创新发展的实际需要,依托重点实验室和优势学科组建共享实验平台。

(10)校园美计划

科学、准确定位两个校区在学校规划发展中的功能。玄武门校区以科技创新区为建设目标,以进一步做好科技创新支撑条件和环境为目标,深层次、精细化建设玄武门校区。江宁校区是学校的主体校区,是学校综合管理、教学育人的重心所在,要以现代化大学校区为建设目标,高水准、科学化做好江宁新校区的整体规划与建设工作,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建设“美好、舒适、节约”的校园环境生态为目标,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实施包括楼宇维修工程、景观绿化工程、水系净化工程、废污物规范处理工程、文化校园工程等在内的校园美计划,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生态。

(11)数字化校园规划

着眼于学校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要求,制定详细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分层次、分类别地建设融合数字环境、数字管理、数字教学、数字生活等要素在内的数字化校园。加快图书馆建设,通过引进电子资源、建设特色数据库等,将图书馆建成学校数字资源高度共享的平台。

(12)国际化行动计划

国际化是实现高水平大学的必经之路。实施"请进来,走岀去"战略,提高师生的国际化能力和水平。制定若干全英文授课的专业计划,以增加留学生的数量和质量。选择与学校水平相匹配的国外学校进行合作,努力提高有留学和游学经历的学生比例,创造条件大力推进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合作。通过卓有成效的合作,努力提高学校在囯际上的认知度。

(13)校办企业支撑规划

中国大学由于历史原因存在校办企业,鉴于后勤社会化不完全和股份制改造不规范,发展举步维艰,问题层出。我们要依据法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尽快推进改造进程。以入岀平衡为原则,解放思想,去除包袱,为学校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并在服务中解决企业的发展。

(14)学校文化建设规划

推进学生活动社团化和高雅化建设,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主流意识;弘扬以批判精神、创造意识、责任感和自觉意识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氛围,形成严肃活泼、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品格;积极推进学术文化建设,坚守学术道德底线,营造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做研究的学术风气;塑造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务实高效的大学行政文化,做到"言有物,行有格"。通过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逐渐营造具有深厚底蕴和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

(15)财务支撑规划

认真分析近年来学校财务收支情况,做到财务管理科学化、核算规范化、费用控制合理化,切实体现财务管理的作用。明年起力争实施全额预算制,权威、全面、精细地做好财务预算工作,防止出现资金“碎片化”,集中力量办大事。倡导开源节流,在厉行勤俭节约、科学合理使用资金的同时,积极寻求新的学校财政支撑点。

各位老师,同志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相信,只要我们全校师生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未来的药大一定会以辉煌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

谢谢大家!

附:校训、愿景和使命解读

校训、愿景和使命解读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的一种表征形式,承载着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与追求,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积淀的直接体现。

一、“精业济群”校训的起源与发展

“大学的灵魂是它的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而最能反映一所大学传统和特色的是校训。”

辞海中,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这种校训,从目的上看,是一种理想教育,是为了培养理想中的人才(“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从内容上看,是一种自上

而下实施的教育,特别是品德教育(“训”);从形式上看,一般是短小精悍、易于记忆的(“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

中国药科大学前身为始建于1936年的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四年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药学学府。办学之初,学校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药学专门人才为己任,十分重视教学质量和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并强调“治病救人”的理念。

“家有懿训则昌,国有懋训则强,惟校亦然。”建校之初,学校就提出“精业济群”的校训。1938年12月,国立药学专科学校校务会议正式确定校训为:精业济群(精業濟羣)。

上个世纪50年代后,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代表着各种社会思潮的个性化的校训显得格外敏感,各大学很少提及自己学校的校训。我校在1994年2月21日,经校务会议确定,校训为“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随着高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且出现同质化的趋势,许多高校借校庆之机,追溯传统和历史,彰显自己的办学特色,开始重建或新建校训。学校70周年校庆前夕,经2006年11月2日的校务会议研究决定,恢复学校建校初期的校训:精业济群,原校训“严谨、求实、团结、创新”以校风形式保留。

二、“精业济群”校训新时期体现的愿景和使命

(一)校训内涵

精:用功精深,精益求精。《书〃大禹谟》:惟精惟一。《说文解字》:拨云雾而见靑天亦曰精。

业:从事的事业,也指学业。《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精业”提倡科学精神,要刻苦钻研,精攻药业,见贤思齐,精益求精,把自己打造成行家里手。

济:救助,帮助,扶正。《论语〃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庄子〃庚桑楚》:“简髮而櫛,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悬壶济世”。

