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白喉杆菌 - 范文中心

第十三章 白喉杆菌

08/11

第十三章 棒 状 杆 菌 属

棒状杆菌属是放线菌(分枝杆菌属、诺卡氏菌属、棒状杆菌属)中细胞壁含短链分枝菌酸(碳原子数不同)的菌属,G +,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的杆菌,无荚膜、无鞭毛,不产生芽胞。棒状杆菌种类较多(16种),包括致病的白喉杆菌,条件致病的有假白喉棒状杆菌、结膜干燥棒状杆菌、溃疡棒状杆菌、痤疮杆菌和阴道棒状杆菌等。

第一节 白 喉 棒 状 杆 菌

白喉棒状杆菌(C. diphtheriae) 俗称白喉杆菌,是引起白喉的病原菌。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染色

细长稍弯,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排列不规则,常呈L 、

V 、X 、T 等字形或排成栅栏状。G +;用美兰液染色菌体着色不均匀,

常呈着色深的颗粒;用奈瑟氏染色,菌体染成黄褐色,一端或二端染成

兰色或深兰色颗粒,此颗粒称为异染颗粒(Metachromatic granules),

主要成分是核糖核酸和多偏磷酸盐,是本菌储存的养料,是本菌形态特

征之一。衰老的细菌此颗粒因被消耗而不明显,革兰染色不定。

(二)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 为7.2~7.8,在含血

液、血清或鸡蛋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血板上过夜,菌落1~3mm,

呈灰白色、光滑、圆形凸起。在含有0.03%~0.04%亚碲酸钾血清培养基

上生长繁殖时,能吸收碲盐,并还原为金属碲,使菌落呈黑色,为本属

其他棒状杆菌共同特点。且亚碲酸钾能抑制标本中其他细菌的生长,故

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可作为棒状选择培养基。

根据在此培养基上白喉杆菌落的特点及生化反应,可将白喉杆菌区分为重型、中间型和轻型三型,三型均可致病,病情轻重与类型无明显关系,但其分布常随地区和年份有所不同,有流行病学意义。

(三)抵抗力

对湿热的抵抗力不强,对一般消毒剂敏感。煮沸1分钟或60℃经10分钟可杀死,5%石炭酸中经1分钟死亡,但对干燥、寒冷和日光的抵抗力较其他大多数无芽胞的细菌为强,在日常物品、食品及衣服上能生存多日。

对青霉素和常用广谱抗生素比较敏感。对磺胺不敏感。

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主要是白喉毒素,是外毒素,能抑制敏感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破坏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引起组织坏死。

白喉毒素是含有两个二硫键的多肽链,分子量为63,000。经蛋白酶水解后,可分为A 和B 两个片段,中间仍由二硫键连接。

B 片段,无酶活性,有一受体结合区和一转位区,能与宿主易感细胞(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并通过转位区的易位作用使A 片段进入细胞。引起中毒性心肌炎和神经系统症状。

A 片段有酶活性,能将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NAD+)

水解为烟酰胺及腺嘌呤二磷酸核糖(ADPR )两部分,并催化延伸

因子-2(Elongation factor-2,EF-2)与ADPR 共价结合,使EF-2

失去转位活性,从而终止肽-tRNA 及mRNA 在核糖体上由受位转

移至供位,肽链不能延长,细胞蛋白质合成受阻,细胞死亡,病变

产生。(图示)

白喉毒素有剧毒,1 个毒素分子可使细胞内所有的EF-2灭活。

仅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的溶源性白喉杆菌才能产生外毒素,因为白喉毒素就是β棒状杆菌噬体毒素基因(tox+)编码的蛋白质。tox+ 基因的表达与菌体无机铁含量密切相关,铁含量适量时,tox+ 基因表达[铁多时毒素分子以呼吸酶——细胞色素b (4分子铁,4分子卟啉,1分子外毒素)形式存在于菌体内,铁少时细菌不能代谢],否则不表达。

