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中的人物形象 - 范文中心

浅谈[家]中的人物形象

10/29

保定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

JOURNALOFBAODINGTEACHERSCOLLEGE

掘墓人#守墓人#墓中人#殉葬品

)))5家6的人物形象系列

t王新玲

(保定师专中文系,河北保定071051)

=摘要>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之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度必然走向灭亡,走进坟墓,5家6中塑造了一系列

成功的人物形象:掘墓人$$幼稚而大胆的叛徒觉慧,孤独无奈的守墓人觉新,已走进坟墓行将就木的墓中人高老太爷,善良无辜的殉葬品鸣凤、梅、瑞珏等,通过这一系列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关键词>掘墓人守墓人墓中人殉葬品=分类号>

I207.4

的请愿运动,参加激进刊物5黎明周报6的社团活动,办刊物,散传单;冲破封建等级观念,大胆地与丫头鸣凤相爱;无视专制家长的威严,支持觉民逃婚,

反对捉鬼的荒唐行为,反对无稽的/血光之灾0的荒谬做法;对觉新的/作揖主义0和/无抵抗主义0进行尖锐的批评,没有任何顾忌,最后义无反顾地第一个走出了封建大家庭,成了高家的第一个叛逆者,第一个掘墓人,在他身上体现了/五四0时期青年一代争民主、争自由的时代精神。

但觉慧毕竟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人,受时代因素及个人因素的影响,他的反叛也会带上/幼稚0的色彩,他还不是那个时代最先进的革命英雄,他身上仍摆脱不了少爷的习性,在进行斗争时,有时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把某些复杂的斗争看得过于简单,容易冲动,这在处理与鸣凤的爱情问题和高老太爷临终发善问题上,充分暴露了他幼稚的性格特征。

觉慧对鸣凤的爱是真诚的,也是脆弱的(在他脑海里还不时地把鸣凤与琴对比),他对鸣凤的保证是出自真心的,是爱的冲动,但也是草率的,经不起现实的严峻考验,当鸣凤要被送到冯家时的最紧急关头,也曾做过点努力(他到下房里找过鸣凤,未找到也就不再努力),事实上经过一夜的思索之后,他准备把那个少女放弃了,,有两样东西在背后支持他的这个决定:/那就是有进步思想的年轻人的献身热诚和小资产阶级的自尊心0,这无非是觉慧为自己不能真正保护鸣凤而寻找的一种自我安慰的遁词。

在绝大部分篇目中,高老太爷与觉慧觉民弟

金的长篇小说代表作5家6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不仅是由于它深刻的思

想内容,更在于它在艺术上的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在/五四0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的代表/幼稚而大胆的叛徒0觉慧,成了封建宗法专制制度的掘墓人;受传统文化熏陶又受新思潮影响,眼见旧制度必然灭亡却又竭力去维持的孤独的守墓人觉新;正一步步走向坟墓的旧制度的代表高老太爷;温顺善良软弱的一群女性,被行将灭亡的旧制度攫来做殉葬品的鸣凤、瑞珏、梅等,都因其独特的个性而在现代文学人物形象画廊中放射着夺目的光彩。

掘墓人)))/幼稚而大胆的叛徒0觉慧高觉慧,做为受/五四0影响而逐渐觉醒的青年一代的代表,是作品中的第一主人公。从故事情节的安排看,5家6以觉慧、觉民雪夜归家写起,以觉慧离家出走作结,5家6中的一切矛盾和斗争、悲欢离合的故事,觉慧不是参与者,就是从觉慧的观察角度予以反映。

觉慧是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0,/大胆0/幼稚0是觉慧思想性格的基调,是他叛逆性格的两个侧面。他的大胆源于时代所给予的民主精神的指导,表现在他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和对家族伦理制度的反叛,勇敢地追求光明、自由与幸福,他的反叛不只局限于家庭,并已走向社会,积极地投身进步的学生运动,参与抵制日货,反对军阀镇压学生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1999-05-15

