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惯性用语 - 范文中心

公文惯性用语

11/03

公文常用特定用语简表1

爸爸——父亲 头儿——领导人 走路——步行 商量——协商 干活儿——劳动 偷着——私自 跑了——逃跑 唠嗑——谈话

马上——立即 商量、生日、上坟、鬼把戏、不管三七二十一 ——商洽、诞辰、扫墓、阴谋诡计、无所顾及

常常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用语,有的还保留了一定的古语成分: 特此函达、 妥否,请批示、欣悉、值此„„之际、 俯恤下情、体恤下困

文体不同,语气也不一样: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开端用语主要用于文章开头,表示发语、引据 为、为了、为着、查、接、顷接、根据、据、遵照、依照、按、鉴于、关于、兹、兹定于、今、随着、由于。

称谓用语用于表示人称或对单位的称谓:

第一人称:我、我单位、本人、本公司、我们。

第二人称:你、你局、贵公司。

第三人称:他、该公司、该项

递送用语用于表示文、物递送方向

上行:报、呈。

平行:送。

下行:发、颁发、颁布、印发、发布、下达。

引叙用语用于复文引据悉、接、顷接、据、收悉。

拟办用语用于审批拟办

拟办:责成、交办、试办、办理、执行。

审批:同意、照办、批准、可行、原则同意。

经办用语用于表明进程经、业经、已经、兹经。

过渡用语用于承上启下鉴于、为此、对此,为使、对于、关于。

期请用语:

上行:请、恳请、拟请、特请。

平行:请、拟请、特请、务请、如蒙。

下行:希、望、尚望、请、希予、勿误

实际的应用:

1.××省××局:

你 局《××》×字〔1983〕73号请示 已收到 ,经与××部研究 答复 如下:„„

2. 据 部领导指示精神,我局会同××司××办公室抽调×名同志组成了“××事件调查组”„„

3.《××××办法》 经 厂务委员会讨论通过,现发给你们,望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 参照 执行。

4.„„以上意见,如 无不妥 , 请 批转各部属院校。

5.„„为了„„的需要,特 颁发 如下指令。

6. 承蒙贵 局大力协助,我校×××研究所各项筹建工作已基本告一段落。

7.×××来函 已收悉 ,关于××一事,我部完全同意 你 局意见„„ 特此 函复 。

8.„„以大力协作 为盼 。

9.以上所请 如无不妥 ,以迅即 批复 为盼。

10. 该 生 是 我校××系××专业××级学员„„

11. 针对 该厂此类错误做法,上级有关部门曾多次行文, 责令 其有关领导迅即查清问题,限期纠正错误。

12. 获 悉 贵 总公司成立,谨表 贺忱 。

13.以上命令 着即 施行,不得 有违 。

14.以上通告,应使全体公民 知晓 ,切实 遵照 执行。

15.随函附送《××××情况统计资料》一份,请 查收 。

16. 根据 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我们 会同 有关部门,对农村电网改造工作进行了研究。

17. 为了 进一步提高我省企业管理干部的管理素质,决定对在岗企业管理干部有计划地进行培训。 经 征得四川省行政管理学院同意, 拟 委托 该 院举办企业管理专业班„„

18.以上请示,望予 批准 ,并列入二○一○年招生计划。

19. 为了 防止计算机2000年问题, 经 国务院批准, 现 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20. 遵照 省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的指示, 现 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文处理等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 转发 给你们。

7、中国文书发展史概说: 在我国古代的经籍中是有记载的。“人类有政治之组织,即有法令。有文字之法令即有公牍。”在我国,文书的出现可以上溯到夏、商、周三代。

1)、我国早期的文书与文书工作;2)、封建社会的文书与文书工作;3)、民国以后的文书与文书工作;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书与文书工作

我国早期的文书与文书工作:

一、上古时期——萌芽期

文书产生的原因:

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祈求神灵的宗教活动

甲骨卜辞是应用写作的最早雏形.