白喉杆菌尚产生一些侵袭性物质,如类似于结核杆菌的索状因子,能破坏细胞的线粒体膜,导致呼吸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受到抑制。

(二)所致疾病:

1、传染源 白喉杆菌是严格寄生于人的细菌,传染原为病人和带菌者。白喉病人在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不典型及轻症患者对白喉传播更具危险性,健康带菌者一般在总人口1%以下,流行时可达10~20%。由于抗生素的应用,恢复期带菌者带菌时间大大缩短,约90%的病人在4天内细菌消失。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被污染的手、玩具、文具、食具及手帕等传播。偶有通过污染牛奶而引起流行的报道。亦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受染。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体内抗毒素的量。儿童易感性最高;新生儿通过胎盘及母乳获得免疫力,到1岁时几乎全消失。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易感性逐渐增高。由于白喉预防接种的广泛开展,儿童免疫力普遍增强,疾病高发年龄后移。患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偶有数次发病者。

4、寄居部位:

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常在咽部粘膜生长繁殖,并分泌外毒素及侵袭性物质,引起局部炎症和全身中毒症状。

5、临床表现

潜伏期1~7天,一般为2~4天。局部粘膜上皮细胞发生坏死,血

管扩张,粒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因此形成灰白色膜状物,称为假膜

(Pseudomembrane ),假膜质地致密,开始薄,继之变厚,边缘较整齐,

不易脱落,用力剥脱时可出血。假膜形成处及周围组织呈轻度充血肿胀。

若病损进一步扩展至喉部或气管内,可引起呼吸道阻塞,甚至窒息。细菌一般不侵入血流,但外毒素可被吸收入血,有全身的中毒症状,同时迅速与易感组织细胞结合(毒素始吸附于细胞表面,可为抗毒素所中和,若已进入细胞内,则不能被抗毒素中和),出现心肌、肝、肾和肾上腺等退行性病变,并可侵犯腭肌和咽肌的周围神经细胞,临床上出现心肌炎(发病后2周)和软腭麻痹、声嘶、肾上腺机能障碍,血压下降等症状。心肌受损成为白喉晚期致的主要原因,本菌偶有侵害眼结膜、外耳道、阴道和皮肤伤口等处,也可形成假膜。根据假膜所在部位及中毒症状轻重,分为下列类型:

(1)咽白喉 最常见,占发病人数的80%左右。

①无假膜的咽白喉 部分患者仅有上呼吸道症状如咽痛,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咽部只有轻度炎症。扁桃体可肿大,但无假膜形成,或仅有少量纤维蛋白性渗出物,细菌培养阳性。此类患者易被误诊和漏诊。

②局限性咽白喉

a 、扁桃体白喉 假膜局限于一侧或双侧扁桃体。起病徐缓,自觉症状轻和中度发热,全身不适,疲乏,食欲不振及轻度咽痛。扁桃体充血、稍肿胀,假膜初呈点状后融合成片。颌下淋巴结可肿大,微痛。

b 、咽白喉 假膜局限于腭弓、悬雍垂等处,症状较轻。

③播散型咽白喉 假膜由扁桃体扩展到悬雍垂、软腭、咽后壁、鼻咽部或喉头。假膜色灰白或黄白,边界清楚,周围组织红肿较重。双侧扁桃体肿大,甚至充塞咽门,导致呼吸困难。颈部淋巴结肿大、周围有水肿。此型全身中毒症状重,有高热、乏力、厌食、咽痛等症状,重症病例可引起循环衰竭。

④中毒型咽白喉 主要由局限型及播散型转变而成。大多伴有混合感染。假膜多因出血而呈黑色,扁桃体及咽部高度肿胀、阻塞咽门,或有坏死而形成溃疡,具特殊腐败臭气。颈淋巴肿大,周围软组织水肿,以致颈部增粗(牛颈)。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有高热、气促、唇紫绀、脉细而快、心律失常等。病死率极高。