群:聚集在一起的人,引申为芸芸众生、老百姓。《礼记〃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济群”提倡人文精神,心存善念,惠济众生,将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奉献于社会,造福于民众。

依上述,“精业济群”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完美结合,倡导“存心以仁、任事以诚;兴药为民,荣校报国”的允德允能精神。这是我校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对我校人文传统、治学精神、办学风格的理性抽象,对师生的性情陶冶、品德铸造、情操培养、素质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校训使命和愿景

使命(mission):指派人办事的命令,多比喻重大的责任,如历史使命、神圣使命。[1]大学使命是指大学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与所追求的价值。愿景(vision):愿,就是心愿,景就是景象,指所向往的前景。[2]大学愿景反映的是大学对未来的期望, 描述了大学要

向何处去的全面景象。“一般认为使命是概括性的, 指向长远的未来, 是代表大学永恒的追求; 愿景相对具体, 是阶段性的期许, 指向性更加明确, 针对性更强。”[3]

1. 使命:培育药界精英、研发普惠良药、贡献幸福生活

(1)命题提出

作为一所大学,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抑或是将来,都有一条基本的普泛性的使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基于这样的考虑,提出“培育药界精英、研发普惠良药、贡献幸福生活”的学校使命。

(2)本质内涵

“培育药界精英”“研发普惠良药” 是从大学内在的学术性出发探索大学的内在真谛,凸显大学使命的本体意义。“贡献幸福生活” 则是从大学外在的社会性出发揭示大学的外在价值,彰示大学使命的工具意义。

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美国杰出的教育家欧内斯特〃L〃博耶(Ernest L〃Boyer)指出,“一所办学有成效的大学,应负有明确的和极其重要的使命。”国立药学专科学校成立之初意在解决吃药问题,“药材不能自给之国家,其人民生死之权操之于他人之手,其尚能称之为独立自由之国家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学校使命根据新时期的阶段特征,进一步丰富其内涵。“精业”内涵要旨就是希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要“培育药界精英、研发普惠良药”,“济群”体现的

是利用所学去帮助、扶正,为大众“贡献幸福生活”。“培育药界精英、研发普惠良药、贡献幸福生活”体现了一种超越和尊重的精神,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对生命的一种尊重。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既要在“古剂改良,新药求精”方面实现超越,追求卓越,更要坚守“悬壶济世”的人文精神,学会宽容、尊重和感恩,要拥有“不为谋生而学习”的广阔胸怀,主动担当创造、传承药学文化的历史重任,“在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人类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追求幸福的生活,使得自己的生命丰富多彩。“培育药界精英”“研发普惠良药”是达成“贡献幸福生活”目标的一种内在驱动,也只有这样的精英才能获得广泛认同,能“共同继续,神农伟业,建树万世之功”。

(3)实践路径

完成使命,可以基于软、硬件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流的软实力。一是大师。“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二是团队。三是文化内涵。大学不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

——一流的硬设施。支撑发展所需的办学物理空间(江宁校区、玄武门校区)、教学和科研设施(大楼、仪器设备、图书期刊等等)。

2. 愿景: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药学高等学府

(1)命题提出

愿景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可实现而又不可实现的模糊状态,但是它的宏伟又是激动人心的。在命题提出时,我们所思考的是“你想成为

什么,所以你能成为什么”的哲学命题,胸怀“将军赶路不追兔子”。同时,易达成的目标会使人产生惰性,只有富有挑战性的目标才能充分激励人的本能与潜力。有鉴于此,提出的愿景是“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药学高等学府”。此愿景与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4]和中长期发展规划[5]所勾画的发展蓝图是一致的,直接回答了:我们是什么?我们将来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是什么样的?是对“办什么样的药科大学、怎样办好药科大学”的理性思考。

(2)构成定位

“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药学高等学府”中:

全球:地域定位。我们的目标指向要有国际视野,放眼全球,而不是局限于国内。药,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其对象是社会的人。提倡“惠济众生”,对人要“存心以仁”,定位也应跳出国别的藩篱,筑于整个人类健康事业的基础之上。

最受尊敬:性质定位。我们的追求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只要想从事药学事业,首先跃入脑海的就是:有这么一所高校,她的名字叫“中国药科大学(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地处中国南京。只有到“中国药科大学”,才能实现自身梦想。首先,这里学术氛围浓厚,能够受到学术的熏陶,让自己刻苦钻研,使自己成为成行家里手,“兴药为民”;其次,和谐的人际关系、优美的校园环境,为我们的事业和学业提供有力支撑,能熔铸优秀品格,“任事以诚”;第三,行业领头羊的地位,发挥智库作用,为国家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医药政策的出台提供决策咨询。