1、甲骨文,最早的应用文书。商代神权统治,事事占卜。事前占卜而记录的是“卜辞”,即计划决策;事后记录的称“刻辞”。

2、《尚书》上起尧舜下至春秋的文献,首部以应用文为主的散文总集。它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典”为君王颁布的法令;“谟”即谋权,会议记录;训诰,晓谕性文种,如《酒诰》,后者还用于分封赏赐臣民;誓,即誓词,出征时告诫将士的言辞,《汤誓》.

3、我国公文的起点很高。

甲骨文有了较为固定的结构形式,“前辞”“命辞”“占辞”“验辞”分别表明了占卜的原因、祝告的内容、神告征兆和验证结果。西周朝廷文书也已出现了程式化,开头常为“王亲令”“王令军曰”等 。

二、夏商和西周奴隶制社会:夏、商、周时期常见文书的种类:诰、誓、命、典

1、统治者对属下和民众发布的指令性下行文书,“诰”的文种。如《汤诰》、《大诰》、《康诰》等篇,就是当时统治者商汤、周公、成王发布的告民众书

2、誓、命的出现:《甘誓》、《汤誓》、《牧誓》等篇就是当时统治者夏启、商汤、周武王在出征前向军队发布的誓师词;“命”就是统治者发布的命令,如《文侯之命》等。

三、春秋战国时期

从早期到春秋属于初创时期

南朝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章表》中:

“章以谢恩,奏以按核,表以陈情,议以执异”;“章”是用来谢皇上恩典;”奏”是用来弹劾,揭露坏人的 ;“表”是用来陈述下情的;“议”是用来发表不同意见的.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均有史官,称太史,地委颇为重要。尤“记大事,书盟首”为神圣职责。 招贤养士,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战国四大公子”

纵观早期文书发展线索,可以有如下结论:

第一,文书的出现有赖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有赖于文字的产生,有赖于国家的产生。 第二,文书从其产生开始,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的基本职能便已出现。

第三,早期的文书种类随国家事务的日趋频繁而越来增多,文书的作用日益增强。

第四,在文种的使用上,早期的文书虽然有一定的区分,但未形成专门的文体,从总体上看,在使用范围上还没有严格的规定。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的国家文书机构——太史寮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书,我们可以在《左传》、《战国策》、《史记》中见到不少。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拟文制度、用印制度、职官制度和公文传递制度。

三、文书工作的确立——秦汉时期

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国,十分重视吸取历史经验教训,进行一系列的政治变革,对文书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

1、设立的文书机构:秦朝是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九卿”,最高的文书机构是丞相府,至东汉时, 尚书台成为东汉王朝的核心文书机关。

三公: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 太尉,掌管军事;

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

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 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

(二)对文书名称及用途作了一定的阐述:

1、皇帝使用的下行文书有:

制书:具有命令性 ;诏书:进行训示和答复;是在即位或去世时制发的;策书:对官员进行命封和罢免;戒书:对新任刺史太守训导。

2、臣僚上给皇帝的文书

秦始皇时期有誓、奏两种,到两汉时期又加“章、表、驳议三种,共五种。

(三)规定了相关的文书制度:

避讳制度:凡是涉及本朝皇帝、自己长辈或尊崇的的人名时,用改字、空格、缺笔、改音等方法代替。有公讳和私讳两种。避讳的范围有人名、地名、官名、物名。甚至还要改前代的年号、帝号、诗文、经文。

顶格书写制度;公文邮递制度。

(四)规定了一定的文书体式:

1、有发文日期;2、发文机关或官僚名称;3、收文机关或官僚名称;4、内容;5、结尾;6、文书主管签字

(五)文书组织运转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关中都建立文书工作的组织机构。

丞相府时国家收发文的总机关,西汉时尚书台代替,对历代的封建国家的文书工作的发展奠基了基础,成为重要统治工具。

四、汉代时期

西汉(公元前202 年~公元9 年)

