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 和而不同 - 范文中心

君子之交 和而不同

11/29

  上周三的下午,一个足够当量的新闻在单位里“炸响”。按说,管理处孟处长改任综合计划处处长,尽管部门地位更加重要,但毕竟属于平级调动,何至于引起这么大的动静?   原来,新闻点在于孟处长的接任者,竟然是长期与他对着干的洪纬,而且还是孟处长竭力推荐的结果!   十几年前,孟处长与洪纬是脚前脚后进的机关。两人在年龄、学历、任职年限等各个方面都半斤八两,不相上下,就连外向的性格也同样非常相似。只不过,他们一位属于理论功底扎实的“学院派”,另一位则属于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实践派”。这样的两个人遇到一起,就仿佛是彼此的天敌。隔三岔五,人们就会听到二人在办公室里剧烈的争吵,而且吵完之后,他们还可以一连几天互不理睬。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两人之间明显存在的“隔阂”,在一人升任处长后,并没有任何消弭,反而还愈演愈烈了。   但是眼下,孟处长居然推荐洪纬来接自己的班,这确实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有人旁敲侧击前去打探,而他们又仿佛提前达成了某种默契,全都笑而不答,顾左右而言他。   当事者不愿泄露天机,谜底也只好任由大家来猜。于是,就有人指出:他们虽然当面吵得厉害,却从不在背后说对方坏话。也有人至今才说出自己的发现:“他们经常一起加班,加班时还说说笑笑的。”而最接近的答案,是有人转述了孟处长的一句话――我可以失去一个朋友,但也不会给自己增加一个敌人。这,恐怕才是他们多年既斗争又合作,最终实现双赢的根本。   至此,事情算是暂且告一段落,但它却带给大家许多启示。是呀,如果变换一下视角,便可发现就在自己身边,这样“和而不同”的事例,绝非为数不多的个案。   同事老姚的爱人,是三年前随军进的北京。进京之前,她是葫芦岛市某重点高中的语文教师,来到新学校后,她很快就发现,徐老师所带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于是,从不服输的老姚爱人就与徐老师暗暗较上了劲儿。待她带的班考出全年级第一的成绩时,徐老师这才突然发现,身边多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强劲对手。   有那么一段时间,老姚上班来就愁眉苦脸,我向他追问缘由,他告诉我说:在一次年级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爱人与徐老师发生了正面冲突。   我知道的是,在后来的日子里,两位老师都在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为的就是要争出一个上下高低来。然而她们很快就发现,在自己改进教学的过程中,都少不了要去向对方“偷艺”。这样僵持了一个学期之后,老姚的爱人主动伸出了橄榄枝,而徐老师也立即给予了热烈的回应。她们如今的关系,用老姚的话来讲,就是“好得像亲姐妹一样。”   放眼四顾,在我们每个人的世界中,真正心有灵犀的朋友实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大多数人而言,对同样事情的看法很可能存在差异,甚至可以大相径庭。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求同存异,敞开胸怀接受分歧,往往也就意味着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的绝好机会。   一个月前,我曾有机会参加针对某戏曲剧本的一个研讨会。会上,两位重量级的专家争得面红耳赤,说话的声量也是越来越高,大有不获全胜绝不罢兵的架势。然而,就当旁人以为研讨会将不欢而散之际,两人却突然就剧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性格展示达成了高度的一致。几分钟前,他们还在怒目而视,几分钟后,又开始握手言欢。这样戏剧性的一幕,让所有人在开怀大笑的同时,也无不发自内心地钦佩=人胸怀之坦荡。   君子之交,诤言远比逢迎为真;和而不同,更是难得的人生境界。


相关内容

  • [论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论语>是中华文明的圣经,它维系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繁衍生息,历经磨难而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要学习<论语>中的君子观.立志观.教育方法论等,从而使当代思 ...
  • 欧阳修朋党论
    <朋黨論>的寫作背景 <朋黨論>之寫作背景, 據<續資治通鑑長編>說:「初, 呂夷簡罷相, 夏竦受樞密使復奪之, 代以杜衍, 同時進用富弼.韓琦.范仲淹在二府(中書府.樞密院), 歐陽修為諫官...... ...
  • ★国学经典:论语(三)_实用资料
    相关阅读:国学经典:论语(第一至第五篇译文) 国学经典:论语(第六至第十篇译文)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 ...
  • 描写君子兰的句子
    描写君子兰的句子 1.君子兰是一种品格高尚.伫立含蓄的花卉.它不但具有花株端庄.花形规整.花姿优美.花色鲜艳.果实红亮等许多外在美,而且具有深厚的内在美.人们喜爱君子兰,是爱它的质朴和纯真,寄予了无限的深情,寓之于情,借之传情,这是对君子兰 ...
  • 论语五十句
    <论语>经典名句五十条 求学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 ...
  • 先秦君子风范20**年.6月22日期末考试答案
    先秦君子风范返回赵敏俐课程评价<先秦君子风范>期末考试(20)姓名:maker 班级:默认班级 成绩: 100.0 分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秦时期的著作:()1.0 分A.<诗 ...
  • 君子和而不同解读
    君子和而不同解读 [ 原文 ] 出自<论语.子路>,是孔子所言.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译文 ] 孔子说:君子(为首时)能与众人相协调一致,然而观点与目的并不一定相同.小人(为首时)则是 ...
  •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君子是连吃完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能违背仁德的.即使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仁德去做,即使是在流离困顿的时候也必须按仁德去做. [出典]   <论语里仁> 注: 1.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 ...
  • 中考冲刺!初中必背古诗文--[爱莲说]习题大全
    <爱莲说> (北宋哲学家 周敦颐) 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可爱者甚蕃:多.2.益: 副词,更. 3 . 植: 立. 4.鲜:少. 5. 亵:亲近而不庄重.6.宜:应当独:7.只,仅 8. 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美丽 ...
  • 论语学而为政练习
    南僑中學高二語文·<論語>第01-02篇練習(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 1.閱讀下麵<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謂好學也已."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