药学:特色定位。“大学不可能都办成清华、北大,作为药科大学,必须以自己的药学特色为中心。”我们不盲目追求综合性高校的发展模式,只争“精而特”,不求“大而全”,能够沉下心、定下性,“精功药业”、“荣校报国”。

(3)实践路径

实现愿景的路径,须与学校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可定量分解,分步实施。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学校近期和中长期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具体的构想:

——学校“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以药学领域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在教育教学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总体办学水平上实现新的跨越提升,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药科大学。

——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奋斗,至2036年建校100周年时,将学校建成国际知名的,以药学为特色,理、工、经、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在制定这些发展目标时,确定了具体的发展措施,让我们有“脚踏实地”之感。有了这些,我们可以逐步实现“药大梦”。

药学学科构建思考

校党委书记 徐 慧

老师们,同志们:

刚才,来校长作了很好的动员报告,全面具体地分析了学校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学校举办本次转型发展大讨论的目的,是希望大家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共同的——为了中国药科大学的发展。谢谢有这样一个机会,作为讨论者在动员会上发言。

来校长动员报告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学科建设规划,尤其是药学学科建设规划。由于我不是学药的,所以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老师,大家对药学的理解比我深刻,在大讨论会上发言,算是班门弄斧。来药大工作之后,我对药学学科建设有了一些思考,这个题目很值得大家来讨论,学校的发展学科建设是关键。今天讲一讲的目的是让大家来讨论,对此可以评论、批评、甚至不去理睬。

我主要讲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和学科建设,二是学科目录设臵,三是药学学科前瞻,四是药学人才培养,五是药学学科构建。

一、学科、学科建设

首先,我们给学科和学科建设下一个定义。我认为学科的定义就是知识的分类,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把这些知识分类之后就形成了学科。学科建设是什么?知识有两个属性:传播和创新,学科建设就是知识传播和创新的过程。知识必须要创造,新知识在老知识基础上不断地出现,我们的经验、经历都可以成为知识。知识也不断传播,我有这个知识,可以告诉你。学科建设必须是个过程,是追求目标的过程,是在知识传播和知识创造过程中完成的。

知识的传授即我们经常说到的一个大学功能——教学。从教学的角度讲,建设中的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更加注重本科创新教育和发展研究生教育,我们的人才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并重的一种教育。本科生对学校非常有感情,毕业后对学校影响深远,所以希望我们药大的所有教师都要善待本科生。研究生是学校创新的中坚力量,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大学创新的主力军,没有这支创新队伍,我们很难出大师,也很难出知名学者,所以一定要把研究生的创新活力充分调动起来。

知识的创造则带来大学的另一个功能——科学研究。建设中的研究型大学,在科研方面更注重大基础、大交叉、大团队、大项目、大平台。大平台在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有平台说明你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很强的研究团队,很前沿的创新思路,有这个平台就能开展很好的研究工作,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可以用“重中之重”四个字来理解。什么叫“重中之重”?学校所有的工作要以学科建设为重,学科建设的工作要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为重。学科对一所学校来说,影响很大,我们举几个例子:美国哈佛大学的综合排名基本上是世界第一位,如果要问哈佛大学有哪些知名教授,大家不一定能说出来,但要问哈佛大学有哪些学科在全世界很知名,不仅大家能说出几个,估计很多普通人也知道一些,譬如哈佛的商学学科;谈到麻省理工学院,一定会让人想起它的工程学、机械学科;谈到耶鲁, 一定会让人想起它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生命科学;加州理工学院最好的学科是理工科,它的航

空航天学科算是全球最好学科之一。所以一所学校知名度的高低,核心是它的学科水平的高低。

学科水平的高低与学科大师有很大关系。学科有名,学校才有名,大师在学科建设中起到关键作用,学科是因大师来传承与发展的,这种传承与发展需要好几代大师不断地努力才能得以延续。一代大师能在某一时期对学科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提升作用,但要保证整个学科得到长久地传承,或长久地保持一个很高的水平,要靠一批大师一代接一代来支撑,我们的药学学科就是如此。

一流学科才能吸引一流人才,才能培养出一流人才,才能支撑一流学科,形成良性循环。以药学学科为例,想学药的学生就会想到中国药科大学来,因为药大的学科在药学领域是高层次的。一个学科要想走得远、站得高,就必须有一个学科的高原,只有有了学科的高原,才能造就学科的高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原造峰。譬如珠穆朗玛峰为什么高,因为它有青藏高原的基础,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再高,也不可能成为世界最高峰。药学学科也要有一个学科的高原来支撑,才可以完成高原造峰,目前药大的药学学科可以说是一流学科,但是支撑学科的高原还没有。

