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试行) - 范文中心

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试行)

07/25

附录1

《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试行)

课程名称:陶艺设计与制作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方向) 学 时:144课时 学 分:8学分

一、课程性质

《陶艺设计与制作》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授课对象面向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二、设计思路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与游客的实际需求矛盾加大,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作为拥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众多的手工技艺类项目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压力,而傣族慢轮制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己任,同时也肩负着传承、保护、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职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最有价值的办学模式探索,为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办学提供了积极的实践。陶艺设计与制作以实践性教学为主,向学生系统介绍陶艺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陶艺产品设计、陶艺制作、陶艺装饰、陶艺烧制、陶艺欣赏等陶艺设计与制作的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傣族慢轮制陶这一民间传统工艺在课程中贯穿始终;强调学生立足本地旅游经济,开发特色陶艺旅游工艺品的能力,贯彻学生作品就是产品的产、学、研结合教学管理模式。

三、课程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教学、民族村寨慢轮制陶体验教学,陶艺欣赏教

学,使学生了解陶艺的概念、陶艺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陶艺产品设计、陶艺制作、陶艺装饰、陶艺烧制等知识,能熟练掌握陶艺设计与制作的方法,具备开发陶艺旅游工艺品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 了解陶艺的发展概况,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慢轮制陶的基本情况;了解陶艺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 掌握陶艺造型设计的规律、方法、步骤。

3. 掌握计算机辅助陶艺产品设计的流程和方法,熟练运用3Ds MAX 、Photoshop 设计软件进行陶艺产品设计。

4. 掌握陶艺制作的成型方法,运用泥条盘筑、拉坯、泥板成型、慢轮制陶传统工艺等成型方法制作陶艺产品。

5. 掌握陶艺装饰的基本手段,运用多种方法对陶艺产品进行装饰,掌握利用传统纹样对现代陶艺产品进行装饰的方法与理念。

6. 掌握燃气窑、傣族平地堆烧两种陶艺烧制方法。

7. 通过陶艺欣赏了解现代陶艺发展状况,了解云南民间陶艺面貌。 8. 掌握并贯彻民族元素在陶艺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课时分配

(二)实践实训内容、实训目的及课时分配(见附录2) (三)课程教学资源条件

1.教师: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任教师 2.教学设施:多媒体画室和陶艺实训基地 (四)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

班级授课是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按教学班级,建议理论课在多媒体画室进行教学,实践课在陶艺实训基地或陶艺工厂、民族村寨进行教学。

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联,实践性较强,实训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训的过程既是巩固学生陶艺理论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陶艺动手能力的过程。

教学方法不限,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般地,建议采用讲授、示范、实训等“教”

与“学”的方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可组织学生开展欣赏、讨论、探究等学习方法。 (五)选用教材

针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职教育结合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自编融汇现代设计手段与传统手工技艺的校本教材《陶艺设计与制作》,教材从传统制陶到现代制陶做了全面深入的介绍,内容全面,图片精美,案例精彩,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

另外,本课程已经申报为院级精品课程,全部教学内容及电子课件已经在网站上发布,供教师和学生下载使用,网址:http://www.xsbnzy.com。 (六)考核评价 1.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由学生完成一件陶艺产品的设计、制作、装饰、烧制等全过程,考试时长按照具体生产情况确定。

2.考核内容 陶工艺品设计与制作

3.平时成绩:由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情况(考勤、作业、实训等)进行评定。 4.总评成绩

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0.3 + 期末成绩×0.7 五、编制说明

本课程标准为试行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本课程标准针对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课设计,如需针对全院学生开设陶艺选修课,需另行修订。

附录2

《陶艺设计与制作》生产实训指导

一、课程名称: 陶艺设计与制作 二、面向专业:

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的培训对象 三、学时:126

四、课程性质、任务、要求

(一)课程性质:陶艺设计与制作是一门工艺技术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立足西双版纳州地方经济实际,强调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本课程对陶艺生产培训、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培训都有重要作用。

(二)任务:

1.通过实训,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2.通过实训,巩固和强化理论知识。 (三) 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傣族慢轮制陶民族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掌握陶艺设计与制作的核心能力,最终使学生具备从事陶艺设计、生产的实际动手能力。

五、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一)课程组织形式:进入实训基地,边做边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亲手操作。 (二)教师指导方法:实训前先将具体方法讲述一遍,再带学生到实验实训基地亲手操作,边做边讲解。