(2)喉白喉 喉白喉约占20%左右。少数为原发性,约3/4 为咽白喉向下蔓延而成。原发性喉白喉由于毒素吸收少,全身中毒症状并不严重。但少数由于假膜延及气管、支气管,可造成程度不等的硬阻现象,表现为粗糙的干咳,声音嘶哑、甚至失声,呼吸急促。严重者可出现紫绀,刀可因窒息而死亡。继发性喉白喉常发生在咽白喉基础上,伴有喉白喉的临床表现,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3)鼻白喉 此型较为少见,多见于婴幼儿。全身症状轻微或无,有鼻塞、流浆液血性鼻涕,鼻孔周围可见表皮剥脱或浅溃汤,鼻前庭可见白色假膜。

(4)其他部位的白喉 白喉杆菌可从侵入眼结合膜、耳、外阴部、新生儿脐带及皮肤损伤处,产生假膜及化脓性分泌物。眼、耳及外阴部白喉多为继发性。皮肤白喉在热带地区较多见,病程长,皮损往往经久不愈,愈合后可有黑色素沉着。患者很少有全身中毒症状,但可发生末梢神经麻痹。

6、并发症

(1)中毒性心肌炎 最为多见,其发生率多在10%以下。多发生于病程和第2~3周。毒血症越重,心肌炎发生也越早也越重。表现为高度乏力,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心前区疼痛,心脏可扩大,心律失常,心电图出现异常。

(2)神经麻痹 以运动神经麻痹为主。多发生于病程3~4周。临床上以软腭麻痹最多见,表现为言语不清,呈鼻音,进流质饮食常从鼻孔呛出。其次可见于眼、咽、喉、面、颈、四肢、肋间及膈肌麻痹,引起相应部位的运动障碍,经数周或数月恢复,不留后遗症。有些人可出现感觉神经受损的症状,但较为少见。

(3)支气管肺炎 多见于幼儿,常为继发感染。假膜向下延伸至气管和支气管时,肺炎更易发生,气管切开后,若护理不当,也易并发。

(4)其他细菌继发感染 可并发急性咽峡炎、化脓性中耳炎、淋巴结炎、败血症等。少数患者可并发中毒性肾病及中毒性脑病。

三、免疫性

白喉病后有牢固的免疫力,主要是机体能产生中和白喉外毒素的抗体(lgG),该抗体可阻止毒素B 亚单位与敏感细胞结合,使A 亚单位不能进入细胞。

人类对白喉普遍易感,婴儿6个月内不易感染,1~5岁易感性最高,5岁以上易感性逐渐下降,成人绝大多数由于隐性感染或预防接种,已获得免疫力。

锡克氏试验(Schick's test)

用于测定人体对白喉有无免疫力,确定是否需要预防接种。

方法是在左前臂屈侧皮内注射0.1ml 白喉毒素(含1/50的豚鼠最小致死量),同样在右前臂注射对照毒素(加热80℃经5分钟破坏其毒性)0.1ml ,作为对照。

阴性反应,两侧注射处都没有出现红晕或浸润,表示机体对白喉有免疫力。

阳性反应,左侧注射处24~36小时后,出现圆形微隆起红晕,逐渐形成红肿硬块,至第4~7天达最高峰,直径达1~2cm ,7~14日后反应逐渐消退,而对照侧没有反应,表示对白喉易感,没有免疫力。

假阳性反应 两侧注射处都在6~18小时出现红肿,1~2天消退,表示血液中有足够的抗毒素,有免疫力,但对毒素蛋白有变态反应。

混合反应,两侧注射处都在6~18小时出现红肿,对照侧1~2天消退,试验侧至第4~7

天才达高峰,表示机体对白喉毒素没有抗毒免疫力,但对毒素蛋白则有变态反应,应注意区别。

四、微生物学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包括年龄、季节、白喉接触史、过去是否接种全程预防注射。周围人群有无白喉流行。

