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的判断句 - 范文中心

古汉语的判断句

02/04

古代汉语精品课程

古汉语的判断句

教学目标: 1、了解古汉语句子的分类方法 2、掌握古汉语判断句的四种形式 3、掌握判断句中“为”“惟”“乃”“即”的词性及用法 、 、 、 4、会分析判断句的活用现象 教学方法:讲授、比较 教学课时:2 课时 一、句子的分类: 句子的分类方法很多, 用不同的标准, 分出的句子种类是不同的。 根据句子的语气可以分为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感叹句;根据句子的语气还可以把句子分成肯定句和否定句;根据句子结构的繁简,可以分为单句和复 句;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分为判断句(名词谓语句) 、描写句(形容词谓语句) 、叙述句(动词谓语句) ,因此, 同一个句子,从不同的角度,即按照不同的标准来考察它,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例如 ⑴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疑问句、否定句、叙述句、单句 ⑵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陈述句、肯定句、描写句、复句 在句子的多种分类方法中,按照谓语性质的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按照谓语的性质分类也有两种不同的 方法: 一种是着眼于谓语的组织形式,即使用什么词类作谓语,分成名词谓语句(简称:名句) 、动词谓语句(动 句) 、形容词谓语句(形容句) 。 另一种着眼于谓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即偏重于从意义方面来分类,分成判断句、描写句、叙述句。 这两种分类方法,分出的结果大多数情况下是相对应的,但是也有一些交叉的情况。例如 ⑶负版者,善负小虫也。 (柳宗元《负版传》 ) 是名词谓语句,也是判断句。 ⑷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同上) “背愈重”是形容词谓语句,从意义上看,是描写句。 “虽困剧不止也”是动词谓语句,从意义上看,是叙述句。 由上面三例可以看出:这两种分类方法是相对应的,即名词谓语句也是判断句,形容词谓语句也是描写句, 动词谓语句就是叙述句。但是,也有不对应的情况。例如 ⑸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庖丁解牛》 “割” “折” ,从组织形式上来看是动词,因此, “割也” “折也”都是动词谓语句,但是,从语法意义上来看, “割也” “折也”都是表达前面“良庖岁更刀” “族庖月更刀”的原因的,是论断原因的,那么就是判断句了。因 此,如果从它的组织形式上来看,看它是哪一类词作为谓语的话,那就是动词谓语句;如果从语法意义上来看, 那它就是判断句了。所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就会发生交叉。因此,我们在从谓语性质上来考察句子的时候, 还是采取了从语法意义上来分类的方法。即:我们在讲

古汉语单句时,是把它分成了判断句、描写句、叙述句这 三类。 1、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 什么。 2、描写句——一般是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 3、叙述句——一般是用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作谓语的句子,表示一种动作或叙述一件事情。 在三类句子中,描写句古今变化很少,我们不讲。叙述句数量最多,结构也最复杂,古今变化不小。前面所 讲的“词类的活用” “古汉语的词序” “古汉语的被动句”都是谈的叙述句的问题。 判断句在古今也有明显的变化,这是本讲的重点:

1

古代汉语精品课程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说明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1、现代汉语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词“是” ,例如 ①你们是大学生。 ②汉字不是拚音文字。 例①是表示肯定的判断句, “是”起到了判断作用,同时它又起到了联系主语“你们”和谓语“大学生”的 作用。因此, “是”又叫系词。 “是”既是判断词,又是系词。 例②“不”用来否定这一判断的真实性、正确性,是表否定的判断句,是对整个谓语的否定。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都是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判断,但是也有少数的句子不用系词“是” 。例如 ③今天星期二。④昨天阴天。今天晴天。 ⑤我湖南人。⑥今天国庆节。 2、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的形式与现代汉语正好相反,一般是不用判断词“是”的。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主要有四种: (1)第一种形式:主语+者,+谓语+也 ①南冥者,天池也。 《逍遥游》 ②吾所欲者,土地也。 《韩非子·五蠹》 ③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起义》 主语和谓语的中间不用判断词“是” ,用“者”字复指主语和提顿语气,同时“者”字起到了引出谓语的作 用。句尾用语气词“也”字帮助表示判断。这种句式表示的判断语气最强。 在这种句式中,如果看重“者”字的复指作用,就可以认为它是代词,这样就可以与其它情况下的“者”的 词性统一起来;如果看重“者”字的提顿语气引出谓语的作用,就可以看作它是表提顿的语气词。 (2)第二种形式:主语,+谓语+也 ①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齐醒公伐楚》 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③张骞,汉中人也。 《汉书·张骞传》 这种句式又叫作“名词+名词+也” ,仅在句尾用“也”字帮助表示判断。这种句式比第一种判断句式表示的 判断语气要弱一些。 (3)第三种形式:主语+者+谓; ①是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

者,善人之资; 《老子》 ——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的人,是善人的财富。 ②兵者,不祥之器。 ③陈轸者,游说之士。 这种谓语后面不带“也”字的判断句,判断的意味就没有带“也”字的判断句强。即比上一种判断句又弱了 一些。 (4)第四种形式:主语+谓语(即:名词+名词) 主语的后面没有“者”字表示提顿,谓语的后面没有“也”字帮助表示判断,这种判断句的判断意味就更弱 了。 ①夫鲁,齐晋之唇。 ——那鲁国,是齐国晋国的嘴唇。 ②荀卿,赵人。 ——荀卿,是赵国人。 注意:由于旧的古籍中没有标点,而且又不用“者”字和“也”字,因而从形式上就构成了“名词+名词” 这样的结构句式。这种结构形式本来是“主语+谓语” ,但很容易与并列结构、偏正结构混淆起来。如:夫鲁齐, 晋之唇;夫鲁齐晋之唇。 再如: ③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2

古代汉语精品课程

——君子的品德是风,小人的品德是草,草一吹上风,一定会随风倒伏。 前两句是两个并列的判断句, “君子之德”和“小人之德”是主语, “风”和“草”是谓语。这两个句子如果 在没有标点的情况下,就很容易把“德”和“风”“德”和“草”连读,这样就把主谓结构变成了偏正结构,成 、 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就不讲了。为了避免这种歧义现象出现,孟子在引用这句话时,在《孟子·滕 文公》中就写成了“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 ”——这样,在谓语的后面加上一个 “也”字,构成了“也”字判断句,那就不会错当成偏正结构了。 总之,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就是上面四种情况。 3、表示否定的判断句,一般是在谓语前面加上否定副词“非” 。 ①楚虽大,非吾族也。 《左传·成公四年》 “楚虽大”是描写句,(楚)非吾族也”是表否定的判断句。 “ “非”对谓语的判断表示否定。 ②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战国策·魏策》 ——这是平庸无能的人的发怒,不是有才志的士人的发怒。 “此庸夫之怒也”是表肯定的判断句。 “非士之怒也”是表否定的判断句,用“非”来否定。 ③人之质,非木之质也。 注意: “非”字虽然可以翻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 ,但是,这个“非”决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否定副词。 有的语法书上把它当作表否定的系词或表否定的判断词。 4、古代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语往往可以省略。 ①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老人)隐者也。 “ ” ②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子反曰: “嘻!退!

