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实验 - 范文中心

运动控制实验

07/09

序号 35

运控实验报告

姓 名: 王天雷 班 级: 231142 学 号: [1**********]3 学 院: 自动化学院 专 业: 自动化专业 指导老师: 陈鑫

实验一 三相正弦波脉宽度调制(SPWM )变频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SPWM 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2) 熟悉与SPWM 控制有关的信号波形。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三、实验原理及接线

四、实验方法

(1)接通挂件电源,关闭电机开关,调制方式设定在SPWM 方式下(将控制部分S 、V 、P 的三个端子都悬空),然后开启电源开关。

(2)点动“增速”按键,将频率设定在0.5Hz ,在SPWM 部分观测三相正弦波信号(在测试点“2、3、4”),观测三角载波信号(在测试点“5”),三相SPWM 调制信号(在测试点“6、7、8”);再点动“转向”按键,改变转动方向,观测上述各信号的相位关系变化。

(3)逐步升高频率,直至到达50Hz 处,重复以上的步骤。

(4)将频率设置为0.5HZ ~60HZ 的范围内改变,在测试点“2、3、4”中观测正弦波信号的频率和幅值的关系。(未补偿和补偿表格)

五、实验波形图

实验中观测到的三角波

频率为30Hz

调频过程中正弦波波形

六、心得体会

在测波形的时候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刚开始在测波形时,没有得到想要的波形,一直在纠结这问题,怎么也测不出,自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还是把正确的波形测了出来。通过这实验,我得到了正弦波信号频率与幅值在0.5HZ ~50Hz 和 50HZ~60Hz 是的规律。 在0.5HZ ~50Hz 范围内正弦波信号的幅值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在50HZ ~60Hz 范围内正弦波信号的随着频率的增大幅值基本不发生改变。

实验二 三相马鞍波脉宽调制变频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马鞍波脉宽调制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2)熟悉与马鞍波脉冲宽度调制有关的信号波形。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马鞍波PWM 调制技术是VVVF 变频器中经常采用的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基波正弦信号注入三次谐波,形成马鞍波。采用马鞍波做为参考波信号进行PWM 调制,与SPWM 调制方式相比,马鞍波调制的主要特点是电压较高,调制比可以大于1,形成过调制。 四、实验内容

(1)接通挂件电源,关闭电机开关,并将调制方式设定在马鞍波方式下(将控制部分V 、P 两端用导线短接,S 端悬空),然后打开电源开关。

(2)点动“增速”按键,将频率设定在0.5Hz 。用示波器观测SPWM 部分的三相正弦波信号(在测试点“2、3、4”),三角载波信号(在测试点“5”),三相SPWM 调制信号(在测试点“6、7、8”);再点动“转向”按键,改变转动方向,再观测上述各信号的相位关系的变化。

(3)逐步升高频率,直至50Hz 处,重复以上的步骤。

(4)将频率设置为0.5Hz ~60Hz 的范围内改变,在测试点“2、3、4”观测马鞍波信号的频率和幅值的关系。通过实验仪器上的指示灯变化,观测实验结果。

五、实验收获

正弦波脉宽调制的主要优点是:逆变器输出线电压与调制比m 成线性关系,有利于精确控制,谐波含量小。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要求调制比m1时,正弦波脉宽调制波中出现饱和现象,不但输出电压与频率失去所要求的配合关系,而且输出电压中谐波分量增大,特别是较低次谐波分量较大,对电机运行不利。另外可以证明,如果m1,从而可以在高次谐波信号分量不增加的条件下,增加其基波分量的值,克服SPWM 的不足。

这次实验,我知道了SPWM 变频调速和马鞍波PWM 调速方法的原理以及实现方法。实验锻炼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作到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而且还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以后的顺利就业作好准备。


相关内容

  • 四旋翼飞行器仿真 实验报告
    动态系统建模仿真 实验报告(2) 姓 名 : 学 号 : 指导教师 : 院 系 : 2014.12.28 四旋翼飞行器仿真 1实验内容 基于Simulink 建立四旋翼飞行器的悬停控制回路,实现飞行器的悬停控制: 建立GUI 界面,能够输入 ...
  • 福建高中会考实验专题
    福建省崇中高中物理会考专题一:实验精选 2014-1-10 实验题一:"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 答:①两次应拉到同一位置(效果相同)②橡皮筋和弹簧测力计与纸面是平行的 ③本实验中用到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1.在做<互 ...
  • 高一物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 在实验中掌握打点计时器的用法 3. 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分析 (二) 过程与方法 4 ...
  • 物理经典实验整理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会用公式v 二.实验原理 v 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实验器材 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木块 四.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无损. ...
  •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
    一.伏安法测电阻 1.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3.电路图: (右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 滑动变阻器 "一上一下") "滑片远离接线柱&qu ...
  • 激光快速成形送粉器的控制系统设计(1)
    第23卷第2期 2010年3月 机电产品开崖与剀新 Development&InnovationofMachinery&EleetriealProducLs V01.23.No.2Mar..2010 文章编号:1002-66 ...
  • 立体仓库巷道式堆垛机设计
    毕业设计外文摘要 目 次 1 绪 论 .................................................. 1 1.1有巷轨道堆垛机的发展 .................................. ...
  •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例1: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在木块上加放砝码 B.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C.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 D.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 例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 ...
  •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回顾和总结小学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 2.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讨论本学期的主要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3.通过趣味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 ...
  • [向心力]教学设计
    <向心力>教学设计 无锡市堰桥中学 高秋明 一.教材分析 "向心力"编排在曲线运动倒数第二节,这部份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学好这部份知识,可以为学习下一章万有引力应用部份的内容做好必要的准备. 圆周运动是生活中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