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 - 范文中心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

02/02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

本课是六年级宇宙单元的起始课,自然要了解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了,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关于月球的探究相当一部分功夫是在课前了,要让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并在课中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这是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同时明白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上这节课教师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录像资料、书籍等,学生锄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还要自己准备卡片、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

2、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3、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的卫星——月球》。

(板书课题)

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雷 (1564~1642)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他是为维护真理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战士。恩格斯称他是“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1564年2月15日生于比萨,1642年1月8日卒于比萨。伽利略家族姓伽利雷(Galilei),他的全名是Galileo Galilei,但现已通行称呼他的名Galileo ,而不称呼他的姓。因为翻译问题,所以姓众说纷纭,以伽利略·伽里雷为准

天文学 他是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位科学家。这些成果包括: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现称伽利略卫星),太阳黑子和太阳的自转,金星、木星的盈亏现象以及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等。他用实验证实了哥白尼的“地动说”,彻底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天动说”。

4、播放关于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的视频资料。

(这些资料中有发达国家的,也有中国的。为了让学生更好了解中国的探月工程,我补充“嫦娥探月”的部分视频。)

说说看了这些视频,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

(这里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中国的探月情况和发达国家对比,了解差距,激发斗志。)

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梳理板书: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5、讨论: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6、师: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

7、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预设: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二、制作我的“月球卡”

1、师:课前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你们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内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轮流发言;发言者要说明信息的来源;有冲突的地方要记下来,然后分类整理。)

3、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4、师:从刚才汇报的情况看,同学们收集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月球的运动;二是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有关人类登月的故事。通过交流,你有什么问题吗?

(这个问题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找找各个信息之间的联系,引起学生思考。同时,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解决一些分歧性的问题。)

5、下面请大家根据各组交流的情况,完成月球基本信息卡的制作,将有关的信息填写在活动记录中。

(先让学生讨论一下制作的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资料,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制作自己的“月球卡”。制作 “月球卡”实际也是整理信息的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以课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

6、小结:通过制作“月球卡”,我们发现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很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三、拓展延伸

在课外进行“月球卡”的展示评价活动。

板书设计: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制作月球卡:

月球的运动、基本数据、地形特点、人类登月故事等

《地球的卫星——月球》的教学设计

一、我对本课的理解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自古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有关月球的神话故事不少„„人类不仅有对月球的幻想和向往,也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索,教材中的几组图片反映了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认识过程。这个历时几千年的过程不仅仅是探测工具不断改进的过程,更体现了科学不断推进,人类不断探索的精神。特别需要指出,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还没有终止,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接


相关内容

  • 揭月球山脉形成之谜:地球小卫星撞击形成
    科学家揭开了月球山脉形成之谜,由一个大型天体撞击所致. 几十亿年前,一颗行星撞击地球,最后孕育出月球. 北京时间9月7日消息,月球近侧较为平坦,远侧则多山,科学家长久以来便对两侧的地形差异感到困惑.美国天文学家现在认为,月球曾遭到一个巨大天 ...
  • 信息化在"嫦娥一号"卫星上的应用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IT的领军人物们,上午好! 非常高兴,我有机会在今年的CIO年会上介绍一下信息化技术在"嫦娥一号"卫星上的应用. 我做关于信息化的演讲,开个玩笑,是不太适合的,因为我本身是"嫦娥一号&q ...
  • 月亮的知识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千米,虽然很大,但不及亚洲的面积大.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重力则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转.这个轨道 ...
  • 曲线运动典型例题
    曲线运动典型例题 平抛典型题 1.如图所示,人在岸上用轻绳拉船,若人匀速行进,则船将做( ) A. 匀速运动 B. 匀加速运动 C. 变加速运动 D. 减速运动 3.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来记录 轨迹,小方格的边长 ...
  • 解密嫦娥三号探测器
    解密嫦娥三号探测器 嫦娥三号探测器研制技术跨度之大,设计约束之多,攻关过程之艰辛,令很多参与任务的设计师刻骨铭心. 随着嫦娥三号任务的开启,人们的目光又一次聚焦中国航天.作为我国首个在地球以外天体实施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的航天器,嫦娥三号探 ...
  • 宇宙航行导学案
    6.5 宇宙航行(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 2. 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用两种方法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3. 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培养献身科学的价值观.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1.弄清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 ...
  • 关于月球的资料
    汪佳毅: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地球.另一方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间中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它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而当探测器 ...
  • 20XX年小学毕业考试科学试卷
    谷城县2010年小学毕业考试 一.探究生物的演化.(18分) 1. 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古代生物的 . 或 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 . (2)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于 ...
  • 太阳月亮地球
    太阳(英文:Sun, 法文:Soleil)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质量的99.87%都集中在太阳.其中心区不停地进行热核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以辐射方式向宇宙空间发射. 简介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由里向外分别为太阳 ...
  • 3探索宇宙
    3 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及八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 2.知道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以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3.了解宇宙是由银河系和大量的类似银河系的河外星系构成,且宇宙是无边无际的. 4.指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