学科建设有自己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学科建设需要凝炼学科方向。学科建设不像完成项目,人家已经凝炼好了。学科要有自己的方向,一定要经过不断凝炼的过程。在凝炼方向上要坚持“两个立足”:做基础研究,一定要立足国际前沿,国际上,一篇基础研究论文一发,再做就没意义了;做应用研究,

一定要立足国家重大需求,立足中国的重大问题,别人做了,我们还可以做,而且要做得更好。

第二,学科建设需要有一个生态体系,有一个成长的环境,需要有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应用学科。上次在教学督导组座谈会上,有位老师发言说,基础学科为什么叫基础,就是不能违反规律。譬如说,学了分析化学的人,可能没有学过药物分析,但是他可以做药物分析的研究,而且可以做出很好的药物分析方面的工作,反之如果他没有学过分析化学,而仅仅只学了药物分析,他的知识是悬在半空中的,不能为其所用,你让他做药物分析,不可能做出很好的药物分析工作来。为什么?这就是基础学科的作用,这也是学科建设的规律性作用,学科间自然有一个相互生态的关系在里面,而且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第三,学科建设需要高水平的大平台。如果我们的学科建设没有平台,就是一盘散沙,不可能有大的作为,有了平台大家就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就能出高水平的成果。学科平台的等级好比星级宾馆,星多平台就高。学科是不是一个五星级,需要看看它有几个平台,有几颗星。博士授权点是第一颗星,可以算最低的一颗星,然后要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或国家工程实验室,如果这几个平台都有了,这个学科才能叫做五星级学科。

在学科建设的管理上,我们要做好学科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完善学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健全学术组织和激励机制,保障学科基层

组织良好的条件和成长的环境,促进学科与国际学术组织、社会组织的融合。

二、学科目录设臵

学科目录是值得关注的,只有全面了解学科目录,大家才会对整个知识体系有所掌握,回过头来才能思考我们的药学学科。根据最新的学科目录设臵,学科分为13个门类,其中自然科学有理学、工学、农学、医学4个门类,社会科学有9个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艺术学是最近这一次加上去的,以前大类中没有艺术学,把它归到文学类,大家还是认为它和文学不一样,特别是表现形式,所以单独列出来。

13个门类共设臵了110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每五年评估一次,评估就要进行排名。在最近一次的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有16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清华大学有14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这两所学校占据了30个一级学科的第一名。全国的本科高校有1300多所,“211工程”建设高校有112所,每所学校能争取到一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也是相当困难,可以想象竞争有多激烈。譬如河海大学为了这次水利学科能排名第一,压力非常之大。为什么?因为它要和清华拼,清华的水利学科非常有名,张光斗院士就是学科带头人。这次河海大学很幸运,水利学科争得了全国第一名。这110个一级学科就是大学聚焦、争夺的重点领域,我们也不例外,取胜则要靠实力。

我们学校的强势学科——药学、中药学,被归到医学门类,医学门类有11个一级学科,11个一级学科中,我们只有3个有博士学位

授权,药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从博士学位授权数量上看,我们尚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97年的学科目录设臵中,药学设了6个二级学科: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生药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没有设二级学科,这些大家很熟悉。最新学科设臵只设了一级学科,从国家层面来看,管理重心已经移到了一级学科这个层次。不设臵二级学科,主要是知识更新快,为自主设臵学科留下了空间,管理层面下放到学校,不代表二级学科不起作用。

就我个人的理解,与药学相关的一级学科有15个:在理学门类中,有化学、生物学、海洋科学,海洋药物是今后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在工学门类中,机械工程与我们相关,如纳米机器人药物递送系统,制药机械就不用说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与药物制剂辅料的选用关系很大,信息处理这块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关联,化学工程与技术是药物合成的基础,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等都与药学学科相关;在医学门类中,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在管理学门类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与药事管理、药物监管、医药经济产业等相关。

在相关学科里面,有些学科起到的是支撑作用或是基础性作用,有些学科可能起到引导作用或是应用性的作用。化学、生物学肯定起基础性支撑作用,基础医学也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包括免疫学、病原生物学。

在应用学科方面,疾病肯定是药物的应用方向,临床医学就起到药物研发的引领作用。譬如大病种,药学就喜欢讲大病种,包括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肿瘤学等等,大病种发病率高、人群量大,相应药的应用面就广,用量就大,当然大家有研究的兴趣。

