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和分析题 - 范文中心

问答题和分析题

11/09

简答题

1、需求、供给的决定因素。

(1)需求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①消费者的收入;②消费者的偏好;③相关商品的价格;④消费者的预期、政府政策等。

(2)供给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①生产技术水平;②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价格;③相关商品的价格;④厂商的目标、对未来的预期、政府政策等。

2、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联系与区别。

(略)

3、分别用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推导需求曲线。

基数效用论者提出商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其推导需求曲线的基础。他们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因此,消费者对每一增加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也是递减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由此而来。在只考虑一种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MU/P=λ。又知道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减,同时λ不变,因此商品需求价格要同比例MU的递减而递减,也可以推导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是将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起来。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组合的价格给定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发生在一条给定的预算线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的点上。均衡条件MRS12=P1/P2.

进行比较静态分析,令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得到价格-消费曲线。再将不同价格水平和相应的最优消费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描绘在统一坐标平面内,即可得到需求曲线。

4、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略)

5、简述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都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所有这些无差异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2)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自行作图,解释之)

(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此特征表示,无差异曲线不仅向右下方倾斜,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负值,而且,无差异曲线是以凸向原点的形状向右下方倾斜,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6、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略)

7、单个生产要素的报酬递减与规模报酬不变并不矛盾,为什么?

单个生产要素的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不变是两个概念,是不矛盾的,因为:(1)规模报酬不变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例如,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一倍,产量也将增加一倍,这里的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是全部生产要素投入等比例变化。单个生产要素的报酬递减说的是在短期内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当要素组合超过一定比例时,出现的单个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的情况。

(2)在单个生产要素报酬递减的情况下,如果成比例的扩大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单个生产要素的报酬也会递增。

所以单个生产要素的报酬递减与规模报酬不是一回事,也并不矛盾。

8、等产量线的斜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关系。

先说明等产量线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等产量线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在说明等产量线的斜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关系。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从技术角度讲,厂商用一种要素投入替换另一种要素投入而使产量不变的必要替代比例,即厂商生产的内部约束。说明厂商可以通过对两种要素之间的相对替代来维持既定的产量水平。

对于固定替代比例生产函数,它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也称为线性生产函数,它的等产量线是一条直线。对于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它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也称为里昂希夫生产函数,它的等产量线是L型的。

9、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和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每一个消费者或者每一个厂商都是价格接收者。

(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产品都是同质的。

(3)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流动性。所有资源可以在各厂商和各行业之间完全自由地流动,不存在任何障碍,意味着厂商可以自由进出一个行业。

(4)信息是完全的。市场上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了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一切信息。

10、画出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的各种情况,推导其短期供给曲线。

(略)

11、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曲线重叠的原因。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一个厂商都是既定的市场价格接受者,厂商的需求曲线d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而且,在厂商的每一个销售量水平都有AR=MR=P,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AR、边际收益曲线MR和需求曲线d三条曲线重叠。

12、简述价格歧视的前提条件和价格歧视的程度。

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

第一,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这样,厂商才有可能对不同的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第二,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就排除了中间商低价买进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而从中获利的情况。

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不同的消费数量规定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上(或对不同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13、用图说明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的实现过程。

(参考书本,自行作图)

14、什么是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劳动者在各种可能的工资率下愿意、准备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即时间的多少。劳动供给曲线在工资率比较低的情况下,斜率为正,当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时,随着工资的上升,劳动供给量将会减少,即向后弯曲。

工资率的变化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劳动供给产生影响。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总是使得劳动供给增加。但是,在收入较低的情况下,收入效应增加的闲暇不足以抵消替代效应减少的闲暇,所以,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上升,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阶段以后,工作较少的时间就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此时,工资率变动的收入效应会大于替代效应,其结果使得劳动供给量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下降,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开始向左上方倾斜。所以,随工资率提高,单

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将呈向后弯曲的形状。(图略,自行补齐)

15、试述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原则与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最佳产量决定原则之间的关系。

厂商利润最大化产量的一般原则是MR=MC,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原则是这个原则在要素使用问题上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它可以概括为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原则是MFC=AFC=W=VMP=MRP=MPL*P,即边际产品价值(边际收益)等于边际要素成本(边际成本);卖方垄断厂商要素使用原则是MRP=MR*MP=MFC=AFC=W,即边际收益产品(边际收益)等于边际要素成本(边际成本);卖方垄断厂商要素使用原则是VMP=P*MP=MFC=W即边际收益产品(边际收益)等于边际要素成本(边际成本)。显然上面三种情况下的要素使用原则都具体的体现了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16、简要回答土地的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地租是土地价格的表现形式。土地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在生产要素试产上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土地的价格-均衡地租率。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均衡地租率即土地供给曲线与土地需求曲线交点对应的地租率。在土地供给不变的条件下,地租率完全由厂商对土地的需求决定,而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产量与土地上生产的产品价格。因此,地租率取决于土地的边际产量和以土地为投入要素的产品的价格。