酒也! ”谷阳曰:(此)非酒也。 “ ”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张良曰:(客)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史记·鸿门宴》 “ ” 三、 “为”“惟” 、 (维)“乃”“即”等词在判断句中的词性和作用: 、 、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的在谓语前面加上“为、 (惟)维、乃、即、则、必”等词。有必要对这一些词在判 断句的作用和词性作一些介绍。 1、为 “为”本来是个动词,是“做” “成为” “作为”等意思。例如 ①木直中绳,揉以为(做)轮。 《荀子·劝学》 ——木材的直合乎拉直的墨绳,用火烤使之弯曲做成车轮。 ②弃其杖,化为(成为)邓林。 《山海经·夸父逐日》 “为”字的动词意义有时比较抽象,比较虚,容易被看成判断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这是不对的。 例如 ③晋为(作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算作)夫子。 《论语》 这两例中的“为” ,都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是”字,似乎等于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 。但是,实际上, “晋 为盟主”的“为”是“作为”之义; “孰为夫子”的“为”是“算作’的意思。这两个“为”字应该算作动词。 这两个句子也应该认为是叙述句,而非判断句。古代汉语中,只有极少数的句子, “为”字完全相当于现代汉语 的判断词“是” 。例如 ⑸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吉(QI) ,梦天使与已兰,曰: “„„余为伯鲦,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 这个“为”字,已没有动词的意味了,应该算作真正的判断词。但是,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极少,我们在 阅读古籍时不要轻易地把“为”字的句子当作判断句来理解。 2、惟、维 惟(维) :用在主语和名词谓语中间,很象判断词。例如 ⑴我马维骐。 《诗·小雅·皇皇者华》 ——我有马是青黑色的花马。 ⑵(王曰:„„)尔惟旧人。 《尚书·大诰》 ——王说:你们是辅助过文王的老臣。 实际上,这种“维(惟) ”字是句中的语气词。起到引出谓语和加强语气的作用。因为这两个“惟(唯), ”

3

古代汉语精品课程

不仅用在判断句中,而且还可以用在描写句和叙述句中。例如 ⑶百工维时。——百工要及时奉行自己的职责。 《尚书·皋陶谟》 “时” ,动词,及时奉行自己的职责。这句话是叙述句。 “维”起到了引出谓语和加强语气的作用。 ⑷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周朝虽然是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但它受命作天子正刚刚开始。 “新” :形容词, 描写句。 “维” :起到了引出谓语、加强语气的作用。 ⑸蚩尤维时作乱。 《尚

书·吕刑》 “时作乱”——动宾结构作谓语,是叙述句。 “惟”——起到了引出谓语、加强语气的作用。 有人认为:这两个“惟、维”字就是“为”的更古的形式,其实这是错误的。这两个“惟维”和“作为”的 “为”在上古根本就不是同音字。 3、 “乃、即、必”在句子中就更不是判断词了,而是副词。例如 ⑴是乃狼也。——这就是狼。 《左传·襄公八年》 “乃”字含有说明不是别的东西,而是“狼” ,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而且, “乃’不仅用在判断句中,而 且还常常用在叙述句、描写句中,并且,汉代以后还常常和判断词“是”连起来使用。可见,不能把“乃”看成 判断词。例如 ⑵乃入见。——叙述句《左传·曹刿论战》 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描写句《孙子兵法·地形》 ⑷访之,乃是逸少。——判断句《世说新语·雅量》 “访”在上古只有“询问”的意义,没有拜访的意义。 ⑸梁父即项燕。 《项羽本纪》 “即”“就”的意思,在句中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 : “即”同样也可以用在叙述句中,还可以和“是”连用。例如 ⑹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 即: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 “即驰去”——就驰去。 ⑺荣体变为枯体,枯体即是荣体。 (神灭论)范缜 “即”和“是”连用, “即”仍是副词。 总之, “为”字极少用在判断句。 “维(惟) ”和“乃” “即” “必”虽然也用在判断句中。但是, “维、惟”是 语气词, “乃” “即” “则”是副词,在句子中起加强肯定判断的作用。因为“乃即”和“惟维”不仅用在判断句 中,而且还可以用在叙述句中和描写句中,因此, “乃即必”和“惟维”不是判断词。 四、指示代词“是”和判断语“是” “是”作为判断词,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个问题是有争论的。王力先生在 1937 年《中国文法中的系词》 指出:判断词“是”产生于六朝,叫做系词。1958 年,他在《汉语史稿》中又修订了自己的意见。认为判断词 “是”大约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左右,即西汉末年东汉初年,这个意见,曾引起过争论。有人认为:在先秦就有不 少用作判断词的“是” 。我们认为王力先生有关判断词“是”产生的时代问题所作出的判断虽然还可以商榷,目 前语法界还有争论。但是,王力先生把先秦古籍中许多似是而非的判断词“是”排除出去,却是很有价值的。这 牵扯到研究古代汉语的方法问题——是从历史的观点把一个时代的语法当作一个系统去考察, 还是从翻译的角度 去考虑,这是有原则区别的。 从翻译的角度去看,先秦古籍中确实有许多“是”很象判断词。