临床药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应用方向,在国家层面,这个学科还没有被重视,没有提上应有的地位。从医药这条线来看,临床药学十分重要,与临床医学同等重要。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已经开始临床药学的博士生培养,即药学服务人才的培养,学生能拿到临床药学博士学位Pharm.D. (pharmaceutical Doctor),这是药学人才培养很重要的一个方向,也是药学领域人才培养的大趋势。现在我们国家好多学校培养八年制的医学本科生,出来之后可以拿到一个临床医学博士学位M.D.(Medicine Doctor),但是还没有Pharm.D.,我们学校应该在国家层面把临床药学的人才培养做起来。再就是临床药理,现在发展也非常快,个性化、群体性用药已在临床上应用,基因缺陷已成为用药的一个重要标准,以后的药品说明书中,就会有基因条件这样的注意事项。

三、药学学科前瞻

药学学科的构建要掌握药学今后主要的学科方向,一定要有前瞻,包括药学发展方向、药物创新方向和重要应用方向。药学学科发展方向主要有二个:第一个发展方向是药学与其他生命学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这体现在药学研究的对象是针对人类的重大疾病,需要药

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病原学的紧密结合。如果去做创新药物,病原没搞清楚,抗原不知道,是无法做抗体的。还有免疫学,要做好一个疫苗,没有免疫学基础,是没办法做出疫苗的,还有生物制药这一块更需要与生物学紧密结合。这种紧密结合就是要利用其他学科的一些新思路,来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如酶、受体、细胞因子、离子通道、核酸、糖与糖复合物等等,以及发现可能的干预环节,如细胞信号转导、细胞调控、基因表达等。

第二个发展方向是药学与其他学科的相关学科结合越来越紧密,这里的其他学科不包括生命科学,与药学相关的其他学科有很多。就针对药物研究来说,将药学与生物信息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材料学、工程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利用这些学科发展所带来的一些新东西,提供药物研究的新思路、新发现、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应用,为创制优良药物、服务临床应用提供更为有效的手段和保障。这两个方向应该是目前或今后一个时期药学学科发展的方向。在药学学科建设上,千万不要只看到药学学科,而忽视了生命科学的其他学科和其他与药学相关的学科。

药物创新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利用天然植物来创新,实际上我们国家重点实验室就在围绕这方面做。我国植物种类丰富,位居世界第三。中草药的应用历史悠久,已经有几千年。中药复方中有效成分多,价值大。如何把这个创新方向做起来,值得我们投入。第二个方向是利用海洋生物来创新,这方面大家都比较薄弱,整体水平较低。海洋生物物种众多,占全球物种的2/3,药的资源生物量巨

大,占全球的95%,而且海洋生物结构奇特、活性显著,所处环境独特,在几千米的深海,承受很大压力,一旦形成新的药物,非常有应用价值。第三个方向是利用转化医学来创新,转化医学的核心是加速实验室发现用于患者治疗的过程。转化医学让我们探索并重新认识新的科研思路和途径,有效缩短疾病治疗手段开发的时间,重新设计临床药学服务事业。简言之,实验室和临床要紧密结合起来创新。

药物应用有两个重要方向:创新生物制药和合理临床用药,这也是今年全国药学大会的主题。生物制药技术是以基因重组、单克隆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制药技术,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研发投入已进入高速增加期,生物制药产业发展非常快,生物制药的创新会呈现你追我赶的局面。合理临床用药是在新药研发的基础上,不再局限于现有的用药模式,而是进一步解释该药物的靶向作用特点,特别是针对个体的缺陷性和易敏性,即要做到个性化科学化用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药开发尚有很大空间。

四、药学人才培养

我们讲药学人才的培养就是要了解培养人才的学科基础是哪些?有高水平的学科,才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我校人才培养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药物创制人才,其次是药事监管人才,再是药学服务人才。药物创制人才是目前我校人才培养的主体,或者说大多数培养的人才都是这种类型。药事监管人才相对其他高校,我校培养的人才也是社会上这类人才的主体。药学服务人才是今后药学人才培养的一个方向,服务什么?服务临床,服务临床什么?临床的合理用药。以

后这种药学服务人才,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需求量非常大,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

人才培养的层次有三个: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博士层次的培养主要是三个学科:药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今年招生的学科方向是15个,包括我们自主设臵的学科。在药学学科下,我们可以自主设臵很多方向,但要拓展到药学以外学科就受到很多限制。硕士层次的培养在博士生学科基础上,增加了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级学科,有一定拓展,但层次还需提高。本科层次的培养除全部覆盖大药学领域外,拓展到了文学、工学、管理学。

培养人才要有学科基础,我们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0个,今年研究生招生目录上都已列出,这些就是我们培养人才的学科基础。就学科优势来说,有药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中药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科基础比较单一,体现不出宽广和厚实。