临床上疑似白喉的病人不必等待检验结果,应立即给予抗毒素和抗生素治疗。但对于白喉流行期的首例病人,应做微生物学检验予以证实。

(二)标本 用棉拭采取假膜边缘部渗出物

(三)直接染色镜检

涂片,用奈瑟氏染色或美兰染色,镜检有无含异染颗粒的棒状杆菌。结合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通过细菌培养并进行毒力试验。

(四)培养检查

将棉试检材接种于鸡蛋斜面或Loeffer's 血清凝固斜面培养基及亚碲酸钾平板培养基上,置37℃培养,待斜面或平板上长出典型的灰白色小菌落,挑取转种到鸡蛋或血清斜面进行分离培养,以供进一步形态染色或毒力试验鉴定。

(五)毒力试验

1.豚鼠试验 (体内法)

取体重250g 豚鼠2只,其中一只试验前12小时,由腹腔注射白喉抗毒素250~500 单位做对照。然后各于皮下注射48小时的培养液2ml ,若于2~4天注射抗毒素的豚鼠死亡,而对照豚鼠存活,便证明所试验菌株为有毒白喉杆菌。

2.E 平板试验

将浸有白喉抗毒素的无菌滤纸条贴在含20%马血清的琼脂平板上,

然后沿滤纸条垂直方向划线接种待测细菌,同时也接种已知产毒株和不

产毒株做为对照。37℃培养48小时后,若待检菌株产生白喉外毒素,

则在滤纸条和划线生长的菌苔交界外出现白色沉淀线。

五、防治原则

(一)控制传染源

1.早期发现 及时隔离治疗病人,直至连续2次咽拭子白喉杆菌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如无培养条件,起病后隔离2周。

2.对密切接触者 观察7天。对没有接受白喉类毒素全程免疫的幼儿,最好给予白喉类毒素与抗毒毒同时注射。

3.带菌者 予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5~7天,细菌培养3次阴性始能解除隔离。如用药无效者可考虑扁桃体摘除。

(二)切断传播途径 呼吸道隔离,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及分泌物,必须煮沸或加倍量的10%漂白粉乳剂或5%石炭酸溶液浸泡1小时。

(三)提高机体免疫力

特异性预防 是控制白喉流行的关键,有人工主动和人工被动免疫两种:

人工主动免疫 6个月以上至3岁儿童,应预防接种白喉类毒素、百日咳菌苗和破伤风类毒素三联制剂或明矾淀白喉类毒素,预防接种效果良好。出生后3个月初种,3~4岁和6~8岁各加强一次。8岁以上锡克氏试验阳性者也需接种。

人工被动免疫 对密切接触过白喉病人的易感儿童,可肌注1000~2000单位白喉抗毒素作紧急预防,但为了防止血清过敏反应,对密切接触过白喉病人,鼻咽部培养(+)的儿童,可注射青霉素或口服红霉素,不轻易使用抗毒素。

对白喉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白喉患者一律卧床休息,轻症者2周,重症者4周。有心肌炎则需延长到6周以上。中毒症状严重者,应给予恰当的对症处理。如烦躁时可给镇静剂、高热时可给激素类药物,并补充大量的维生素B 、C 。

(二)病原治疗

1. 抗毒素治疗 抗毒素为治疗白喉的特效药,它只能中和血循环中的游离毒素,不能中和已进入细胞的毒素。故应早期注射足量白喉抗毒素。 白喉抗毒素用量表

剂量:根据中毒症状轻重、假膜范围的大小、

部位及治疗早晚而定,与年龄大小无关,一次足

量。一般按剂量表,重型病例酌情加大剂量。

用法:注射前必须先作皮肤试验。皮试阴性

者应一次足量给予。目前国内外均认为静脉注射

优于肌注。

脱敏法:每20分钟注射抗毒素一次,每次注

射后观察反应,如有全身性反应,下次注射须延

至30分钟后,剂量不变。

效果观察 通常在应用白喉抗毒素后12小时,假膜停止蔓延,边缘退缩、变厚、脱落、热度下降,病情好转。经24小时假膜仍有发展,应重复注射

1次抗毒素,采用全量或半量。

2.抗生素 青霉素为首选药物,它能杀灭白喉杆菌并可控制继发感染。青霉素40~80万μ,肌肉注射,每日2次,疗程5~7天,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剂量25~50mg/kg/日,分4次口服。

