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行为 - 范文中心

动物的行为

02/25

3.4 动物的行为

【教学任务分析】

本章的主题是生命活动的调节,它是在学生已学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生物体对环境影响所做出的相应反应。本节课是其中第四节的内容。动物的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在本章前面的三节内容中,其实都是讲述动物的行为:环境因素对生物行为的影响;激素对生物行为的调节;神经对动物行为的调节。而本节教材是对前三节内容的总结,旨在通过归纳,分析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的异同。

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生物学知识,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不少与生物学有关的经验,但是他们掌握的生物学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生活经验也是有限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难易适当,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2、学会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过程、方法与能力目标

通过图片、录象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从信息资料中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与社会

研究动物的行为与社会(家畜、鼠害)、技术(动物仿生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分类

难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教学设计思想】

基于文本的课堂教学,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采用的是与多媒体资料包括图片、录像相结合的方式。面对繁多的媒体资料,我进行了精心选择并意图对材料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的开始用猩猩录像及活动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其参与课堂。在阐述动物行为基本概念后,又继续运用其中两种猩猩的行为的区别对动物行为进行分类。利用“你说我说”环节让学生提出先天性行为的例子并对动物行为进行分类。训练小狗定点撒尿联系日常生活讨论后天学习行为的形成。用猎豹学习捕食和小白鼠走迷宫的例子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分析后天学习行为的形成---训练。并用小白鼠走迷宫的例子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的过程。用四个例子的对比让学生更好地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研究动物的行为的意义。

【教学流程】

先天性行为

录象活动引入,动

物的行为概念涵 利用猩猩典型行为将动物行为分类 训小狗讨论后天学习行为

比较得出人特

有的学习行为 小结归纳,并讨论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教学器材】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活动导入

师:首先我们来玩个挑战观察能力和记忆力的小游戏,同学们看一段猩猩的短片,在观看时仔细观察,猩猩在短片中做了什么?看完之后,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所记下的猩猩的行为。 活动:“记录猩猩做了什么”,放录像,学生记录。

学生汇报记录结果,教师将结果记录在黑板上。

师:这些都属于动物的行为。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为,行为是动物适应环境的结果,它在动物的生存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动物的行为。(板书:标题)

二、 新课展开

动物的行为

图片:母猩猩保护小猩猩。

看到这幅图片你想到了什么?这是否属于动物的行为?

师:一般说来,行为是指动物的动作,包括动物的爬行、奔跑、游水、飞行、以及其他的运动方式。不仅如此,还包括动物的取食、繁殖、攻击和防御的动作,甚至连动物竖起耳朵、发出声音、改变体色、静立不动、注目凝视,都是动物行为的一部分。

师:我们继续来看猩猩的其中两种行为,模仿加工食物和吃草,有什么区别

学生分析。

我们将其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板书),并和学生归纳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板书),每种动物都具有许多生来就会的行为,比如蜘蛛天生会织网。那蜘蛛世世代代都会织网,这是由体内的什么物质控制的呢?

生:遗传物质。

师:先天性行为是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控制的行为(板书)。在生物学上,这种先天性行为叫本能(板书)。

师:那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是通过学习(生活经验和模仿)获得的行为方式,受后天环境的影响。比如说人有哪些后天性行为呢?

生:拿筷子、走路、上课、记笔记等。

先天性行为

你说我说:请学生例举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先让学生讨论是否是先天性行为,然后教师将其归类分析。

教师点击相应的内容,多媒体配合展示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1、求偶行为、繁殖行为2、觅食行为、

3、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甲虫保卫战录像)4、通讯行为(蜜蜂8字舞蹈录像)5、迁徙、洄游等。 师:那人有哪些先天性行为呢?

生:苦、笑、排尿、婴儿吮奶、吃东西会分泌唾液;看到强光会眨眼;

师:那你的手碰到火,你会怎样,是否先天性行为?(是)是属于什么反射?(非条件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什么?(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谁能说出这个反射的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在哪里?

师:脊髓。

归纳: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就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完成(板书),是在一种相应的刺激下,不需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的反射性反应。

师:动物生来就有的,且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有利于动物生存繁衍。但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不能够适应环境的改变。比如说一只小狗来到了我家后,随地拉屎拉尿,也许你有这方面的经验,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打、食物,饿肚子、闻臭气

师:小狗经过训练后学会了去规定的地方拉屎、拉尿,这就是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后天学习行为

图片:在肯尼亚的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内,一只猎豹妈妈(右)在教两只幼豹捕猎。两只幼豹最终亲自杀死了由豹妈妈捉来的小黑斑羚。

问题1:幼豹寻觅食物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幼豹学习捕猎的技巧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

讨论后得到:幼豹寻觅食物是先天性行为。幼豹学习捕猎的技巧是后天学习行为。就好象人打架是先天性的,但武术却是后天学习行为。

问题2:幼豹是如何学习捕猎的?

