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蜡烛(学生版) - 范文中心

3.蜡烛(学生版)

08/30

商河县第二实验学校 语文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 班 姓名: 星期: 编号:

3. 蜡烛

【学习目标】

1. 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 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一、预案(请用双色笔画出课文的重点和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独立完成下列各题)

1. 给划线的字注音:

拂()晓 瓦砾( ) 地窖( )

鞠( )躬 颤( )巍巍 更( )夫

2. 解释词语

拂晓: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颤巍巍:

肃穆:

2. 自主探究

A、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课文中标出)

B、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二、学案

(一)找出精彩描写,品析人物形象美。

1. 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2. 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品味语句,体味文章意蕴美。

1. 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把这句话改成“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好不好?为什么?)

2.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今日事,今日毕。 第 1 页 共 1 页

商河县第二实验学校 语文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 班 姓名:

星期:

编号:

3.

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

4.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

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

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

么?)

(三)探究思考艺术美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固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②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

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③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

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

黑色的大围巾

④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

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

1

、(

1

)第一段中的“还”字是否多余?

2

)第二段中的“揣”字妙在何处?

2、作者为什么要对那支大蜡烛的来历进行补充?

3、第2段和第3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老妇人育乞西的黑色围巾,有什么用意?

4、试从选文中找出表现老妇人虔诚的态度和对苏联红军战士的深厚感情的词语。

日积月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今日事,今日毕。

2

2


相关内容

  • 6.半截蜡烛
    6.半截蜡烛(学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二.布置预习任务. 1.读第一遍课 ...
  • [半截蜡烛]课堂实录
    师在学习课文前,组织学生默写词语:半截.蜡烛.绝密.绝妙,其中"绝密""绝妙" 师说意思,生根据意思写词语. 师评点,强调"蜡"是"虫"旁,"绝密&q ...
  • 适合小学生做的科学实验
    1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 ...
  • 6科学教案
    病 毒 教学目标: 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 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 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 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科学课程的学习,对科学这一门课已经比较了解和 ...
  •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讲课步骤
    一.安全,注意安全 二.这节课的内容,"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介绍桌上的几个实验器材: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 四.实验之前提问问题: 1.焦距: 怎么测焦距?这个实验中不用测,直接给了10cm 2.物距: 3.像距 ...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目标: 1.会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知道凸透镜所成虚实.倒正.大小像所满足的条件. 3.掌握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 ...
  • 20**年三八游园活动方案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三·八妇女节"游园活动方案 为庆祝"三.八妇女节",为我院女生提供一个愉悦放松的节日气氛,同时彰显我院女生风采,进一步鼓励我院女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充实全院学生的课余时间 ...
  • 黄茂灵-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改进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改进 南宁市三美学校 黄茂灵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南宁市三美学校的化学教师,黄茂灵.今天我改进的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
  • 应用题混合
    1停电时,小王点起了两支蜡烛,这两支蜡烛一样长,但不一样粗,粗蜡烛可燃两小时,细蜡烛可燃一小时,来电后,小王吹灭了两支蜡烛,发现粗的是细的长度的两倍,停电时间多长 2一天晚上停电,小明点燃两只长度相同但粗细不同的蜡烛看书 若干分钟后,来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