(三)中医中药 辨证施治以养阴清肺汤为主;抗白喉合剂用地黄、玄参、黄芩、连翘、麦冬、土牛膝根等,水煎服。

(四)对症治疗 烦躁不安者可给适量安定、鲁米那。中毒症状严重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喉梗阻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气管切开准备。气管切开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五)并发症的治疗

1.心肌炎 应绝对卧床休息6周以上。静脉注射葡萄糖加能量合剂和维生素C ,肌注B 族维生素。严重者可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心力衰竭时要慎用毒毛旋花子甙K ,如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可给利多卡因(1~2mg ,静注)或用普鲁卡因酰胺(0.5~1.0溶于200ml 葡萄糖液中)静滴。心律恢复后可停用或改为口服。

2.神经麻痹 无特殊治疗方法。可予针刺及大剂量维生素B1、B12注射。软腭及咽麻痹者给予鼻饲,呼吸肌麻痹可用人工呼吸器。

思考题

1、白喉杆菌的形态有何特征?

2、白喉杆菌的致病机制如何?

3、白喉的临床表现有何特征?

4、如何防治白喉?


相关内容

  • 微生物学 选择题 复旦
    第一章 微生物基本概念 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 螺旋体 B 放线菌 C 衣原体 D 真菌 E 立克次体 答案 D 属于原核细胞型的一组微生物是 A 酵母菌.淋球菌 B 放线菌.破伤风梭菌 C 链球菌.念珠菌 D 隐球菌.结核分枝杆菌 ...
  • 选小儿疫苗应量体裁衣
    新手爸妈在带着宝宝接种疫苗时,看着宝贝哭成个泪人儿,是不是心里也十分难过呢?针对婴儿疫苗中的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国家计划内疫苗与计划外疫苗,爸爸妈妈究竟该如何选择? 一.疫苗选择多消费者纠结 张女士带刚满两个月的女儿去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就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的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 ...
  • 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检验医学信息网
    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用来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A. cm B.mm C. um D.nm ...
  •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综合
    A型题: 每一考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题干后括号内. 1.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主要决定于:( ) A.核质结构 B.细胞壁结构 C.细胞膜结构 D.磷壁酸的有无 E.中介体的有无 2.溶原性细菌是指:( ...
  • 病原生物学笔记重点提纲 医学生复习资料
    第八章第二节寄生现象与人体微生态系 正常菌群:在正常人体体表与外接相同的腔道粘膜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体还有利,通称正常菌群. 机会致病菌:在某些情况下,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的生态平衡被 ...
  • 预防接种告家长通知书
    肇兴镇预防接种告家长通知书 儿童家长或监护人:您好! 欢迎您带孩子前来进行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增强儿童抵抗力.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措施.依据<疫苗免疫程序>您的孩子出生后需要 ...
  • 抗生素速记歌诀
    抗生素速记歌诀 1.头孢类抗生素分类: 一拉定唑林氨苄 二呋孟替克丙烯 三肟他啶哌曲松 四代吡肟骑匹马 五代洛林托罗普 内容解释: 一代四种:头孢拉定.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 二代五种: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替啶.头孢克洛.头孢 ...
  • 动物检验检疫学复习
    动物检验检疫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2 3.影响流行病的因素有自然因素.饲养管理和社会因素. 4 5 6 7织的变化.内脏器官的变化. 8 9 10有性繁殖).后者在家畜身上吸血把焦虫接种于家畜体内:都由后者传染,当代传播,经卵传递. 1 ...
  • [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
    <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用来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A. cm B.mm C. 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