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数学课程资源整合"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 范文中心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数学课程资源整合"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04/13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数学课程资源整合”的课题研究实施

方案

龙门中心小学

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信息成为构成现实世界

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我校不仅在学科中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下面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实施措施

在开放式的信息环境下,在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通过

有目标地搜集课本文字教材之外的更多的相关信息,并有计划地浏览、采集、选取、整理、优化后组合成相关学科超文本式素材包后,以“新型课”的六个特征做教学课型(新型课的六个特征即教师的角色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交互式协作学习、开放式信息环境、多种认知的信息资源、意义建构。),以现行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为教学目标,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进行实验。课题内容涉及到语文、数学2个学科24册。具体设计如下:

1、在教学中,教师、信息技术、教材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

合的课题研究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有赖于各个教学环节的优化。这就要求,信息技术必须与学科教学过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形式和评价等诸环节相互整合,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将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与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特点相结合,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每个环节的整合都遵循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标准。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双主体”相互作用于教学始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方式导控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在通过信息技术、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送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双向交流互动、不断循环和不断调控的过程。

3、在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的教学条件,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有效的学习工具,换言之,教师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生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学,二者的职责既不相同,又有其内在的联系,但其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使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诸环节达到真正的整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4、系统考虑教学活动诸要素和诸环节的相互作用,把握其间的相互关系,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到教学系统中,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互整合的目的。这种整合并不是将信息技术简单地嫁接在传

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论基础上。以往的实践表明了信息技术进课堂,如果师生的角色作用不发生变化,信息技术就不可能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只有师生的角色作用发生根本改变,信息技术才能真正起到优化教学过程诸环节的作用,才能真正达到与学科教学相互整合,从而形成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5、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教学理念和学习理论制定实际教学的操作指南,将信息技术、教师、学生与教学过程的诸环节统一起来,从而使整合有章可循。

二、课题界定

(1)信息技术:本课题中的信息技术界定为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信息技术资源、方法和各学科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学科教学方式。是在课程学习中有机的使用信息技术,努力使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都发生变革,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三、研究思路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目的在于探求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科课程教学过程有效整合的规律、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规律,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对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师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加快学校信息化的步伐;

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途径,方法和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③研究开发一批实用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学科教学课件。

④撰写有一定理论水平研究报告、论文。

⑤积累一批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和典型课例。

四、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①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和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的关系。

②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信息加工能力、现代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等)。

③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研究。

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整合。

五、课题研究的参与:以各教研组为单位,语数老师全程参与。 具体要求:

(1)教研组负责收集素材,确定实验课题。

(2)教研组集体备课,研究整合方案,教学设计。

(3)担任整合实验教师及时总结写出心得。

对研究任务进行如下具体分工:钟琴琴老师分别负责选择各年级语文教材中需要进行课堂教学资源整合研究的重点单元,付玉琴老师负责选择各年级数学教材中需要进行课堂教学资源整合研究的重点单元,张翠璇老师负责实验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培训和网络资源的收

集与整理,马小玲老师负责课题总负责和成果总结;詹润润老师负责课题论证材料的整理。陈海燕老师负责语文整合研究材料的分析;郭会老师负责数学整合研究材料的分析;朱冬梅、徐丽萍、林琼美老师作为实验老师负责在各年级各个班级中进行实验研究。 六、主要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数据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情境引导法、教学实验法、文献参照法。

第一、制定计划,即根据教学需求拟定研究目标和试验对象;第二、开始行动,即教师培训、教学设计研究、上课实践;第三、注意观察,即试验研究过程日记、试验可录象和课堂记录;

1.数据分析法。做好各项实验数据的检测与分析,最终使课题产生科学的结论。

2.经验总结法。实验教师写好教后反思和经验总结,即分析录象、阶段总结、找出问题和改进策略,最后,根据反思结果,拟定新的研究目标、任务,并在课题阶段总结会上组织教师交流。

