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试题九答案 - 范文中心

九年级语文试题九答案

07/02

九年级语文试题九教师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8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4分)

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di àn )奠基人,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 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 他是先行人, 劈荆斩(j í) 棘 , 把智慧锻造成阶梯, 留给后来的(p ān )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 是科学的旗(zh ì)帜, 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2、下列各句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4分)

①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言行一致,做好表帅,信守诺言,孩子才能学有榜样,才能成长为别人所信赖的、可靠的合作伙伴。 ( 帅--率 )

②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涯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 涯—崖 )

③十丈洞瀑布地处赤水河谷地带,谷的两边层峦迭嶂,群峰高耸。茫茫林海中,至今仍保持着原生性较强的生态环境。 ( 层—重 )

④郁孤台“冠冕一郡之形势,而襟带千里之江山”,隆阜郁然孤峙,画栋雕梁,甚为壮观,历史上名闻暇迩,文人墨客留下许多题咏。 ( 暇--遐 )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 )(2分)

A. 粟裕到达的第二天,陶勇带部队后来居上,也到了。 ....

B. 种种迹象表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曾经有过川流不息的江河,美丽茂盛的草原。 ....

C. 据悉,张导还是按照老规矩办事,尽管开机仪式比较隆重,但还是拒绝记者采访,看来来自全国的记者到时也只能是望尘莫及了。 ....

D. 当讲解员小心翼翼地为李放打开那些尘封了几十年的文物盒子时,他一脸疼惜地劝止说:“别开....

别开,这样看看就够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 )(2分)

A. 初春的黄山,是人们欣赏美景的好季节。

B.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C. 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D.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5. 名著阅读。(8分)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出游经历的国家分别是: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 。

6.古诗词默写填空。(11分,每空1分)

①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② 将登太行雪满山, 欲渡黄河冰塞川。(李白《行路难》)

③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⑤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一文的观点是 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舍生取义) ,这一观点让我们联想到文天祥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两句诗。

(6)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以魏尚自比,运用典故表达为朝廷建功立业的渴望的两句诗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7)《论语》中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7、下面三则材料都来自上海世博会,请就其共同点提炼出一条信息。(3分)

材料一:世博园区内布设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D —LTE 试验网,是世界上第一张基于此项技术的4G 试验网,通过这一世界领先移动通信技术,参观者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即时进行大流量的视频传输、网络下载等。

材料二:“电子标签”技术为手持门票的参观者带来惊喜。世博会的数千万张门票应用了射频识别技术,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电子标签”技术,人均通过世博园区入口闸机时间不超过20秒。

材料三: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各展览国带来了大量的最新科技成果。以色列馆展出一种黄豆般大小的胶囊,人吃下去就可以通过“人体漫游”方式完成一次无痛苦的体检。

你提炼的信息是:

示例一:荟萃国内外科技创新最新成果的上海世博会让人们现场触摸到当今高科技发展的“新脉动”。示例二:上海世博会是展示科学技术成就的盛会。示例三;高科技让我们生活更美好。示例四:高科技让服务更加人民性化。(抓住“展示科学技术成就”2分,语句通顺1分)

第二部分 阅读(52分)记叙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14分)雪中小卓玛

①玉树大地震之后的第七个早晨,我从震中的结古镇,驱车赶往西宁。忽然发现前面路边悄然站立着一个藏族小姑娘,双手捧着一个奖状大小的纸板,上面歪歪扭扭却又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个殷红似火的大字:“谢谢!”

②四周是茫茫的雪山,根本看不到村庄的影子,她是从哪里来的呢?

③停下车,我走过去,拉住她的手,轻轻掸去她头上的一层雪花。这个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小姑娘,约有五六岁的样子,蓬乱的头发,瘦瘦的小脸上是典型的高原红,额头上还凸起一道长长的已经结痂的伤痕。“你是哪个村庄的?”“谢谢!”“上学了没有?”“谢谢!”“你叫什么名字?”“谢谢!”

