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赴南极考察简介 - 范文中心

中国赴南极考察简介

04/26

中国赴南极考察简介

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发,于12月26日5时胜利抵达南极洲。全体队员英勇奋战,只用了26天,就建起了中国南极长城站。同时,由72名科技人员对南极半岛西北部的广阔海域进行了综合性科学考察,取得了宝贵的数据资料。 长城站现已初具规模,有各种建筑25座,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拥有较为完善的科学实验室。长城站每年可接纳越冬考察人员40名,度夏考察人员80名。

南极中山站是中国第五次南极考察时建立的。1989年2月26日建成并举行了落成典礼。 中国南极考察工作自1990年起由建站为主转入以科学考察和资源调查为主。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则广播稿现场录音和文字报道相结合,表达上运用口语和书面语,报道事件条理清楚。教学本篇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播音时的感情、语速、语调。 教学步骤:

1.速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①记者们分别从什么地点报道了什么内容?在报道方法上有什么不同?②课文安排材料的顺序是什么?③将本文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④从题目及内容看,本文有哪些特点?

2.模拟播音,体验文中情感:①由录音新闻的特点,体会括号中录音的作用,并安排学生模拟。②模拟播音。③教者作适当点评,结合“探究·练习”第三题,体会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3.小组读书、讨论下列问题:①第2段中,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②第3段中,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③比喻句的运用有什么好处?(结合“探究·练习”第二题讨论)④第二部分报道了哪几点内容?⑤末段中,负责人的讲话包括几层意思? 4.自由读,感悟:①教师播放一小段录制的录音新闻,让学生感受其特点;②让学生轻声自由读,边读边赏,想象描写的场景,感悟现场的气氛,体会文章的感情。

5.总结:师生交流学习本文的感受,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的写作特点、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的语言特点。

6.课外阅读《飞向太平洋》,比较两者的异同。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这则广播稿,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现场感强。可进行模拟播音比赛。此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理解语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及思维、答辩能力。 教学步骤:

1.课前准备:①以小组为单位,明确分工,模拟播音,准备比赛。②理解全文内容,画出美词佳句及疑难处,设计成问题,准备提问。

2.活动安排:①将全文分为四部分(1-4,5-7,8-12,13-16),小组抽签、准备。②活动形式:每小组播音后,其他组学生作点评,并提出问题,要求解答。(时间5分钟)(教者对提问、解答要多鼓励,对不能回答的问题,要适当引导。)③师生共同作简要点评。 3.总结:①谈谈这篇课文的特点或参加这次活动的感受。②以《模拟播音》为题,写一篇报道本次活动的消息或小通讯。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通过比较阅读,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阅读能力,感受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还可将《“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决战太空》等篇并入,一起比较学习。教师亦可鼓励学生自选篇目研读。

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向学生推荐比较阅读篇目:《飞向太平洋》(见《语文读本》)《录音新闻》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决战太空》(见上学年课本2001年12月版),提出如下要求:①读这四篇新闻稿件,以标题新闻的形式,概括出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②阅读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分别是什么?③注意比较几篇文章的异同点,如体裁、选材、写法等方面。 2.课堂讨论、交流:采用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教师引导的形式,师生互动,解决预习题及学习中遇到的其他问题。(比较阅读可引导学生就某一点展开讨论)

3.以“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为主题,自办一期小壁报,在班级交流、展示。 【资料整合平台】


相关内容

  • 阿蒙森-斯科特站1
    阿蒙森-斯科特站 世界最南的站--美国阿蒙森-斯科特站:1957年1月23日建 于南极点,海拔2900米.以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位著名探险家阿蒙森.斯科特的姓氏命名.每年有30人左右在这里越冬. 阿蒙森-斯科特站建有4270米长的飞机跑道.无 ...
  • 大洋洲旅游
    澳大利亚: 1.堪培拉: 最佳旅游时间:堪培拉的夏天(12月至2月)偏热,而冬季(6月至8月)偏冷.到堪培拉旅游的最佳时间是在澳大利亚的凉爽温和的春季(9月至11月)和秋季(3月至5月).春季(9月至11月)里,堪培拉阳光明媚,树木葱郁,百 ...
  • 南极一片净土教学反思
    反思一:南极一片净土教学反思 教学时,首先,我引导学生运用默读.朗读等方式,读通.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2.边读书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为了使南极永远是一片净土,人们是怎样做的? ...
  • 山东省临沂市20**年届中考地理模拟试卷.doc
    2016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地理模拟试卷(样卷) 一.选择题(共25道,每小题0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试题解析 1.6月16日, ...
  •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2.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 ...
  •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题(选择题)
    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俄罗斯 B.加拿大 C.中国 D.美国 2.下列属于地广人稀的国家有: A.日本 B.中国 C.新加坡 D.澳大利亚 3.五大湖中,全部位于美国境内的是: A.休伦湖 ...
  • 南极东部拉斯曼丘陵区的地貌*
    作者:李栓科 地理学报 1995年04期 提要 拉斯曼丘陵地处极地永久冻土带,风力作用频繁.各种冰缘过程主宰了现代地貌特征的形成,无冰区历史短暂及南极东部古老结晶地盾的相对稳定性,使风化微弱,并以寒冻风化为主.风力地貌.冰缘地貌.冰川地貌. ...
  • 生态学臭氧层空洞
    社会发展与生态问题----臭氧层空洞问题 姓名: 班级: 学号: 人类社会日新月异,地理大发现以来,人们两三百年创造的财富总额竟然超过了过去几千年的财富总额,但是很多人在享受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的时候忽视了文明背后的代价.正如那句网络 ...
  •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全套北师大版)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一.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形状: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大小:①平均半径:6371千米②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③赤道周长4万千米 2.地球仪 1) 地轴:地球自转的假想轴, ...
  • 企鹅的故事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 企鹅的故事 高登义 记得我1984年第一次赴南极科学考察时,8岁的儿子曾经给我来信说:"爸,请您一定要给我多拍一些企鹅的照片回来!企鹅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样子太可爱了!" ① 根据生物学家研究,世界上有18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