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与经营谋略 - 范文中心

兵法与经营谋略

09/06

兵法与经营谋略

第一讲:绪论

一、学习兵法与经营谋略的意义

兵法:(辞源315页)用兵的方法

兵法是关于用兵、带兵的原则

用兵包括作战中如何进行运筹,如何施谋用诈,如何用形造势等等,即如何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问题。

带兵,包括军队的管理、兵员的征集、军队的法规、法律制度等。 兵法的可分为古代兵法和现代军事思想

古代兵法的时间概念指兵法的萌芽时期至1911年辛亥革命,此期称为古代兵法,1911年后一般称为军事著作

古代兵法的数量很大,从黄帝传疑时代起,下迄明清,如黄帝的握奇经,西周时的军政、军志、六韬,战国春秋时的司马法、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尉缭子,汉时黄石公三略、韩信兵法,唐时的李卫公问对,宋朝的兵飞兵法,明朝的练兵纪要等。

在现代有马克思、恩、列、斯的军事著作,毛泽东、刘伯承、彭德怀等老一代革命家的军事著作,还有西方资产阶级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如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利德尔的大战略等。

学习兵法与经营谋略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同学们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因为谋略在战争领域和经营领域都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抗实践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科院在启用人材时仅把学历、文凭作为进入该所的敲门砖,在实际使用时只搞赛马,不搞相马

装备

大小国

个人争斗

兵法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对敌人造成一种险恶的态势,如决千仞之溪,如

转园石于高山之颠

二、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对兵法的运用

战争谋略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战争胜负决不是靠匹夫之勇,靠武器的精良,而是靠兵法是否高明 。

1、兵法是王、霸之道;

2、兵法是强国卫土之学

3、兵法是将帅百世之师

4、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兵法仍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必由之路

三、经营的成败取决于经营谋略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

在市场竞争中,特别是在国际性市场竞争中,市场风云变幻莫测,强手林立,各显其能,明争暗斗,五花八门。加之对手之间的实际差距十分接近,常常只有一步之失,然而差之毫厘,将差之千里。

1、广东省“美的集团”经营范围涉及空调、电风扇、厨房用品、房际产开发,总资产86亿元。但起家时仅50元的集资。

2、3546工厂,生产涤丝,在国内有一定的市场,但领导在决策时盲目上纯净水、房地产开发、宾馆等,占取了流动资金,虽有大量的定货单,但拿不出钱来购买原料,到了无法周转的地步,最后全套设备被四川省一家个体老闾买走,当时启运设备时一次性投入汽车500余辆,运抵四川后很快取得经济效益。3546工厂却被全面滔入困境,被迫被另一家工厂所腾并。

3、上海房地产老板蔡林芬倒台

材料略

作坊式经营管理体制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

(即不是经营方向问题,也不是资金问题)

4、从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也可以看出经营谋略的重要性

A 、建立深圳特区,取得利用外资的经验。

B 、开放沿海一些城市,扩大利用外资的幅度。

C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使中国经济向深层次发展,由一般的对外加工,变为建立现代化高科技产品。

D 、及时适时地提出开西部的战略,使经济建设走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四、将兵法运用于经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史记:货殖列传: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美海军预备役上校(威廉、皮科克是军界商界都工作过的两栖人物,在军界原是卡特政府陆军部一位助理秘书,现为海军预备役上校)说:商业竞争与军事战争有极多相似之处,经理们可以从一些战争原则中学到很多如何成功地经营企业的知识。

(一)兵法与经营管理的哲理一致

1、反对天命论注重人自身的作用

孙子: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

主张在军队内部“禁祥去疑”

尉缭子:天官第一(天官即天文)

武经七书第207页

黄帝者,人事而已矣。何者,

(1)、今有城,东西攻不能取,南北攻不能取,四方岂无顺时乘之者邪?然不能取者,城高池深,兵器备具,财谷多积,豪士一谋者也,天官时日,不若人事也。

(2)、古兵法曰:背水阵为绝阵,向阪阵为废军,武王代纣时背济水,向山孤而阵以2万多人击败纣之亿万之敌

(3)、楚将公子心与齐人战,时有慧星出,柄在齐。柄所在,胜不可击。公子心曰,慧星何知,明日与齐战,大胜之。

黄帝曰:先神先鬼,先稽我智。谓之天官,人事而已。

2、强调辩证地全面地认识战争问题

孙子:军争为害,军争为利。

智者之虑,务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杂于害,而患可解。

3、强调用发展的观点去研究和指导战争问题

孙子: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兵无成势,无恒形,能与敌变化取胜者,谓之神。

4、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孙子: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五、军事活动的管理和经济活动的管理可以相互借鉴

