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了解电路 - 范文中心

九年级物理了解电路

06/12

教学目标:

1、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会出现什么现象?

2、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几件化纤毛衣,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你

有过这种体会吗?

3、物体带电与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在头皮上摩擦过的梳子或直尺、铅笔、圆珠笔、钢笔靠近小纸屑,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

5、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把橡胶棒靠近纸屑,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6、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然后将玻璃棒靠近纸屑,能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说

明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

7、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你

会发现_________.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你会发现_________.。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你会发现_________.。

8、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电路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开关:观察开关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你还搜集了或还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开

关?

(2)电源:观察电池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你知道电池的构造吗?你知道日常生活中还有

哪些电池吗?除了电池,还有什么也是电源,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用电器:这小灯会一直这么亮吗?说明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电器?它们有什么共

同特点?

(4)导线:拔去导线、断开开关或有些地方接触不良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

10、电流是_________________ 电流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认真观察课本50页图22和图23这两个电路的区别在哪儿?

12、连接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制 ,支路上的开关控制 。

教学内容

一、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例题一 : 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三盏灯属于串联的是( );并联的是( )

【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识别是学习电学的基础,识别电路,要根据电路的基本特点去判断,不能只从电路的形状上去判断,对于较复杂的电路,要根据电路的特征、开关的控制作用、用电器的工作状态等判断,常用的识别电路的方法是:

(1)定义法:分析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方式,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接在电路两点

间的是并联。

(2)电流法:凡是同一电流所流经的所有元件,电路无分支,则一定是串联。如果电路出

现分支,电流从正极流出后有“分”、有“合”,“并排”流过各支路上的元件,再回到电源负极,则各支路上的元件是并联。

(3)拆除法:去掉电路中一元件出现开路是串联;去掉电路中某一元件,其他仍能正常工

作则是并联。

(4)节点法:也叫等效电路法。就是在识别不规范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期间没

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对应训练:分析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 1、S 2都断开时,三个

小灯泡是怎样连接的;当开关都闭合时,三个小灯泡又是怎

样连接的。

二、电路图与实物图的互化

例题二:根据左图所示的电路图把右图中的元件连成电路。

[分析]

电路图是用来表示实物连接情况的符号图示,它与实物图有着对应的关系,可以用下列方法实现电路图与实物图的互化。

1、通常情况下串联电路的连接简单而单一,只要对照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出发,逐个顺次地将实物图中的各个元件连接起来即可。

2、对于复杂的实物图连接,可分以下三步完成:

(1)在电路图中任选一条单一回路,并对照这个回路在实物图中将相应的元件连接好。

(2)对照电路图,把所选回路以外的元件分别补连到实物图的相应位置。

(3)适当调整连接,要注意实物图中的连接顺序必须与电路中各元件的顺序一致。

3、说明:

①实物图中的导线不必用直线表示;

②一般应严格按照电路图来连接实物,比如电路图中开关S 1与电源正极相连,就不能把它接到电源负极一端;

③连接所用的导线数尽量少,导线两端接在接线柱上;

④连接导线尽可能不要交叉。

三、按要求设计简单电路

例题三:例:A 、B 两个办公室相距较远。试设计一个电路图,要求两办公室任何一方按电钮,都能使对方电铃发声,电池组装在B 办公室。

分析及解答:


相关内容

  • 物理教学总结教学反思2
    九年级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本人在本学期担任九年级物理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按照开学初制定的复习计划,对物理学科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复习.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变教学方法,努力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 ...
  •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人教版)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玻璃板.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平面镜成像 ...
  • 九年级物理电能从哪里来测试题及答案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单元综合检测(七) (第十八章)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4分, 共40分) 1. 关于电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源是向电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源都有" ...
  •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8分) 1.2009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欢,小艳在现场听到"小沈阳"的声音是由______产生的,靠空气传播过来的," ...
  • 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统一质量检测
    ________________号试 考线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名 姓 封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级 班 _密________________校学2007年青岛市 ...
  • 20**年-20**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初三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学生的学习任务艰巨.学习的时间紧,还要进行九科竞赛,面临的压力很大.今年的两位新搭档,我们之间还需要磨合,针对现实的情况,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今年要严格 ...
  • 初中二年级物理上册提纲
    初二物理上册提纲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物体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V 固 > V液 > V气 声音在1 ...
  • 14.自感现象及其应用
    物理科学案 序号14 高二 年级 班 教师 刘冰 学生 1.定义:由于线圈本身的电流发生 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自感现象. 第一章 第6节 自感现象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观察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并能够通过电磁感应规律分析通电自感与断电 ...
  • 八年级物理总结
    一.物体带电 1.概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质的性质,即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使物体带电: (2)接触带电: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与带电体接触可带电. 二.两种电荷 自然界只有两种 ...
  •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沪科版)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八年级物理 力学部分: 一.速度公式(第二章p27) 二.重力公式(第五章p92) G =mg (G:重力N ,m :质量kg ,g :常g 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 取9.8N/kg) 三.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第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