西汉时期,除了使用简牍,还有缣帛使用比较多,后来的纸质。铁质文书当时出现的一种新文书,封赏臣宿将的纪录镌刻于铁片上,到梁代用银制作,到隋代用金来添置字。

东汉尚书台是皇帝的秘书机关,其官署设在宫廷之内、禁省之外。它的主要执掌是管理章奏文书、起草诏令,但实际上政务都由上书抬代表君主执掌,权力极大。尚书台设长官(令)一人、副长官(仆射)一人,下设尚书六人分十八人。

到了汉代,又出现了“章”、“表”、“疏”“议”等上行文;两汉时,官府之间,平级官员之间的平行文种“移民”的使用也逐渐多了起来;下行文则有“令”、“谕”、“教”等。 汉代文书种类:

上行文书:奏、章、表、议、状

下行文书:诏令、策书、戒书 、教、令、

保密文书:封事

公告文书:露布

五、文书发展期——魏晋、南北朝

魏晋以后,大部分使用纸书来书写文书,到东晋末叶,桓玄下令公文全部用纸来书写。分黄、

白两种,比较重要的用黄纸,可以防蛀的,一般文书用白纸书写。

文书用纸后,引起的形式和制度变化:

其一,文书从竹木的片或版等形式变为纸张的“卷轴”形式,卷轴虽然不始于纸张的应用,但卷轴形式却是纸张应用后才普遍起来的。

其二,由于纸张的应用,还引起了公文盖印方法的改变,有封泥办法改为水印、油印的办法。不仅如此,公文押字之制也因书写材料的变化有“骑缝”或“押缝”制度。

其三,公文判行之制由于纸张的应用更为普遍,判行字体也出现“凤尾婆娑”之行的草体字。

当时公文的地位:在〈典论·论文〉一书中,曹丕给予公文极高地位,“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各种文体进行概括分类,指出了文章共同的本质和他们各自的基本特征,最早的文章理论总结。

出现了最系统、精深地研究公文理论的著作——>,也是唯一一部包含公文起源、发展、文种变迁及写作规律内容的著作。

也出现了增加“启”、“笺”、“牒”等文书种类。

魏晋六朝,是文书与文书工作的转折期

六、文书成熟期——隋唐时期

隋 朝

隋朝时,主要的政府机关是五省、二台、十一寺。他们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均直接对皇帝负责。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一方面高度关注文书工作,一方面又轻视那些从事具体工作的吏。所谓“老吏抱案死”,(《隋书,儒林传,刘玄》)正是文书工作人员地位低下的写照。

它充分暴露出封建社会所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盾,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的封建社会文书工作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唐朝

宰相制度的改革以及科举制度的创立,使文书及文书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中书省负责草拟国家军政命令,门下省负责文书的审议,最后皇帝批准,尚书转发执行,三省中重要文书官员分别是中书舍人、侍郎、给事中、左右尚书、仆射。

为了限制三省文书官员的作用,皇帝又启用了新的文书人员——翰林学士

(二)唐朝文书工作发展

1、唐朝时,对文书种类及其用途进一步明确:

例如:天子颁布的文件有制、敕、册。

上行的6种:奏抄、奏弹、露布、议、表、状。

平行的关、刺、移。平民百姓之间的往来信函称辞。

2、重视公文的拟制和誊写;2、建立公文的封驳制度;4、公文的签署制度;5、规定公文传递方式方法,提高速度和效率;6、规定了公文的保密制度;7、规定了公文的用纸

唐朝不仅建立了一系列文书处理制度,还形成了中枢机构的文书运转程序

在唐代以前各朝,文书和档案工作混为一体的,唐代专门设立档案库—甲库,在三省分别设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标志着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分离,并且逐渐走向成熟。

七、宋代的文书及制度

1、文书组织机构

专司文书工作的进奏院、通进司,还有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枢密院。

2、公文的种类和用途

皇帝办法诏令文书有七个:册书、制书、诰书、诏书、敕书、御札等。

上奏文书:表、奏状、札子、榜子。

官府下行文书:札子、省札、榜文

官府上行文书:申状、白札子

平行文书:牒、咨报、密白

3、文书制度

文书避讳制度、文书抬头制度、公文书一文一事制度、公文折叠制度、公文的“贴黄”和“引黄”制度、公文誊写制度、公文书的签名、判署制度、规定办理公文的程限、规定公文的格式、加强文书的保密制度、文书传递改为军邮

