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测定 - 范文中心

土壤有机质测定

06/05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重铬酸钾—油浴法)

土壤有机质既是植物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的源泉,又是土壤中异养型微生物的能源物质,同时也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明土壤的肥沃程度。因为土壤有机质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状。

测定原理

在加热的条件下,用过量的重铬酸钾—硫酸(K2Cr2O7-H2SO4)溶液,来氧化土壤有机质中的碳,Cr2O-27等被还原成Cr+3,剩余的重铬酸钾(K2Cr2O7)用硫酸亚铁(FeSO4)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出有机碳量,再乘以常数1.724,即为土壤有机质量。其反应式为:

重铬酸钾—硫酸溶液与有机质作用:

2K2Cr2O7+3C+8H2SO4=2K2SO4+2Cr2(SO4)3+3CO2↑+8H2O 硫酸亚铁滴定剩余重铬酸钾的反应:

K2Cr2O7+6FeSO4+7H2SO4=K2SO4+Cr2(SO4)3+3Fe2(SO4)3+7H2O 测定步骤:

1.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通过60目筛子(<0.25mm)的土壤样品0.1—0.5g(精确到0.0001g),用长条腊光纸把称取的样品全部倒入干的硬质试管中,用移液管缓缓准确加入0.136mol/L重铬酸钾—硫酸(K2Cr2O7-H2SO4)溶液10ml,(在加入约3ml时,摇动试管,以使土壤分散),然后在试管口加一小漏斗。

2.预先将液体石蜡油或植物油浴锅加热至185—190℃,将试管放入铁丝笼中,然后将铁丝笼放入油浴锅中加热,放入后温度应控制在170—180℃,待试管中液体沸腾发生气泡时开始计时,煮沸5分钟,取出试管,稍冷,擦净试管外部油液。

3.冷却后,将试管内容物小心仔细地全部洗入250ml的三角瓶中,使瓶内总体积在60—70ml,保持其中硫酸浓度为1—1.5mol/l,此时溶液的颜色应为橙黄色或淡黄色。然后加邻啡罗啉指示剂3—4滴,用0.2mol/l的标准硫酸亚铁(FeSO4)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经过绿色、淡绿色突变为棕红色即为终点.

4.在测定样品的同时必须做两个空白试验,取其平均值。可用石英砂代替样品,其他过程同上。

结果计算

在本反应中,有机质氧化率平均为90%,所以氧化校正常数为100/90,即为1.1。有机质中碳的含量为58%,故58g碳约等于100g有机质,1g碳约等于1.724g有机质。由前面的两个反应式可知:1mol的K2Cr2O7可氧化3/2mol的C,滴定1molK2Cr2O7,可消耗6mol FeSO4,则消耗1molFeSO4即氧化了3/2×1/6C=1/4C=3

计算公式为:

有机质g/kg=[ ((V0-V)N×0.003×1.724×1.1)/样品重×1000 式中:V0—滴定空白液时所用去的硫酸亚铁毫升数。

V—滴定样品液时所用去的硫酸亚铁毫升数。 N—标准硫酸亚铁的浓度。mol/L

附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有机质含量分级表如下,以供参考。

级 别 有机质(%) 注意事项

1.根据样品 有机质含量决定称样量。有机质含量在大于50g/kg的土样称0.1g,20—40g/kg的称0.3g,少于20g/kg的可称0.5g以上。

2.消化煮沸时,必须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

3.最好用液体石蜡或磷酸浴代替植物油,以保证结果准确。磷酸浴需用玻璃容器。

4.对含有氯化物的样品,可加少量硫酸银除去其影响。对于石灰性土样,须慢慢加入浓硫酸,以防由于碳酸钙的分解而引起剧烈发泡。对水稻土和长期渍水的土壤,必须预先磨细,在通风干燥处摊成薄层,风干10天左右。

5.一般滴定时消耗硫酸亚铁量不小于空白用量的1/3,否则,氧化不完全,应弃去重做。消煮后溶液以绿色为主,说明重铬酸钾用量不足,应减少样品量重做。

仪器、试剂 1.主要仪器

一 级 >40

二 级 30—40

三 级 20—30

四 级 10—20

五 级 6—10

六 级 <6

分析天平(0.0001g)、硬质试管、长条腊光纸、油浴锅 、铁丝笼(消煮时插试管用)、温度计(0—360℃ )、滴定管(25ml)、吸管(10ml)、三角瓶(250ml)、小漏斗、量筒(100ml)、角匙、滴定台、吸水纸、滴瓶(50ml)、试管夹、吸耳球、试剂瓶(500ml)。