目前四所大学有药学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还有一些学校有药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如沈阳药科大学的药剂学、南京医科大学的药理学等等。国家重点学科的第一次评审是在1987年,当时全国评了416个,我们的药物化学就是416个之一,沈阳药科大学的药剂学也是这416个之一,还有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药物化学和北京大学的生药学,总共就4个国家重点。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我们的药学上升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应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次药学一级学科评估排名,北大排第一,协和排第二,我们排第三。北大91分,协和89分,我们88分,沈药86分,这四所学校差距都不大,但差距也反映出了学校在拔尖人才、学科拓展、科学研究、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只要看到了差距,我们就应该有信心重新拿回第一。

研究型大学在其人才培养上有自己特点,这体现在学科起点高、成长性好、有强力支撑。在师资队伍方面一定是平台高,教授多,梯队构成是倒三角,或为钻石型支撑。我校师资是正三角,高水平、高层次的拔尖人才不多,下一层次队伍又非常庞大。我们的师资目标一定要倒三角钻石型,教授、副教授比例多少是可以自己调整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但这种调整不是靠牺牲质量、牺牲水平来达到的,晋升教授必须要达到一个高的标准,达不到标准就上不去,高水平的教授多了才有高层次的师资队伍。

在专业培养方面一定是起点高,起点高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本科专业到硕士点再到博士点的低起点人才培养方式,转变到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从重点学科到博士点再到本科专业的高起点人才培养方式。一般传统模式就是我们现在仍然在做的模式,首先招本科生,然后找一点老师,水平肯定高不了,招完本科生之后,争取硕士点,再争取博士点,直到争取国家重点学科之后,才得到国家更多的投入。这种传统模式本科教育很难享有国家重点学科的优质资源。只有让学生享有国家重点学科带来的优质资

源,享受这种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高起点模式就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提出的“不唯药,需围药,应为药”的九字办学方略很值得去实施。但是这九个字千万不能把它分开考虑,必须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譬如我们讲不唯药,就做与药一点关系也没有的事是不行的,必须组合在一起,在学科构建上,它有很好地指导意义。

我校药学的一个大学科体系还没有建立完善,现在更像一个药学院的设臵,需要完善药学的大学科布局。有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我们确实还不强或者就没有,有些学科也无相关学科的强力支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药学学科的发展,也就是说药学学科的高原还需要下力气搭建。

五、药学学科构建

在讨论药学学科构建问题前,需要做一点铺垫,在思想上能引起大家的思考。一方面先看看几个发明新药获得诺贝尔奖的例子,过程就不讨论了。例如青霉素的发现,牛津大学病理学系主任哈里斯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弗莱明,不会有钱恩;没有钱恩,不会有弗洛里;没有弗洛里,不会有希特利;没有希特利,则不会有盘尼西林。这句话告诉我们科学研究必须要有多人和团队的合作。第二个例子是磺胺药的发现,德国病理学家多马克用了化学家格尔默合成的红色百浪多息,证明能阻止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开创了磺胺药研制和治疗感染病的先例,这一新药发明说明了多学科合作研究的重要

性。第三个例子是生长维生素的发现,赫普基斯在威廉〃邓恩爵士的资金支持下,建立了剑桥大学生命化学学院和实验室,然后引领了这个研究,在1912年发现了刺激生长维生素。这说明创新研究需要高起点高水平的平台,否则,获得成功就会很困难。

一方面关注一下学校转型发展的大讨论,这也是药学学科构建的要求。转型就是要转变我们的思想观念,首先观念要转型,譬如说转型发展,从教学科研型转到研究型仅仅通过开个会就能转型吗?不是这样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在过程中更要注重一些内涵建设,要明确地提出来。

在人才培养上要转型,要更注重本科生的创新培养,注重研究生培养与本科生培养并重。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的比例一般超过本科生或者与本科生相当,我们现在研究生的比例非常少,转型就是必须把研究生的比例提上去,需要增加研究生数量或调整本科研究生比例,特别是博士生,如每年能招收500名,人才培养就能上一个新台阶,当然这涉及到一系列的内涵建设和外部环境。

现在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机会不算很好,那我们是不是就放弃?不能放弃。机会不好是因为在国家层面大范围的这种做法已经没有了,但在微观上就个别学校而言还必须要推进,包括新增博士授权点。博士新授权现在也不是大规模发展的时期,但它有一个动态调整的要求,动态调整就是以后要努力的一个方向,也就是我们的机会,不能完全按照宏观层面的大趋势走,一定要有学校个性化的发展。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转型,高层次人才一定要多,前面已讨论不多说了。就这二个转型就够我们走一阵子了。

