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 范文中心

环境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05/16

1. 数据是指对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以及它们能转换成的形式。

2. 信息是通过数据形式表示的,赋予数据某种语义,即对数据含义的进一步解释,信息表示了错综复杂的数据之间的联系。

3. 信息的特征:普遍性,客观性,依存性,传递性,动态性

4.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

5. 形成系统,需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系统是由若干必备要素组成的。

第二: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

第三:系统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

6. 系统的分类:按人为的参与程度 :自然系统、人工系统

按与能量的关系 :开放系统、封闭系统

按与时间的依赖关系 :静态系统、动态系统

7. 信息系统: ①简要定义和模式: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后输出信息的系统。 ②基本功能(更具体定义):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和传输,必要时能向有关人员提供有用信息的系统。

8. 环境信息:通过加工的、能够用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数据和符号,是对这些数据符号的进一步解释,它反映了环境各个环节的时间、空间和状态特征。

9. 环境信息的基本特征:

1)环境信息是对环境现象的反馈,并且环境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2)环境信息的区域性和整体性。

3)环境信息的随机性和相关性。

4)环境信息的连续性和动态性

10. 环境信息的组成体系

1) 环境背景信息(体系的基础)

2)环境质量信息(主要指自然环境质量)

3) 污染源信息(天然污染源与人为污染源)

4)生态环境信息

11. 环境信息的分类

1) 属性信息:主要指数值、文字等。

如环境监测数据、环境统计数据等。

2) 空间信息:如图形、地图、定位等。

如城区位置信息、排灌站位置信息等。

3)多媒体信息及网络信息,具有辅助性和生动性。

如图像、声音、视频信息等

12. 环境信息的采集: 在我国,环境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各有关职能部门的报告资料、统计年鉴、环境常规监测、遥感监测等。

1) 核心来源:Ⅰ环境监测部门所产生的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在环境信息中占重要地位; Ⅱ环境统计、排污申报与环境监理是获取污染源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

2) 科技手段: 环境自动监测设备:大气、水等环境要素

环境GIS :提供可视化和数据库支持;

环境RS :提供大范围和现时性支持;

GPS :提供精确定位支持

13. 环境质量监测信息的采集:

1)通过监测部门获取环境监测信息环境,其获取的环境监测信息在环境信息中占主导地位;

2)监测部门按照级别不同可分为: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与市环境监测站。

14. 污染源信息的采集:

1)四个来源: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数据、环境统计范围污染源(一般污染源)上报数据、排放收费数据以及污染物排放申报数据。(排污申报与排污费管理信息系统 )

2)四个方法:原始记录收集、台账收集法、快报收集法、年报收集。(一起看:p55-p56)

3)两个记录:A 报告资料,B 统计年鉴。

15. 环境统计是用数字反映并计量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和环境变化对人类影响的工作。

16. 排污申报登记是要求具有排污活动行为的单位按一定规格形式就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生产工艺设备、原材料产品、污染物排放处理设施,以及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方式、趋向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所在地环境主管部门呈报的过程。

17. 排污许可,是指凡需要向环境排放各种污染物的单位或个人,都必须在事先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手续的基础上,经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获得“排放许可证”后方能从事排污行为的一系列环境行政过程的总称。

18. 环境监理是指环境监理机构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环境监理合同,对项目施工建设实行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19. 环境信息处理过程主要包括数据整编、统计分析、预测预报、相关报告书编制等,也包括信息的存储、综合和输出等方面。

20. 以对数据的整编为例:

1)原始记录的审核——审核项目、内容、完整性,检查有无缺失或明显的错误。

2)数据归类时的检验——检查内容应包括:是否缺失数据并进行弥补;是否是一致的观测期和采样频率;监测过程中的各种条件;离群数据的识别。

3)数据整编:按照一定规则对数据进行整理、编排,使其符合要求。一般以表格形式出现。 两类常用的整编表格:

第一类:监测(测量)结果汇总表

第二类:监测(测量)结果的时段(日、月、季、年)统计表格

4)数据归纳和分析:将数据集按照统计特征进行归纳,如时间变化图、正态分布图等,得出结论。

21. 环境信息系统:对各种各样的环境信息及其相关信息加以系统化和科学化的信息体系。 分类: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22. 环境信息系统的自身特征

1)分布性:①内容上学科多②功能上种类多

优点:层次清晰则利于统一管理,信息量大则利于分工合作。

缺点:共享性和交互性可能不足。

2)集成性:优点:可实现与分布性的互补,使得功能更完善

缺点:对技术要求更高,各模块间可能不协调

23. 信息集成 (Integrated information) 是指系统中各子系统和用户的信息采用统一的标准,规范和编码,实现全系统信息共享,进而可实现相关用户软件间的交互和有序工作。

