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例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 范文中心

48例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07/28

  【摘要】目的探讨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肺部感染的现状及对策。方法 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表现、X光影像及实验室资料48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用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并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测定。结果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征性,绝大多数为医院内感染(45/48)占93.7%。易感因素有:长期大量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化疗药物的使用,机械通气及侵入性操作,年老、免疫功能低下及住院时间长等。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耐药机制复杂,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处理不当可导致ICU内易感人群中流行。结论减少易感因素,早作病原学检查,针对性联合应用TMP-SMZ头孢派酮/舒巴坦或左旋氧氟沙星等,可提高该菌的清除率。�

  【关键词】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肺部感染;易感因素;耐药

  �

  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属非发酵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之一,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治疗有一定困难。现总结我院近3年来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肺部感染48例,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住院病人共48例,男34例,女14例,年龄56~89岁。基础疾病:COPD 31例,脑血管意外7例,肺癌并阻塞性肺炎5例,红斑狼疮1例,糖尿病2例,肺脓肿1例,胸腹联合外伤1例。病人来源:ICU26例,呼吸科病房7例,普通病房15例。�

  1.1诊断标准①发热,咳嗽,咳痰和/或气促;②肺部可闻及干湿性�音;③肺部X线或CT有肺实变、斑片状或大片浸润阴影;④痰液或呼吸道分泌物培养见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优势菌或纯培养2次以上。同时符合4点诊断为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肺部感染。符合院内获得性肺炎标准[1]者,为院内获得性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肺部感染。1.2留取标本方法漱口后取深部痰送检,使用机械通气或无力咳痰者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连接一次性痰液收集器,深部吸痰或用纤支镜加保护性毛刷取呼吸道分泌物标本,所得痰液标本立即送检。细菌室将合格标本接种于血平板,常规方法培养分离纯化。采用美国德灵公司Microscan-4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测定。�

  

  2结果�

  

  ①48例中,医院内感染者45例,占93.7%;②基础疾病:具有1种基础疾病的33例;2种组以上基础疾病者15例;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者3例,进行化疗者3例;③使用抗生素情况:发生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感染前均有使用抗生素史,使用抗生素时间为18~32 d。其中,使用2种组抗生素的5例,3种抗生素的11例,3种以上的32例。曾使用的抗生素主要为:头孢呋辛、头孢拉定、头孢曲松、氨苄西林、阿莫西林、亚胺培南等;④临床表现:咳嗽46例;咳痰44例;咳脓痰28例;发热40例;气促或原有气促加重40例,发绀11例;肺部湿�音或原有湿�音增多45例,干性�音12例;⑤X线及CT表现:肺实变6例,肺大片模糊阴影14例,斑片状阴影28例,伴少量胸积液5例;⑥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10×10�9/L者39例,80%者43例;⑦混合感染26例,其中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5例,白色念珠菌感染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例,溶血鲍曼不动杆菌3例,肺炎克雷伯菌3例,阴沟肠杆菌3例,大肠埃希氏菌2例;⑧药敏测定结果见表1;⑨转归:根据药敏用药后39例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转阴,3例替换,3例未消除;清除率为93.3%。死亡10例,死于原发病7例,死于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感染2例,死于其他感染1例。�

  

  3讨论�

  

  本组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肺炎患者,发生于院内感染的占绝大多数,其中又以ICU病房为多(26例),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期间,ICU中发生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院内获得性肺炎9例,有流行的趋势。追寻其源头,首次发生感染病例为1例COPD患者,长时间使用机械通气,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并留置深静脉导管、尿管、胃管。随后发生感染的病例,均符合以下的条件:①住院时间长24~60 d;②先后使用过多种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他定、亚胺培南等其中2~3种);③年老(平均年龄66岁);④应用机械通气(8/9例);⑤侵入性操作(9/9例)。而不具备以上易感条件的同期入住ICU的患者,则发生该菌感染的甚少,说明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肺部感染,其产生和流行并非偶然,而是患者自身条件和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发现ICU中感染该菌频率较高后,立即采取了分散、隔离措施,对空间空气及呼吸机等器械严格消毒,阻断其传播途径,控制了感染的继续传播。�

  从文献资料观察,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肺感染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其咳嗽,咳痰,发热征状及X线表现均与一般的细菌性炎症表现相似,故病原学的检查十分重要。该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因宿主免疫力低下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细菌定位转移,引起内源性感染。在首次培养出该菌后,应立即行病原学复查,并检查有无该菌的易感因素,如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侵入性操作,使用机械通气等,结合临床表现,如患者的咳嗽,咳痰情况变化,是否发热,X线表现及血象等,鉴别是该菌的定植或感染,以便及时针对性用药。�

  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耐药种类多样,机制复杂,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出的抗性与外膜渗透屏障、外排系统、各种酶类及迅速突变的靶位有关,其中多重外排系统,是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固有和获得性多重耐药重要原因[2]。尤其是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天然耐药。所以,对一些重症感染患者,亚胺培南等抗生素的使用,使得该菌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的感染,使这些重症患者的救治更加困难。从表1可见,大多数菌株对大部分的3、4代头孢菌素耐药,而仅有TMP-SME、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旋氧氟沙星等为数不多的几种抗生素有较好的抗菌治性。由于目前临床上较少使用TMP-SME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故用来抗该菌的感染,效果较好。为取得更好的疗效,主张联合用药。本组该菌阴转的39例患者,均是使用了TMP-SME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左旋氧氟沙星联合治疗。除应用敏感抗生素外,积极治疗混合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去除诱因也是十分重要的。对机械通气的患者,加强气道护理,严格遵守吸痰时无菌操作,严格消毒,定期处理呼吸机管道及湿化瓶,对预防该菌感染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201-203.�

  2Valdezate S, Vindel A, Echeita et al. Anticrobial susceptibilitiesof unique Stenotrophomanas maltophilia clinical strains .AntimicrobAgentsChemothen, 2001,45(15):1581-158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内容

  • 泛耐药菌肺炎的诊断及治疗策略
    泛耐药菌肺炎的诊断及治疗策略 网上觅得一篇佳作,觉得很有学习的必要,贴上来和各位同仁共同进步! 泛耐药菌(pan resistant bacteria) 是指对除黏菌素外的所有临床上可获得抗生素均耐药的非发酵菌, 包括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 ...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俞云松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传染科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的β-内酰胺抗生素,国内已经上市的品种有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因其具有对β-内酰胺酶稳定以及毒性低等特点,已经成为治疗 ...
  • 奶牛绿脓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奶牛绿脓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摘要:应用细菌学培养分离技术,从产后死于出血性.败血性坏死肺炎及子宫炎的奶牛肺.子宫子叶组织中分离出一株病原菌:通过细菌形态.染色特性及培养特性观察结合生化实验确定该病原分离株为绿脓杆菌,并通过药敏实验筛选出了环丙 ...
  • 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的诊治
    ・322・ 予持续或间断低流量吸氧. 4. 5 加强护理.预防其它并发症 对吸入性肺炎患者应进 489例胸腔积液中有330例良性胸腔积液,155例恶性胸腔 积液和4例原因不明者, 良性中结核性283例(5719%) , 心衰者15例(311 ...
  • 痰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论 著・ 痰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王秋波, 胡秀华, 王英保 [摘要] 目的 了解我院痰铜绿假单胞菌(PA) 分离率的变化及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 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 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08年痰中P ...
  • 呼吸系统疾病题解
    呼吸系统疾病测试题 姓名: 分数: A1选择题 1.诊断肺炎球菌肺炎,最有价值的是下列哪一项 A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B .肺部湿性啰音 C .咳铁锈痰 D .肺实变体征 E .痰培养肺炎球菌阳性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 ...
  • RICU多重耐药菌的耐药及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年1月第9卷第1期 Ch i nJ R e s p i r C r i t C a r e M e d , J a n u a r y 2010, V o l . 9, N o . 1·19· ·论著· R I ...
  • 呼吸系统测试题
    第二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9.1~10.20)测试题 (单选题) 1.痰液恶臭提示有 A. 病毒感染 B. 厌氧菌感染 C. 结核杆菌感染 D. 衣原体感染 E .支原体感染 2.吸气性呼吸困难病人的典型体征 A. 发绀 B. 肺部 ...
  • 吸入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209・ 讨论 LAM 是一种罕见疾病.是以肺淋巴管.小气道和小血管及其周围的平滑肌细胞弥漫性异常增生为特征, 引起肺淋巴管.细支气管及小血管狭窄或阻塞, 导致肺功能障碍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1].本病病因不明, 几乎均发生于育龄期妇女, ...
  • 感染性胸腔积液
    感染性胸腔积液(肺炎旁积液)诊治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孙永昌 这节课我们讲感染性胸腔积液(肺炎旁积液)诊治进展.感染性胸腔积液这儿当然我们临床上有很多的病原菌的感染了,像病毒.细菌,还有非典型病原体等等.在这儿感染性胸腔积液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