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吟诗 - 范文中心

纪晓岚吟诗

07/26

让学生在“读”中丰盈“美”的情感

——《纪晓岚吟诗》说课稿

武汉市江夏区 何彩莲

一、说教学理念

当众说纷纭的语文观冲击着我们的视听,不少老师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困惑,甚至不停地纠结着,但有一点让各位同仁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融的重要手段就是读。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只要依标据本,切合学生的实际,运用好读的方式,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言的积累,形成语文素养,享受学习过程。

二、说教材

《纪晓岚吟诗》这篇课文编在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智慧故事”之首,编排意图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人物的智慧美,懂得知识是智慧的基础。这篇课文就是围绕文学家纪晓岚吟诗一事,表现出一代才子的机智过人、才华横溢。故事内容有趣,语言浅显,文中有诗的形式特别,景和人的描写生动传神。编者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感情朗读和默读课文的训练,并加强语言的积累,为学生高段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定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6个字,正确读写并理解“沉静、目不转睛、活蹦乱跳、悠然、绝妙、机智”等词。

2.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古诗能熟读成诵。

3.诗文对照,想象秋江独钓的情境,体会纪晓岚的机智,并能受到熏染。

教学重点 :通过充分朗读1、2自然段,感受江景的情趣;诗文对照,感受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抓住第3自然段读文品诗,体会古诗语言凝练的特点,认识人物的机智与才华。

三、说学情

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初步具备了自主阅读的能力,能把握叙事性文章的主要事件,对这类智慧故事中的人物尤感兴趣,能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意,但在课堂上需要借助教师的引导,来掌握读文方法,达到深层次的品读感悟。我始终牢记《课标》: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语文课堂就要有语文味,语言学习就是要唤醒学生的内心体验。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师教法:引导学生诗文对照,想象画面;扣词扣句,点拨、感悟。

2.学生学法:朗读想象法、默读勾画圈点法、品读交流法,让学生养成默读精思、潜心涵咏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法和学法往往是相互交融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五、说教学程序

这篇课文计划用两课时来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是检查认字读词;读题质疑,整体感知;并训练从段首句中抓

重点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精读课文,领会文中的内在美。我设计了四个主要环节:

第一个环节:图文结合读 想象自然秋色环境美

从学生感兴趣的画面入手,将带有插图的第1段文字文呈现出来,并这样引导:

1.乾隆皇帝和纪晓岚这对君臣来到江边散步,江边的哪些景物吸引了他们?学生自读找到“落日、光芒、波浪、芦花、水鸭、钟声”这组景物词。

2.再点拨学生给这些让人遐想连篇的景物前加上一个词语,让他们变得更亮丽,如:(红红)的落日 (金色)的光芒 等

在读中充分感受景物特点和描写的优美。

3.再读这段话,想象画面。

这样能将体会景色美与积累语言、学习写景方法、发展想象思维有机融合。 第二个环节:抓住细节读 感受老翁独钓情趣美

这部分内容是诗意中的灵魂所在,老翁的神态和动作描写生动传神,需要在读中体会文字背后的情趣。我做了这样的设计:

1. 默读第二自然段,勾画重点词语。

2. 再引导:

抓“静静地”、“目不转睛”、“一动也不动”体会老渔翁钓鱼时的专注,感受静态美。

抓“晃动”、“突然没入”、“用力拉起”、“钓上”演读体会老渔翁娴熟的钓鱼技术,感受动态美。

抓“活蹦乱跳”、“金色”、“大” 、“拍”、“哈哈大笑”指导朗读,读出钓得大鱼后的喜悦。

3. 然后男女生对接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充分感受老渔翁给秋江带来的生机和情趣,为后面“一人独占一江秋”做有力的铺垫,并潜移默化习得人物描写方法。

第三个环节:诗文对照读 品味词精句妙诗意美

这个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要重锤敲打:

1.先找读纪晓岚在此情此景中作出的诗,让学生说说纪晓岚把眼前的哪些景物写进了诗里?从而理清诗与文的对照关系。

2.诗文对照体会“一人独占一江秋”,在感悟时会有难度。

①学生能明白“一人”指的是老渔翁,对于老渔翁独自占有享受的这一江秋景,需要再读1、2自然段来回味。

②体会诗用字绝妙,描写生动传神之处。

深度点拨:这江边不是还有纪晓岚还有乾隆皇帝吗?怎么就说“一人独占”呢?

