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启蒙,应遵循的四个维度 - 范文中心

作文启蒙,应遵循的四个维度

09/28

作文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的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作文的启蒙阶段,是奠定作文基础的关键时刻,如果我们在作文启蒙时,忽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忽视作文的内在规律、忽视学生的生命成长时,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被学生忽视、漠视。为此我们基于学生的主观体验、基于作文的内在规律、基于学生的成长轨迹,进行有效的启蒙教学。

一、蒙,要入情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这是著名作家孙友田在童年时浸润在母亲如梦如醉诗歌中的情景,她母亲的嗓音如三月的和风,轻轻地拂起诗的涟漪;又如小溪的流水,缓缓地拔开歌的律动,正是这轻轻的、缓缓的、带有意蕴的嗓音打开了孙友田文学创作的大门。

当下,由于升学的压力,受制于功利的钳制,很多教育教学领域都不约而同地向“速效”这一目标挺进,于是乎,在这一思潮主导下,作文教学也就随波逐流,摒弃了应有的蕴、诗样的境,摒弃了原本属于文学世界中的那份情。正是这种摒弃,让现在的孩子们无法感受文学的情愫,无法触摸到文学的脉搏,无法领略到文学的多样,也正是这种摒弃,将孩子们抵挡在文学大门之外。因此,想要对学生进行作文启蒙,并从中感受到作文的乐趣,首先就必须“入情”,把学生带入到文学的世界中去,让他们在情感的滋润中,在旋律的激荡中,在文字的品味中,感受到作文的美,感受到作文的乐,感受到作文的趣。

二、蒙,要得法

任何一位文学巨匠,他的文学启蒙都离不开“法”的学习。大家都知道,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在其少年时,就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没有什么好写的”。巨匠况且如此,又何谈我们学生呢?为此我们就必须基于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指导策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作文的世界。

首先,我们要指导学生根据表达的需要,来确定相应的表达策略。情有千万种,文有千万篇,不同的情,需要不同的文体,需要不同的表达方法,为此在我们进行作文策略的指导时,我们的脑海必先有一个“表达策略的考量”,即根据不同的要求,来指导学生选择相应的文体,确立相应的表达策略。其次,我们要指导学生根据文体特色,进行段落的构造。不同的文体,就会有着不同的段落结构,段落结构本身不存在好坏,而它的意义取决于与文本是否很好的统一。为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根据文体的特色,帮助学生掌握选择有效的段落构造,从而让整个文本有效地统一起来。再次,我们要指导学生从思想的层面,进行素材的提炼。作文中的素材只有服务思想,才能使得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此,我们在进行作文指导时,要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的提炼,从而使文章真正和谐起来。

三、蒙,要实践

在我们思想意识中,总觉得“蒙”就是启发、点拨这一层含义,其实《说文解字》中关于“蒙”的解释还有另一层意思:蒙发。那么如何“蒙发”?“蒙发”是主观的,是要通过主体努力的,要有作为的。作文的蒙发,就是指作文主体要进行大量的努力与实践,唯有此,作文才能真正的蒙发起来,成为学生的挚爱。

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的实践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续写,二是仿写,三是创写。如续写实践,甭看它是一个文本的延续,它可荡起孩子从感动走向作文的冲动,可搭起孩子们从冲动走向实践的桥梁。目前,不管我们使用的是哪套版本的教材,它们所选编的文章不仅文质兼美,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些文本中的感人素材,提炼这些文本中的“儿童元素”,调动学生的独特体验,进而荡起他们抒发的冲动,作文的实践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蒙,要涉世

如果说语言是文章的外衣,那么思想(个体对客观世界独特的体验)就是文章的灵魂。如果作文教学仅仅基于情感的拨动,基于技法的学习,基于教材的续写,那么学生的文章就会因有了“限制”而失去生命力。因此,在小学生作文启蒙阶段,还要关注学生思想的提升,关注他们对世界的体验、认识与把握。

首先,借助文本认识世界。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文本虽算不上名篇佳作,但都是经过编写组专家认真斟酌而筛选出来的,这些文本以其感性的语言,形象的手段,将深奥的道理与思想深入浅出地呈现给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认识这个世界:如借助《狼和小羊》这个故事,帮助学生学会在强大敌人的面前,只有讲究斗争策略,才能获得生机;借助《最大的麦穗》,帮助学生理解只有抓住眼前的机遇,才能有所收获;借助《生命的林子》,帮助学生知晓只有竞争才能使自己变得强大等等。其次,主动体验感受世界。董其昌曾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陆游也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把学生置于“生活”的世界中,他们才能感受到书本上所没有的体验。当然,在学生主动感受、体验世界时,我们不能把目光定格在民间疾苦、父母辛劳等具有批判意义的层面,而要引导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感受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再次,静心沉思辨析世界。只有经过系统的梳理、辨析,才能对世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个系统的梳理、辨析,不仅要靠教师的引导,更要靠学生的慢慢沉思,也只有静心沉思,才能产生深刻的世界观、人生观。

总之,蒙,是开始。如果我们在学生作文起始时就能遵循相应的规律,把握合拍的节律,并给予学生合理的施教,那么我相信,学生的作文能力定会在我们的“蒙”下顺利远航。


相关内容

  • 新文化运动百年 | 两种启蒙:文明自觉,还是文化自觉?
    [编者按] 以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为标志,新文化运动至今百年了.这场运动,也被称为中国的启蒙运动,然而,百年之后,何为启蒙,何为文化自觉,依然悬而未决,争议颇多.新文化运动,究竟是何种意义上的启蒙,它与欧洲的启蒙运动有何异同 ...
  • 小学语文6-10知识点(1)
    小学语文(29)2011年暑期培训复习提纲 朱志明:<写字教学要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 1.理解写字教学应遵循的规律. 有效,就是要不断提高写字教学的课堂效率 生动,就是要使枯燥.乏味的写字教学 变得直观.形象.有趣,使教和学轻松 ...
  • 不负责任的代价 会被疏离与孤立 心理距离 审美距离
    为自己的能量负责  不负责任的代价 会被疏离与孤立 "责任"这个字很容易被人们误解为"职责"或"规范".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曾经被教导过什么叫做"正确".&quo ...
  • 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提纲(1)
    1.课程定义为: 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教学的涵义: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 2.3.我国学校课程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孔子首创私人办学,开设了"礼. ...
  • 写作是一种什么能力?
    我每天一篇文章这样的节奏,是从2008年开始的,坚持了整整八年了.我在想,究竟什么是写作最核心的能力呢?是什么原因,能够让我八年时间可以连续写下来?其实最核心的一点是思想的成熟.我2008年之前也不是不想写,而是写一篇像样的大文章特别累,而 ...
  •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015-07-24 06:0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与教育的根本任务"理论研讨会内容摘登 本期主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q ...
  • 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 ).( ) .( ) . 2.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 ),( ...
  •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之成长足迹
    教学目标: 一.教育: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二.教养: 1.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
  • 关于任务型作文题的认识
    关于任务型作文题的认识: 作文试题考查明确增加了任务驱动的导向.如全国卷作文题拓展了材料的功能,在材料一如既往地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同时,还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发挥材料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 ...
  • 20XX年新课标一卷高考高分作文赏析
    [优秀作文] 创新+合作=成功 ◎河南一考生 成功之花,扎根在竞争合作的土壤上.美玉只有立于创新思维的阳光中,才能绽放出令人惊艳的美丽. --题记 古人云:"变则通,通则久."亦云:"团结力量大."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