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必备材料--关于科技兴农方面的文章 - 范文中心

20**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必备材料--关于科技兴农方面的文章

09/29

关于科技兴农的社会调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科技兴农”问题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明确指出必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储备和应用转化三项能力。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市的科技兴农工作也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双重挑战、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双重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食物安全的双重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社会事业的双重任务。

一 我市新形势下科技兴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科技创新相对较弱。一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相对偏少。近年来,投入我市农业生产上应用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虽有不少,但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特别是应用生物工程、转基因技术、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节本高产轻简技术、高效低毒农药等方面重大的技术创新成果更显得缺乏。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体制相对不全。我市的农业科研、教学、推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没有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农业教育和服务水平偏低,农业科技第一线人员短缺。三是农业科技资金投入相对不足。我市的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投入体制尚不健全,社会各界对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长期低投入,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开发和推广。

2、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一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在我市的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占相当比例,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大、中专毕业生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寥寥无几。这种落后的文化结构,直接影响着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开发,也无法适应市场经济行情的不断变化。与此同时,受市场、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的从业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真正种田的农民素质进一步下降。二是农民的农业科技知识相对落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面临着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挑战,农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农民原先所掌握的农业科技知识已无法适应农业市场化、集约化、科学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三是农民的科技接受水平相对较弱。目前,我市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年龄偏大、妇女居多、文化水平不高,不少青年农民只有农忙季节才能回家务农,限制了农民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能力,也限制了农民对农业科技新成果的理解接受能力,导致了农业新技术难以推广。四是农村的基础教育相对落后。农村教育支出已经成为农民的主要支出之一,对家庭情况困难的农户来说已无法承受这项不小的负担,农村失学儿童的增加已成为一个令人十分担忧的问题,这对我市未来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十分不利。

3、农业技术推广作用不强。一是投资严重不足,致使一些地方各项制度设

施配套齐全的农技推广形象工程实际是应付上级检查的幌子。农技推广总投资年增长速度缓慢,农技推广经费主要被用来发工资,有限的推广项目经费常被截留,许多乡镇农技推广单位变成了完全的自收自支单位。二是人才断层、知识老化,致使无法有效地向农民推广最新的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农民生产上所急需的水产养殖、经作、园艺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偏低;非专业技术人员过多,目前从事农技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部农技人员总数的一半,其余分别从事经营创收工作与行政工作;知识断层与知识老化问题严重,新进的大学生人数减少及在职进修的人数比例过低,导致了新一轮的农技推广队伍知识断层及知识老化现象。三是推广体制不合理。行使“政府”的技术推广职能,为技术推广活动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农技推广机构人财物管理的“三权”下放,导致县乡两级业务断链;农技推广机构承担行政委托的执法和中介服务、经营创收等非农技推广职能,从事纯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仅相当于全部农技人员总数的一半左右。四是不适应市场的需要。行政命令仍是农技推广的主要形式之一,推广活动是带任务、带指标进行的,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由上到下的技术推广方式,未能充分考虑农民的技术需求,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由政府决定,然后逐级下达,未能充分考虑当地农民是否需要这些技术。五是农业科技人才匮乏。一些县利用“三定”安置一些非专业人员进入农技推广机构;党政领导职位的频繁更换,使一些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由于农村经验的不足或农技知识的生疏,不能把农技推广工作提高到应有的高度。

4、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全。一是农业机械、植保和土肥等服务体系不健全。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具有专业功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帮助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如通过专业机械、专业植保等服务,帮助农民解决机械化耕地、收割,统一病虫测报、防治等问题,但我市这方面体系还不够健全。二是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市尚未按照技术研发、推广、培训和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上下互动、步调一致的推广工作网络,农业行政、科研、教学、推广和农户之间缺少有效连接的机制,农技成果往往是“热在上头,冷在下头,死在地头”。三是农作物种子及家禽畜种的培育、繁殖、加工、销售体系不健全。我市农业科研院所的育种力量很强、科技成果较多,但其大多数都没有建立完整的培育、繁殖、加工、销售产业链,成果的转化体系也不健全。四是农产品加工、销售体系不健全。我市大部分县市的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还相互割裂,农产品加工、销售中建立的国内产销相衔接、国外促销相呼应的体系还不健全。五是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难度大,农产品质量合格率难以提高,农药、兽药等违禁药物禁而不止,农业标准化水平低;通过认证、有质量保证和品牌形象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