王新玲(1965)),女,河北清苑县人,讲师。

王新玲/著

兄的关系是封建卫道士与叛逆者的对立关系,但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的还有祖父与孙子的血脉联系,高老太爷临终前答应冯家的亲事暂时不提了,觉慧感到意外的胜利,而缺乏一种冷静的分析,/亲事不提了0只是/暂时/而已,假如他不死,则很有可能旧事重提,/显亲扬名0的遗嘱,仍是想把觉慧觉民拉回到他所希望的生活轨道的最后努力,觉慧只被亲情所蒙蔽,看不透这一切,是由他的幼稚所决定的,他还缺乏斗争的经验,但他毕竟没有按高老太爷的愿望去做,仍然走上了反叛之路,说明他尽管幼稚,依然是一个大胆的叛逆者。觉慧形象的成功之处在于写出了他的思想性格的发展过程和形成的客观社会基础。觉慧不是天生的叛逆者,他的思想性格的形成是与时代大潮密不可分的,辛亥革命后,象高家这样的封建官僚地主大家庭失去了往日在政治、经济上的威风,革命使觉慧的父亲和叔叔克安丢了官,新文化思想的传播,使封建礼教宗法制赖以生存的一些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五四0运动又使觉慧兄弟受到新思想的雨露滋润,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如斯蒂文森的5宝岛6、托尔斯泰的5复活6、易卜生的5玩偶之家6,胡适、刘半农等人的文章都对他的成长产生了影响。觉慧的叛逆性格就在五四新思想的影响下,在家庭内部一连串悲剧的触动下,在与封建家长的不断挑战中逐步形成的。在小说开头,他还只是一个受新思想影响的青年学生,参加学生运动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参与者,并因此而被爷爷幽禁于家中,虽然在日记中倾吐了对旧家庭/狭的笼0的不满,愤怒撕毁了高老太爷要他学习的5刘芷唐先生教孝戒淫浅训6,但还不敢违抗高老太爷不准出门的禁令,是鸣凤的死使他真正认清了/我们这个家庭,这个社会都是凶手!0并对自己的思想开始了反醒:/我从前责备大哥同你没胆量,现在我才晓得我也跟你们一样0。使他第一次萌发了/这个家,我不能够再住下去0的念头,也使他意识到穷途末路的封建势力不会就此罢休,/最近的将来一定还有更可怕的把戏0,他更积极地参加进步的社会活动,并依靠社会上进步朋友的大力协助,帮助觉民抗婚成功,增强了他追求自由与幸福的信心,反对捉鬼把戏的胜利,使他看到了封建家长的虚伪与虚弱的本质,瑞珏的死,更使他看到封建势力的愚昧与残忍,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冲出旧家庭的/围城0,尽管他的出走仍带有幼稚色彩,对出走后的前途依旧茫然,但毕竟走出了封建家庭/狭的笼0,而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掘墓人#守墓人#墓中人#殉葬品

大胆与幼稚,两者相互映衬,使得觉慧的行为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与个性色彩。

为了不使作为掘墓人的觉慧的形象过于孤单,作者塑造了觉民、琴的形象。觉民虽不如觉慧激进,但同样具有反对封建专制、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在实际斗争中显出比觉慧更成熟、稳重富有心计的性格特征。琴是被作者当作新女性的典型和榜样来刻划的,琴是正在觉醒的女青年,聪慧美丽稳重,尽管接受了五四新思想,却尚未褪尽传统的闺阁之气,但最终与觉民大胆相爱,争取到自己的爱的幸福。他们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进步青年与封建势力的第一个胜利,是一个光明的信号,揭示了只有抗争才能得到自己的幸福这一真理,使充满一系列悲剧的作品有了高扬乐观的基调,为觉慧的反抗出走增添了必胜的信念。他们与觉慧一起形成了冲击腐朽封建势力的激流,共同做了封建统治的掘墓人。

孤独无奈的守墓人)))觉新

觉新,高家的长房长孙。特殊的地位使他自小就受到特殊的关爱。他有着自己美好的理想$$中学毕业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继续深造,到德国去留学。然而,祖父/希望有一个重孙0,父亲/希望早日抱孙0,性格温顺的觉新不情愿地承担起了延续家族香火的任务,从而美好的理想轻而易举地被打破了,他钟情于表妹)))梅,又因双方家长在牌桌上的龃龊而以/命相不合0为由拆散了,他顺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了用荒唐的抓阄的办法为他拣定的妻子;幸好他的妻子瑞珏善良宽厚,使他享受了婚后生活的短暂的温馨;高老太爷去世,瑞珏临盆在即,软弱的觉新害怕担当不孝的罪名而顺从了家长们迷信的/血光之灾0从而断送了妻子的性命。发生在觉新身上的一系列悲剧,形象地揭露了封建的礼教制度、家族制度、婚姻制度以及迷信观念怎样一次又一次地夺走一个青年的幸福,怎样无情地摧残他那善良而又脆弱的心灵。作者对于封建制度罪恶的揭露和控诉,主要是通过这一形象来展现的。黑暗、罪恶的家族如此暴虐地吞噬他的幸福,然而作为长房长孙的觉新,一边无奈地吞咽着如此的痛苦,一边真诚地为家族的兴衰而担忧。他常忧心忡忡地叹息:/我看我们家是完了。0他真诚地希望觉民他们/将来有一点成就,0/发狠读书,做出大事情来,给我们争一口气,0而对于自己,他只觉得他活着是