17、简述资本的供给曲线。

资本的供给曲线主要是由消费者的储蓄决定的,消费者的储蓄实际上是消费者的长期决策问题,即在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给定一个市场利率,消费者就会有一个今年的最优储蓄量从而决定贷出量。如果令利率变化,例如,将市场利率提高,则消费者的预算线将绕初始点顺时针旋转。将不同利率水平下消费者的最优储蓄量画在图上,就得到了一条储蓄或贷款供给曲线,将全体消费者看成一个整体,就得到了资本的供给曲线。一般来说,随着利率的上升,人们的储蓄会被诱使增加,从而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与劳动的供给曲线的情况相同,当利率处于很高水平之上时,资本供给曲线亦可能出现向后弯曲的现象。

18、“由于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点都是有效率的,因此从社会的观点来看它们都是同样理想的。”这一说法对吗?请解释。

这一说法不对。因为如果社会只是注重效率而不注重公平的话,契约曲线上所有点就都是同样理想的。比如说交换的契约曲线,它包含了所有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帕累托最优的,即都满足经济效率。因为一个人不能不在不使其他人境况变糟的情况下使自己的境况改善。但是,如果社会也注重公平的话(比如最终分配的是否公平),那么契约曲线上的点就不都是同样的理想了,因为在交换的契约曲线上,两个消费者的福利分配具有不同的情况,当沿着契约曲线从一个顶点移到另一个定点时,其中一个消费者可以通过牺牲另一个消费者的福利而改善自己的福利,所以,虽然每一个点都是符合经济效率的,但是整体来看,契约曲线并不能代表公平的资源配置,因此契约曲线上的各个点不能算作同样理想。

19、什么是帕累托最优?满足帕累托最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得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不使得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满足帕累托最优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1)交换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用公式表示为MRSXY=MRSXY,式中X,Y为任意两种产品,A,B为任意两个消费者。

(2)生产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者相等,用公式表示为MRTSLK=MRTSLK,式中L,K为任意两种生产要素,C,D为任意两个生产者。

(3)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它们的边际替代率,用公式表示为MRTXY=MRSXY,式中X,Y为任意两种商品。

20、如何看“科斯定理”?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适应吗?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使用吗?

科斯定理是指: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的成本为零或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但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科斯定理虽然能够解决一部分外部性问题,但不一定绝对有效。

第一,科撕定理要求财产权明确.但是,财产权并不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有的资源,例如空气,在历史上就是CDAB

大家均可以使用的共同财产,很难将其财产权具体分派给谁;有的资源的财产权即使在原则上可以明确,但由于不公平问题、法律程序的成本问题也变得实际上不可行。

第二,科斯定理要求财产权可以转让.但是,由于信息不充分以及买卖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等等,财产权并与一定总是能够顺利地转让。

第三,即使财产权是明确、可在转让的,也不一定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转让之后的结果可能是:它与原来的状态相比有所改善,但却不一定为最优.

第四,分配财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影响问题了。

21、LM曲线有哪三个区域?其经济涵义是什么?分别与什么样的经济状况相对应?

LM曲线上斜率的三个区域分别指LM曲线从左到右所经历的水平线、右上倾斜线和垂直线三个阶段。LM曲线这三个区域分别被称为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区域。凯恩斯区域对应于经济萧条时期,经济在远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运行。古典区域对应经济繁荣时期,经济在充分就业的水平运行。中间区域介于二者之间。

在古典区域,利率r已经上升到一定高度,人们手持的货币均为交易所需,货币的投机需求量为0,LM的斜率趋向于无穷大,呈现直线状态。在凯恩斯区域,由于利率r已经很低而债券价格很高,人们觉得用货币购买债券风险极大,人们宁愿手中持有货币,此时货币投机需求无限大,即出现所谓流动性陷阱,LM呈现平线状态。介于上述两个区域之间的则为中间区域。

22、什么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它受哪些因素影响?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由于政府支出增加而引起私人支出减少,相当于以政府的公共支出代替私人支出,从而总需求仍然不变。这样,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作用就被削弱。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应存在的最主要原因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引起私人投资和消费的减少。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最大,此时挤出效应为1,也就是说政府支出增加的量恰好等于私人支出减少的量,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没有任何刺激作用。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一般处于0和1之间,具体大小主要取决于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利率上升幅度。

23、货币政策效果与IS和LM曲线斜率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货币政策效果是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对总需求进而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例如增加货币供应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它的政策效果主要取决于:(1)增加一定数量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多少;(2)利率下降时会在多大程度上刺激投资。从第一点看,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很敏感,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很大,则LM曲线较为平缓,那么,这时增加一定数量的货币供给只会使利率稍有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私人部门的投资增加得较少。从第二点看,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动很敏感,即IS曲线较平缓,那么,利率下降时,投资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货币政策效果就比较大。

24、何谓自动稳定器?说明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现代财政制度所具有的一种无需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减轻国民收入波动的内在功能,能够在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这一功能通过以下途径起作用:

首先是政府收入的自动变化,主要体现在税收的自动变动。经济繁荣,就业人数增加,收入增加,政府税收也自动增加。在实行累进税制的情况下,由于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了较高纳税级别,政府税收上升的幅度将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反之亦然。

其次,是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转移支付上。经济繁荣,就业人数增加,收入增加,失业救济金和福利支出也相应减少;反之增加。一般来说,政府转移性支付在通货膨胀时期减少,衰退时期增加。

25、平衡预算和功能财政的两种思想有何差异?

