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 - 范文中心

经济全球化

04/24

经济全球化

当今世界,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引人注目的大趋势。在21世纪,以和平和发展这个当今时代主题为大背景,世界经济诸主要趋势呈现为新的发展状况,这些趋势同时并存、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迈向21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图景。观察和分析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对于我国是十分重要的。

1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这个名词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经出现,很快风靡全球。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关系世界经济全局的发展大趋势。一方面,诸如东亚金融风波,以及今后可能出现的其他世界经济重大事件,都离不开经济全球化这份大背景。试想,若无贸易、投资自由化,何来东亚国家的出口导向、大进大出、经济很大程度上依靠外部资源和市场的状况?若无金融自由化、信息化、何来大量资金出入自由的方式和划拨便捷的手段?若无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一体化,何来触动一点多极化、区域化等等趋势的新发展,都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各国都要正视和加深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认识,并采取响应的对策。自1997年以来,“全球化”的提法也开始出现在中国领带人的正式报告中——江浙民在中共中央的十五大的报告中提出:“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太走向世界”。

2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表现之一,是经济资源日益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这种流动是日益自由的,即弱化国家界限的障碍,实行经济自由化。就以关税率大幅度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贸易自由化而言,二战结束后初期,世界各国进出关税水平为40%,而现在工业品的平均关税水平,发达国家降至3%发展中国家降至14%。 经济全球化表现之二,是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日益全面,包括商品、劳动、资本技术等在内;愈宜大量,包括流动速度加快、规模容量增大等。这具体体现在资源国际流动的各个领域的扩张上,世界商品贸易额在1948-1999年年

均增长6%,远高于同期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年均增长3.8%)。1999年世界贸易额高达6万多亿美元。特别是作为国际分工、跨国生产和资源流动主体力量的跨国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转让,均分别占世界相应总额的70%以上。

经济全球化表现之三,是把世界各国经济更紧密地联结为一个全球经济的各种资源流动方式、相互结合、影响。这种资源国际流动方式、领域结合、一体化发展,主要表现为促进、转换、互补三个方面。相互促进,是指某种资源流动方式、领域自身发展的同时兼及促使其它方式、领域的发展。相互转换,是指某种资源流动方式、领域发展的动机,既可以通过自身的发展来实现,也可以转换为其他方式、领域的发展来实现。相互弥补,是指某种资源流动方式、领域发展的䟔,由其他相近的方式、领域的长足发展来弥补。

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之四,是世界各国经济日益相互开放和融合。具体而言,各国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与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的相互依赖一般用“贸易依存”来体现,战后几十年中世界经济的贸易依存度迅速上升。全球货物与服务的出口占全球总产出的比重,1950年仅为7%,而据世界银行《1990/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统计,现已达到23%;而且不仅世界各国平均的外贸依存度超过了20%,诸如美国、日本等经济大国的这一比重也突破了20%的传统界限。

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之五,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与整个世界经济的变动愈宜相互影响和制约。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融合、依赖愈宜加强的状况决定了两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一方面,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受外部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和制约。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较低的失业率,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没有上升。美国经济状况较好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可以说经济全球化和美国对外经贸的发展,是美国经济“一高二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变化产生影响和制约。譬如1997年泰国发生金融危机,引起东南亚金融危机,又波及韩国、日本,使占世界经济1/5比重的东亚经济体出现严重衰退,从而使整个世界经济增长下降。

3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基础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基础是国家分工、从未国际分工的形成、发展决定着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发展;国际分工的二重性决定着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它既是国际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反映,又是国际生产关系的反映。

一方面,国际分工从而全球化市域生产力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在历史上,正是由于机器大工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分工才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形成了国际分工;并通过各种经济纽带把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连接起来,促成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国际分发展。在当代,也是由于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进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得国际分工在广度、深度上有了新的巨大发展;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交融愈宜广泛和深入,从而经济国际化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并以其强劲的势头迅速发展;因此,国际分工从而经济全球化,反映了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有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是一客观进步的过程,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对于世界各国都是必然的,而且这种参与既促进了发达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落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国际分工从而全球化又是与一定的国际生产关系体系统一在一起的。国际分工所体现的生产过年关系的性质,取决于参见国际分工的各国生产关系的性质,且不说产生之初的国际分工是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就是在当代世界,尽管有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是国际分工体系中占主体、支配地位的参与者,从而当代国际分工体系的性质主要由资本主义积累规律的支配具有剥削、不平等、两极分化性质。

文章出处参考《地球系统科学》毕思文(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相关内容

  • 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环境的威胁和挑战
    五.经济全球化中的国家安全风险防范战略 主权国家的全球战略所关注的主要是主权国家在参与全球活动以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所必须的成本分担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利益分配问题,包括安全利益.经济利益等等.后发展国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是实现经济起飞 ...
  •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汇总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5分钟讲稿) 第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一个超级大国和多 ...
  •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基础知识复习<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十二)(学生用) 深圳布吉高中 张继良 一.考点展示 十二.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本课考点有两个: ㈠ 经济全球化 ㈡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㈠经济全球化,这个考点有三个知识点 知识点1:经济全 ...
  •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
    ` 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各国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紧密联系,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 ...
  • 浅析世界经济发展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2009年是被历史铭记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人类首次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经济负增长.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已大体上得到控制,受其波及和拖累的世界经济也已经显露出各种复苏的迹象.与此同时,有关世界经济形势及走势的各种主要指标给出的信号方向不一, ...
  •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第一,新科技革命的作用.第二,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第三,相互依存的加深和经济协调的加强.第四,对第三世界廉价原料材料的掠夺.第五,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竞争 ...
  •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 ...
  • 高一必修一政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 ...
  • 经济危机与经济全球化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1.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2.原因: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 之间的矛盾. 3.影响: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以及国 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 ...
  • 世界经济概论课后习题及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课后习题90%完成版和部分重点强调 [更新记录] Jan.5th 00:57 更新国际直接投资五个动因理论的详细定义(是重点,但建议选择性记忆„) Jan.4th 22:00 更新经济全球化定义 22:22 国际货币定义调整为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