73

为了挑起肩上的担子,为了维持父亲遗留下的这个/家0。为此,他自觉地维护保证家族秩序的制度,对于高老太爷的命令,他不折不扣地接受执行,而对自私偏狭,活得不耐烦的长辈$$陈姨太、王氏、沈氏她们,极力避免跟他们冲突,陪他们打牌,哄他们高兴;克安、克定们狂赌乱嫖,醉生梦死,更加重了他的家族危机感;在成都战乱时,高家人各自逃难,甚至高公馆的创始人$高老太爷也躲起来了,只有觉新自己留下,不顾安危地守住了公馆。虽然他比弟妹们更早也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家族正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他时时感到:/他所爱的这个家充满了阴谋、倾轧、争夺、陷害,0他很清楚大家庭坐吃山空,高家不可能再有/兴0的机会,只有/衰0的必然,但长房长孙的家族地位,大家族未来重要的接班人,他要想方设法挽狂澜于即倒,知其不可而偏要为之。

觉新的性格常被他的弟弟们指责为/不抵抗主义0/作揖主义0,其实这只是他性格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又强烈渴望个性自由,个性解放,渴望得到个人生活的幸福。巴金写道:/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有双重人格的人:在旧社会里,在旧家庭里,他是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他跟他的两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是一个青年,这两种生活方式当然是他的两个兄弟所不能理解的。因此常常引起他们的责难。但是他也坦然忍受了。他依旧继续阅读新思想的书报,继续过旧式的生活。0他渴慕新思想,也愿意做一个新青年,而在行动上,又无力违抗封建秩序,甘愿痛苦地过/旧式的生活0。他这种性格的形成有其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他出生于戊戌变法前夕,所生长的年代恰值东西文化相互撞击、封建传统观念与科学民主思想激烈交战的历史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重负使得觉新们无法摆脱旧的羁绊而轻装前进,只能在新与旧的夹缝中辗转。虽然觉新读的是新式中学,也接触到化学之类的新学,并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它的影响要远逊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封建家庭给他的耳濡目染的传统教育。因此,在这历史转折时期,他只不过能更多地感受一点新的气息,能更清楚地看到垂死制度的歇斯底里的挣扎,也看到了新的希望,因此他们活得比新生力量(如觉慧)比守旧势力(如高老太爷)都更沉重,更痛苦,更孤独,这个形象的意义在于向处于封建旧家庭桎梏中的青年指出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反抗就没有新生,为了垂死的制度,牺牲美好

的东西来殚精竭虑维护它,是徒劳无益的。正象有的研究者指出的:/如果说,觉慧是作家告诉青年-应该这样办.的一个榜样,那觉新就是-不应该这样办.的一面镜子。0

¹

奄奄一息的墓中人)))高老太爷

作者是借了觉慧的眼光来这样写高老太爷的:/早过了六十岁的祖父躺在床前一把藤椅上,身子显得很长。长脸上带了一层暗黄色。嘴唇上有两撇花白的八字胡。头顶光秃,只有少许花白头发,两只眼睛闭着,从鼻孔里微微发出来一点气息。0他生起气来,就浑身发颤,大声咳嗽,气喘不止,之后,人就/显得很疲倦,便倒下去,渐渐地闭上了眼睛。0这是一个多么衰老、无生机的机体,从这描写里,我们感到,他已日暮途穷,行将就木,等在他面前的只有坟墓了。

