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系外行星大气的新方法 - 范文中心

探测系外行星大气的新方法

10/17

原文标题:New Way of Probing Exoplanet Atmospheres

来自:ESO; 发表时间:2012.6.27;

原文作者:Ignas Snellen,Matteo Brogi,Jayne Birkby,Remco de Kok,Richard Hook;

翻译:gohomeman1   审校:Linq(编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天文学家掌握了一种全新的 研究系 外行星 大气细节的 方法 — 即使它未经过母恒星 前方;一个国际团队借助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 甚大望远镜(VLT)直接获得了牧夫座τ b的 微弱光芒。因此他们也得以首次研究了其大气成分,并精确测量了其轨道和质量——解决了15年前的 老问题。令人惊讶的 是,团队还发现行星 的 高层大气比预期的 冷。

研究报告将刊登在2012.6.27出版的 《自然》期刊上。

牧夫座τ b和其母恒星 的 艺术概念图。大图下载,版权:ESO,L. Cal?ada。

牧夫座τ b(注1)发现于1995年,是最早发现的 系 外行星 之一,迄今仍是离我们最近的 系 外行星 之一。虽然母恒星 用肉眼就能方便地看见,但其行星 当然看不见。事实上,它是一颗巨大的 “热木星 ”,非常靠近其母恒星 ,仅能通过它的 引力效应发现其存在。

就像大部分系 外行星 一样,牧夫座τ b并不从其母恒星 的 盘面前经过(就是不会发生凌星 现象,我们刚刚看过金星 凌日的 )。就在不久前,凌星 还是研究热木星 大气的 基本条件:大气会吸收某些特定的 星 光波长,从而在光谱上留下吸收线。而现在恒星 的 光不会被行星 遮挡,我们自然无法研究行星 的 大气成分了。

但现在,经过15年的 不懈努力,天文学家借助ESO位于帕拉纳尔天文台的 甚大望远镜(VLT)上的 高分辨率冷冻近红外中阶光栅仪(CRIRES仪,注2),终于直接探测到了牧夫座τ b的 微弱光芒,从而能够首次可靠地研究其大气结构,精确测量其质量。团队比较了高精度的 红外光谱(2.3微米附近,注3),采用聪明的 新方法,从强烈的 母恒星 信号中梳理出微弱的 行星 信号(注4)。

报告首席作者、荷兰莱顿天文台的 Matteo Brogi 解释说:“感谢VLT和CRIRES仪的 高分辨率,我们得以研究远超过去的 系 统光谱细节。由于整个光谱中,行星 光所占的 仅有0.01%,所以真是很难的 。”

PDF中配图,表述行星 对整个光谱的 影响效应。

大部分的 系 外行星 通过其对母恒星 的 引力作用而发现,因此它们的 质量大小就不够明确:只能分析得到一颗行星 的 质量下限(注5)。而本研究倡导的 新技术就强大得多。直接观测到行星 的 光就能测量行星 的 轨道倾角,因此精确算出其质量。通过跟踪行星 绕恒星 的 运动,团队已经准确测出,牧夫座τ b的 轨道倾角为44°,约6个木星 质量。”

报告合作者,莱顿天文台的 Ignas Snellen分析说:“VLT的 新观测解决了15年来牧夫座τ b的 质量问题。新技术也意味着我们能像分析计算质量那样,精确研究那些不发生凌星 现象的 系 外行星 的 大气,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做到的 。新技术是个巨大的 进步。”

除了发现牧夫座τ b的 大气微弱光芒、测量行星 质量,团队还统计了大气中一氧化碳(CO)的 数量,以及不同高度的 大气温度,并与理论模型相比较。令人惊讶的 是,新观测表明行星 大气的 高层温度较低,这与预期的 相反——我们在其他热木星 的 大气中发现的 “逆温层”现象:高度越高,温度也越高(注6、7)。

VLT的 成功观测表明,就详细分析不发生凌星 的 系 外行星 的 大气而言,地面望远镜的 高分辨率光谱仪是很有价值的 工具。随着未来更多分子微粒的 发现,天文学家能更多地了解系 外行星 的 大气结构‘通过沿着行星 轨道的 光谱测量分析,天文学家甚至能够跟踪其大气的 日夜变迁。

Ignas Snellen分析说:“新观测展示了像E-ELT这样地面望远镜的 巨大潜能。也许有一天,我们还能发现类地系 外行星 大气中生命活动的 证据。”

团队研究报告已刊登在2012.6.28出版的 《自然》期刊上,标题:“牧夫座τ b的 沿轨道运动中,白昼面发出的 信号。”