这时期,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全面分离,北宋崇宁年间,在尚书省设立专门化的档案房——架阁库,之后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了架阁库。

八、元代的文书工作

1、文书的中央机构

这时的机构表现与唐宋较大的区别,三省变成一省—中书省,承担绝大部分中央行政运行的文书工作。

2、文书地位的转变:

文书开始俸禄低,不受重视,后来认识到重要性,开始制定各种严格的人员选拔制度,从地方到六部,枢密院,层层选拔任用,要最有经验、品行才能俱佳者选入秘书岗位,较少选用汉人担任书吏。

3、创立了新文书制度

(1)、照刷、磨勘制度;(2)、公文传递制度 “驿站”、“急递铺”;(3)、朱销文簿制度;

(4)、文书署押制度;(5)、文书缮写制度

九、明代的文书工作

明代是文书工作的完备期,废除了一千六百多年的丞相制度。

1、 明代的中央文书机构;主要的是内阁、通政司、六科、文书房和司礼监

内阁负责批答各地的奏章,作出初步的处理意见,草拟诏令;通政司是全国上下行公文案牍的出纳总汇;六科是协助皇帝处理六部事务的机构,负责辅助皇帝处理公文,也督促六部处理公文之权。

2、文书种类和体式也丰富了:

下行文:诏、诰、制、敕、册、谕、书、令、符、檄等十种

上行书:奏本、题本、书状、揭贴、讲章等

行移文书:平咨、平关、平牒

照会是明代首创,用于都督六部

也有了专用文书;

赋役黄册——总记土田丁口之户籍的文书

鱼鳞图册——登记土地所有权的文书,又叫田亩或丈量册。

军册——控制军士、保证兵源。

贴黄——人事文书,官员的考核、任用、封赠等均据此。

3、这是对公文的处理较为严格,出现了相关的公文处理程序:

有上行、下行处理程序,有专门机构负责,相互衔接配合,形成一定规范的程序。

4、文书工作制度

(1)条旨(票拟)制度

这是一种处理章奏的办法,从宣德皇帝到弘治时期完全确立。凡是内外衙门的上奏文书,由皇帝内阁大学士先以皇帝的名义在小纸票上拟出初步的处理意见,在当时称为“条旨”是明代首创。

(2)行移勘合制度

朱元璋为了防止六部、督察院擅自行移,逼拢诸司,害及于民,乃之半印勘合。比对朱墨,如果相同就火速奉行。

(3)屡禁繁文及贴黄制度

(4)文书格式、字体、抄写符号制度

5、文书体式改革

洪武十五年(1382年)颁布了《行移署押体式》和《行移往来事例》这是官府文书程式、使用范围和行文关系的立法性的条例。

十、清代的文书工作

公文用以内政、外交、军事、司法等公务,从上古、夏商周到清末,公文的种类也从典、谟、诰、誓增加到80多种.

清入关后国家机构的确立,文书工作系统的形成.

(一)、皇帝的诏令文书

清初沿用皇帝的谕旨有:制书、诏书、诰命、敕书。

(二)、上行文书:题本、奏本、奏折。

8、封建社会的文书与文书工作:

封建社会文书工作的发展

1、封建社会专制统治的高度集权国家。

2、封建朝代统治者对文书工作的重视和改良,成为服务统治的工具。

3、科举制度的建立,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恰恰又提高了文书队伍的文化水平,业务素质。

4、文书及文书工作是一种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继承和发展、完善。

5、社会生产推动的科技发展,文书的程序、采用设施得以改进,推动文书工作的发展。

书写材料的轻便、取材为阅读提供方便;印刷的发展、保密工作、文书处理程序、印信的使用等等。

9、民国以后的文书与文书工作:

“提高行政效率,建立万能政府”的口号,从而四次改革文书工作:

第一次改革

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文书和文书工作的条令和办法,重点确立了公文的程式、行文公式、公式用语、格式、用纸、分段、句读、使用白话等。

先后颁布公文程式条例。

第二次改革

实行行政效率改革和文书档案连锁法,对公文进行统一编号、统一分类、统一登记。 第三次改革

抗战期间,重点是为适应“三联制”大纲而对文书工作的改进。

设计、执行、考核,分层负责制、分级负责制,建立“幕僚制”制度。

第一、关于文件判行

第二、会稿

第三、关于承转公文

第四次改革

1947年组织秘书工作竞赛

分文书处理、缮写、档案管理三个纲要进行,企图通过相互竞争“振奋人心”为打内战出力,可以在于速度不在于内容的比赛,最终本末倒置。

经过几次改革,规模和频繁时前所未有的,虽让制定了系列的文书工作条例和办法,形成一定的规模,但由于国民党的从根本上代表大地主、买办资产阶级、官僚政客的蒋家王朝,最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客观对文书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写了患多条察报告和书籍,开办训练班训练文书工作人员 。

10、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书与文书工作

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1、1949-1954,为总结经验,进行局部改革时期。

2、1954年以后,文书工作迅速统一和发展起来。


相关内容

  • 公文写作能力.
    快速掌握与提高公文写作能力 公文写作的思维方式是转喻的方式雅各布森研究表明,隐喻和转喻是人类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的基本深层机制. 所谓隐喻和转喻,简单讲,就是我们表述某一个东西的时候,不直接说出事物本身,而是用别的方法表述这件事物.说某人:这头 ...
  • 什么是工作总结
    什么是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从理论认识的高度概括经验 教训,以明确努力方向,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机关事务文体.它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广泛使用的常用文体. 总结的写作过程,既是对自身 ...
  • 新公文写作格式
    2011年新公文写作格式与范文 函的写作格式 一.函的概念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函作为公文中惟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在行文方向上,不仅可以在平行机 ...
  • 公文写作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 a ). A.同级机关 B.同一系统的机关 C.三个以上的机关 D.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 2.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b ). A.公文的保密性 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c.公文行文程序 ...
  • 应用文又叫什么文
    应用文写作格式有哪些 1.书信 一般书信(包括请柬)包括五个部分:(1)称呼.信纸第一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2) 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写起,转行顶格.可有若干段落.(3)结尾.正文写完,如果正文最后 一行空格比较多,可以接着写"此 ...
  • 礼仪12 常用礼仪文书
    课题:常用礼仪文书 课时:1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礼仪文书的概念.分类.特点: 2.礼仪文书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礼仪文书的概念.特点: 2.掌握掌握礼仪文书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到礼仪文书的重要性,端正写作态度. 教学 ...
  • 电大专科行政管理专科[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作业1 一.结合教材,从主旨.材料.结构.语言等四个方面阐述实用型文章的特征.P2 答:实用型文章的特征就分别体现在以下这四个方面:(一)主旨单一.集中.明确主旨是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作者的意图.主张或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单 ...
  • 公文通告写作
    一,通告与公告的区别: 二,结构解析与内容要素: (一)标题 1,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工商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打击走私.投机倒把卖出进出口物品的通告> 2,发文机关+文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通告> 3,事由 ...
  • 应用文写作基础
    第一单元 导论 一.教学要求:让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概括性认识,为下面的学习奠定 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1.理解应用文的基本概念. 2.应用文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第一节 应用文概述 一.应用文的概念 应用文是国家机关. ...
  • 体育新闻报道用语特征研究_以新华网体育新闻报道为例
    新闻大学 XINWEN AIHAOZHE ·200912(上半月) 体育新闻报道用语特征研究 ---以新华网体育新闻报道为例 □张 珂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申办及成功举办,我国的体育事业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体育新闻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直接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