品和有机食品数量少、比重小,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不足。六是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信息网络推进到县、乡后,如何进村入户遇到了障碍,农业信息得不到广大农户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一般农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依靠广播、电视、集市和邻里传播。虽然自我市启动农业信息化工程以来,各地农业信息系统的硬件建设比较理想,但是政府在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促进信息利用方面的工作明显滞后。

5、农业技术到户率不高。一是农民自身对新的农业技术的拒绝。我市各地农民文化水平还普遍相对较低,传统、保守思想严重,对新的农业技术不肯接受或不敢接受。一些有效的农业技术,在其它地方已成为成熟经验,而被政府部门引进推广后,因农民本身文化水平的低下或抵触情绪,无法或不能被农民采用,而导致失败。绝大多数农民小生产者经营思想严重,经济实力不足,如无十分把握,不舍得搞较大投入。二是农技推广部门对新的农业技术的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市一些地方的农技推广部门实际变成了兜售种子、农药等农资的公司,他们以推销商品为目的进行违心的“农技指导”,农民接受“指导”,买了假药、假种子后吃亏上当,对“新的农业技术”产生了恐惧心理。三是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投入我市广大农村应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数量不少,但其技术到户率不高,许多农业技术的推广在进村入户的最后一步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现有科技成果的潜力发挥不足。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还存在科研与生产脱节、推广人员知识老化、推广手段单一等问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还需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二、我市进一步做好科技兴农工作的对策思考

1、广开投资渠道,加快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第一,要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制,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首要的是加强科技创新基金投入。要健全政府、集体、农民和社会各界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制,广开投资渠道,调整投资结构。要重新确定政府投资在农业科技创新投资中的地位,发挥政府投资的集中性、示范性、引导性和调控性作用,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

第二,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提高科技服务工作的能力。我市的农业科技创新要整合扬州大学、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及各方面科研力量,广泛开展农业科研协作,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要调整农业科技发展目标,由注重增加产量向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变,由注重研究向研究、应用、推广和普及并重转变,由注重常规技术向常规技术集成和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并重转变。要围绕农民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难

题、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问题,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基础创新、集成技术创新及应用转化能力,使科技向产业聚集,技术向产品聚焦,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要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力争在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治、降低成本与节约资源的技术、标准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要积极稳妥地建立农业科研活动的市场运行机制,提高农业科研比重,对现有的农业科研成果储量、质量进行摸底,清理和排队,因地制宜,筛选出一批具有较大实用价值的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节本高效生态安全新技术,并适时发布良种和实用技术信息,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开发推广。

第三,要建立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市、县、乡各级都要把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农技推广工作的重点,要积极探索新型农科教紧密结合和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实现科技与农民“零距离接触”,最大程度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要以政府项目为主导,农业科研和教学单位为依托,按照技术研发、推广、培训和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上下互动、步调一致的工作网络,探索农业行政、科研、教学、推广和农户之间有效连接的机制。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形成技术专家网络,探索农业科研立项来自生产第一线、农业科技成果直接作用于生产第一线的成果快速转化机制。探索核心农户示范机制,选择文化水平较高、接受能力较强、善钻研、肯助人的农户作为农业科技核心示范户,对他们进行长期稳定的科技服务,将新品种、新技术优先供其使用,通过其言传身教,以户带户,实现科技进村入户,并逐步使之成为有效连接政府、专家和企业的基点,形成新型科技服务网络。