在科学研究上要转型,申报承担项目要从一般项目转向重点重大项目。新药创制要转型,要从个体化的新药创制转向集约化的新药创制。有关新药创制,学校教师很有体会,感觉自己一个人做非常辛苦,基本上要从新药发现活性筛选开始,然后药代药分药剂,整个过程基本上都是自己在完成。如果是集约化的团体作战,成果共享程度高,自己获得的利益肯定相对就要小,但成果出来的速度快、水平高以及应用面广,肯定不是一个人所能够达到的。能不能转到这个通道上来?如何转型?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它也涉及到方方面面问题,尤其是在我们学校。

在师生员工要求上要转型,全校的师生员工,包括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大家都要转型。这个转型从什么状态转要大家来思考,但是很重要。转到积极向上的状态是可以提的,大家应该要有这种精神风貌,一定要积极向上。从什么状态转到积极向上?我思考了一下,提得过且过不行,大家都在积极地工作,都在认真地上班,提个中性的平平常常,平平淡淡也不行,有首歌词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最后想想提按部就班相对好一点,在我们中间肯定有相当一部分人或在某个时段或在某个事情上确是在按部就班地做,所以应该从按部就班转到积极向上。

最后来讨论学科构建问题,学科构建最重要的是有一个良好的学科生态,有利于学科的成长。这主要体现在基础学科根深壤厚,主体学科高大壮实,应用学科枝繁叶茂,相关学科相得益彰。

现在我校的主体学科是三个药:化学药在药学院,中药在中药学院,生物药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这个名字可以再研究,因为我们整个学校就是生命科学,而生科院主要研究在生物制药这一块。三个药学科的基础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6个二级学科,化药除去药化、中药除去生药外,都以药理、药分、药剂为基础,生物药以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为基础,这些药学的基础很强,说明我们的主体学科也很强。此外我们还有一个药物科学研究院,现在已经实体化。研究院的特点是新药研发一条龙服务,有新药研究中心、新药筛选中心、分析测试中心、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心、药物安全评价中心,GLP正在建设,还有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药剂这一块还缺,可以考虑成立一个基因靶向药物控释递送研究中心。如果这条链上各节点能够相互很好运作的话,学校的新药研发工作一定会上新台阶。

药学最主要的基础学科有三个: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这三个学科的现状是什么样呢?化学在理学院,有四大化学来支撑,应该是可以的。生物学在生科院,它的支撑学科主要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虽然生物学的其他学科还很缺少,但也还能支撑。基础医学就仅仅只是药学院的生理教研室,没有病理,形成不了支撑。这三个学科都没有获得博士授权,严重制约了人才的培养和药学学科的发展,

有必要来加强基础学科的建设,可以考虑成立化学院、生物学院、基础医学院,而且必须下大力气建设好。

应用学科主要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针对疾病的,我们要成立临床药学院。我们没有临床医院,现在也不可能去找一个三甲医院去挂名教学医院,因为但凡能挂的人家都已经挂过了。但是,即便找不到一家完整医院,我们可以找多家三甲医院的国家重点学科来合作,可以去某某病科室去挂牌,有国家重点学科的科室学科实力是很强的,我觉得他们也愿意与我们合作,现在的一些做法也是基于这种形式,而且非常有效。譬如南京军区总医院,它的肾病科全国排名第一,我们与它有合作,这种合作一定是共赢的。还有很多疾病学科我们都可以与它们结合起来,形成特色,这些工作就可以放在临床药学院。

第二个方面是针对工程的,我们要成立药物工学院。像我们的工程学科,如制药工程、生物医药工程、食品工程等等,如此之多,能不能把工学院成立起来,把制药工程与机械工程结合起来,把药剂学与材料学结合起来。

第三个方面是针对海洋的,我们要成立海洋药学院。为什么要说海洋,这是前面所说的三个创新之一。天然植物药物研究,化学药中药研究,总的来说还是我们学校的强项,在国内还是有地位的。但我们的生物制药和生物药在国内比有差距,有人说化学药,还有什么可搞,搞结构搞了一百多年,还有多少新结构可搞,这么说不是我们不搞化学药了,而是生物药要紧紧跟上,新的生物药在哪里?在海洋。

第四个方面是针对监管的,我们已有了商学院。药品的安全和使用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特别需要监管人才。

有关药学学科构建的方式,针对我们学校的现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构建方式,按照循序渐进、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步骤来进行,我想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重点突破。目前一定要重点突破,一定要取得三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包括化学,生物学,管理科学。刚才说了学位点调整是动态的,动态调整应该有增有减,我们可以争取只增不减,还可以争取多增少减。如果拿一个中西医结合授权点换化学、生物学和基础医学是非常值得的。