1、强调政治的作用,从心理上调动士卒的积极性

2、强调军队管理中组织编制要合理的重要性

3、兵法中强调明赏罚,严法度

4、强调日常的养成教育

六、兵法与经营管理谋略运筹的机理相通

1、知已知彼是军事谋略与经营谋略动而胜人的共同前提

2、以小的代价追求最大的效益是军事斗争与经营谋略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

3、随机应变是军事斗争和经营管理共同的战略战术

4、用形造势是军事斗争和经营谋略共同的谋略方法

七、兵法运用于商战,无论是历史或者是现已获得成功

第二讲:兵法与经营谋略的形成和发展

一、兵法的特征

兵法是一种抗争性谋略,它不同于本能谋略,不同于单向谋略,而是一种抗争性谋略

二、兵法的形成和发展

(一)、兵法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

1、中华民族由三大部族组成

夏、夷、苗黎

2、作战双方

A 、夏——轩辕氏(黄帝)

B 、苗黎——蚩尤

3、黄帝夏部族集团作战策略

面对强敌采取后退反击战略

4、决战地点

苗黎集团生疏的华北腹地——逐鹿

(二)、形成于商、周

1、商灭夏:

A 、运用战略间谍;

B 、远交近攻扩大实力范围;(商曾八次迁都,在亳地时,国土仅70里,孟子曰:十八年中十一征)

C 、以黄河天堑作掩护,进行深远战略突袭;

D 、诱敌于坚城之外而歼灭之。

2、周胜商的策略:

(三)、成熟于春秋战国

贵族地主;布衣地主:官僚地主

春秋战国形成境内皆言兵

武经七书:孙子兵法 司马法 尉缭子 吴子兵法 六韬

黄石公三略 李卫公问对

(四)、长期的封建社会时期对古典兵法进行了继承和运用

(五)、兵法在当代有了飞跃性发展

三、兵法对商战谋略的影响和运用

兵法对经营谋略的影响和运用在史记:“货殖列传”一文中有集中论述。 殖:生也、立也。生资货财利

(一)、肯定商业活动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1、明确提出封闭是落后的表现

过去是“鸡犬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用此为务,涂民耳目,则几无行也。

2、肯定了商业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山西饶材、竹、谷、 物

山东多鱼、盐、

江南出大木、金、锡、丹沙

北多马、牛、铜、铁

各地的产品皆为中国人民喜好,假如能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就会作到人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故物贱之徵贵,贵之徵贱,各叻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

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3、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商业活动有重大的依赖作用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读迂,预料、思虑的意思)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

此四者,民之衣食所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

4、指出人的贫富要依靠自己去创造

贫富之道,莫之夺予(无予夺),而巧者有余,拙则不足。

5、指出物质发展对精神文明的促进作用

仓廪(读林)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

(二)、成功的商业活动家,以浓厚的兵法谋略为基础

春秋时期:国谋臣范蠡(读利)十九年中三致千金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周人)白圭(读规)——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猗(读依)顿——鲁之穷士发展晒盐

郭纵——赵国邯郸以冶铁成业,与王者比富

乌氏倮(乌氏为县名读乌支,倮读裸)以畜牧之利购成奇物再行转卖,获十倍之金

巴寡妇清(巴蜀人,穷乡涪陵的一位寡妇)其先得丹穴(药材)发运各地,资财之多,不可数量,名显天下,礼抗万乘,连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

他们概括的经验就是:“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第三讲:兵法和经营谋略的辩证思维之源

(易经哲学思想对兵法和经营谋略的影响和指导)

孔子曰:“易简而天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呼其中矣。”