2、建立有效机制,保障推广体系,强化农技推广职能。

第一,要改革现有的农技推广体制。根据全市各地实际情况,市、县要合理合并现有的农业、畜牧、农机、水产、林业等农口各推广部门,成立全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乡镇要建立农技推广区域中心站,真正层层建立起农技推广体系,加强技术引进、试验与示范工作;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要由市、县农业局垂直管理;要合理定编各级农技推广队伍,剥离非农技推广职能的人员,推进“一人一村”农技推广工程。要在继续稳定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逐步建立起分别承担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二,要改变现有的农技推广模式。把以行政命令、政府号召的农技推广改变为以市场引导、示范带动的技术服务模式;要把由上到下、政府决定项目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改变为根据农民需要、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推广模式。

第三,要建立有效的农技推广激励机制。建立农技推广基金,形成“由下到

上”的农技推广新体系;实行绩效挂钩的考核机制,使农技推广人员的收入与实际的工作成绩挂钩,真正地使农技推广人员的“责、权、利”相结合。政府应鼓励学习农技专业的学生深入农村第一线工作,给他们较高的政治荣誉和经济待遇,在全社会形成以从事农技推广应用工作为荣的社会风气。组织部门应把农技推广工作的好坏作为考察基层、特别是乡镇主要干部的一项指标,以决定他们的升降去留。

第四,要实行农技推广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合理确定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的人员结构;严格控制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资格准入,对通过职业技能考试等形式录用的、具有农技推广人员资格的人员实行高工资聘用制。

第五,要增加市、县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比例。在进行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市、县要增加投资,确保各级农技推广事业经费的投入,彻底改变承担公益性职能的基层农技推广部门自收自支、不务正业的现象。

3、加快农村教育,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第一,要高度重视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大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提升农业、富裕农民、振兴农村的希望所在,我市各级政府和领导应高度重视,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大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政府要勇于牺性部门利益、当前利益,确保农村教育的稳定;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各级政府应视为公益性事业,采取各种措施,争取一定的经费投入,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一位农民都能受到教育培训。

第二,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科技培训组织,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推向制度化、规范化。全市要加快建立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健全的培训制度,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各级科技培训组织要分工明确,工作规范,县级以培训农村党员干部为主,乡级以培训科技带头人、示范户为主,村级以培训普通农民群众为主。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组织要建立宣传党的农村政策、提供市场信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的服务中心,并使其成为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第三,要注重农民教育培训的内容,把适应农民的需要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作为教育培训的出发点。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呈多元态势。农民经营范围已冲破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狭小天地,转向养殖业、林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多元化经营,单一的生产技能已不能满足农民对多元化知识的需求。科技教育培训既要适应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又要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科技发展需要。要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对农民进行多门类、多技能的教育培训。

第四,要讲究农民教育培训的方法,把让农民满意作为教育培训的落脚点。搞科技知识培训必须把课堂教学与现场示范紧密结合起来,把课堂搬进田间、大棚、企业、市场,让科技带头人现身说法。要按照“一张培训卡、一页明白纸、一本技术手册、一盘操作技术光盘”的培训模式,结合农时开展培训,为每户培训1个明白人。要用农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把那些抽象难懂的科技理论变成生动鲜活的具体形象,让农民群众听了能理解,看了能明白,学了能会用,切实让群众满意。

第五,要科学合理地整合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我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教育培训资源,扬州大学、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农业大中专院校和农业科研部门都落户在扬州。我市各级政府及农业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上述优势,将各类农业科技教育培训资源进行有机组合和配置,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要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技推广、广播电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以最大限度搞好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培训实效。