六、考核内容与方法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所有实训都要做,都是考核的内容,按照操作步骤和规范给分。 (二)学生的成绩:实际操作规范占30%,作品占70%。 七、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实训一 传统陶艺造型的再创造(2学时)

一、实验目的:学会在传统陶艺造型的基础上设计出新的陶艺造型形态。 二、实验材料:素描纸、绘图铅笔。

三、实训内容:结合实物样式,设计自己的陶艺产品的造型新形态。

四、操作方法:根据实物,运用绘画的相关知识,对实物造型进行变形。

五、作业:根据西双版纳傣族传统陶艺实物造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设计陶艺产品的造型,在基础造型上变化出两个不同造型的形态。

实验实训二 运用线、面的属性进行陶艺造型设计(6学时)

一、实验目的:认识并掌握材质属性,学会运用线、面的多种特性进行陶艺造型设计。 二、实验材料:素描纸、绘图铅笔。

三、实训内容:运用线、面特性,结合实际需要设计多种造型形态的陶艺作品。 四、操作方法:运用绘画的相关知识,结合线、面的特性及实际进行造型设计。

五、作业:结合实际需要,运用线、面的属性设计出两种陶艺造型(线、面 属性陶艺造型作品各1件)。

实验实训三 现代陶艺造型设计的多元化(6学时)

一、实验目的:学会利用造型设计中的分割、组合及虚实形的转换设计出不同的陶艺造型新形态。

二、实验材料:素描纸、绘图铅笔。

三、实训内容:利用造型设计中的分割、组合及虚实形的转换设计陶艺新造型。 四、操作方法:运用绘画的相关知识,结合造型设计中的分割、组合及虚实形的转换等知识设计陶艺新造型。

五、作业:完成3件陶艺造型设计作品(造型设计中的分割、组合及虚实形的转换各1件)。

实验实训四 陶艺产品模型的变形(10学时)

一、实验目的:学会总结归纳不同陶艺模型的建模方法并实际操作,呈现不同陶艺产品模型的变形。

二、实验材料:计算机、相关软件

三、实训内容:完成自己设计的陶艺产品的造型建模并变换不同造型。 四、操作方法:运用3Ds MAX软件辅助建模,并运用工具对基础模型进行变形。 五、作业:按照要求完成陶艺产品的建模,并在基础模型上变化出两个不同造型的模型。

实验实训五 多种材质与多角度渲染(4学时)

一、实验目的:认识并掌握材质属性,建立不同的场景或角度进行渲染。增加更多新的可

能性。

二、实验材料:计算机辅助

三、实训内容:对同一模型贴附不同的材质,建立不同的场景。

四、操作方法:运用3Ds MAX软件编辑不同材质球给同一模型贴附不同材质并建立不同的场景进行多角度渲染。

五、作业:完成同一模型不同材质及场景渲染的效果图3张。

实验实训六 效果图的后期处理(8学时)

一、实验目的:根据不同质量的效果图运用最快捷的方法达到预期效果。 二、实验材料:计算机辅助

三、实训内容:对不同的效果图进行后期处理。

四、操作方法:运用Photoshop 软件中的多种工具及滤镜呈现更多不同的效果。 五、作业:完成3张效果图的后期处理。

实验实训七 陶艺制作(42学时)

一、实验目的:掌握几种常见的陶艺制作成型方法。 二、实验材料:泥料、常用陶艺制作工具。 三、实训内容及学时安排:陶艺成型

四、操作方法: 按照陶艺操作规范操作。

五、作业:根据设计图,用泥条盘筑成型法、拉坯成型、手捏成型、模具成型法分别制作陶艺作品2件。

实验实训八 慢轮制陶技艺(20学时)

一、实验目的:认识并掌握慢轮制陶制作技艺。 二、实验材料:慢轮等传统工具。 三、实训内容:慢轮陶艺成型。 四、操作方法:主要为盘筑与敲打方式。

五、作业:结合造型设计,运用傣族慢轮制陶传统技艺制作陶艺作品1件。 实训要求:

1.结合已有的设计图纸学习傣族传统制陶方法; 2.体会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独特魅力。 注意事项:

1.使用傣族慢轮方式应尊重传统方法,完全按照传统操作程序进行; 2.学习中尊重傣族生活与工作习惯;