24. 环境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数据和信息(对象),软、硬件系统(平台),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人)

25. 环境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1)数据采集

2)信息存储、组织和管理

3)显示和输出4)空间分析和模型分析功能

26. 我国的环境信息系统组织机构框架 1)国家级(系统中枢)

2)省级(系统骨干)

3)城市级(系统基础)

27. 数据库指长期保存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并按照某种模型组织起来,可以被各种特定用户或应用所共享的数据的集合。

28. 数据库的特点:数据的共享性;数据的独立性;数据和功能的集成化

29. 数据库的发展历程:1)文件系统阶段 ;2)层次数据库系统

3)网状数据库管理系统;4)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30. 数据模型几个基本概念:1)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既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 2) 属性(Attribute )实体所具有的特性。

3)数据模型: 表示实体及其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它是对数据库中数据全局逻辑结构的描述。

31. 关系模型的几个术语:

关系: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如表中的这张学生登记表;

元组:表中的一行,有时也称记录;

属性: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一个属性起一个名称即属性名,有时也称字段。

32. 三种数据模型的比较:

1)层次模型

优点

A 易于理解、更新和扩充;

B 数据访问容易实现;

C 事先知道全部可能的查询结构,方便数据检索和查询。

缺点

A 访问限于自上而下的路径,不够灵活;

B 用到的某些属性重复多次,造成数据冗余;

C 不适合没有层次归属关系的数据。

2) 网状模型:优点:

A 能更直接地描述现实世界;

B 充分利用已有数据的属性。

缺点:

A 在数据量很大的情况下,模型应用相对比较困难;

B 数据的某些属性发生改变,其相关联系也随 之改变,增加系统维护工作量。

3) 关系模型

优点

A 结构简单,用户易于理解;

B 能方便查询到数据的属性。

缺点

由于是一系列关系表格,查询某一属性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搜索,对于大型系统而言,很费时间,效率不高。

33. 层次模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

2)根以外的其他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

34. 关系代数的运算:【具体计算见PPT 】

普通的集合运算:并、交、差

删除部分关系的运算:选择、投影

合并两个关系元组的运算:连接、积

35. 为确保数据库的规范化,人们制定了一系列构建数据库必须遵循的特殊规则,在关系数据库里,这种规则就是范式。

36. 环境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独立开发,委托开发,合作开发,直接购买现成软件

37. 环境管理三角模式,即由政府、市场和社区组成环境管理的三个方面。

38. 狭义的环境信息公开是指个人或团体在不危及国家安全与不妨碍个人隐私权的前提下,有权知悉并获取环境管理部门的环境管理信息,以及企业生产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信息;由此最大限度地参与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环境管理工作。

39. 国家级EIS 的应用系统:第一类,信息管理系统:以基础数据管理和数据检索为主要功能。

※第二类:决策支持系统:用户通过对模型和方法的选择生成所需信息。

※第三类:专家应用系统,偏向于专业性和应用性。

※第四类:地方管理系统。为地方各类环境信息的管理进行试点并反馈。

40. 国家级EIS 包括应用系统和管理维护系统

41. 地球的物理表面─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由静止平均海水面并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不规则的封闭曲面。

从大地水准面起算的陆地高度,称为绝对高度或海拔。

42. 地球的数学表面─地球椭球体

地球椭球体:假想的近似一个以地球短轴为轴的椭圆而旋转形成的椭球体。 椭球体三要素:长轴:a 短轴:b

地球的扁率:f=(a-b)/a

43. 地理坐标:用经纬度表示的地面点在椭球面上的坐标。

44. 大地经纬度:地面上任意点A 的位置,可用大地经度λ大地纬度φ和大地高度h 表示

45. 我国的大地坐标系(即在某一个椭球体模型下各地面物体的平面坐标构成的体系) 使用历程: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46. 我国的大地控制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控制点按一定规则和等级遍布全国各地。

1)平面控制网:按统一规范,由精确测定地理坐标的地面点组成,由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完成。导线测量分为四等

2)高程控制网 : 按统一规范,由精确测定高程的地面点组成,以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完成。依精度不同,也分为四等

47. 地图投影:在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48. 地图投影分类—按照几何投影的构成:

1)方位投影:

根据投影面和地球球面相切位置的不同,投影可分为三类:

①当投影面切于地球极点时,称为正轴方位投影。

②当投影面切于赤道时,称为横轴方位投影。

③当投影面切于既不在极点也不在赤道时,称为斜轴方位投影。

2)由于圆柱和地球体相切相割的位置不同,圆柱投影又分为正轴、横轴和斜轴圆柱投影三种。

3)圆锥投影 :以圆锥面为投影面,球心作为视点,使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将圆锥面展为平面而成。

49. 我国地图采用的比例尺:我国把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原1:20万)、1:50万、1:100万八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大于或等于1:10万的称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小于或等于1:100万的称为小比例尺地形图,其余的是中比例尺地形图。

50:高斯-克吕格投影(重点):我国大、中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即高斯——克吕格投影。

出现的问题:距离中央经线(红线)越远的地方,发生的形变越大。

解决:将地球按经度分成若干个小条带,再分别对每个小条带进行上述的投影操作。

51. 投影分带: 为了控制变形,采用分带投影的办法,规定1:2.5万至1:50万(共有5种)地形图采用经差6°分带;1:1万及更大的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分带。

A 6°分带法: 从格林威治0°经线(本初子午线),自西向东按经差每6°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投影带,依次编号为1——60。我国位于东经72°——136°之间,共包括11个投影带,即13——23带。

B 3°分带法:从东经1 ° 30´算起,自西向东按经差3°为一个投影带,全球共分为120个带,我国位于24——45带。

问:芜湖分别处于两种分法的哪个带?

坐标:E118°22′ N31°21′

52. 地图符号的功能:

1)地图符号是空间信息传递的手段,如你去某个地方旅游用的旅游图。

2)地图符号构成的符号模型,不受比例尺缩小的限制,仍能反映区域的基本面貌

3)地图符号提供地图极大的表现能力。

4)地图符号能再现客实体的空间模型,或者给难以表达的现象建立构想模型。

53. 地图符号的分类:按符号的空间分布情况有四种类型:点位分布、线状分布、面积分布、体积分布。

54. 地图的色彩知识—彩色的量度:

每一种彩色视觉都可依据三个特性进行度量,即色相、亮度和彩度。

A 色相:是色彩视觉相互区别的心理学特征,它取决于某种彩色反射光谱的主波长。把红、橙、黄、绿、蓝、紫这六种定为基本色相。

a 、光的三原色,又称加色原色:红、绿、蓝

b 、颜料的三原色 ,又称减色原色,三间色:黄(Y )、品红(M)、青(C )。

某两种色光以适当地比例混合也能产生白色,这两种色光称为“互补色”。对于光的三原色而言,它们(红绿蓝)的互补色分别为青、品红、黄,称为 “三间色”

55. 地图分类:一般把地图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两大类。普通地图又分为地形图和地理

图两种类型。

1)普通地图是用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貌、水系、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a 地形图通常是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按照统一的数学基础、图式图例,统一的测量和编图规范要求.

b 地理图是以反映要素基本分布规律为主的一种普通地图,各要素多以颜色和地图符号区分。

2)专题地图是把专题现象或普通地图的某些要素在地理底图上显示的特别完备和详细,而将其余要素列于次要地位,或不予表示,从而使内容专题化的地图,如社会经济地图、环境统计地图等。

56. 专题地图的类型: 根据内容专题地图可分为四大类:表示自然现象主题的自然地图;表示社会经济现象主题的社会经济地图;反映环境状况的环境地图;其他专题地图。

57. 专题地图的编制:基本特点 A 内容广泛 B 具备地理底图

C 图形丰富,图面配置多样 D 新颖图种多,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更密切

58. 地理底图的作用:A 建立专题地图的骨架

B 转绘专题内容的控制系统(如坐标系,控制点)

C 更深入地提取专题地图的信息

因此,地理底图是专题地图的地理基础,专题信息的存贮、表达、传递、提取,都必须通过底图才能实现。

59. GIS 概念: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描述、储存、分析的信息与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1)数据采集与编辑; 2)信息存储、组织和管理

3)显示和输出; 4)空间和模型分析、计算功能; 5)二次开发与编程

60.GIS 数据的构成要素

1). 空间数据:空间点位某个已知坐标系中的位置

2). 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对应的点位性质或描述

61.GIS 数据的对象:空间实体

目标:实体的物理表示

实体的类型:点、线、面、体等

实体的属性:对实体特征的描述,属性有定性和定量方式并有等级之分

62.GIS 中空间实体的类型:

1)点状实体; 2) 线状实体; 3) 面状实体

63. 按数据结构分类,空间实体(数据)可以用矢量和栅格这两种数据结构来表示

1) 矢量数据结构:分为:简单数据结构和拓扑数据结构

2)栅格数据结构:①栅格矩阵结构,指全栅格阵列的数据组织形式。

② 游程编码结构,指逐行将相邻同值的栅格合并,并记录合并后栅格的值及合并栅格的长度。

64. 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指的是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数据的组织形式。

65. 基础制图(地图) 数据

内容包括:地形数据和人文景观数据;

基础地图数据有两种基本格式:图形结构和拓扑结构

66. 数据输入是将数据以一定方式编码并转换为计算机可读形式并把数据写入GIS 数据库中 的过程,数据的可视化形式一般有矢量和栅格两种,其中前者也称为数字化或矢量化。

67. 数据输入的方式:键盘输入方式;屏幕数字化方式;手扶跟踪化方式

68. 矢量结构与栅格结构的比较:

69. 空间数据质量是指空间数据在表达实体空间位置、特性和时间所能达到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和三者统一性的程度,以及数据适用于不同应用的能力。

70. 空间数据质量包含的内容:

1)准确性(accuracy) 和精度(precision),前者指一个记录与它的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后者是对现象描述的详细程度。体现在位置、属性、时间等方面;

2)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指单个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对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pixel )。

3)比例尺(scale )是地图上一个记录的距离和它所表现的真实距离之间的比例。

4)误差(error):空间数据与其真值之间的差异。

71. 空间叠加分析的概念:指在统一空间参照系统条件下,每次将同一地区两个地理对象的图层进行叠加,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 其有两种叠加方式:空间合成叠加,空间统计叠加

72. 空间叠加分析的分类: 面与面的叠加:常见有以下三种

1)合并:指经过操作后,输出结果为保留原来两个输入图层的所有的面,面的属性变化。

2)相交(Intersect ):指经过操作后,输出结果为保留原来两个输入图层的共同的面,面的属性变化。

3)相减(Subtract ):指经过操作后,输出结果为第一个图层减去两个图层相交部分而剩余的面,面的属性变化。

73. 空间缓冲区分析(spatal buffer analysis)是指根据分析对象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它们周围一定距离的带状区,用以识别这些实体或主体对邻近对象的辐射范围或影响度,以便为某项分析或决策提供依据。它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和基本的空间操作功能之一。


相关内容

  • 软件工程实验_详细设计
    软件工程 实验三:系统详细设计(6%) 1. 提交期限和方法 期限:第11周周二(2011-5-3) 23:59 pm 方法:由各班学习委员收集所有学生的实验报告,以电子档的形式提交给任课教师 2. 问题描述--图书管理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是 ...
  • 9.信息安全监管记录
    甘州区人民医院 信息安全监管记录 一.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 1.计算机的使用科室要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 2.非本院技术人员对我院的设备.系统 ...
  • 信息资源开发展史
    2000年 为了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的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2000年1月国家保密局发布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 >. 2000年2月13日,为了保障"政府上网工程"的顺利实施,确 ...
  • 金融实训室建设方案
    银行模拟实训室建设解决 方案 2012.4.18 目 录 第一章 银行模拟实训室解决方案 .................................................... - 3 - 一. 概述........... ...
  • 计算机系统操作说明书
    计算机系统操作说明书 目录 一.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制度总则 二.计算机硬件管理 三.计算机软件管理 四.移动存储介质管理 五.计算机网络管理 六.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 七.保密协议 八.开机注意事项 九.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十.常见问题及处理 ...
  • 20**年中考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要点复习 1.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 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生长是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发育是指生物体中各 ...
  • 本科会计专业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 开放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浅论会计电算化对审计 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专 业:会计学 学 号:[1**********]004 学生姓名:李 楠 指导教师:龙 欣 完成日期:2015年10月30日 摘要 随着科学技 ...
  • 光伏集中监控系统管理系统
    太阳发电系统集中监控 系统方案 光伏发电系统分类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独立离网发电系统 混合离网发电系统 回目录 几种太阳能光电发电架构 独立离网(Off-Grid)发电系统, 电池储能 太陽電池 組列 充電 控制器 PCU 放電 控制器 - ...
  • 图书馆管理系统--后台管理(毕业设计论文)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题 目:图书馆管理系统--后台管理 图书馆管理系统--后台管理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管理也告别了传统的人工管理,开始采用数字化的计算机管理的方式,这使得图书管理变得越来越人性化,受到了公众的好评.目前,各 ...
  •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定义
    资源准备 1.1: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定义 狭义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指的是以数字形态存在的教学材料,包括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字化的素材.教学软件.补充材料,等等. 广义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还包括数字化教学环境,即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