生:幼豹学习捕食,模仿动作,动作正确后得到母豹的鼓励或能捕捉到食物,经过一段时间就能掌握捕食的技能。

师:我们再来看一个实验室里的实验。

图片:小白鼠走迷宫(实验室里,把一只老鼠从一个无顶大盒子的门放入,在盒中设置了许多墙,对行进方向形成了多处阻挡。盒子仅有一个出口,在出口处放置一块奶酪,吸引老鼠在迷宫中寻找道路以到达出口。)(把老鼠放入迷宫里,它会到处乱窜,多次进入死胡同,过了很久才碰巧找到出口)(经多次训练后,再把它放入迷宫,老鼠很快找到了出口)

师:训练前后老鼠走迷宫的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是)这种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生:由于食物的诱惑,经长期训练,在摸索学习中形成的。

师:那么我们是不是也有类似老鼠走迷宫的行为呢?当你置身于一个陌生城市,怎样才能快速地到达目的地呢?

生:讨论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行为。我们在学校的学习也如此,都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的过程。

师:刚才我们讨论了后天学习行为的获得过程。那后天学习行为的内在机制呢?

师:前面我们提到平时遇到火就缩手是先天性行为,而消防员却冲向火场救人,甚至有可能会碰到火焰却无所畏惧,这是什么行为?

生:后天学习行为。

师:是什么控制消防员碰到火不把手缩回来?

生: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控制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

师: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板书)

师:现在我们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已经有所了解,现在考验一下大家,请你判断以下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

第一组

1、母袋鼠与幼袋鼠(先天性行为)

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样大,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

2、黑猩猩钓取食物(后天学习行为)

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第二组

1、小鸟喂鱼(先天性行为)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2、大山雀偷奶(后天学习行为)

若干年前在英格兰,发现一只大山雀有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的盖,它偷饮了牛奶,后来过了不久,其他地区的大山雀也学会了偷饮牛奶

师:回顾黑猩猩的种种学习行为和人相比,你觉得有什么不同?

师: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后天学习行为也越复杂,而且后天学习行为在动物的全部行为活动中占的比重也越大。

人的后天学习行为

师:那人和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有什么不同呢?

师:请课代表表站起来,看屏幕(屏幕展示:请朗读以下文字:人能对环境中声、光、味、触等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他为什么能做出“站立”“阅读”的举动?如果对着一只小狗这么做,它也会有这样的反应吗?

生:对老师的语言、文字的刺激做出反应。

思考、回答,区别人和动物不同

引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人不仅能对环境中声、光、味、触等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还能对语言、文字抽象刺激作出反应。(板书),

练习:下列“止渴”方式 吃梅、看梅、谈梅、看梅字,哪些是后天学习行为(看梅、谈梅、看梅字),哪些是人类特有的行为(谈梅、看梅字)?

师: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看梅字止渴的行为呢?(看书、听故事感动等等)

三、课堂小结:(让学生讲讲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动物的行为方式有: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一种本能,是受遗传控制的固定的模式的行为,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完成。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需经过训练学习后才能获得,受环境影响,是需大脑皮层参与的个体性行为。

师:动物的行为也是经过长期的演化形成的,意义是让动物能够适应环境。大多数动物的行为是身体不同部分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需要协调才能共同工作。

完成填空:动物的行为是动物通过一系列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和激素的分泌活动共同协调后完成的。 讨论题:我们研究动物行为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展示雷达、老鼠、家畜生殖等图片引导) 学生讨论:

研究动物行为的根本目的,在于认识和利用对人有益的动物,控制和防除对人有害的动物。例如,人们掌握了家畜的发情、交配、生殖和发育等行为的科学知识,就可以使家畜及时配种、增加胎数和幼畜的头数。人们掌握了鼠类的繁殖、分布和迁移行为的规律,以及影响鼠类生殖的各种因素,就可以制定防治鼠害的有效措施。很多发明和创造来自于动物给我们的启发。

课后检测

延伸:给学生一段有关狼孩的资料,问学生狼孩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以及学生对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

师:后天学习行为的重要性,人类大脑的发育,人类语言的发展和通过语言文字等信息符号的学习是有关键时期的,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就很难进行补偿。同学们应当珍惜学生时代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增长才干。