明了天下一切事物的简单道理,也就明了了天下的一切道理。明了了天下一切道理也就在天地间确立了人的地位,你也就与天地所并立。

在我国古代兵法和军事谋略学各种版本的教材中都提到:“易经以阴阳八卦为逻辑起点,对人世间事物进行推论,含有深刻的韬略思想,中国古代兵法许多谋略思想和原则是以易经中的指导思想为理论根据的。”

(一)、易经概说

易可理解为简易、不易和变易

(二)、太极和八卦

太极:

太极就是存在。太极本无,浑然而一,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无终无始,无穷无尽,或物或心。概言之,即时间、空间与运动的统一,心与物的统一。

八卦: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三)、卦的构成

(四)、易经在军事领域中的运用

战争这一事物是可以认识的

认识战争这一事物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

战争这一事物永远处于变动之中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利用阴阳原理推演成兵法

战争是一对矛盾体:

强、弱; 刚、柔; 多、寡; 正、奇; 死、生; 攻、

虚、实; 利、害;

广、狭; 寒、暑;

动、静;

A 、指出了以柔克刚的基本用兵原则

在兵理上有利则有弊,有虚则有实,有动则有静。因此备前则后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不备则无不寡。

据此,在用兵的谋略上就可以以实击虚,以柔克刚。在总体上我是弱势,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我则以十敌一,敌虽众,我避其锐气,则可使敌虽众,而无法与我争斗。

B 、阴阳原理指出了战争指导者认识战争时要注意作到两分法

战争中作战双方的利与害,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是与太极图所显示的原理相一致的,要求战争指导者和经营者要知已知彼;考虑问题要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杂于害而患可解。始终作到见利思害,居害见利,力求全面考虑战争和经营问题。

C 、阴阳原理提出了谋略心理战的基本原则

兵书三十六计总论中说: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变,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数-客观

三十六计的首计“胜战计:瞒天过海”中说: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阴太阳。(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秘计蕴藏在暴露的事物中,并不和公开的事物相排斥,非常公开的事物恰恰蕴藏着非常的机密。

(底格利斯格利兹)

D 、指出了兵无常势,能随敌灵活变化者为之神

战争指导者和经营者要善于处理好战争矛盾,以变化的方式去指导战争和经营。 正如“武经七书”中“李卫公问对”中说的“正亦奇,奇亦正。兵法无怪乎奇

2、从战略高度提出兵法运用的一般原则和战略步骤

初九:潜龙匆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历无咎

九四:或跃于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3、提出军队的管理方法

师卦:

初六、师出于律

六二、师贞丈人吉

4、指出在不利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论文参考题:

1、浅谈史记,《货殖列传》中运用兵法进行经营谋略的思想。

2、对兵法与经营谋略辩证思维的一点认识

第四讲:兵法与经营谋略的基本方法

庙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第一节 算

——谋略运筹的地位、作用和方法

一、庙算的意义

庙算:按现代术语叫谋略运筹。研讨有关作战事宜,进行运筹和决策。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测也

军事谋略是一种抗争性谋略。它不同于本能谋略,也不同于单向谋略

多算胜,少算不胜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谋略,讲究用智的民族,无论是军事斗争、政治斗争、商业竞争者都广泛运用谋略。

无论是在激烈动荡的年代,还是国治邦安的和平建设时期,谋略运筹一直盛行不裒

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谋略运筹创造运用及其发展的历史

二、古代认识战争的方法

1、分析敌对双方有关战争的基本因素,求得对战争胜负可能性的认识 经之以五,校之以计

道、天、地、将、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曲制、官道、主用也。

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以索其情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上述称为七计。

2、制下相应的作战方略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孙膑兵法、客主人分》:

“众者胜呼?则投算而战耳。富者胜呼,则量粟而战耳。兵利甲坚胜呼,则胜易知矣。

《孙子兵法、计篇》:

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三、认识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无产阶级认识战争的方法