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平衡,即财政预算盈余=0.包括三种涵义:第一,年度平衡预算。量入为出,当年收入=当年支出。第二,周期平衡预算。财政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经济繁荣时期保持盈余,弥补萧条时期的赤字。第三,充分就业平衡预算。政府应当使得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这类平衡预算思想的本质仍然是收支平衡,是一种消极的财政预算思想。

功能财政政策是一种积极的权衡性财政政策。这种政策思想强调,财政预算的功能是为了实现经济平稳发展,预算

既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

平衡预算财政与功能财政的思想共同点在于两者均是为了使得经济保持稳定,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收支平衡并以此作为政策目标,后者则强调追求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预算盈余或者赤字或者平衡都仅仅是为了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

26、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

按照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进行调整所要求的时间长短,宏观经济学中将总供给曲线分为三种。古典 总供给曲线是基于古典学派认为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可以迅速调整的假设,认为实际工资总是处于充分就业水平,因此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以上是两种极端的情况。常规总供给曲线介于二者之间,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27、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就是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供求力量自发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通常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决定自然失业率及引起自然失业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具体包括:

(1)劳动者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说,青年与妇女的自然失业率高,而这些人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的上升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

(2)政府政策的影响。如失业救济制度使得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增加了自然失业中的“寻业的失业”;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雇用人,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工人,同时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

(3)技术进步因素。随着新技术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较多失业。

(4)劳动市场的组织情况,如劳动力供求信心的完整与迅速性,职业介绍与指导的完善与否,都会影响到自然失业率的变化。

(5)劳动市场或行业差别性的增大会提高自然失业率。厂商、行业和地区会兴起和衰落,而劳动者和厂商需要时间来与之适应与配合。这些无疑会引起劳动者的大量流动,增大结构性失业。

28、说明短期菲利普斯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现的是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预期水平下,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货币主义者认为,在工资谈判中,工人们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货币工资。当通货膨胀不太高,工人还没有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时,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被称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对应不同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水平就有不同的菲利普斯曲线,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位置越高。

在长期中,工人们发现他们的实际工资随物价上涨而下降,就会要求雇主相应的增加货币工资,以补偿通货膨胀给自己造成的损失。由于工人不断地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一条条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上方移动,最终演变成一条垂直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所以,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由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运动形成的。

29、通货膨胀的经济效率有哪些?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包括再分配效应和产出效应。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表现为:

(1)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有利于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2)通货膨胀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债务人;

(3)通货膨胀不利于按累进税率缴纳所得税的社会公众,有利于政府。

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是指对整个经济的产量与就业水平的影响,这里说明两种主要的情况:

第一,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产出增加。这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假定总需求增加,经济复苏时,造成一定程度(温和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这时产品的价格上升快于工资和其他资源的价格上升,由此扩大了企业的利润,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从而产生减少失业、增加国民产出的效果。

第二,通货膨胀引致失业,产出减少。假定在原来的总需求水平下,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如果发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原来总需求所能购买的实际产品数量将会减少,也就是说,当成本推动的压力抬高物价水平时,既定的总需求只能在市场上支持一个较小的实际产出,从而产出实际产出下降、失业上升的效果。

30、通货膨胀的分类方法有哪些?各个类型对经济的影响?

(略,参考书本)

1,按价格上升的速度进行分类

2,按对价格影响的差异分类

3,按人们的预期程度分类

31、阐述倾销的含义、构成条件及其特征。

倾销是指厂商对其出口的产品制定一个比其在国内市场要低的价格的行为。

倾销的条件:

(1)不完全竞争的行业;

(2)市场必须完全分割,即国内居民不能轻易回购出口产品。

倾销的特征:

(1)倾销是一种人为的低价销售行为;

(2)倾销的目的和动机具有多样性,如销售过剩产品、维持既定规模生产、争夺国外市场、扩大出口等;

(3)倾销是一种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出口商将产品以倾销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销售,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消灭竞争对手,再提高价格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这样扰乱了国际正常的竞争秩序。

32、均衡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1)汇率也像商品的价格一样,是由外汇的供给和对外汇的需求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均衡汇率处于外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

(2)如果外汇的供给发生变化,则均衡汇率就会发生变化,并按照新的供给达到先的平衡。从一般意义上说,影响外汇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和外汇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都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在现实中,经常提到的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进出口、投资或借贷,外汇投资等。

资本流动会影响汇率。当外国资本流入本国(如外国人购买本国债券)时,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汇供给扩大,对本国货币需求会增加,从而汇率会朝着本国货币升值的方向变动。

通货膨胀会影响汇率。如果美国发生通货膨胀,外国对美国的出口会增加,减少从美国的进口,于是外汇市场上美元供给会增加,需求会减少,于是汇率会朝着美元贬值的方向调整。

利率变化也会影响利率,如果本国利率上升,外国资金就会流入本国,购买本国资本,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国将会升值。

33、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有说明联系和区别?

