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种复分解反应类型及其意义 - 范文中心

14种复分解反应类型及其意义

04/15

14种复分解反应类型及其意义

1、弱酸与强碱反应

(1)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

意义:

①中和反应后溶液呈碱性;这是考试题中常出现的判断盐溶液酸碱性的问题(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 ②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时用酚酞作指示剂,这是酸碱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选择问题。 ③恰好中和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关系如下:

等式关系1(溶质守恒又称物料守恒):c(CH3COO-)+c(CH3COOH)=c(Na+);

等式关系2(溶剂守恒又称质子守恒):c(H+)+c(CH3COOH)=c(OH-);

等式关系3(电荷守恒):c(CH3COO-)+c(OH-)=c(Na+)+c(H+);

大小关系:c(Na+)> c(CH3COO-)> c(OH-)> c(H+) ;

这是盐类水解的知识点中离子浓度关系问题,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

注意: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式中首尾两项带同种电荷,是判断等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的捷径。

④离子方程式:CH3COOH+OH-=CH3COO-+H2O ,这是离子方程式常考的点。

(2)草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H2C2O4+NaOH=NaHC2O4+H2O;H2C2O4+2NaOH =Na2C2O4+2H2O ①物质的量不同产物不同;

②NaHC2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而呈酸性;

③Na2C2O4水解而呈碱性;

④写出草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物呈酸性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H2C2O4+NaOH=NaHC2O4+H2O;H2C2O4+OH-=HC2O-4+H2O;

⑤写出草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物呈碱性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H2C2O4+2NaOH =Na2C2O4+2H2O;H2C2O4+2OH-=C2O24+2H2O

2、强酸与弱碱溶液的反应:HCl+NH3•H2O=NH4Cl+H2O

意义:

①中和反应后溶液呈酸性;这是考试题中常出现的判断盐溶液酸碱性的问题(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 ②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氨水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这是酸碱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选择问题。 ③恰好中和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关系如下:

-等式关系1(溶质守恒又称物料守恒):c(NH3•H2O )+c(NH+; 4)=c(Cl);

等式关系2(溶剂守恒又称质子守恒):c(OH-)+c(NH3•H2O )=c(H+);

+等式关系3(电荷守恒):c(Cl-)+c(OH-)= c(NH+4)+c(H);

+-大小关系:c(Cl-)> c(NH+4)> c(H)>c(OH);

这是盐类水解的知识点中离子浓度关系问题,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

注意: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式中首尾两项带同种电荷,是判断等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的捷径。

④离子方程式:H++NH3•H2O= NH+4+H2O这是离子方程式常考的点。

3、弱酸与弱碱溶液反应:

(1)CH3COOH+ NH3•H2O = CH3COONH4+H2O ;

意义:①中和后溶液呈中性,原因是二者的电离程度相当;②中和产物比原先的任何一种溶液的导电性都强,③离子方程式:CH3COOH+ NH3•H2O = CH3COO- + NH+4+H2O 。

(2)H2C2O4+NH3•H2O=NH4HC2O4+H2O;H2C2O4+2NH3•H2O =(NH4)2C2O4+2H2O

意义:①中和后溶液呈酸性,原因酸性强弱关系:H2C2O4>HCOOH>CH3COOH,醋酸与氨水的电离程度相当,醋酸铵呈中性;②中和产物比原先的任何一种溶液的导电性都强,③氨水的不同产物不同;④离子方

-+2-程式:H2C2O4+NH3•H2O= NH+4+HC2O4+H2O;H2C2O4+2NH3•H2O =2NH4 +C2O4+2H2O 。

4、强酸与强碱溶液反应

(1)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HCl+NaOH=NaCl+H2O

意义:意义:

①中和反应后溶液呈中性;这是考试题中常出现的判断盐溶液酸碱性的问题(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呈中性)。 ②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时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这是酸碱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选择问题。

③恰好中和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关系如下:

等式关系1(溶质守恒又称物料守恒):c(Na+ )=c(Cl-);;

等式关系2(溶剂守恒又称质子守恒):c(OH-)=c(H+);

等式关系3(电荷守恒):c(Cl-)+c(OH-)= c(Na+)+c(H+);

大小关系:c(Cl-)= c(Na+)> c(H+)=c(OH-);