3.制作中体会传统手段与当代造型意识的结合。

实验实训九 陶艺装饰(24学时)

一、实验目的:掌握陶艺装饰的多种方法。 二、实验材料:陶艺坯体(湿坯、干坯、成品)。

三、实训内容:釉料装饰、彩绘装饰、色料装饰、模印装饰、堆塑装饰、刻坯装饰、刮划装饰、贴花装饰、镂空装饰、捏雕装饰、综合装饰。 四、操作方法:学生选择合理方式对陶艺进行装饰。

五、作业:结合造型特点,运用综合装饰的方法进行陶艺作品装饰。 操作要求:

1.陶艺装饰前要进行装饰纹样的设计,力求体现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适宜市场需要,兼顾作品的艺术性。

2.根据实际作品选择最为合理的装饰手段进行实际操作。 操作准备:

1.场地设备工具的准备

2.根据实际需要,提前准备坯体和已经烧制好的陶艺品 注意事项:

1.遵守陶艺实训制度; 2.遵守陶艺装饰操作规则。

实验实训十 陶艺烧制

一、实验目的:掌握煤气窑烧制方法、掌握傣族传统堆烧方法。 二、实验材料:陶艺干坯,相关烧制设备及燃料。 三、实训内容:作品(产品)烧制。

四、操作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煤气窑对产品进行烧制,学生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带领下使用古老的堆烧技术对产品进行烧制。 五、作业:烧制报告。 操作要求:

1.烧制前对学生进行烧制流程的培训,学生在实际动手过程中严格执行烧制流程。 2.根据实际作品选择最为合理的烧制方法进行实际烧制。 注意事项:

1.遵守陶艺实训制度;

2.遵守陶艺烧制安全操作规程。


相关内容

  • 陶艺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陶艺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韩店镇肖镇小学 张文杰 知识目标:1.识陶艺是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的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2.解我国陶瓷艺术的辉煌成就和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能力目标:1.初步了解陶艺作品的生产流程,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 ...
  • 五年级美术第十一课陶泥的世界
    学校:奇台县第五小学 授课人:宋函芮 课题:第十一课 陶泥的世界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感受陶泥制作的乐趣,通过对陶泥制作的欣赏开拓学生的思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学会多种方法制作陶泥作品.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大胆发表自己 ...
  • 小朋友们捏泥巴
    课 题:捏泥巴 课 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授课时间:第九周 教育理念及教学内容: 本教材一生活中的器物为创作对象,通过富有情趣的欣赏.感受.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制作出形态各异.用途不同的器物来,使学生真 ...
  • 有关于现代陶艺设计---陶艺设计课有感
    有关于现代陶艺 ----陶艺设计课有感 [摘要]:"CHINA", 词源众说不一.有说源自陶瓷在世人中的深刻印象,有说与中国茶的出口有关.无论如何,茶与陶瓷构成了中华民族生存特点的内在的因缘性,这个神圣同盟最为精 髓的神 ...
  •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12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人 美 版) 术 教 六年级 第12 袁 越 案册 美 六 年 级 第 12 册 美 术 教 案 目 录 No. 1: 第1课 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一课时) No. No. No. No. No. No. No. ...
  • 2南坝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纲要
    南坝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纲要 语文学科校本课程纲要 我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语文同生活的联系,语文同美的建构,那么怎样让学生们体会到语文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形态,而在生活里,在一切美的体验里呢?我们向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发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一.目标 ...
  • 20**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A .课程目标 B .课程理念 C .课程思想 D .课程结构 5.教师的评价应具有很强的权威性,须尽力做到全面和( A ). A .准确 B .公平 C .公正 D .公开 6.( B )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 ...
  • 陶艺活动教案:可爱的小熊
    陶艺活动:可爱的小熊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巩固搓圆和连接的技能. 2.初步尝试运用大小不同的圆球进行组合造型. 3.学习用刻画的方法表现细节. 活动准备: 1.卡通熊玩具或图片,课件.教师范例一件. 2.陶泥人手一份,牙签若干. 要点提示 ...
  • 河北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0XX年6月整理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王深港小学 1色彩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色彩的对比. 2.如何运用对比色. 教具学具:水粉颜料, 毛笔, 调色盘, ...
  • 20**年美术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部分 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