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乘数原理考察投资的变动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投资乘数指投资支出的变化与其带来的收入的收入变化的比率。投资乘数的大小与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即边际消费倾向)有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引起的连锁反应越大,收入增加越多,乘数就越大。同样,投资支出的减少,会引起收入的数倍减少。

加速原理则考察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反过来又怎么样影响投资的变动。其具体内容是:收入的增加又会引起对资本品需求的增加,从而必将引起投资的增加。生产一定数量产品需要的资本越多,即资本-产出比例越高,则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越大,因此,一定技术条件下的资本-产出比率称为加速系数。同样,加速作用也是双向的。 可见,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是从不同角度说明投资和收入、消费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准确的考察收入、消费与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找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不同的是,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投资的增长(下降)导致收入的数倍增长(下降);而投资的加速作用则是收入或消费的增长(下降)导致投资的数倍增长(下降)。

34、说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所产生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持续增长,即产量的增加,可以用表示总产出的持续增长或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生活质量、生态环境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是一个“质”的概念

论述题

1、运用供求定理分析说明“谷贱伤农”。

“谷贱伤农”是指粮食获得丰收不仅不能使农民从中获益,反而还会因为粮食价格的下降而导致收入降低。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在丰收年份,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收益增加不足以弥补价格下降所造成的收益减少,结果是农民的总收益不仅不能增加反而下降,即增产不增收。请自己作图分析

2、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注意分析两个变动的区别)

(略,参考书本)

3、分析正常品、低档品、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动。

正常物品:作图分析,图略。对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均与价格变化成反方向变动,因此需求曲线必定为右下方倾斜的。

低档品和吉芬物品:可以参照正常品的图示分析,此处略去。这两类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正常品一样,都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但是收入效应却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化。一般低档品的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因此需求曲线依然右下倾斜,但是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品,其特殊在于其收入效应非常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因此导致了向右上方倾斜的异常需求曲线。

4、用消费者的收入-消费曲线推导恩格尔曲线。

(图及推导过程略)

5、用价格-消费曲线推导消费者需求曲线。

(图及推导过程略)

6、分析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各种产量的变化。

(略,参考书本)

7、分析各类短期成本曲线之间,以及短期成本曲线与短期产量曲线之间的联系。

(略,参考书本)

8、用短期成本曲线推导出相应的长期成本曲线,并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

(图及推导过程略)

9、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呈U型,请分析他们形成原因的不同之处。

虽然SAC和LAC都呈“U”型,但两者形成“U”型的原因是不同的。SAC先下降后上升是因为一开始随着可变要素的投入和产量的增加,固定要素生产效能的发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边际产量增加,SAC表现为下降。但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SAC曲线必将上升;而LAC呈“U”型是由规模的经济和不经济所决定的。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得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大到一定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做规模不经济。一般来说,在企业的生产规模由小变大的扩张过程中,会先后出现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正是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的”U”型特征。

10、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实现和特点,指出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和厂商进出一个行业的条件。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如下: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条件。各厂商根据市场的均衡价格调整厂房设备规模,于此同时,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和亏损厂商退出该行业,当该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在某价格水平上达到均衡时,此时若价格P等于长期平均水平,则市场供给量和厂商数量不再变化。因为每个厂商既没有超额利润又没有亏损,所以将不存在厂商的进入和退出,从而使得该行业处于长期稳定。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状态的特点是:(1)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生存下来的厂商都具有最高的经济效率,实现了最低成本。(2)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生存下来的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如果有超额利润,新的厂商就会进入。

(3)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提供的产量不仅必然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对应的产量,而且必然是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对应的产量。

11、简述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都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厂商的供给曲线的原因。

所谓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反映商品的价格和供给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它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也可以这样说,供给曲线所对应的供给函数的斜率为正。因此,很清楚,供给曲线或供给函数必须体现价格与供给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商品的一个价格水平只能够对应一个供给量,或者说,一个价格水平只能对应一个能够带来利润最大化的最优产量。

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分析中,之所以能够推导出厂商的供给曲线,其原因在于每一个价格水平只对应一个利润最大化的最优产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上,包括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由于单个厂商对价格有或多或少的垄断力量,所以,单个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只是倾斜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也正因为如此,在商品的一个价格水平上可能会对应几个不同的供给量,或者,在商品的一个供给量上可能会对应几个不同的价格水平。也正是从这个意思上讲,在所有的非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都不存在价格和供给量之间为一一对应关系的这种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不存在供给曲线,但我们任然可以说,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某厂商提供了多少产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价格及相对应的产量之间的关系无法构成一条光滑的、连续的、且斜率为正的供给曲线。

12、简述对垄断的政府管制。

(参考书本)

13、用图说明垄断厂商短期和长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略)

14、弯曲的需求曲线模型是如何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的?