这个黄土已埋到脖梗的高老太爷,是高家的家长,高家,是他少年苦学,取得功名,一生宦海沉浮而广置田产,修建房屋,一手缔造的一份家业,并实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圆满的家庭形式$$四世同堂,他满心希望这个大家庭按他的意愿兴盛发达下去,为此,他不遗余力。他不允许家里有一点/不合谐0之音:觉慧参加了反对军阀的学生运动,他大加训斥,并攻击学生的正义行为是目无法纪,诽谤学校把子弟教坏了,/只制造出一些捣乱人物0。于是,他下令把觉慧囚禁在家里,指令他读5刘芷唐先生教孝戒淫浅训6;他向他的子弟全面灌输封建的意识和家法观念,让男孩子们读5礼记65孝经6,女孩子读5四女书6,他要造就维护封建宗法制度,听命于专制君主的忠顺奴隶。在爱情婚姻问题上,他根本不考虑年轻人的前途和幸福,顽固地认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长主婚,幼辈不得过问$$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违抗者必受处罚。0因此,他用抓阄的办法决定了觉新的婚事,又想凭自己的意志安排觉民的婚姻,觉民坚决不从,他又让觉慧顶替觉民;他不仅在家里,紧紧守住自己的营垒,绝不让新时代的民主气息吹进来,而且在社会上还与一些冥顽不化的守旧派,如孔教会的重要头目冯乐山之流打得火热,还要把家里的丫头当作礼物送给老朽冯乐山,从而逼死了鸣凤,又陪上个婉儿。为了家业的兴盛,他也顺应时代的潮流,不单纯依靠剥削农民收取地租来维持家庭经济,还拥有西蜀实业公司的股票;让儿子开办律师事务所,把长房长孙安排到大公司做事,可谓竭尽心力。因此,当他得知克安克定背着家里包戏子包暗

娼,过着花天酒地的腐化堕落的生活,惩罚他们跪着打自己的耳光还不能解心头之恨;即使在奄奄一息之际,还不忘把振兴家族的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冯家的亲事暂时不提了0,为的是让觉民回来以维持大家庭的完整,嘱咐孙子要好好读书,/不要忘记,,显亲扬名啊。0

然而,这个/拼此残年极力卫道0的高老太爷自身的所做所为无疑地为他所极力维护的/家0自掘了坟墓:他在青年时代所写的诗集里,收有不少赠校书(妓女)的诗篇,而且所赠的并非一人。他还常同唱小旦的戏子往来,把出名的小旦叫到家里来照相,在他六十六岁的庆寿宴席上,演出的是一些非常低级下流、龌龊不堪的节目,高老太爷却/满意地笑了0,而且,他身边就活动着一个浓妆艳抹,一身香气的陈姨太,活画出了他荒淫无耻的生活。正因为他自身的荒唐和堕落,所以他无法制止儿子克安克定浪荡的腐化生活。

作者通过高老太爷这一形象,意在说明:虽然他以最后的挣扎来维持这个封建世家,但剥削阶级内部的腐朽性已决定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为了把这一点阐释的更加充分,作品还安排了这样的情节:正月里克定请全家看耍龙灯,耍龙灯的一班穷苦人,十冬腊月赤裸着身体,挥舞着龙灯供富人们取乐,而克定亲身上阵,拿花炮向着他们身上猛射,他们的肉被火花烧的变了颜色,龙身被烧成了空架子,克定还觉得不过瘾,剥削阶级的残忍,只知寻欢作乐,肆无忌惮地欺凌被压迫的劳苦人民,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这样的阶级,不灭亡还等什么?

善良无辜的殉葬品)))鸣凤、梅、瑞珏封建专制从来就是残暴无情的,在它行将灭亡之际,更要变本加厉地攫取更多的牺牲品放在坟墓里为之殉葬,而被捕获作为殉葬品的总是那些忠顺、善良、怯懦的人,那些在它崩溃的过程中捕获的牺牲品的命运是最具悲剧性的。

鸣凤的奴隶处境,引起我们的怜悯;它对爱情的忠贞,引起我们的尊敬;她对未来生活几乎不敢有任何奢望,更加勾起我们无尽的同情。她生活在高府这个黑暗王国的最底层,整年累月地过着劳累、屈辱、恐惧的奴隶生活。她本身没有半点触动封建秩序而且甘愿终生竭心尽力地做奴隶而不能够,统治者还是把噩运降临到她头上:高老太爷要把她当作礼物一样,送给封建遗老冯乐山做姨太太,她苦苦哀求,然而最终无法违抗高老太爷法律