④我有些纳闷了,又问她这次地震中家里的情况。她似乎没有听懂,圆睁着大大的眼睛,迷惑地看着我,嘴里仍只是在重复着那两个字。我猛然明白,这里是纯粹的藏族牧区,她还没有上学,自然听不懂汉语。

⑤这么冷的天,是谁让她来的呢?震中心周围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了,伤亡惨重。她的家中,她的小村灾情如何呢。这个小姑娘,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希求援助呢?

⑥但我马上否定了自己。地震之后,难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都得到了政府救济,逝者安葬,伤者就医,失居者也都有了帐篷,有了粮食,有了饮水。正是因为这些,灾区才安定下来。

⑦况且她额头上的伤口,早已经过医生处理,且已经结痂了。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也算干净整齐。再看她的神情,更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⑧我决定把车上的食品,送给她一些,还有她的家人。那是从城市里买来的一些奶制品和肉制品,花花绿绿,包装精致。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不仅摇头,红红的小手也在摇动着,像风中的枫叶。

⑨我坚持着,有些强行地塞给她。她迟疑了一下,只得从其中拿了一块造型别致的巧克力,揣在怀里。接着,恭恭敬敬地冲着我,鞠了一个躬,再次清晰地说出了那两个字:“谢谢!”之后,她细心地把巧克力塞进贴身的兜兜里。

⑩做完这一切,她又用双手托起了那个宝贝纸板,高高地抱在胸前,遮住了自己的半张脸,只露出两只大大的眼睛,像青海湖一般澄澈和镇静。虽然我不知道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灾难已经过去,作为一个小小的亲历者,她只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的感激。

⑪从她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与年龄并不相符的镇静和成熟!我们城市里的五六岁的孩子,在这样的冰雪天气里,会干什么呢?或许正依偎在妈妈怀里睡觉呢?或许正在暖意盈盈地房间里玩游戏吧?哦,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理解人生的艰难吗?你们品尝过感恩的味道吗?你们明白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吗?

⑫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楚楚可怜的藏族小姑娘,她才五六岁,通过这一场灾难,却已经开始真切地感觉到了这一切。

⑬孩子,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权且按藏族人通常的习俗,称呼你小卓玛吧。我也不了解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但我理解和明白你的心事。不过,今天太冷了,雪太大了,你还是回家去吧,哪怕只是一顶简陋的帐篷。

⑭我再三地劝她。这个小姑娘,这个小卓玛,却像巴颜喀拉山一样坚定和倔犟,她虽然明白了我的好意,但再一次摇了摇头,用手指了指纸板上的那两个字,指了指远方,又指了指自己的心窝。

⑮哦,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小卓玛,我的眼中酸热热的,情不自禁地双手抱拳,面对她的痴情,面对她的坚定,深鞠一躬,并模仿着她的语气,说了一声:“谢谢!”

⑯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

8.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2分)

小卓玛决定地立在风雪中向救援的人们表达感激之情。(关键词:风雪中、小卓玛、感激)

9.(1)理解第⑻段“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的含义。(2分)

细腻生动的描写,反映了小姑娘内心的变化过程。“眼睛一亮”是因为她很喜欢且很需要那些包装精致的食品,“旋即又摇了摇头”是因为她要把那些食品留给更需要它们的人。

(2)第⒀段“我也不了解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但我理解和明白你的心事”一句中“你的心事”指什么?(2分)

小卓玛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的感激。

10. 小卓玛说的“谢谢”和“我”对小卓玛说的“谢谢”的含义是一样吗?请说明理由。(3分) 不一样。小卓玛说“谢谢”是为了表达对救援人员的感激之情。“我”对小卓玛说“谢谢”是因“我”被小卓玛的痴情、决定所感动而表达的由衷的敬佩之情。

11.品味第⒃段,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其作用。(3分)

“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照应了第①段。同时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突出了小卓玛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和感动,升华了主题。

12. 简述小卓玛的形象。(2分)

小卓玛是一个纯真、镇静、成熟、决定、顽强、知恩图报的懂事的小姑娘。

二、现代文阅读(12分) 奇妙的动物玩耍

①玩耍是人类的天性,通过玩,可以启发我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我们的创造力,那么动物呢,它们玩耍吗?据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动物也是玩耍的高手,甚至有些值得我们人类学习。 ②和我们最亲近的狗,就是一个玩耍的高手,。