(1)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主要是用来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的。该模型的基本假定条件是:若行业中的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则其他厂商都不会跟着提价,这便使得单独提价的厂商的销售量大幅度地减少;相反,若行业中的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则其他的厂商都会将价格降低到同一水平,这使得首先单独降价的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幅度是有限的。

(2)由以上的假定条件,便可以推导出单个寡头厂商的需求曲线;在这条弯折的需求曲线上,对应于单个厂商的单独提价部分,是该厂商的主观的d需求曲线的一部分;对应于单个厂商首先降价而后其他厂商都降价的部分,则是该厂商的实际D需求曲线。于是,在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的交界处存在一个折点,这便形成了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在折点以上的部分是d需求曲线,其较平坦即弹性较大;在折点以下的部分是D需求曲线,其较陡峭即弹性较小

(3)与弯折的需求曲线想适应,便得到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换言之,在需求曲线的折点所对应的产量上,边际收益曲线是间断的,边际收益值存在一个在上限与下限之间波动的范围。

(4)正是由于(3),所以,在需求曲线的折点所对应的产量上,只要边际成本曲线的位置移动的范围在边际收益曲线的间断范围内,厂商始终可以实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等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也就是说,如果厂商在上单过程中因技术、成本等因素导致边际成本发生变化,但只要这种变化使得边际成本曲线的波动不超过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的上下界限,那就始终可以在相同的产量和相同的价格水平上实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至此,弯折的需求曲线便解释了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问题。

15、试述厂商及市场在完全竞争和垄断、存在和不存在行业调整等各种情况下的要素需求曲线。

(1)厂商在要素及产品都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的要素需求曲线

①行业调整不存在

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根据厂商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得厂商要素需求曲线VMP(L)=W,这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随着要素价格的上升,各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将下降。

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在上述条件下,由于不存在行业调整,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即为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是市场上所有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假单加总。

②行业调整存在

因为存在行业调整,那么要素价格的变化引起所有其他厂商的要素需求量和要素使用量和产量的变动。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单个厂商产量变化不会影响产品价格,但全体厂商的产量变动将改变产品的市场价格。产品价格使厂商n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发生改变,从而厂商n的要素需求曲线也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厂商的要素使用曲线dn,图略。

市场的需求曲线:假定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包含有n个厂商,每个厂商经过行业调整后的要素需求曲线分别为d1、d2、d3、d4„..dn,整个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D可以看成是所有这些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的简单水平相加。

(2)卖方垄断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根据厂商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MRP(L)=W,随着要素价格的下降,要素的需求量将上升。要素需求曲线的向右下方倾斜。同时要素的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完美重合。

行业调整存在

卖方垄断条件下,要素价格的变化不会改变厂商所面临的产品需求曲线,则无论是否考虑行业的调整,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都等于其边际收益产品曲线MRP。

我们假定要素市场包括n个厂商,其中有一个厂商m,如果其他各厂商都和m一样,是产品市场上的垄断者,那么他们的行业调整曲线就等于各自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这时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是n个卖方垄断者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的简单水平相加。如果除了厂商m以外,其余厂商并非全是垄断者,那么整个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就不等于所有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的简单水平相加,为了得到市场要素需求曲线,就必须求得每一个厂商的在各自行业调整情况下的要素需求曲线,然后把它们相加,从而得到买方垄断厂商的要素市场曲线。

(3)在买方垄断情况下要素的需求曲线不存在。

16、为什么当工会具有要素市场的卖方垄断势力,厂商具有要素买方垄断势力时,工资和就业水平是不确定的? 工会具有要素市场的卖方垄断势力,厂商具有要素市场的买方垄断势力,这种情况属于要劳动市场的双边垄断,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和就业水平必须由双方垄断势力进行讨价还价还确定,最终的工资和就业水平取决于双方垄断势力的强弱对比,因此,是不确定的。

17、试述瓦尔拉斯的拍卖者假定。

如果现行价格恰好为均衡价格,则经济体系处于一般均衡状态而不再发生变化。但如果现行价格并不是均衡价格,交易就可能在“错误”的价格水平上进行,这将导致整个经济体系无法实现一般均衡。为避免上述困难,瓦尔拉斯假定,在市场上存在一个“拍卖人”,该拍卖人的任务是寻找并确定能使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

瓦尔拉斯均衡论和现在的一般均衡论的偶偶依赖于这一假设,才能保证均衡价格的存在。其原因之一是:这一假设条件意味着,在拍卖人最终喊出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以前,当他喊出能使供求逐步趋向于相等的调解价格时,参与交易的人只能报出他们愿意出售和购买的数量,但不据此而进行实际的交易。这一限制是必要的,因为,一般均衡论要求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18、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为什么向右上方突出?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原因如下:从生产的契约曲线可知,当沿着该曲线运动时,一种产出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另一种产出的减少,即在最优产出量中,两种最优产出量的变化是相反的。这种反方向变化说明两种最优产出之间的一种“转换”关系,即可以通过减少某种产出数量来增加另一种产出的数量。这也正是之所以从生产可能性曲线到产品转换曲线的原因。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向右上方凸出的原因在于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

19、什么是“外部性”?经济学中认为应当如何解决外部性问题?