⑴是吾宝也。——这是我的宝贝。 《左传》 ⑵是社稷之臣也。 《论语》 ⑶曰: “是何也?”曰: “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荀子·劝学》 上面这三个例子的“是”字,如果用现代汉语的眼光去看,似乎这些“是”都可以译成判断词“是” 。实际 上,这不妥当。上面三句中的“是”都是指示代词,相当于“此” 。正确的翻译应该用“这”或“这个” 。译文中 虽然有判断词“是” ,但是,这个“是”并不是句子中固有的,而是翻译的时候加上的。再如: ⑷至攘人犬豕鸡豚,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墨子·非攻上》 ⑸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同上) 对比这两个句子,说话的格式是一样的,语法结构完全相同,前一段话用“是何故也”来发问,后一句话用

4

古代汉语精品课程

“此何故也”来发问,可见, “是何故也”与“此何故也”的意思是基本上是一样的, “是” “此”是相当的,都 是指示代词,复指前文所指的内容, “是”的复指性比较轻, “此”的复指性比较重。 ⑹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天论》 ⑺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 《同上》 例⑹“日月星辰瑞历”是名词性的联合词组,又比较短,复指的必要性就不是多大。因此后面的“是”就比 较容易被认为是判断词“是” 。但实际上, “是禹桀之所同也”的“是”仍是指示代词,复指主语。例⑺中“是又” 而不说成“又是” ,说明“是又”中的“是”字是指示代词,复指主语,而不是判断词。 “是又禹桀之所同也”中 的“是”既然是指示代词,复指前文,那么,由于“是禹桀之所同也”这个句式和它完全是一致的,因此, “是 禹桀之所同也”中的“是”也应该是指示代词,用来复指前文。 总之,在先秦, “是”字最重要的语法作用是用作指示代词,用来复指前文。 ⑻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我听说国家兴旺,对待老百姓如同受伤的人,这是国家的福气;国家灭亡,把老百姓当作粪土草芥,这 是国家的灾祸。 “是”复指前文所叙情况,作主语,后面,后面由一个名词性的词组加“也”字构成判断句。 ⑼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甚众,是世之所以乱 也。 《五蠹》 ——国家太平的时候收养儒生侠客, 国难临头的时候用武装的军人, 国家给予利益的人不是国家所要用的人, 国家所要用的人又不是国家给予好处的人