2.试剂

(1)0.136mol/LK2Cr2O7-H2SO4的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分析纯重铬酸钾(K2Cr2O7)40g溶于500ml蒸馏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L,然后缓慢加入比重为1.84的浓硫酸(H2SO4)1000ml,并不断搅拌,每加入200ml时,应放置10—20分钟使溶液冷却后,再加入第二份浓硫酸(H2SO4)。加酸完毕,待冷后存于试剂瓶中备用。

(2)0.2mol/LFeSO4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分析纯硫酸亚铁(FeSO4·7H2O)56g或硫酸亚铁铵[Fe(NH4)2(SO4)2·6H2O]80g,溶解于蒸馏水中,加3mol/L的硫酸(H2SO4)60ml,然后加水稀释至1L,此溶液的标准浓度,可以用0.0167mol/L重铬酸钾(K2Cr2O7)标准溶液标定。

(3)邻啡罗啉指示剂。称取分析纯邻啡罗啉1.485g,化学纯硫酸亚铁(FeSO4·7H2O)0.695g,溶于100ml蒸馏水中,贮于棕色滴瓶中(此指示剂以临用时配制为好)。

(4)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0.1N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分析纯K2Cr2O2(在130℃烘3小时)4.903溶于有200ml蒸馏水中,然后慢慢加入浓H2SO4约70ml,小心移至1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既为标准的0.1000N K2Cr2O2溶液。(此溶液中H2SO4的浓度为2.5N)

(5)3mol/L的硫酸。取浓硫酸81.5慢慢倒入400ml蒸馏水中,冷后定容至500ml.

硫酸亚铁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如下:

吸取重铬酸钾标准溶液20mL,放入150mL三角瓶中,加邻菲口罗啉指示剂2-3滴,用硫酸亚铁溶液滴定,根据硫酸亚铁溶液的消耗量,计算硫酸亚铁标准容液浓度c2。

c1·V1

c2= ————…………………(1)

V2

式中:c2———硫酸亚铁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c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1———吸取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滴定时消耗硫酸亚铁溶液的体积,mL。


相关内容

  • 土壤有机质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土壤肥料 TuRangFeiLiao NongCunKeJi 土壤有机质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是其分析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准确而快速地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不仅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数据依据,还为其它元 ...
  •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验大纲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验是<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 环节,是对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验证,是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实验 内容的安排以实用性为宗旨,以提高实践技能 ...
  •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土壤有机质既是植物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的源泉(本身含有氮.磷.钾.钙.镁.有机碳.硫和其他微量元素,以及各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又是土壤中异养型微生物的能源物质,同时也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土壤有机质就直接影响着土 ...
  • 土壤实验-样品.水分.有机质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和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由于土壤特别是农业土壤本身的差异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得多,因此必须重视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另外,要根据分析目的不同 ...
  • 土壤生态修复相关酶指标测定
    土壤生物化学指标测定 土壤脱氢酶(dehydrogenase)活性测定(比色法) (一) 分析意义 脱氢酶能酶促脱氢反应,它起着氢的中间传递体的作用.在土壤中,碳 水化合物和有机酸的脱氢酶作用比较活跃,他们可以作为氢的工体.脱氢酶能自基质中 ...
  • 土壤样品预处理方法
    土壤样品预处理方法 1 全分解方法 1.1普通酸分解法 准确称取0.5 g(准确到0.1 mg,以下都与此相同)风干土样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用几滴水润湿后,加入10 mLHCl(ρ1.19g/mL),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蒸发至约剩5 mL时 ...
  • 与不同大小颗粒结合有机碳的分离和测定
    与不同大小颗粒结合有机碳的分离和测定 1 仪器及设备 超声波清洗机(125W,59千赫兹):300ml烧杯:500ml离心管:蒸馏水瓶,量筒(1000ml.500ml.100ml):表(有秒数显示的):.42µm的尼龙滤纸:53µm筛,铝盒 ...
  • 化肥业务员基本知识
    第一部份 大量元素肥 一.氮肥: nitrogenous fertilizer 氮肥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元素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 ...
  • 环境监测复习西南大学
    环境监测复习题 题型:单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 1.环境监测定义: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的特点包括:①涉及面广:②监测对象种类多:③污染物浓度低: ④重视价态和形态分析 ...
  • 环境监测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习题(答案) 第一章: 名词解释: 环境监测 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换趋势.P2 填空: 1.各种污染物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单独作用.作用.相加作用和作用.(抗拮.相乘) 2.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