外部影响即指外部性,指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或决策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情况。如果某人的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了危害,但他自己却不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此时这个人为某种活动付出的私人成本小于该活动造成的社会成本,就称为外部不经济,如一个工厂的生产活动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相反,如果某人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了好处,但它自己却不能由此而获得补偿,此时,这个人得到的私人利益小于该活动带来的社会利益,就称为外部经济。

解决外部性的途径有:

(l)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

(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把产生外部经济影响的经济单位与受到外部影响的经济单位合并在一起,则外部影响就变成为一个单位的内部问题了。合并后的单个企业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进行生产,将会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决定的量,即此时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3)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在许多情况下,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会通过产权的交易得到解决。这一思想体现在科斯定理之中:只要产权明晰,那么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无论初始产权的规定如何,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这样,对外在性问题,只要规定产生外在性的经济单位有权制造它,或者规定受到外在性影响的单位有权拒绝它,则通过这项权利的自由交换,经济当事人会以最低的成本寻求解决方案。以上纠正外在性的方法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使用。

20、从微观角度论述市场机制的效率以及市场机制的局限性。

从对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机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上具有效率的结论。

(1)出于利己动机的消费者购买商品并支付商品的价格。他们从消费的商品中获得最大的满足。从消费者消费最终产品来看,对于任意消费者而言,在既定的商品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得到最大效用时必然使得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因此,在交换上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这些价格通过市场供求均衡转换为厂商的收益。

(2)出于利己动机的厂商,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必然使产量达到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之点。这时,厂商以最低的成本向社会提供最优的数量。厂商之间的竞争使得厂商在使用资源方面符合帕累托最优,即获得最大利润的厂商必然使得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要素的价格之比。这就保证了生产符合帕累托最优。平均成本是厂商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以便补偿生产要素的边际贡献。它恰好等于所有生产要素的单位收入之和。

(3)从生产和消费的两个方面来看。产品的转换率等于产品的边际成本之比,而当厂商处于均衡时,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相应产品的价格,所以既定资源生产的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产品的价格比,从而等于消费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即MRTXY=PX/PY=MRSXY

通过市场价格的自发波动,经济系统能以最低的成本进行生产来使消费者得到最大效用、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社会达到理想状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经济系统内的各种资源均得到了最优的利用,社会实现了最大的福利水平。 以上分析表明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机制是有效率的,但是,完全竞争条件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出现市场失灵。针对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此外,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也未必尽如人意。例如,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都成为市场机制的局限。收入政策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提高市场机制效率的作用。

21、试述GDP、GNP、NNP、NI、PI、DPI之间的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是一个地域的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是一个国民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关系是GNP=GDP+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是指国民生产总值扣除折旧后的余额,即NNP=GDP-折旧;而国民收入NI指一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从生产中所获得的全部收入,狭义上NI=NNP-间接税。

个人收入PI,是指经过收入再分配后的国民收入,PI=NI-公司留存利润-公司所得税+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指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之后的余额,即DPI=PI-个人所得税。

22、论述凯恩斯的边际消费递减规律与经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凯恩斯的收入决定理论假设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逐渐递减。他认为经济在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下仍可以处于一种稳定状态,这种稳定状态的存在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有关。具体而论,当社会的实际收入下降,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量不会同比例减少,这样就不会使得经济进一步衰退,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事实上起到了一种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经济不会过度衰退,同理不会过度繁荣。

23、简述IS-LM模型的内容和意义。

IS-LM模型是说明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决定的模型。IS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商品市场

的均衡,即投资=储蓄,产品市场均衡方程为r=(α+e)/d-(1-β)y/d.由于利率上升通过减少投资支出降低总需求,所以IS曲线是向下倾斜的。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货币市场的均衡,即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货币市场均衡方程为r=ky/h-m/h..由于货币实际需求随收入上升而增加,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当货币供给量给定时,LM曲线是向上倾斜的。两条曲线的交点即为均衡点。

24、结合图形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从失衡到均衡的调整。

(参考书本)

25、财政政策对抵消各种干扰对经济运行的冲击有显著的作用,请问有哪些具体的财政政策?并简要说明它们的运用。

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政府通常使用的财政政策工具有:政府采购、转移支付和税率。

首先,政府采购。在总需求不足、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多时,政府要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提高购买水平,以抑制衰退;相反,在总需求过旺、价格水平不断上升时,政府要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降低购买水平,以抑制通货膨胀。

其次,转移支付。在总需求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政府要减少社会福利,提高转移支付水平;在总需求过旺,价格水平持续上升时,政府要减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转移支付水平。

最后,改变税率。主要是改变所得税税率。在总需求不足、失业增加时,政府应采取减税措施,以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避免经济的衰退和失业上升;在总需求过旺,价格水平持续上升时,政府应采取增税措施,以抑制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26、你认为应当如何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论?这些理论对制定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有哪些借鉴意义?