,因此,从事耕战的人荒废自己的职业,而游侠儒生则一天天多起来, 这就是社会动乱的原因。 “是世之所以乱也”“是” : ,指示代词复指前文, “世之所以乱也”是名词性的词组作判断句的谓语。 有的人对“是”的这种复指作用重视不够,往往就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把一些用作指示代词的“是”当作判 断词了,我们认为这是不妥当的,先秦古籍中,真正用作判断词的“是”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例如 ⑽韩是魏之县也。 《战国策·魏策》 ⑾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县有人得车轭(拉车驾在脖子上的器具)者, ,而不知其名,问人曰“此是何种也?”对曰: “此车轭 也。 ”俄而复得一,问人曰: “此是何种也?”对曰: “此车轭也” 。问者大怒曰: “襄者曰车轭,今又曰车轭,是 何众也!此女欺我也! ”遂与之斗。 高亨曰: “何种,犹何物也。 ”陈奇猷曰“种,类也。犹言何类之物也。 ” 这两个例子中的“是”确实是判断词,但今本《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辑的,这就很有可能要混进一些汉代 的语法成分,而且这些书经过千百年的传抄,也就有可能在后代的传抄中加上去的。王力先生认为:应该注意语 言的社会性, 一种高度抽象的语法成分一旦产生, 就不可能在大量的古籍中只出现一两次。 如果只出现少数几次, 就宁肯把它看成是传写的讹误。王力先生的意见是值得重视的。当然到了汉代,《史记》中出现的判断词“是” , 就多了一些,据郭锡良等人考察, 《史记》中共出现六次用判断词“是” 。 ⑴此必是豫让也。 《史记·刺客列传》 ⑵此是家人言耳。 《史记·儒林列传》 ⑶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 《史记·封禅书。 象上面三个例子的“是” ,无疑都是判断词“是” 。王力先生在 1937 年的文章中举了《史记·刺客列传》中 的这一个例子,他认为这还可能是传写之误。单从《史记》来看,王力先生的这个推断是有道理的。但是,1972 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墓中,有一幅慧星图,其中,有五个“是”字是用作判断词的。 ⑴是是帚星。 《马王堆三号墓帛书》 ⑵是是苦星。 (同上) 第二个“是”字,无疑是判断词,这说明,在西汉前期, “是”字确实是已经用作判断词了。 据人们考证:这一资料可能是从战国末年流传下来的。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在战国末年,判断词“是” 就已经开始萌芽了,因为马王堆的汉墓是西汉前期下葬的。根据这个资料,我们认为: 《史记》中的判断词“是” 不宜再当作是传写之误了,而应该认为是判断词“是” ,在当时是一种新兴的语


相关内容

  • 将来时的概念结构及其词汇来源
    2007年1月第39卷 第1期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bimonthly)Jan.2007Vol.39No.1 将来时的概念结构及其词汇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石毓 ...
  •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
    .文艺理论方向1.文学语言审美论(某作品语言的抒情.含蓄.象征.反讽等方面的专题)2.戏剧冲突(包括喜剧.悲剧.正剧)3.小说创造理论(包括小说的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专题)4.中国小说传统结构模式的文化探讨5.中国诗歌的意境分析(可对具体 ...
  • [精品]病句:一面和两面病句的辨析
    病句:一面和两面病句的辨析 病句:一面和两面病句的辨析邱宇强 一面对两面病句辨析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病句吗? 1.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 [学生为什么会误判, ...
  • 工具书的使用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一.释义为主 1.<尔雅>与<尔雅>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它的作者已经无从考证,前人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说法.现在人们一般都认为今本<尔雅>是从春秋时期到汉代初年,经师们为解 ...
  • 考点三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的格式 在现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判断词"是"或"就是"."正是"等,来联系,如:"我是中国人."而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 ...
  •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摘 要:当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古代汉语的教学中,我们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来,以实现古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承功能.要从汉字入手,注重解析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合理补充教材,注重文史知识的讲解,促进 ...
  • 第六单元:文言文[秋水]
    第六单元:文言文<秋水> <庄子>简介 <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 <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 ...
  • "文化"与"文明"的概念辩义
    摘要文化和文明是人们生活的常用词语,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角度考察了二者的概念内涵及其区别:即,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文明特指人类生活的进步状态,文化倾向于表征人类印迹和种族风格等,而文明侧重于表达人类满足需要,实现 ...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优秀教学设计
    <咏雪> <世说新语二则>是初一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古文,对古文言的知识了解的不多, 所以在讲解时一定要细致,尤其是对文言常识部分要重点说明,在教学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咏雪>讲的是晋朝 ...
  •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光明日报/2012年/8月/30日/第015版 光明讲坛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演讲人 叶舒宪 地点: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叶舒宪 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贵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