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陈幼坚作品赏析 - 范文中心

平面设计陈幼坚作品赏析

07/20

平面设计陈幼坚作品赏析

陈幼坚,生于1950年的香港,凭着个人的天分和敏锐的艺术触觉在设计行业打拼了26个年头。这26年来,他曾荣获香港乃至国际奖项400多个,在纽约、伦敦、东京等地名声大噪,他设计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1996年,被设计界视为“圣经”的《Graphis》杂志将陈幼坚设计公司选为世界十大最佳设计公司之一,1997年,陈幼坚设计的海报及艺术挂钟被美国旧金山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品┅┅陈幼坚作为世界大师,荣誉光环无法列数得清。但陈幼坚告诉记者,这次“东情西韵”的展览比所获得荣誉更能涵括他的设计特点和艺术追求。小小的两层展览室里挂满了陈幼坚的作品,每一幅作品都能让记者看到在欧式包装和西方简洁线条下跳跃着的中国热情。

陈幼坚是深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但对中国文化遗产的执着和骄傲,并没有使他变成一个固守传统的“艺术遗老”,而是让东西文化在他的设计理念中更为合理地融结在一起。他成功地揉合西方美学和东方文化,既赋予作品传统神韵又不失时尚品味的优雅,展出的有柄瓷杯、茶叶盒、文具以及杯垫等作品中国风味浓重,却又不失优雅精细。他在东京新宿的高岛屋有一家命名“茶语”的茶馆,从茶馆的室内装潢和司标设计到茶具的选用,都堪称是陈幼坚设计艺术精髓,而东京三菱银行的CI、NIKKO的现代中国餐具都让人体会到了东西合璧的唯美。

今年53岁的陈幼坚(AlanChan)是香港最著名的设计师之一,获奖无数。陈幼坚设计公司曾被美国GRAPHIS杂志评为全球十大设计公司之一,是惟一获此殊荣的华人设计公司。他的海报和腕表甚至被美国三藩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品。在日本,他还分别于1991年、2002年在东京举办了"东方汇合西方"、"东情西韵"的个展。在日本的设计界,他的名声就如成龙在日本的演艺界地位那么响当当。

荣誉、财富、经历、名声到了53岁的他这里早已是囊中之物,从一个不懂设计的门外汉到国内、国际数百个奖项的获得者,他用了20年的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他开始确立并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地位。给别人打了10年工,为自己做了20多年事,其间没有太多痛苦不堪的艰难险阻,也没有过多苦水要诉。以至于他到50岁时便发觉自己该做的事已经做完了。

他想离开现在,去做更好更大的事情。至于更好更大的事是什么,他没想通。在没想通之前,他改变了发型。

到现在还拿奖是因为我的天分

与陈幼坚的对话从一个小故事开始。我一个在广州做平面设计的朋友想跳槽,但他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后又放弃了这个打算,他猛喝了一口啤酒,愤愤不平地讲?quot;市场价已经低到2000块,快赶上拣垃圾的了。"我把这个小故事告诉陈幼坚,他说香港也是一样,一些年轻的设计师想出头非常困难。价格低不说,又要听话,本科生的学历寥胜于无。当初促动他出来单干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广告公司的比稿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

关于自己的行业特性,陈幼坚曾说过一番话:"平面设计的历程就如马拉松赛跑,是一条既漫长而又充满挑战性的道路。那些获奖无数的运动健将,不只单靠一副天赋的良好体魄才'上位',亦要配合后天的悉心栽培和毅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成果。平面设计师要成功,亦如运动健儿般,只靠天资是不够的,一个人如没有全力付出精神、时间和努力,成功是不会发生的。"这番话更像是说他自己。

高中毕业后的陈幼坚一方面因为家里穷,另一方面也交了女朋友,已无

心向学,在20岁时进入一家国外的4A广告公司做学徒,在此之前学数学和化学的他尚不知设计为何物。如今用拿奖拿到手软来形容他获奖的数量一点都不夸张,一直到现在,他的设计仍然30个、40个奖地捧回来。关于得奖,陈幼坚的感受是--"让我知道自己有多好,让我最快地知道自己在哪个地位。"