③那么动物为什么要玩耍呢?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动物玩耍是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演练。 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玩耍方式。老虎、狼、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在刚出生不久,就接受父母的“特训”,练习伏击、突袭,练习短跑,为了提高它们的技能,它们的父母甚至抓来小动物进行“实弹演练”,让孩子们在玩耍的过程中掌握捕食的技能。对于一些弱小的食草动物,它们一出生,父母就训练它们不规则的短跑,训练它们互相追逐跳跃,训练它们急速转弯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这些技巧将成为它们日后逃生的法宝。

⑤。例如,雌性的猴子,从小就和妈妈玩儿梳理皮毛的游戏,为日后做妈妈而准备着;而雄性猴子,则更喜欢拳击、摔跤的游戏,为其日后抵御外来侵略而练习“看家本领”。

⑥玩耍有助于大脑发育,玩耍对大脑的锻炼就像举重锻炼肌肉一样,因此,有科学家甚至将玩儿称作“大脑的食物”。而且,动物的智商和玩耍的时间成正比。海豚就是一个典型的善解人意的玩耍高手,大部分时间在玩耍中度过,即使捕食的时候也在玩耍;黑猩猩的玩耍时间大于其他猿类。现在你知道它们聪明的原因了吧。

⑦科学家把最典型的三种动物袋鼠、树袋熊和袋熊放在一起,研究发现,喜欢玩耍的袋鼠脑容量高于不喜欢玩耍的树袋熊的脑容量,而且喜欢玩耍的动物,更为活泼、更招人喜爱,它们的大脑也更发达。

⑧那么玩耍是怎么促进大脑发育的呢?研究发现:小动物刚出生时,因活动量小,链接其大脑细胞之间的神经是过剩的,如果这些过剩的神经不被使用,就会慢慢退化,而动物玩耍时,其各个器官和神经都被调动了起来,大脑需要更多的能量,这无形中锻炼了脑神经链接,大脑就在“玩儿”的刺激下,越来越发达,脑容量也相对增大。

⑨随着科学的发展,动物越来越多“玩儿”的秘密将被我们知晓,但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需要我们去探究,让我们拭目以待。

13.通读全文,简要概括玩耍对于动物有什么意义?(2分)

玩耍是动物的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演练;玩耍有助于大脑发育。

14.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⑦段的表达作用。(3分)

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举三种动物中喜欢玩耍的动物大脑更发达的例子,并将袋鼠的脑容量与树袋熊进行比较,具体形象突出地说明了玩耍有助于动物大脑的发育,增强说服力。

15. 阅读文章第⑧段,说一说加点词语“研究发现”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不能删去。“研究发现”是“经过科学家认真研究发现”的意思,表信息来源,说明这些知识和结论是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可信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去掉后,信息来源不明确,结论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降低。

16.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第⑤段的横线处填写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不仅不同的动物玩耍方式不同,即使同一种动物,雄性和雌性的玩耍也不相同。

17. 下面四个选项中,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2分)

A. 本文运用逻辑顺序,围绕“动物的玩耍”,逐层深入地展开说明。

B. 文章第④段中的“特训”与“实弹演练”中的引号,在这里表示特殊含义,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C. 文章第①③⑧段,多次运用反问句式,语气强烈,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并引出下文的详细介绍。(多次运用设问句式)

D. 第⑨段告诉我们动物玩耍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启示我们科学探索无止境。

18. 结合你平日的观察,在第②段空白处补写一段文字,生动具体地描写小狗玩耍的情境,写到下面的方格内。(要求: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②不能抄袭文章原句;③60字左右)(4分)

示例:每当我们带着它散步时,它就会在你的前前后后跑来跑去,并且时常摆出前腿微曲,臀部后翘的姿势,不停地摇动尾巴,在向你示意:来吧,和我一起玩儿吧!

三.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第下列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9.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 (2分)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B.伐竹取道 十年春,齐师伐我 ....

C .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D.以其境过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20.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犬牙差互 参差不齐 ②悄怆幽邃 怆忧伤的样子 ....