经此点拨,学生顿悟:老渔翁“一拍一呼复一笑”完全沉浸在垂钓之乐中,不觉周围人的存在,他与这美丽的秋景融为一体了。这样就能领会到 “一人独占一江秋”的意境。

③读中学写,悟法。

平时习作中我们可以向文学大师纪晓岚学习,做到用字绝妙,描写生动传神。这样牵引学生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以学致用,才最有实效。

3.再以这种形式读诗,然后尝试给诗拟题,并完整背诵。

一( )一( )一( ) ,一( )长 竿 一( )钩 。

一( )一( )复 一( ),一( )独 占 一( )。 如此层层推进地读,既理清了课文1、2自然段与文中古诗之间的对应关系,又落实了体会古诗词精句妙的特点。

第四个环节:个性体验读 认识机智过人智慧美

聚焦第3自然段——

1.引导学生从“当场”“必须”这些词中体会乾隆是“故意为难”纪晓岚。

2.然后换位体验,感受人物。

引导学生边读边演:面对乾隆皇帝的故意为难,纪晓岚是“望着江上的渔舟”“来来回回地走”“悠然地吟唱”,一位才华横溢,智慧过人的纪晓岚立在眼前。

过渡:读到这儿你想说点什么?此时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与人物对话,应该是水到渠成了。

3.再看乾隆皇帝的评价,让学生自由读第4、5自然段:

特别要引导学生读好皇帝说的话:好!好!好一幅“秋江独钓图” !好一个机智的纪晓岚啊!

①先组织讨论连用四个“好”字的意味。

②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感情朗读加深体会。

点拨:听到这首绝妙的七言诗,乾隆皇帝也不由得心生佩服之情,他不禁点头笑道——生读。

再点拨:乾隆皇帝为大清有这样机智过人的人才深感骄傲与自豪,他不禁点头笑道——生再读。

这样不仅让学生准确把握皇帝的情感,还对纪晓岚的智慧美有更深的领悟。

③最后一起带着由衷地称赞与自豪配乐吟诵《秋江独钓图》

六、说预期效果

以上教学程序的四个环节,正如《课标》中要求的:始终凸显一个“读”字,读出层次,读出个性。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能让学生积累精妙语言,习得读文方法,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巧妙地融为一体,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七、说板书设计

22 纪晓岚吟诗

好 景

好 情趣

好 诗

好 智慧

课题下方自上而下板书:景、情趣、诗、智慧这四点,并借乾隆皇帝评价的四个“好”字分别加在前面,阶梯式呈现,更富于美感。此板书力图全面、简明将地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重难点。


相关内容

  • 揭秘以朝内81号为首的京城四大"鬼宅"灵异事件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凶宅""鬼宅"的出现,之所以被称为凶宅,大多因为有"不干净的东西"出没.从古至今,像这样的宅院海内海外都有.近期,随着<京城81号>的热 ...
  • 纪晓岚最后是怎么死的?看你知道吗
    纪晓岚在朝为官,一向优国忧民,不慕权贵,清正廉明,机敏谨慎,因此,深得乾隆和嘉庆帝的信赖.就在纪晓岚死的这一年,他虽八十二岁,仍勤于治政和治学. 当时,正值皇上寿辰之际,各国来使和文武百官纷纷向皇帝祝寿进贡. 其中,有这么一个不怀好意的国家 ...
  • 据史书记载
    据史书记载,纪晓岚先后有一位夫人和六房妾,这在当时对于一个官至礼部尚书的大学士来说是很正常的,没有反而不正常.纪晓岚很讲感情,1740年17岁的纪晓岚就跟邻县20岁的马氏成婚了一生相敬如宾,白头偕老.马夫人直到纪晓岚七十二岁那年才去世.他有 ...
  • 诗词里的数学
    诗词里的数学 (2011-10-04 19:38:44) 标签: 读书 分类: 数学小故事 宋代邵雍是数理大家,写过一首朗朗上口的数字诗,描写一路的景物,全诗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 ...
  • 关于工作.关于铁路的一点思考
    毕业快两年了,最近思考了很多东西,发个帖子跟各位交流一下,轻拍哦,老夫现在已经没有兴趣跟别人互喷半天还乐得咯咯笑了,与各位意见向左的,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吧,本人交通运输本科,家庭条件很一般,现在铁路局下属单位车务段谋生 ...
  • 马未都说玉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玉充满了敬意.我们敬重玉,第一是在精神上.古人几千年前就已经发现,一块美石,不管是攥在手里,还是打一个眼儿佩戴在身上,随之而来的是一种精神力量. 第二是在道德上,把玉上升了一个高度.我们说"玉有五德 ...
  • 成都望江楼名胜联
    望江楼公园,位于成都东门外锦江河畔的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76.5亩.园内岸柳石栏,波光楼影,翠竹夹道,亭阁相映,是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古迹和游览胜地,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薛涛字洪度,原籍长安,随父宦居蜀中,自幼聪颖好学,才智出众.父 ...
  • 读史笔记二则
    当秀才真的遇到兵 <后汉书>中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记载:东汉末年,经学大师.旷世大儒郑玄在从徐州返回山东老家高密的途中,巧遇了当时正在山东肆虐的黄巾乱军. 过去几十年来对于农民起义的宣传,在我们的印象里留下的多是正面形象.其实, ...
  • 美术史研究
    美术史研究的是过去的历史,对今天社会有什么用? 过去有美术, 现在也有美术.美术史研究, 包括古代美术史研究, 也包括近现代.甚至当代美术史研究. 中国有美术,外国也有美术.美术是研究包括中国美术史研究,也包括外国美术史研究. 现在的人们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