西方经济家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意见不一,普遍认可的宏观经济的局限性主要有:(1)货币政策对于严重萧条时的无能为力。当严重的经济萧条出现时,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异常低下,这时,即使采用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资本家仍然不愿意投资,而消费者仍然不愿意消费。(2)货币流通速度是可变的。如果增加货币发行量,但同时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的话,对货币的实际供给量来说变化不大,因而就无法影响利率从而刺激投资。(3)经济政策在时间上的滞后性。从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到针对问题的政策全部产生效果之间存在一系列的步骤,是一段较长的时间。由于时滞性的存在,往往使得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效果大打折扣。(4)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国际资金流动使得一国的货币政策日渐丧失独立性。(5)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时机难以选择。

尽管宏观经济政策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也确实能部分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对政府的宏观调控的要求。因此,对我国还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往,我国宏观经济中缺少内在的、灵活机动的调节机制,企业生产经营由政府直接安排,对社会反映不灵敏。而且我国宏观调控手段也比较落后,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和分析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的经验,以建立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27、简述关于相机抉择的争论。

“相机抉择”的争论又称规则与斟酌使用的争论,这是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关于是否需要,以及何时需要进行需求管理的争论。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认为,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稳定性,国家干预的需求管理只会加剧经济的不稳定性,因此政府只采取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即按照一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即可,这样就能稳定币值和物价水平,为市场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消除严重的失业和通货膨胀。同样,政府开支也应该被限定在国民收入一个固定的比例上,这样就可以消除经济中的不确定根源。

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无法用自身的力量迅速实现自我调整保持充分就业,因此政府有必要也有能力为稳定经济发挥积极作用,因而应该采取斟酌使用政策:萧条时期扩大总需求;过热时期紧缩总需求。他们认为与政策变化相联系的不确定性实际上是不可能消除的,即使政府承诺不变规则,经济情况也会迫使政府放弃承诺。

28、怎样运用货币政策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并阐述中央银行作用。

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代表政府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和银行体系,是货币政策的实施者。其主要政策工具有:

(1)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者卖出政府债券,从而改变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工具。例如,萧条时期买进,一方面企业和家庭得到货币,存入银行后作为存款可以通过货币创造乘数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使得利率降低;另一方面,央行买进政府债券,还会导致债券价格的上升,使利率降低。利率的下降刺激投资,从而引致收入和就业的增加。

(2)再贴现率。指中央银行调整它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例如:经济衰退时期,央行可以降低再贴现率,鼓励商业银行扩大贷款刺激投资需求

(3)法定准备金率。是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准备金对存款的比例。经济衰退时降低法定准备金可以扩大货币乘数,创造更多的货币供应量,从而达到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增加收入的作用,但处于稳定考虑,央行一般不轻易变动法定准备金率。

(4)其他,如道义劝告等。

29、导致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在一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任何引起总支出变动的因素都将导致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总支出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总支出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具体地说,在三部门经济中引起总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

第一,消费者的需求增加,每一价格水平对应的总支出增加,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由于消费与储蓄成反方向变动,因而储蓄增加使得总需求下降,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而储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第二,投资增加导致总支出增加,从而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另一方面,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利息率下降,从而投资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货币供给量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第三,政府购买增加和国外需求增加,经济中的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政府购买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2)在一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上,生产能力的提高或降低都会导致厂商愿意供给的某种产出数量的变化,从而引起总供给曲线发生移动。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然和人为的灾祸。例如,地震或战争会极大地减少经济的总供给,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第二,技术变动。引起总供给曲线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的变化。技术变化通常是正向,即技术水平倾向于提高,所以技术变动的影响一般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第三,工资率等要素价格的变动。当工资下降时,对于任一给定的价格总水平,厂商愿意供给更多的产品,因而降低工资将使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工资上升,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此外,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也会引起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如果厂商以进口商品作为原料,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变化时,厂商的成本就会发生变动,从而愿意生产的数量也会变动。

30、请阐述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并说明其异同。

(略)亚当斯密认为。。。。

李嘉图认为。。。。。

两者比较:

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都认定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的产品销售市场得以迅速扩张,因而十分强调对外贸易对促进一国增加生产扩大出口供给的重要作用。

但对两者进行比较,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一国是否拥有绝对低成本的优势商品,只要存在相互间的比较优势,国际间的自由贸易就可以使贸易双方都获得贸易利益。这就是说,实际上,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考察,比较有事理论分析研究的经济现象涵盖了绝对有事理论分析研究的经济现象,而不是相反。这说明,绝对有事不过是比较优势贸易模型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个特例。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比较优势将只适用于某种特殊的贸易模型推广至对普通存在的一般经济现象的理论分析。

31、请阐述郝克歇尔-俄林理论。

(略)

32、试析一国资本流动、通货膨胀、利率变动对本国汇率的影响。

资本流动会影响汇率。当外国资本流入本国(如外国人购买本国债券)时,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汇供给扩大,对本国货币需求会增加,从而汇率会朝着本国货币升值的方向变动。