这是盐类水解的知识点中离子浓度关系问题,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

注意: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式中首尾两项带同种电荷,是判断等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的捷径。

④离子方程式:H++OH-= H2O这是离子方程式常考的点。

(2)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

意义:

①中和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②恰好中和后溶液的导电性最弱;

2+--③离子方程式:2H+ +SO24+Ba +2OH=BaSO4↓+2H2O

④硫酸溶液中部浮有小球,加入同密度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反应后,小球下沉(产物水的密度小于硫酸溶液的密度)。

(3)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2HCl+ Ba(OH)2=BaCl2+2H2O

意义:

①中和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②盐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固体恰好中和后溶液的导电性不变;

③离子方程式:H++OH-= H2O

(4)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

意义:

①中和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②硫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恰好中和后溶液的导电性不变;

③离子方程式:H++OH-= H2O

5、强酸与弱酸盐反应

(1)盐酸与偏铝酸盐反应:

①少量盐酸与偏铝酸盐反应:NaAlO2 +HCl+H2O=Al(OH)3↓+NaCl;

②过量盐酸与偏铝酸盐反应:NaAlO2 +4HCl=AlCl3+NaCl+2H2O

意义:①盐酸与偏铝酸盐反应的产物随着盐酸的量不同而产物不同;②实验室不用偏铝酸钠溶液滴入盐酸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铝沉淀,因为无法控制盐酸的用量;③实验室可以用在盐酸溶液中滴入过量偏铝酸钠溶液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铝沉淀;有关化学方程式如下:NaAlO2+4HCl=AlCl3+NaCl+2H2O;AlCl3+3NaAlO2

++3+ -+6H2O=4Al(OH)3↓;④离子方程式:AlO-+2H2O 。 2 +H+H2O=Al(OH)3↓;AlO2 +4H=Al

(2)与碳酸盐反应:

①盐酸与正盐反应:2HCl +CaCO3=CaCl2+H2O+CO2↑;2HCl + Na2CO3 = 2NaCl+H2O+CO2↑

意义:①实验室用启普发生器制备二氧化碳选用盐酸与碳酸钙反应;②快速制备二氧化碳选用盐酸与碳酸

2-钠反应;③离子方程式:2H+ +CaCO3=Ca2++H2O+CO2↑;2H+ + CO3 = H2O+CO2↑。

②盐酸与酸式盐反应:HCl + NaHCO3= NaCl+H2O+CO2↑

与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对比的意义:

ⅰ、等物质的量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碳酸钠消耗的盐酸多。

ⅱ、等物质的量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样多。

ⅲ、等物质的量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快。

ⅳ、等质量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碳酸钠消耗的盐酸多。

ⅴ、等质量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多。

ⅵ、等质量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快。

(3)盐酸与硅酸钠溶液反应:Na2SiO3+ 2HCl+H2O= 2NaCl+H4SiO4↓

2-意义:①稀盐酸和稀硅酸钠溶液反应制备硅胶;②离子方程式:SiO3+ 2H++H2O= H4SiO4↓。

(4)盐酸与次氯酸盐溶液反应:2HCl+Ca(ClO)2=CaCl2+2HClO

意义:①制备次氯酸;②在漂白粉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增强漂白性;③离子方程式:H++ClO-=HClO;④离子共存:H+和ClO-不能大量共存。

6、较强酸与较弱酸的盐溶液反应

(1)醋酸与碳酸盐反应:

①醋酸和碳酸钙反应: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意义:ⅰ、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为了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盐酸改成醋酸;ⅱ、离子方程式:2CH3COOH+CaCO3=2CH3COO- +Ca2+ +H2O+CO2↑

②少量醋酸和碳酸钠反应:CH3COOH+Na2CO3=CH3COONa+NaHCO3

③过量醋酸和碳酸钠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④碳酸一定是弱酸。

意义:

①醋酸和碳酸钠反应时醋酸的量不同产物不同;

②碳酸钠溶液中滴入等浓度的少量醋酸,并不产生气泡,产生的是NaHCO3 ;

③醋酸溶液中滴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会产生气泡;

2--2-④离子方程式:CH3COOH+ CO3=CH3COO-+HCO3;2CH3COOH+ CO3=2CH3COO-+H2O+CO2↑

⑤碳酸一定是弱酸。

(2)碳酸与偏铝酸盐溶液反应:NaAlO2 +CO2+H2O=Al(OH)3↓+NaHCO3

意义:

①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沉淀的方法;

②偏铝酸一定是弱酸;

-③离子方程式:AlO-2 +CO2+H2O=Al(OH)3↓+HCO3

(3)碳酸与硅酸盐溶液反应:Na2SiO3 +CO2+2H2O=H2SiO3↓+2NaHCO3

2--意义:①硅酸一定是弱酸;②离子方程式:SiO3 +CO2+2H2O=H2SiO3↓+2HCO3

(4)碳酸与石炭酸盐溶液反应: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意义:①石炭酸的酸性比碳酸弱;②高考离子方程式常考点,产物只能是NaHCO3;③离子方程式:

-C6H5O-+CO2+H2O→C6H5OH+ HCO3。

7、强酸与强酸盐溶液反应:BaCl2+H2SO4=BaSO4↓+2HCl

-意义:①硫酸溶液中加入固体氯化钡导电性不变;②离子方程式:Ba2++SO24=BaSO4↓

8、弱酸与弱酸盐溶液反应:

(1)H2S+CuSO4=CuS↓+H2SO4 ;

意义:

①混和气体中硫化氢气体杂质的吸收方法;

②中学化学中弱酸制备强酸的事例;

③离子方程式:H2S+Cu2+=CuS↓+2H+ ;

(2)H2S+(CH3COO)2Pb=PbS↓+2CH3COOH

意义:

①硫化氢气体的检验方法:湿润的白色醋酸铅试纸放置在瓶口变黑,说明瓶口释放出来的气体是硫化氢。 ②中学化学中弱酸制备强酸的事例;

③离子方程式:H2S+(CH3COO)2Pb=PbS↓+2CH3COOH

9、强碱溶液与强酸弱碱盐溶液反应

(1)消石灰与氯化铵的反应:2NH4Cl+Ca(OH)2 加热CaCl2+2NH3↑+2H2O

-意义:①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方法;②装置类型是制氧型;NH+4和OH不能大量共存。

(2)氢氧化钠与硫酸铝溶液的反应:

①少量氢氧化钠与硫酸铝溶液的反应Al2(SO4)3+6NaOH=2 Al(OH)3↓+3Na2SO4 ;Al3+ +3OH-=Al(OH)3↓ ②过量氢氧化钠与硫酸铝溶液的反应Al2(SO4)3+8NaOH= 2NaAlO2+3Na2SO4+4H2O;Al3++4OH-= AlO-2+2H2O

意义:

①氢氧化钠与硫酸铝溶液的反应因为氢氧化钠的量不同而产物不同;

②实验室不能在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铝沉淀;

③实验室可以用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硫酸铝溶液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铝沉淀;有关方程式为:Al2(SO4)3+8NaOH= 2NaAlO2+3Na2SO4+4H2O;Al2(SO4)3+ 6NaAlO2+ 12H2O= 3Na2SO4+8Al(OH)3↓;

3+-对应的离子方程式:Al3++4OH-= AlO-2+2H2O;Al+ 3AlO2+6H2O=4Al(OH)3↓

10、弱碱溶液与强酸弱碱盐溶液反应

(1)氨水与硫酸铝溶液的反应:Al2(SO4)3+6NH3•H2O=2 Al(OH)3↓+3(NH4)2SO4

意义:①实验室在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制备氢氧化铝沉淀;②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 Al(OH)3↓+3NH+4;③该离子方程式考试常常考查的内容。

(2)氨水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①少量氨水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AgNO3+NH3•H2O=AgOH↓+NH4NO3

意义:①少量氨水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会产生沉淀;AgOH不稳定会马上会转化为Ag2O(褐色),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NH3•H2O=AgOH↓+ NH+4

②过量氨水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AgNO3+3NH3•H2O=Ag(NH3)2OH↓+NH4NO3+2H2O

意义:①过量的氨水滴入到硝酸银溶液中,会溶解原来产生的沉淀,进而产生银氨溶液,这是检验醛基的银镜反应的检验试剂的制备方法;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g++2NH3•H2O=[Ag(NH3)2]++2H2O。

11、硝酸银溶液与卤化钠溶液反应:

(1)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NaCl+AgNO3=AgCl↓+NaNO3

意义:①在待测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氯离子;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Cl-+Ag+=AgCl↓。

(2)硝酸银溶液与溴化钠溶液反应:NaBr+AgNO3=AgBr↓+NaNO3

意义:①在待测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淡色沉淀,说明有溴离子;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Br-+Ag+=AgBr↓。

(3)硝酸银溶液与碘化钠溶液反应:NaI+AgNO3=AgI↓+NaNO3

意义:①在待测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说明有碘离子;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I-+Ag+=AgI↓。

12、氯化钡溶液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Na2CO3+BaCl2=BaCO3↓+2NaCl

意义:①在待测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待测液中

2-含有碳酸根离子;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Ba2+=BaCO3↓; BaCO3+2H+= Ba2+ +H2O+CO2 ↑。

13、氯化钡溶液与可溶性亚硫酸盐反应:Na2SO3+BaCl2=BaSO3↓+2NaCl

意义:①在待测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有味的气体,说明待测液中

2-含有亚硫酸根离子;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Ba2+=BaSO3↓; BaSO3+2H+= Ba2+ +H2O+SO2 ↑。

14、氯化钡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反应:Na2SO4+BaCl2=BaSO4↓+2NaCl

意义:①在待测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待测液中含有硫酸

2+-根离子;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4+Ba=BaSO4↓。

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9、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0、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1、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2、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复分解反应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中和反应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相关内容

  • 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详细]
    单 元细 目 1.细胞膜的物质转 运功能一.细胞的基 2.细胞的兴奋性和 本功能 生物电现象 3.骨骼肌细胞的收 缩功能 1.血液的组成与特 性 二.血液 2.血细胞 3.血型1.心脏生理 三.血液循环 2.血管生理 3.心血管活动的调 节 ...
  • 卫生毒理学基础习题集(人卫版)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 1 第一章 绪论 [A 型题] 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A .核素 B .细菌 C .病毒 D .各种化学物质 2.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A .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 .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 .具有生物活性, ...
  • 12岁前建立亲密依恋关系是良好亲子关系的根本
    什么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12岁前建立亲密依恋关系是良好亲子关系的根本 依恋关系是亲子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形成良好亲子关系的根本.对于每个人来讲,它不仅存在于儿童早期,而且会对人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意义,会对青少年期.成年期甚至老年期的 ...
  • 矿物岩石学九
    矿物岩石学九 <矿物岩石学>综合复习资料 第一章结晶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晶体: 2.科塞尔理论:3.布拉维法则: 二.填空 1.空间格子的要素包括.... 2.格子构造决定了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因而晶体具有一些共同性质 ...
  • 学与教的心理学
    学习理论 一 试误--联结 学习理论 1 代表人物与实验 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猫的学习实验 (问题箱 尝试错误 即s-r) 记忆实验,联想实验范型 2三大学习理论 准备率 练习率========77面 效果率 3评价 贡献:1运用实 ...
  • 高中生物竞赛
    全国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考试大纲 复习参考书:中学生物课本(高中生物.生理卫生及初中生物四册)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主编 (指导思想:以高中教材为主,用普通生物学拓展内容) 一. 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 1.细胞结构.功能.分裂(细胞周期:可 ...
  • 大自然神奇的生物链
    中国有句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子,虾子吃泥巴."很好地描述了池塘生态系统中生物吃与被吃的关系.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反映了丛林生态系统内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在自然界生存斗争中,一切动植物 ...
  • 心理学第四章课后习题
    第四章 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 C )1.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__________. A条件反应是否受到直接强化 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 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 D以上都是 ( A )2.基于观众的条件 ...
  • 02911无机化学(三)
    == 发布时间:2007年05月24日 == 您现在位置:首页-自学考试 -教材大纲-02911 无机化学(三) 南京医科大学编 (高纲号 0681)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无机化学(三)>课程 ...
  • 童年情绪障碍
    过去的文献多将童年情绪障碍称为儿童期神经症.儿童情绪障碍不同于成人的神经症,其主要区别在于:①临床表现较成人简单,往往是躯体症状或某一症状突出,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明显:②学龄前儿童的情绪障碍类型难以划分,随着年龄增长,临床类型逐渐与成人接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