附注

1、牧夫座τ b,其中小写的 b代表发现的 围绕母恒星 的 第一颗系 外行星 。τ是希腊字母,是恒星 在星 座图中的 编号。母恒星 本身用牧夫座τ A表述(仅在区别双星 系 统子星 或发现了系 外行星 后,否则无需用A说明)。

圈标出牧夫座τ在星 座的 定位,图中明亮的 α星 就是夏季大三角中的 大角星 。版权:ESO,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天空和望远镜杂志

2、高分辨率冷冻近红外中阶光栅仪,英文为CRyogenic (high-resolution) InfraRed Echelle Spectrometer。

3、在中红外波段,母恒星 的 辐射远小于可见光波段。因此该模式更有利于发现微弱的 行星 信号。

4、本研究区分光谱吸收是来自地球大气还是来自行星 的 方法是:行星 在轨道上绕恒星 运行产生的 速率远大于地球大气分子的 运动。不久前,同一团队使用该技术,测量了一颗系 外行星 凌星 时的 速率。

5、因为我们通常无法知道行星 的 轨道倾角。这样,高倾角的 大质量行星 和小质量的 低倾角行星 会产生相同的 引力效应,而我们无法区分它们。

6、逆温层现象一般认为是在特定波段中,分子辐射的 能量超过了它们吸收的 能量所致。这在斯皮策(红外)空间望远镜拍摄的 热木星 光谱中常见,比如HD 209458b就是最佳研究样本(确认的 第一个蒸发中的 行星 )。

7、本观测支持此类模型:像牧夫座τ这样与强紫外辐射关联的 色球活动,是抑制逆温层的 主因。

牧夫座τ恒星 周围夜空的 广域图像。目标恒星 在图像正中,它用肉眼就能看到。大图下载,版权:ESO,DSS2


相关内容

  • 理性爱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理性爱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大家是否还记得,93年前,当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归日本所有时,一群以学生为先导的热血青年,站到了时代的前列,他们不顾安危上街游行呐喊,抒发那一腔爱国之情.今天,我们貌似又在街上看到了一群群爱国之士 ...
  • 破解[圣经/创世纪]2
    创世第一日的破解 1,1:起初神创造天地. 1,2: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1,3: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1,4: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 1,5: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 ...
  • 大气探测学能见度知识点
    大气探测学 第3章 能见度的观测 1.能见度主要受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引起的大气消光的影响.其估计值依赖于个人的视觉和对"可见"的理解水平,同时受光源特征和透射率的影响. 2.能见度概念得到广泛应用,一是因为它是 ...
  • 现代分析技术课程总结
    成绩: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硕士研究生 <现代分析技术>课程总结(100分) 专业: 微生物 学号: [1**********]51 姓名: 王涛 1.专题论文(50分) 根据讲述过的知识,从学校图书馆专业学术文献数 ...
  • 情景信息题的分析方法及解答
    物理培优资料 情景信息题的分析方法及解答 一.情景信息题的特点 这类题多以当今社会热点和最新科技动态为立意背景,在题干中给出解题所需新知识.新情境.新方法等新信息.它要求独立完成现场学习.接受新信息.将信息进行有效提炼.联想.类比等处理,并 ...
  • 次声波_无声的世界
    点,我们可以从音响开始引导学生,用键盘教会学生和声. 二.和声课中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一)将音乐首先呈现给学生 我们习惯的教学过程是先讲理论知识.做四部和声习题.分析作品中的和声现象,然后再听音乐,听音乐有时因时间关系很难系统的进行训练. ...
  • 遥感导论复习资料
    遥感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大气窗口:电磁波在大气中传输过程中吸收和散射很小,透射率很高的波段. ...
  • 中国火箭可送3吨载荷进太阳同步轨道为印度3倍
    中国火箭可送3吨载荷进太阳同步轨道 为印度3倍 据印度媒体报道,当地时间5日下午2时38分,印度首颗火星探测器在南部安德拉邦的斯里赫里戈达发射场由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C25)发射升空,开始了其为期约300天.长达6.8亿公里的漫漫旅 ...
  • 厦门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
    厦门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 (送审稿) 第一条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气象探测.预报.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利用.气象科学技术研究及其 ...
  • 冥王星大气层厚度是地球的13倍多气体正不断逃离
    冥王星大气层厚度是地球的13倍多 气体正不断逃离 2015年07月20日 北京时间7月20日消息,探测器收集的最新数据显示,冥王星的大气层厚度约为1000英里(1609.4公里),是地球大气层的13倍多.地球大气层厚度约75英里.此前人类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