记者问了他一个很多人都问过的问题--天分?他笑着说:"我觉得有!"这种感受在开始十年二十年他还不觉得,随着工作经验多了,人生经验多了,陈幼坚开始感觉为什么自己做设计师跟别人不一样,自己的想象,工作的方法,表达的方法都不一样。"到现在还在拿奖,这就是我的天分,但是天分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天分,你知道自己的目标,自己的兴趣,开始就要想清楚。不过,只靠天分并不是我成功的惟一要素,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加上太太(公司总经理)在背后的支持对我来说才是推动我成功的原动力。"

很多人对陈幼坚的评价仍然停留在平面设计领域,实际上,早在多年前他的工作重心已转向以品牌策略为主--在把各种设计元素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同时也把设计工作提升到了策略的高度,并使之与品牌及推广更完美地结合。如今将事业扩展到大陆的他也受到了和在日本一样的推崇。同样握着他的手不放的年轻人,同样追赶着要采访的媒体,在北京、上海、杭州、长沙、成都、汕头等六个城市同时进行的项目,以及可口可乐在2003年初推出市场的全新中文字体形象„„

陈幼坚享受自己的VIP待遇,被当成英雄和大师一样的崇拜也让他感觉很好。

做着将中国人的尊严拿回来的事

2002年,陈幼坚为北京申奥设计了招贴画,在一次研讨会上,他的演讲题目是"品味与尊严",他认为北京申奥不仅仅是一次国际运动比赛,还应该是一次通过奥运活动表达中国文化与品位的机会,通过这种展现,将中国人的尊严在国际舞台上拿回来。

"我在国际上做的事,去一些学校演讲,参加研讨会,除了谈谈设计心得外,也有一些跟设计没什么关系的东西,我做的是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事,就是将中国人的尊严拿回来。"

陈幼坚回想起小时候父母亲最朴实的家庭教育。父亲是广东人,当年是一位水果摊主,母亲是澳门人,都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他们告诉陈幼坚的全是最简单的做人道理,做人应该努力,应该勤奋,应该善良,应该孝顺。有关艺术细胞的熏陶倒是从父亲那里找到了出口,原来,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讲,父亲是一名DIY高手,他总是将盛放水果的木箱重新组合起来做成家具或者其它有用的东西。

2002年,陈幼坚在日本举办了他的个展,名字也是"东情西韵",很多人看他的东西,对他说:你的中国文化思想很深啊。陈幼坚很认真地表示:"我骗你的,基本上我的东西都是很表面的。但是为什么我弄得这么好,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文化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好让中国人和老外都觉得有味道。但并不代表我对中国文化了解多深,你只要多问我一句,我未必可给你一个更深入的答案。"从这些话里,我们可以看到他谦虚的一面,或者是老实的一面,而在国际舞台上,他不仅仅是一个设计师,更是一个中国文化的传承人,做着将中国人的尊严拿回来的事。

说话的时候,我们坐在上海金茂君悦54层的咖啡厅,他向相熟已久的

服务员要了杯茶,态度自然而和善。这使人想象不出他开会的样子。因为很多人不喜欢他开会的态度,有点强硬。他的解释是:"我先说这个事情,然后你再告诉我你的意见。每个事情要找一个Point才可以做,做事情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焦点,每一步都是从这个方向走的时候,目标就能很快地到达。"

采访过程中,陈幼坚也一直强调希望所有的采访都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要不然,以他的经历可以聊个没完。实际上陈幼坚真正接受的采访并不多,他还没找到一种方式来用语言很好地表达自己,一如他对色彩和线条的自如运用。但这并不妨碍他喜欢跟人聊天,他说自己的创作都是从生活的感受中来的。他也喜欢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我常常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所以要在别人的评价里'照照镜子'。但我不吹牛,也不掩饰,只是赤裸裸地做我自己。"

没有激情我就做不成任何事

身为大师级的设计师,陈幼坚所受的关注又常常超出专业领域,造成的轰动效应绝不亚于娱乐明星。依我看,坐在我面前的他也确实不乏"明星气质":标志性的山羊胡,简洁得体的着装,善意的待人接物,面对镜头从容不迫,气度不凡。这是他出位于其他设计师的地方。另外,在与MAGGIEQ合拍的一组茶广告中,他不但表现了自己的表演天分,甚至被拍片的导演赞誉:"你可以去当演员和导演。"另外可以提及,陈幼坚还同娱乐圈的朋友开了家餐馆。