通货膨胀会影响汇率。如果美国发生通货膨胀,外国对美国的出口会增加,减少从美国的进口,于是外汇市场上美元供给会增加,需求会减少,于是汇率会朝着美元贬值的方向调整。

利率变化也会影响利率,如果本国利率上升,外国资金就会流入本国,购买本国资本,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国将会升值。

33、简述政府可以如何采取措施对经济波动实行控制。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虽然在乘数与加速数的相互作用下,经济会自发形成周期性波动,但是政府在这种经济波动面前仍然可以有所作为。政府可以根据对经济活动变化的预测,采取预防性措施,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以维持长期的经济稳定。而政府的措施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实现。

(1)调节投资。经济波动是在政府支出及自发性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政府即使变更政府支出或采取影响私人投资的政策,就可以使经济的变动比较接近政府的意图,从而实现控制经济波动的目的。例如,在行政投资下降时,政府可以增加公共工程的投资,增加社会福利的转移支付,或采取减税、降低利率及银行储备率等措施鼓励私人投资,从而使总需求水平不至因行政投资的下降而降低,进一步引发经济陷入衰退,这样政府可以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

(2)影响加速系数。如果不考虑收益递减问题,加速系数v与资本-产量比率是一致的。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影响加速数以影响投资的经济效果。例如,政府可以采取适当措施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同样的投资能够增加更多的产量,从而对收入的增加产生积极的作用。

(3)影响边际消费倾向。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政策影响人们的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从而影响下一期的收入。例如,当经济将要下降时,政府可以采取鼓励消费的政策,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增加消费,从而增加投资,进而促进下期收入的增加。

34、阐述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动之源。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冲击能够引起产出、消费、投资和就业等实际变量的波动。在种种实际冲击中,由于技术冲击对经济活动最持久,因此技术冲击是经济周期之源。

第二,经济周期所产生的产出波动不是实际GDP对潜在GDP的背离,而是潜在GDP本身的变动。

第三,即使在短期,货币也是中性的。货币量的变化,不能引起产出和实际就业量等实际变量的变化。

35、阐述内生增长理论。

(略,参考书本)

36、阐述新古典增长理论。

(略,参考书本)


相关内容

  • 20**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 方法.复习经验指导 一.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招生目录 三.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参考书 四.20 ...
  • 行政法概论2
    行政立法是抽象行政行为.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正确 正确 错误 本题得分:3 第2题( 正确得分:3分 错误扣分:0分) 没收违法所得属于行政处罚. 答题分析: 正确答案: 正确 正确 错误 本题得分:0 第3题( 正确得分:3分 错误 ...
  • 高中政治大题模板
    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类主观题 (一)有关"价格变动与物价稳定"的命题 1.价格变化的原因 设问模式:某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下降)的原因? 答题模板:价值+供求+纸币发行量+市场的缺陷+国家经济政策 答题要素: ...
  • 高考记叙文阅读考点精讲
    高考记叙文阅读考点精讲 [理清行文脉络,把握文章大意] [考点一]理清行文脉络 题型1:找出行文线索. 答题技巧: ⑴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 常见的线索有:①以核心人物为线索:②以核心事物为线索: ③以核心事件为线索:④以时 间为线索: ⑤以 ...
  • 法硕专业课和基础课主观题的答题技巧与模式
    <法硕各类主观题的答题技巧与模式 > 在指导大家如何解答主观题之前,我要特别强调:大家可以上网搜索法硕历年真题与答案(<永平法硕笔记>中也含此部分,更含我对真题使用技巧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指导),但目的不在于所谓的& ...
  • 古诗鉴赏常规答题模式
    淮海中学高三语文组学案序号: 题目:古诗鉴赏常规答题模式使用时间:月日 主备人:杨奇参与人:高三语文组 教学目标:复习古诗鉴赏常规答题模式 教学内容: 一.修辞手法 (一)设问示例 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 ...
  • 历史答题方法
    2016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完全版 以下资料是我收集并且删选的资料,请相信东西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并且希望各位和我一样的考生注意,所有的技巧方法都是给我们提分用的. 一.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 ...
  • 语文考试答题规范
    语文考试答题规范 语文考试答题规范 语文答题有技巧的.现在给高中的学子传授答题经验,希望在考试中充分答出要点,取得语文的良好成绩. 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书写题:1.认真规范书写; 2.不出现错别字; 3.不乱画涂改,在草稿纸写好后再誊写. ...
  • 20**年司法考试卷四题型及其应对策略
    2012司法考试卷四题型及其应对策略.卷四是司法考试比较容易拿分的部分.但是怎样才能快速提高分数,那么就需要掌握答题技巧.司法考试卷四包括简析题.分析题.法律文书题等,是相对主管的题目,所以考生主要在平时多练习才能提高答题技巧. 一.简析题 ...
  • 大学语文.基础写作.写作. 应用写作.经济应用文写作.专题写作
    开放教育专.本科与成人专科 大学语文.基础写作.写作. 应用写作.经济应用文写作.专题写作 六门课程复习指导 一.大学语文复习指导 大学语文是各类型教育.各层次.各学科.各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今天我们复习的是开放教育专.本科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