第六,要让农村教育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我市21世纪中叶整个劳动力素质的问题,也是解决我市“三农”问题的长远治本之策。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有义务为处于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孩子提供合格的教师、必要的教学设备、低价乃至免费的教育,教育部门要不断探索农村教育的改革,应大力发展农村中的中等职业教育,中学阶段可根据农村需要开设一些实用的专业技术课程,使走向社会的毕业生都能熟练掌握1至2门先进实用技术。

4、建立健全体系,上下形成合力,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第一,要加快建立健全功能完善的农业机械、植物保护和土壤肥料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以农机股份合作公司、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技术协会等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的农机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融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农机服务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和规范化管理,逐步扩大农机跨区作业品种和范围,扩大作业规模。要按照“政府补贴、部门引导、自主购机、自愿防治、市场运作”的原则,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专业植保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以“统一病虫测报、统一防治时间、统一药剂配方、统一机械防治”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植保服务,减少农药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要按照“测土配方、定向生产、专业服务、精量施肥”的原则逐步建立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要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体系。通过整合我市农业领域现有的教育、研究和推广等资源,建立教育、研究、推广“三位一体”的推广网络。组建一个由政府、科研、教学、技术推广部门和农民代表组成的农业推广指导委员会,定期沟通各方意见,审定推广工作计划和经费使用计划,对农技推广中心的工作进行评估、监督、指导。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实现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分开,加强政府农技推广服务。努力探索新型服务形式,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科研推广机构开展社会化服务,真正做到科研、教育、推广和生产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以提高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要加快建立健全农作物种子及家禽畜种的培育、繁殖、加工、销售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以科研院所、种子企业、农场、养殖场、种田大户和农民组成的产学研一体化、科工贸一条龙的种子培育、繁殖、加工、销售体系,加大品种保护,提高种子质量,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四,要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销售体系。改变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相互割裂的封闭经营方式,坚持平等互利、风险共担、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户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利益联结方式,促进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形式,与农户在产权上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要拓宽农业的发展领域,向产前和产后延伸,促进农产品增值转化,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是改变农业弱质地位,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第五,要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引导农民按照国家和地方颁布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以逐步改变农民长期以来重数量、轻质量的传统思维模式,增强农民依标生产、特标上市、优质优价的意识。建立健全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按照市建中心、县(区)建站、市场建点的检验检测要求,实质性运行以市级质检中心为骨干、县(区)级质检站为基础、市场速测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认证认定体系,坚持与资源特点相结合、与市场需求相吻合、与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相配套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改变单纯依靠多施化肥、多施农药提高产量的做法,切实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农畜产品疫病较多、农药化肥残留较高的问题,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农民收入。

第六,要加快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坚持发挥政府扶持、市场调节双重作用,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重点是采用乡级建立信息服务点、村级培养信息员的方法,健全乡(镇)、村两级信息传播网络,搞好农户信息化建设。要建设高水平的农村信息人才队伍,造就一批有信息搜集、信息识别、信息加工、

信息应用、信息反馈和预测分析能力的信息人才队伍,让他们在农户信息化过程中引导农户、帮助农户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及时发布有关农业政策、科技知识、市场信息,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信息服务。