"我做事的方式是从不刻意,但是如果我认准这是个机会我就不放过,'咬定青山不放松'!"陈幼坚显然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就在采访前一天,一个朋友对他说,"你就像一条蛇,静的时候不出声,动起来要人命。"他觉得这个说法很好。

声名鹊起之后,他也随之变得活跃与开朗,也开始接受一些另类的东西。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众多当红的歌星,梅艳芳、张国荣、林子祥、罗文、张学友、周华健等人的唱碟及大部分的演唱会宣传都是他设计的,因为他觉得这些东西相对于公司的主营业务来说是另类,虽然给了他另外一个天地去发展另一种思维,但那只属于他个人兴趣范畴,往往浅尝辄止,而且在作品集里也没有收录。但现在的他会更愿意去做一些另类的尝试。

他到了一个城市,往往累了一整天,晚上大家分头睡去,他还兴致勃勃地奔向酒吧。因为喜欢吗?"不,我不喜欢,太吵了。但是酒吧是一个可以让我最快地发现这个城市现时的状态的地方;一大早我还会去旧货市场,我可以在那里找到城市的根?quot;相比较这两个焦点,去旧货市场是他所喜欢的。他喜欢旅行,喜欢收旧货。如果不是因为工作,他更愿意待在家里,看看书,听听音乐。有一个细节,年轻的时候,陈幼坚曾做过中学校内民歌队的歌手。至今他的身上还涌动着年轻时的Passion,喜欢流行音乐和卡拉OK,上海一家专门为年轻人打造的摇滚酒吧也是陈幼坚的最爱。

在外人看来,人生如此,他已经不需要像现在这般努力,这样卖命,甚至他的太太也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他依然拥有这个程度的热情。说话间,他合上厚达500页的最新作品集,红色的封面上写意的寥寥几笔,活脱脱是他的形象。他说:这是句号,亦是起点。50岁,一条新的起跑线。


相关内容

  • 我对平面设计的认识
    一.我对设计专业的认识 作为一个设计师,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你所倾心创作的每一件作品,在赏心悦目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能给客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让消费者认可: 其次,设计的魅力就是创新,是凸显个性,最重要的就是创意.一个成功的设计师,针 ...
  • 浅谈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 作者:陈幼玲 柯进良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4年第07期 [摘 要] 习作成为语文教学的"拦路虎 ...
  • 合肥工业大学20**年保研名单
    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名单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学术型: 曾倪香 钟颖 仝维超吕为民 刘莹雪 任兴 吴亮 黄平安 梁监天 专业型: 戴俊珂 张宏伟 王鑫 龚阳波 何小虎 李健 余承东 机械与 ...
  • 宁波市第三届(20XX年度)德育专项个人课题
    编号 宁波市第三届(2011年度)德育专项个人课题成果评审获奖名单 一等奖 共56项 课题名称 学校 课题负责人 宁波市慈湖中学 宁波市职教中心 宁波市职教中心 宁波市甬江职高 宁波市实验学校 宁波市中原小学 宁波十九中学 张满福 何丽波 ...
  • 20XX年第三届湖北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方案
    2014年第三届湖北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 方案(定稿) 一.竞赛目的: 充分发挥我省高校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与资源共享作用,展示我省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不断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激发大学生对实验物理的兴趣,培养大学生严 ...
  •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 城乡美景 课题名称:第1课 水乡的桥 课题名称:第2课 现代的桥 课题名称:第3课 漂亮的小船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 亲近自然 课题名称:第4课 园林小亭 课题名称:第5课 晨练的人们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 感受城市生活 课 ...
  • 第三届海峡两岸高校文化与创意论坛活动邀请函
    第三届海峡两岸高校文化与创意论坛 暨2013两岸高校大学生文化与创意设计大赛 邀请函 为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推动中华文化传承与生态永续发展的设计创意,促进海峡两岸高校大学生在创意设计实践的交流友谊, 搭建海峡两岸创意产业与创意人才的 ...
  • 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主题: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全国大中学生第三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征集通知 海洋中国-中国网 一.大赛介绍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培育和弘扬海洋文化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由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共同举办的全 ...
  • 20**年美术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部分 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 ...
  • 标准策划书
    湖南科技大学首届"魅力化工"科技博览月策划书2009年10月"魅力化工"科技博览月活动策划书一.活动名称"魅力化工"科技博览月二.活动宗旨我们的生活已经处处不离化工,例如,我们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