四、庙算在经营管理中的运用

家世界、量贩

个人-香港李嘉诚-船——电讯——房地产

当前

第二节:乾——巨龙腾飞的战略步骤

初九:潜龙匆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历无咎

九四:或跃于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第三节:全胜决策

——善者之战,无智名、无勇功,无奇胜

一、分析事理,搞好预测

二、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

三、胸怀全局,把握关节

1、从全局着眼把握事物3的总体效益

2、从全局着眼把握事物的长远效益

3、从全局着眼发挥事物的系统效益。

第二章:修道

——经营管理机构的基本建设

第一节:人和

——培育上下同欲的企业精神

一、企业精神的基本含义

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在国外被称为企业文化,它是在经营管理领域中,人们注重科学管理、现代管理之道的同时出现的一种更为世人所瞩目的管理理论。

二、企业精神在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企业精神的实质

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员工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上下团结一致地为之奋

斗。说到底企业精神的实质就是“人和”和“上下同欲”

第二节:为君之道

——企业领导者的个性修养

1、主不怒而兴师

2、将能君不御

3、采言纳谏

4、毋私一人

5、视卒如婴

6、杂于利害

第二节:择将

——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一、将备五德:

1、智

2、信

3、仁

4、勇

5、严

二、将避五危

必生、必死、忿速、廉洁、5爱民

三、静幽正治

第四节:知八阵之经

——经营管理机构的组织建设

1、合理的组织层次

2、科学的人才结构

第三章:励士

——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重视员工的思想和法制教育(92页)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将帅用道义和怀柔宽仁的手段来统一士卒的思想,用法纪来规范士卒的行为。

1、齐之以武要与令之以文紧密结合,作到宽严相济,有驰有张。

2、要把齐之以武的原则制定好

3、要把齐之以武的原则执行好

第二节: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

——激励员工必胜之志

第三节:士不先教,不可用也

——重视人才开发和员工培训

第四节:勇者不可独进,怯者不可独退

——培养企业携手如一的协调精神

第四章:先知

——信息、情报,成功出于众者的前提

第一节: 知已知彼

孙子兵法: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第二节:相敌、动敌、用间

——获取情报的方法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一、相敌

1、什么是相敌

2、相敌在经营管理中的运用

(1)观察调查法

A 、观察购买行为

B 、观察产品使用情况

C 、观察对手的生产销售情况

二、动敌

孙子兵法: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通过挑动、佯动、战斗侦察)

三、用间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1、战争耗费巨大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日费千金。

2、人民负担过重

急于丘役,屈力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六,丘牛大车,十去其七。

3、诸候乘其弊而起。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第五章:争利

——企业效益原则

第一节:非利不动,非得不用

一、什么是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指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包括占用)和物质消耗(包括占用),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

1、必需是社会需要的产品

2、取之与予之绝对值相比,要求后者大于前者,取之与予之相对值相比,要求是正值。

二、古人的取予观

三、非利不动,非得不用

第二节:以全胜争天下

——经营管理中获取高效益的基本方法

一、胜于易胜

二、因粮于敌

大胆引进外来技术、资金和人材是发展中国经济腾飞的必要条件

三、诱之于利

四、兵非益多,唯无武进

五、以逸待劳

六、有备无患

第六章:造势

——强行占领和争夺市场

第一节:若决积于千仞之溪,如转园石于千仞之山

——成功的资金投放方式

第二节:峻坂走丸

——提高质量,求异创新、开拓市场

1、提高产品质量

2、不断开发新产品

第三节:避实击虚并敌一向

——选择经营方向的一般原则

1、正确地选择经营方向

2、集中资金、人力、并敌一向

第七章:权变

——灵活机动的经营管理战略战术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为了应变,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1要不断强化自己的力量,无持其不来持吾有以待也

