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窗口单位服务规范(试行) - 范文中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窗口单位服务规范(试行)

06/1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窗口单位服务规范(试行)

为规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窗口单位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服务质量监控,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人性化服务,特制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窗口单位通用服务规范。各级各类窗口单位可据此并根据各自服务特点,制订细化的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和方式

各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窗口单位的服务对象,包括应享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合法权益必须得到保障的单位、居民、就业人群、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等各类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场所)包括现场服务、语音服务、视频服务和网络服务等。

二、基本要求

(一)依法合规。开展各项服务活动都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并主动、耐心向服务对象讲解说明,共同守法依规。

(二)诚实守信。各类政策解读、业务咨询、服务项目介绍、公众宣传都应确保真实可信,不得含有虚假误导成分;涉及行政执法、收取费用及办理选择性项目时,应履行如实及时告知义务。

(三)公平公正。对各类服务对象坚持公平公正、一视

同仁,维护其合法、正当权益,不得厚此薄彼。

(四)安全便捷。在服务对象聚集的服务场所应配置必要设施,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服务对象的人身安全、心理安全。在服务办理时间方面,努力做到便捷高效。

(五)优质服务。主动、热情、友好、礼貌地对待每一位服务对象,满足其合理合法要求,并应针对服务对象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服务,以积极的态度、扎实的作风和文明的形象,向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

三、行为规范

(一)岗责分明。在面对面服务场所,应设置岗位牌,工作人员佩戴身份牌;在语音服务或视频服务场所,应主动告知服务对象自己的工号,明确服务身份;窗口单位负责人也要挂牌上岗,并在服务场所规定位置监督服务。

(二)仪表端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应按有关标准或规定统一着装或穿着整齐服饰,坐姿端正,立姿文雅,行姿稳重,做到庄重、整洁、得体。

(三)服务热情。工作人员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要做到微笑多一点、话语亲一点、办事勤一点、效率高一点;对依法依规不能满足的服务要求,应耐心解释说明,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与服务对象争吵。

(四)办事严谨。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的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要求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对超越职责权限的事

项要及时请示。

四、服务场所规范

(一)统一服务环境。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相关规范对本窗口单位在标识、标志、形象以及设施设备等方面提出的要求,目前没有明确标准的,也要进行规范管理。

(二)公开服务承诺。通过多种形式,结合实际需要,向服务对象公开部门承诺、集体承诺和个人承诺。

(三)公布办事流程。要公布工作标准、业务标准和权限标准。开放式服务大厅应设立咨询台或引导台,提供咨询服务和单据填写示范;在明显位置张贴办事指南、岗位职责;整齐摆放各类业务宣传页。办公室服务场所也要张贴办事流程和岗位职责。

(四)服务场所安全便利。服务对象聚集的服务场所应做到采光良好、空气流通,方便疏散,并配备防火、防盗、监控等设施;保持环境卫生清洁,设施设备摆放有序,业务宣传资料齐备;有条件的窗口单位,应设置专门等候区、残疾人专用设施,可推出设置医药箱、建立医务室等急救措施。

五、工作规范

(一)服务准备“三提前”:提前检查好信息系统或硬件设施;提前准备好业务凭证和相关印章;提前到达岗位进入工作姿态。

(二)服务咨询“四告知”:告知所提申请是否符合政

策规定,告知办理相关业务所需手续,告知办理业务的路径,告知办理业务的时限,并指导服务对象填写有关业务凭证。

(三)服务受理“不推诿”:对服务对象符合规定的需求即时受理,对手续不全或不符合规定的做好政策解释说明,不以任何借口推诿、搪塞服务对象。

(四)服务办理“不积压”:在业务受理、初审、复核、办结各环节,按岗位职责和时限要求及时办理。对距离较远、往返困难及有其他特殊情况的服务对象,应按“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点对点服务、重点服务和一条龙服务。

(五)服务结果“不出错”:严格执行业务规程和标准,层层复核把关,力争每个环节不出差错;建立服务日志基础台账,记录各业务环节的办理过程,发现有错及时改正。

(六)服务方式灵活多样:各类窗口单位普遍实行首问负责制、全程代理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不同窗口单位可结合业务特点,拓展服务路径,将服务向网络、向基层延伸。

六、服务监督规范

(一)服务对象监督。窗口单位应通过设立群众意见箱和举报监督电话、施行网络投诉和网络舆情监控、开发语音或视频互动系统等方式,加强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交流,接受群众监督。

(二)上级监督。窗口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帮助窗口单位不断改进服务作风;窗口单位要自觉接受监督,主动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三)社会监督。窗口单位可聘请社会监督员,进行定期巡查或随机明察暗访等方式,监督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

(四)内部监督。窗口单位要强化制度管理,精确流程控制,明晰责任主体,加强关联性环节的相互监督,形成高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相关内容

  •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试行分类调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
    中公教育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试行分类调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 上海今年将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工资政策,尤其是拟订社区工作者薪酬水平指导意见,指导区县合理确定社区工作者薪酬水平,研究制定将就业年龄段居民 ...
  • 20XX年XX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总结(3篇)
    2014年XX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总结(第一篇) 20XX年,我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按照"打服务牌.走创新路.全力提升政务服务质量"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及& ...
  •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甘政办发[2014]14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甘肃省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办法(试行)>已经2014年1月26日省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 12315指挥中心20**年工作计划
    2012年湘潭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工作计划 为努力将12315建设成维权的中心.监管的平台.为民的窗口.工商的品牌,提高群众满意度,现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继续建立健全全市12315行政执法体系的组织机构,加强领导.充实人员,开展工 ...
  • 信息资源开发展史
    2000年 为了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的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2000年1月国家保密局发布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 >. 2000年2月13日,为了保障"政府上网工程"的顺利实施,确 ...
  • 杭州会计电算化考试题
    一.单选题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年,2.要采用晶体管元件,第三代计算机主要采用中小规模成电路元件,第四代电子计算机主要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 3.我国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于年制造成功. 4.电子计算机内所有信息都是以数形式表示. 5.电子计 ...
  • 行政问责制度完善工作措施
    行政问责制度完善工作措施 乡.镇人民政府.市属各办.局: 省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发布实施以来,我市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贯彻实施中,仍有部分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学 ...
  • 招商局长年度工作总结
    2011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2012年2月14日) 一年来,本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经济发展为根本,认真履行部门职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
  • 初级会计电算化历年真题
    初级会计电算化历年真题一 一.单选题. 1.组成报表的最小基本单位是( ) . A.组合单元 B.表体 C.变动单元 D.表单元 [答案]D 2. 设置会计科目编码时,必须是( ) . A.科目全编码 B.明细科目编码 C.一级科目编码 D ...
  • 深圳公园发展历史
    深圳有了三个国家重点公园 http://www.sznews.com 2008-12-01 09:37 深圳新闻网 来源: 深圳特区报 编辑: 李晓蕾 深圳新闻网讯 记者昨日从市城管局获悉,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公布26个公园为第二批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