3.情境引导法。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图形、数字、动画乃至声音、背景等按教学需要进行综合处理,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抽象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4.文献参照法。上网查阅小学数学课程资源整合的相关文献,为自己的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同时辅以问卷调查、观察分析等手段和方法开展研究。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和研究方向自行选择研究方法。

七、课题成果和阶段性成果的评价办法

通过检查与本课题实验有关的课例、论文、记录、报告和素材软件包及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来进行成果验收。

八、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场地与硬件:校园网、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多功能教室、校内各种电教仪器设备。

2、信息资源: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光盘、自制教学课件、图书资料、互联网资源等。

3、师资保障:通过讲座、观摩、研讨等形式对参与课题实验的教师进行有计划地培训。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定期进行活动。

九、方案实施周期:2013年4月—2015年4月

六、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5月)

在此期间主要完成查阅相关资料,对实验教师进行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设计不同的课型,确定实验课题。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对研究的理论依据实行可行性论证;申报立项。成立课题研

究组,并安排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听取专家的指导;安排课题组成员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培训等。

(2)探索研究阶段:(2013年6月~2014年12月)

① 课题开题,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安排课题组成员分工;

②制定符合学科特点的子课题方案,按计划进行研究;

③课题组成员开设研究课,形成教学设想与反思;

④在部分班级进行初步实验,摸索出课程整合的基本教学模式,摸索出资源建设及管理的基本经验,初步形成教学软件资源库,探索共建共享模式。

⑤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学习能力等进行前测,建立学生档案。 ⑥做好实验课例、个案分析等日常实验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数据整理 ⑦形成阶段性报告,根据中期评估反馈结果,调整研究方案; ⑧课题组成员进行小结。

(3)总结鉴定阶段:(2015年1月~2015年4月))

召开课题总结会,全面检查课题研究过程;对实验检测数据, 分类整理。资料进行综合性统计分析,,汇总课题研究材料,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整理研究成果,邀请专家结题鉴定。

八、预期研究成果

1、阶段成果:

①制作与实验相配套的教学课件。 ②有关学科的实验教师完成一套教学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撰写二篇具有较高质量的科研论文。③典型教学实况录象,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及学生作品。

2、结题成果

①写出本课题综合性实验研究结题报告。②汇编本课题阶段报告、结题报告及论文集。


相关内容

  • 红河县职称论文发表网-信息技术小学体育论文选题题目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红河县职称论文发表网-信息技术|小学体育论文选题题目 红河县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信息技术|小学体 ...
  •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 小学数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 1. 小学数学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有哪些特点?(8页第六条) 2.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哪几个方面内容?(13页第六条) 3. 试从总体上 ...
  • 课程整合_1+X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_
    2014年第4期总第270期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 ()JournalofNortheastNormalUniversitPhilosohandSocialSciences ypy No.4 2014 Sum No.270 从主题教 ...
  •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结题报告(绝对好)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结题报告 科教兴国,兴国必先兴教育:科研兴教,兴教必先兴科研.教育科研开展得如何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向教育科研要质量便成为瓦房店市实验小学的探索目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 ...
  • 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课题方案 景泰小学信息技术科课题组 (从以下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应该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学科整合,二 是校本课程开发,,因而建议课题名称为: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
  •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 八里复兴小学 关键词:教育管理:创新:整合思想:机制 21世纪初期,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学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新制度,深化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 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奖
    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奖"优秀教育科研成 果评审情况介绍 为纪念中国教育学会成立 30 周年,检阅近 5 年来我国群众性教 育科学究和教改实验的成就,推动教育发展与改革,推动教育科学研 究事业的进步与繁荣,中国教育学会决定 ...
  • 毕业班教学质量分析
    毕业班教学质量分析 万昌中心校 陈洋 一.试卷分析: (一)语文学科:这次的语文六年级质量抽测,主要是考查小学毕业生的学习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真正达到合格的标准.它是检查.评价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在命题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下 ...
  • [精品]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篇一: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陕西省从20XX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和陕 ...
  •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33团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这一中心.为使我校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鼓励全体教师努力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创建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