2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翠的树枝和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长短不齐,随风飘动。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向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22. 文章第②段描写的是水,但作者并未直接写水,而是描写 游鱼和 日光 ,以此表现水的清澈

特点,从栩栩如生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欢愉(欢快、愉悦、高兴、快乐等)心情。(4分) 夏王使羿①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 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 ”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乃命羿曰( 命令; ) (2)更射之,又不中(再次,第二次; )..

24.将下面的句子用“/”进行断句(2分)

斯 羿 也/发 无 不 中/而 与 之 赏 罚/ 则 不 中 的 者/ 何 也

2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人们(如果)能排除忧愁与快乐(的干扰),抛弃万金(厚赏),那么天下之人的射箭本领都不会比羿差了(“遗、去、愧”三字是翻译重点,各占1分,共3分,扣完为止。)

26、请谈谈你读此寓言故事的感悟(3分)

本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一个人无论水平有多高,只要患得患失,就难以成功。能围绕故事寓意并结合自身实际展开话题,发表看法,观点正确即可(3分)

译文;夏王叫羿射一个一尺见方的兽皮靶子,靶心直径只有一寸。他命令羿说:“你射吧! 射中了,就赏你万金! 射不中,就减去你一千户的封地。”羿听了夏王开出的条件,脸上失去了平时的自信,也没有平时那种游刃有余、轻松自在的表情。他呼吸急促,慌慌张张,拉弓射箭,第一箭没有射中; 再射第二箭,又不中。夏王问太傅弥仁:“这个羿啊,平日箭无虚发,可是今天和他定了赏罚条件,就射不中了; 怎么会这样呢? ”太傅弥仁回答说:“像羿这种情况,内心忽然高兴或恐惧,不但不能增强实力,反而是祸害,夏王的万金重赏反成了灾难。人们如果能排除忧喜的干扰,置万金厚赏于不顾,那么天下之人的射箭本领都不会比羿差了。”


相关内容

  • 高三年级 语文模拟试题新课标参考答案
    --捡旧铁圈--自玩铁圈 高三年级 语文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C 2.A 3.D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
  •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二)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春天的风是那样轻,春天的雨是那样细,春天的感觉是那么好,就让我们浴着春风,去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妙吧! 一.书写展示台.抄写生字,给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画"★ ...
  • 四年级语文 第七册 白公鹅试题及答案
    14* 白公鹅. 轻松起步 1 我会拼得准,还能写得棒. qi ān ɡ di ào k ǎo l ǜ li án y ī sh ǔ y ú zh ǔ z ǎi 2 擦亮眼睛,仔细分辨多音字并组词. 3 我能快速发现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
  • 七年级语文趣味竞赛试题(附答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5% A.惊心动魄(pò) 凶神恶煞(shā)B.拈轻怕重(niān) 小心翼翼(jì) ....C.俯首帖耳(tiē) 销声匿迹(jì)D.无稽之谈(jī) 戛然而止( jiá ) ....一. ...
  • 五年级语文下册 竞赛试题4(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语文竞赛试题4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ùnqiào jī fěng liú huáng pãng pài hǔ pî zhì kǎo jīng yíng ( ) ( )( ) ( ) ( ) ( ) ( ) zī yá li ...
  • 二年级语文 第15课 小柳树和小枣树试题及答案
    15 小柳树和小枣树 轻松起步 1 我的写字板. 2 开心模仿秀(照样子填空). 例:又(红)又(大) 又( )又( ) 又( )又( ) 又( )又( ) 弯弯曲曲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 巧手填词语,我要争第 ...
  • 20XX年青龙县小学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青龙县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语文四.五.六年级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严格按照局长和教研室的命题要求进行命题,本着"既紧扣书本,又略超越书本:既注重基础知识,又重 ...
  • 水磨小学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萌水镇水磨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教学理论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 3.是语文课程标准设定识字写字学习目标的一 ...
  •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测试题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班级 姓名 (一) _________________ ① 王若飞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前,他因为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在监狱里,他经常对难友们说:" 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 ...
  •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安徽省2016年初中毕业班第五次十校联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心远地自偏 ②草色入帘青 ③ 谁家新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