2、要虑之以利,也要虑之以害

3、要处理好变化中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第一节:奇正相生

第二节:趋利避害

第三节:以迂为直

第四节:分合有度

第八章:示形

——市场的诱发和引导

第一节:形之,敌必从之

——示形的作用和示形的一般原则

示形:谋略者用有形的欺骗信息,诱敌惑敌的基本策略手段。

第二节:先声夺人

——广告示形的作用和方法

1、广告要作的新颖、奇异、有趣

2、有绘声效果

3、要有一定的持续性

4、激发欲求

5、善择时机

6、循循前导

第三节:树上开花

——产品包装、装璜示形

1、突出

2、烘托

3、得体

4、入时

5、增值

第四节:相得益彰

——商标示形

1、传神

2、寓意

3、显戒

4、随俗

5、有深邃的意境

6、增强商标意识,严防商标假冒

第五节:云起龙骧

——树立企业形象式示形

1、加强自身的基本建设

2、提高服务质量

3、加强公众宣传

4、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5、不断拓宽让社会了解企业的途径

第六节:示之以柔,迎之以刚

——给对方造成错觉式示形

1、真而示之假

2、假而示之真

3、强而示之弱

4、善用迂直之计

第九章:地利

——经营管理对地形地理的运用

第一节:地形者兵之助也

孙子曰:“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扼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经营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地域内进行的,它的存在和发展,都与地理条件有着密切关系

第二节:知九地之用

——经营管理者在战略上对地理的运用

一、要善于掌握对衢地运用

衢地:指有利的战略要地,衢地本不为本国所有,但衢地和其它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旦占有,便可向其它国家发动进攻。

二、制定战略原则要考虑政治制度对其的影响

三、要考虑地理位置对经营管理的影响

第三节:通九变之用

——经营管理在作战行动上对地形的利用

1、占领市场组织销售时,要考虑地形因素

2、从生产角度全面考查,离不开地形条件

第十章:未济。亨

——被动中的东山再起

第一节: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末失常也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理在其中

第二节:挽狂澜于既倒,救三军于危局

——经营管理转败为胜的策略

1、要有敢于失败和从失败中奋进的胆识

2、避实击虚,另辟蹊径,开发新产品

3、修其功,避“费留”,大搞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竞争能力。

第三节:居安思危,居常思变

——未雨绸缪,预防失败


相关内容

  • 中国传统经营思想及其局限性
    第6卷第1期 2007年3月无无锡锡南学院院南洋洋学学学报报JournalofWuxiSouthOceanCollege6卷Vol.6第No.1Mar.2007 中国传统经营思想及其局限性 杨鑫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学系,江苏无锡2 ...
  • 春秋战国的十大名将排行榜!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们中华民族第一个大黄金时代,这个时代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爆炸,出现了许多的思想流派,他们影响深远:同时,在诸侯众国的无数战争中,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天才的军事人物,成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英雄,如下的十大名将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
  • 陈赓大将的军事谋略
    作为人民军队的著名将领,陈赓大将几乎亲历了上世纪中国革命的整个军事斗争,他的军事履历简直就是人民军队傲视国内外敌人的一面镜子:1924年5月,投身国共合作的大革命,两次参加东征广东军阀陈炯明作战:1927年8月,奔赴土地革命的烽火中,相继在 ...
  •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解读和运用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解读和运用> 课程论文 姓名:粟珊珊 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自1405班 学号:[1**********]4 2015年5月27日星期三 毛泽东对<孙子兵法>思想的运用与发展 摘要 ...
  •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商道即人道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出纳要谨慎 ...
  • 第2章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思考题 1.中国古代主要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有哪些? 答:a. 道家的管理思想: (1)以弱胜强的管理策略.老子从世间万物由弱到强的转化中看到了"守柔"的必要性."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 ...
  • 孙子兵法读后感
    篇一:孙子兵法读后感 <孙子兵法>不应该被只看做兵法,而是一部教人解决问题的书籍.可以这样讲,世界上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通过<孙子兵法>解决. 我读<孙子兵法>也不是很久,暂时只理解了一部分"知 ...
  • 孙子兵法简介及其孙子简历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可能包括孙武后学弟子们写作的内容,也可能有很多篇已佚失),但司马迁&l ...
  • 浅析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
    浅析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 战场上的伪装之术,自古有之.中国春秋末期孙武在他的<孙子兵法>中就谈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在三十六计中也就是瞒天过海这一条 ...
  • 春秋战国十大谋士排行榜,第一不是乐毅,也不是苏秦,应该是他
    第十.宁越 宁越,战国时期人,相传找过孔青打败齐人后,杀得对方丢盔弃甲,俘获齐军战车两千辆,将敌军三万具尸首堆成两座大坟. 宁越对孔青说:"应该利用这些战车和尸体对齐国进行二次进攻,把他们送回齐国境内,他们会因掩埋这些尸体而精力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