5、抓好科技示范,做好技术服务,推进农业科技入户。

第一,要加大推广农业科技示范的物化技术。农业物化技术是将农业生产上所需的、广大农民不易掌握的复杂技术如防病、治虫、补素、促长、节水、生态、安全等关键技术通过高科技创新,集聚到农业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等新产品上的一种“傻瓜”技术。这种技物结合型的新技术已经受到农业科研、教学、推广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及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我市各级农业职能部门要不断加大这种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农业物化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建立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发布制度,实现农业新技术的常推常新,从而提高广大农民的劳动生产力、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第二,要重点抓好农业科技示范的典型带动。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展示,可以使广大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这是农业科技入户的好办法。因此,我市各级政府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改“行政命令”式为“典型带动”式农技推广方式,围绕农业生产的需求,加大建立“科技示范园”,扶持“科技带头户”,以实实在在的直观样板引导农民相信科技、依靠科技,并发挥榜样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农村科技示范户把科技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农民。在示范户选择时,要以优势农产品产区为重点,选择了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群众公认、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选择农民技术员、各类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户、种养大户、“绿色证书”和“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证书”获得者,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第三,要加强做好农业科技示范的技术服务。通过示范项目带动,以“手把手、面对面”的田间指导为主要手段,配合技术培训班,让技术指导员在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对示范农户巡回现场技术指导,再通过示范农户的言传身教、生产示范及现场技术指导,辅助以发放技术手册、明白纸和广播电视等培训形式,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提高农业科技的“入户率”。同时,要结合农村信息时代的新要求,通过电脑、电视、电话信息服务、举办广播讲座、设立“农技110”咨询热线、开动科普宣传车等形式,对示范户进行远程技术指导服务,及时帮助解决生产实际难题。


相关内容

  • 20**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与综合应用能力的区别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与综合应用能力的区别 今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大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申论部分,"凭空"出现了综合应用能力.对于很多考基层执法类的考生,无异于是"晴天霹雳".纷纷感叹,花 ...
  • 20**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一.认真阅读.梳理"给定资料",简要概括一些地区超限超载运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20分) 要求:概括准确,内容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50字. [解题思路] 通过阅读题目,我们可以发现本题是一道归纳概括题,题目要求简要 ...
  • 申论必背范文[经典]全30篇
    2011年国考申论范文点评:"新兴产业"主题 2011-1-5 来源:展鸿教育 点击量:771 [背景材料]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及浙江的影响既反映了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所存在的结构失衡矛盾,也说明只有通过深刻的.全面的结构 ...
  • 20**年山东省属事业单位考试时间及流程
    2013山东省属事业单位考试时间及流程 根据需要今年华教育机构特地收集资料整理成一份文档供大家参考.2013年山东省属事业单位考试公告.报名入口.大纲解析.职位表下载及备考资料汇总:http://v.huatu.com/news/20130 ...
  • 公务员考试申论对策题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申论对策题解题技巧 申论考试中,许多人都面临着对策的提出或验证对策的有效性这样的难题.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有情可原的.一般来说,前面的概括题客观性比较强,只要能够分析透彻材料内容,就可以基本能够把握住答题的信息点.但对策题相对来说,具 ...
  • 20**年湖南湘西州"三支一扶"招募报名时间
    2015年湖南湘西州"三支一扶"招募报名时间 2015年湖南湘西州"三支一扶"招聘公告已出,详细信息如下: 1.网上报名 (一)网上报名时间和网站 网上报名时间为2015年6月18日9:00至6月23 ...
  • 国家开发银行20**年校园招聘
    国家开发银行 2016校园招聘大礼包 -- 大街网Dajie.com倾情奉献 http://weibo.com/yjsxyzp 国家开发银行校园招聘公共主页 http://cdb.dajie.com/ 大街网校园招聘频道 http://ca ...
  •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型盘点--备考13年国考考生须知
    今年,中组部和人事部并未对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提出新的政策与改动,根据中组部和人事部对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工作预计在10月中旬展开,笔试时间预计为11月底或12月初.根据今年数据统计,2012年国家公 ...
  • 20**年-20**年中央机关公开遴选C类考试真题
    2010年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 (作答时间:3个小时,满分:100分) 第一题(本题建议70分钟内完成) 假设你是国家某部某司某处主任科员,处里还有位副主任科员,今天是星期四(9月16日)上午8点半.你的司长和处长两天前已经去深圳 ...
  • 高分考上深圳公务员的经验
    省考已是定局,依约分享深圳公考历程与总结,献给希望收拾心情.继续上路的朋友. 本人法学小硕,从08国考至今,先后参加了7次公务员考试,2次职员考试,1次雇员考试.但我不是传说中的公考游击队,我的目标只有广州.深圳(其中一次报广州,九次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