一般的命令,最后这位柔顺而又刚烈的少女,以死向万恶的封建制度发出了血泪的控诉。

如果说做为奴隶的鸣凤的死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忍无情,那么,做为统治阶级内部一员的大小姐梅、瑞珏的惨死则更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梅与觉新的爱慕之情应该是没有任何不能实现的可能,仅仅因为家长在牌桌的龃龉而拿孩子的婚姻作报复,从而断送了青年人的幸福婚姻,梅嫁人不久而孀居,从此心如死灰,鸣凤是爱而不敢,梅是爱而不能,人未老而心已死,在自怨自艾中消磨生命,为爱的不能实现而在痛苦中夭折。与梅相比,瑞珏的婚姻上算是/幸福0的,虽然联系这种婚姻方式$$抓阄是荒唐透顶的,但居然让她碰上了一位心地善良的丈夫。她为人忠厚、宽容大度,富有同情心,倒也讨得高家上下的欢心,按理说应该是幸福的了,然而她仍然逃脱不了做殉葬品的悲剧命运,她的悲剧是在封建迷信的/血光之灾0及整个家族的逼迫下形成的,她成了家庭内部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的牺牲品,她成全丈夫的孝名而自己甘愿冒死的风险,她死在她的贤惠上。

他们都是那样的善良无辜,从不曾伤害过任何一个人,梅因失去爱情而夭折,瑞珏因得到情爱遭摧残,其命运结局完全是一样的,他们任凭封建家庭的摆布,默默地被封建礼教迫害而死,她们的遭遇把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无所不在的迫害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极端一定会得到极端的报复,最激烈的抗议最后总是从最衰弱的而且最能忍耐的人的胸怀中迸发出来的0,而一旦这种抗议出现,就说明了专制制度/自己已经逼近无可避免的毁灭0,因为/这种专横顽固甚至在最软弱的人中间也越来越引起怨愤和抗议了0º。鸣凤的死,唤醒了觉慧,使他认识到/我们这个家庭,我们这个社会都是凶手0,瑞珏的死,促使觉慧下定决心,终与封建家庭决裂。

本文旨在通过对5家6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来揭示其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作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的长篇小说,其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诸如诗一般的抒情化文笔,朴素、流畅、不饰雕琢的语言,炽热而真诚的感情色彩,简洁明快的叙事,等等,本文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论及。

注释:

¹谭兴国.5巴金的生平和创作6[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3。

º杜勃罗留波夫.5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杜勃罗留波夫选集6[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75


相关内容

  • 妇女形象分析
    XX 大学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论 文 题 目 学生姓名 学生考籍号 专学指学业院导院年名老院级 称 师 长 2014年 月 日 目 录 摘 要 . .............................................. ...
  • 20**年届高考全国卷冲刺语文考点知识.答题技巧
    2018届高考全国卷冲刺语文考点知识.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35分,用时40分钟) (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题型单选+双选+主观)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3小题,选择题型],文本更倾向于议论,如学术论文等. (12分钟,阅读 ...
  • 人物形象分析技巧_周远喜
    Z X I H O I J I E N G K A O Z H E N T 中考 真题解析 考题解说 人物形象分析技巧 EN WU XING XIANG FEN XI JI QIAO 周远喜 物性格或人物形象 中考阅读一般这样设题:从&qu ...
  • 学表演台词功底
    <舞台艺术语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2001-2 132013-4 课程学时:192 192 课程学分:12 12 适应专业:戏剧影视表演专业 一. 制定本大纲的依据 戏剧表演艺术最重要的是演员的肢体与语言的表现力.因此,舞 ...
  • 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格式
    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 1﹑公式: 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 ...
  • 美术教师招聘中外作品分析大全)
    3. 分析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1)士大夫画家辈出,绘画题材范围扩大. (2)根据诗人曹植的文学创作的主题思想塑造形象和安排情节.画出了一幅哀怨缠绵的连续画图. (3)人物神情刻画生动,主题内容突出,手法写实.线条简练飘逸,色 ...
  • 于细微处见精彩
    一.什么是细节和细节描写 作家李准曾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起着同样的作用."巴尔扎克也曾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 ...
  •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及反思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及反思 奉化舒家小学 胡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白话文用词的古今异义: 2.感情朗读,在品读中感受到严监生爱财如命的形象: 3.读写结合,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准 ...
  • 记叙文的阅读答题巧
    记叙文的阅读步骤 1.阅读全文:运用"六要素"知识,对文章内容.作者思路等有一个全面感知. 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 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主旨句.抒情 ...
  • [变色龙]说课稿
    <变色龙>说课稿 一.自我介绍与科目介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变色龙>.这篇脍炙人口的小说短小精悍,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生动风趣,内容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