第二种方式是搭台起步。要建立相关的学科学院,大力引进这个学科里的高端人才,有了平台,有了人才,再加上好的体制和机制,学科建设一定能上去。

我们要成立基础医学院,要搭台起步,基础医学有几个关键的学科,如免疫学,病理学,生理解剖。现在我们有优势,来校长就是病理学专家,而且是德国科学院的院士。基础医学院这个平台,通过引进人才完全可以建起来。

我们要成立药物工学院,也要搭台起步,工学院我们有基础,也有人才,有了这个平台,马上就会有大的进步,没有平台的学科,发展肯定受到严重制约。可以先把这些规划出来,有了这几个平台,就为学科打下了基础,为师生打开了发展的空间,还可以引进更多更高端的人才。

第三种方式筑巢引凤。现在就要着手筹备具有学科前沿引领作用的相关学院。我们要筹建临床药学院,因为新药发现越来越倚重于临床发现,药学服务越来越偏重于临床服务。我们要筹建海洋药学院,海洋生物与药学结合的学科国内现在都不太强,可以借鉴的也不多,但等到大家都强了就晚了,我们已有基础,必须先占据制高点,引进相关拔尖人才后就可以实施。清华有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清华的生命科学学院早就把台搭好了,没有人才启动不了,引进施一公马上就启动,现在已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生命科学学院。

第四种方式预留空间。对前沿学科、新型学科、交叉学科等不可预测的学科,从人才储备,实验条件等等方面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革命性创新。

有了上面讨论的基础,我想就可以基本完成药学学科的构建和学科学院的设臵,这里建议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础学科和学院:数理学院、化学学院、生物学院、基础医学院、

第二部分是主体学科和学院:药学院、中药学院、生物药学院、药物科学研究院。

第三部分是应用学科和学院:临床药学院、药物工学院、海洋药学院、商学院、高职院、成教院。

第四部分是相关学科和系部:外语系、社科部、体育部。

要建设好这些学科和构建好这些学院,我们还需要若干年的不懈努力。以上思考不一定都正确,仅供大家参考。

谢谢大家!


相关内容

  • 电大专科行政管理专科[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作业1 一.结合教材,从主旨.材料.结构.语言等四个方面阐述实用型文章的特征.P2 答:实用型文章的特征就分别体现在以下这四个方面:(一)主旨单一.集中.明确主旨是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作者的意图.主张或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单 ...
  • 宣传工作实施方案
    篇一:宣传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住建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宣传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提升绩效管理,推动工作落实,进一步提升全局信息宣传水平,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城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更好地发挥信息宣传工作在 ...
  • 20**年高考志愿指南
    高考填报志愿指南来了,仅供参考了. 高考报考专业指南 高考各分数段可报学校汇总 [摘要]2015年高考报考专业指南,大学只会陪你四年,专业却要随你一辈子!高考各分数段可报学校汇总,专业关乎了你大学四年的幸福.大学学习的顺利以及职业定位和职业 ...
  • 学科大学排名
    (一)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 经济史:南开大学 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武汉大学 世界经济:南开大学 辽宁大学 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 人口. ...
  • 各专业全国顶尖高校排名情况统计名单
    各专业全国顶尖高校排名情况统计名单 (一) 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 经济史:南开大学 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武汉大学 世界经济:南开大学 ...
  • 党支部工作简报
    党支部工作简报 第一期 (2008年2月23-2008年3月9日) 商务外语系党支部 2008年3月10日 贴近企业需求 加强专业建设 -------我系组织召开专业建设论证研讨会 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根基,是我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 ...
  • 全国医学各具体学科最好的大学
    全国医学最好的大学: 基础医学: 复旦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口腔医学: 北京大学 四川大学 中医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复旦大学 药学: 北京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中国药科大学 第二军医 ...
  • 房地产企业对销售渠道的建设
    目录 绪论......................................................... 1 一.中国房地产市场概述 ....................................... 1 ( ...
  • 中国法学会简报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 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第2期) 简报 主办: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 承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协办: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武汉大学法学院 2009年5月30日 目 录 ◆开幕式要闻 开幕式综述 中国法学会民 ...
  • 施工企业财务工作总结
    施工企业财务工作总结 同志们: 斗严寒.战高温.勤耕耘.结硕果,时光流转又一年.今天,我们在开元大酒店召开 二〇一一年度总结大会,既是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同时也是借此机会欢聚一堂.共话发 展. 2012 年是"十二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