课后作业:查找资料:影响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精神因素有哪些。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堂课,不仅学会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并且能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 板书:

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会使人轻松愉快;失去亲人会使人悲伤痛苦;遭遇危险会引起惊恐;美好的事物使人喜悦,丑恶的现象又使人憎恶;这些愉快、悲伤、惊恐、喜悦、憎恶等就是情绪。在情绪发生的时候又总是伴随一系列躯体的生理生化的变化,如血压升高、呼吸加速、脉搏加快、血糖升高、肌肉紧张等。愉快的积极的情绪对人体健康有良好的作用,俗语说“笑一笑,十年少”,就是说愉快的情绪可以益寿延年,这是合乎科学道理的。而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加愤怒、焦虑、悲伤、恐惧、忧愁等,一方面是人适应环境的一种必要的反应,因为它能动员机体内部的潜能,以利于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消极的情绪对人体健康又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它会使人失去心理平衡,强烈或持久的消极情绪还会造成面体生理功能紊乱,甚至酿成各种疾病。中医所说的“怒伤肝”、“恐伤肾”、“思伤脾”、“忧伤肺”等,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这就是为什么紧张能损害人体健康的原因所在。 紧张刺激对人体内部生理变化的影响,已经为科学实验所证实。在实验室里,突然给受试者一个响声刺激或进行一项紧张作业,结果生理记录仪上的各项指标都会产生明显的变化,如皮肤电反应活跃、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最影响人的正常生理活动的精神因素不外乎愤怒和忧虑,尤其是长期的忧虑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产生疾病。直接影响人的正常生理活动。

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精神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精神过度紧张,情绪过于激动或长期处于苦闷、焦虑、恐怖、绝望等不良情绪之中,可引起大脑神经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失调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相关内容

  • 第六节 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生理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动物行为的特点,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了解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2.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的能力. 3.通过帮助学 ...
  • [动物游戏之谜]阅读答案
    阅读<动物游戏之谜>,回答下列问题: (一)根据课文相关语段,完成1-2小题: 1.对文中关于动物游戏的四种假说,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珍妮·古多尔的演习说认为,动物的游戏行为是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能熟悉生活 ...
  • 畜牧兽医法规复习题及答案
    畜牧兽医法规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三类动物疫病的是( ) A.猪细小病毒病 B.猪丹毒C.猪副伤寒 D.猪肺疫 2.国务院颁布的<兽药管理条例>属于( ). A.行政法律 B.行政法规C.行政规章 D.行政条 ...
  • 八年级生物上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教材分析: 动物的行为是动物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所作出的适应活动,包括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动物的一切状态.动物的行为对于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是十分重要的,与人类的生活也极为密切,动物的运动依赖与一定的身体结构,动 ...
  • 论我国水生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法律的完善
    [摘 要] 本文概述了水生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分析了水生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水生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法律的建议:明确刑事立案标准:制定细化量刑情节标准:明确制品的涵义范围:协调解决物种鉴定问题:依法赋予相应部门 ...
  • 八上生物学案(1)
    八上生物知识整理 一.基础梳理: 1.运动系统组成 (1)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2)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合称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其特点是牢固且灵活. (3)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有受刺激而收缩特性,一块肌肉两端的肌腱 ...
  • 儒教社会行为学分析
    原来是不准备把涉及儒家学说本身内容的发到论坛里面的,只是说明宗教的缺失给理性的发育带来负面的影响.所造成的后果不能归结于儒学本身,就像九江长江大堤的倒塌不能怪罪于混凝土里面的毛竹,而应该怪罪于把毛竹当钢筋用的人. 我把这部分发在这里,是为了 ...
  • 八年级生物
    2016-2017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生物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 1. 动物学家在南美发现一种被称为树懒的动物.这种动物行动非常缓慢, 身上长有长毛, 胎生.哺乳.根据树懒这些特征应归类为( ) A. 哺乳动物 B. 昆 ...
  • 大脑如何思维--智力演化的今昔第一章 智力的本质
    第一章 智力的本质 虽然先天的信息加工,本能的行为,内在的和谐协调的动机和动力,以及固有 导向性的学习,都不失为动物认知的基本要素,但它们却不像是与思维.判断. 决策等相关联的更深奥的精神活动王国的一部分.那么思维究竟为何物?我们又怎 样认 ...
  • 高中生物竞赛
    全国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考试大纲 复习参考书:中学生物课本(高中生物.生理卫生及初中生物四册)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主编 (指导思想:以高中教材为主,用普通生物学拓展内容) 一. 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 1.细胞结构.功能.分裂(细胞周期: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