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年新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案 - 范文中心

420**年新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案

09/09

第二课时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友谊的特质,正确认识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

2.掌握澄清友谊的要求,建立真正的友谊。

能力目标

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 的辨别真假朋友的能力。

2.学会运用恰当的方法,澄清友谊,建立与同学、朋友之间真正的友谊。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朋友相处是有原则的,坚持原则才是对友谊负责,才是真的勇敢。

4.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能够恰当地解决自己在交友过程中的困惑,能够对友谊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友谊的特质,培养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珍惜友情,在交友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2.在社会生活中,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珍重友谊,提高公民素养,建立真挚 的友谊。

3.不断增强公民的道德意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重难点突破

重点:澄清友谊。

突破方法:“澄清友谊”不仅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之一。这里既有“知”的问题,也有“行”的问题,俗话说,知易行难。要突破这一内容,一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进行辩论,究竟应该怎样澄清友谊,可能同学们会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在辩论中,教师除了给予适当的点拨外,还可以把各个观点设置成一个正反方的辩题。例如,正方:朋友相处不能没有原则;反方:既然是朋友,就不应该讲原则。让学生通过辩论真正掌握澄清友谊的方法。

难点:1.澄清友谊。

2.友谊的特质。

突破方法:为有效突破“友谊的特质”这一难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文本,组织学生阅读、分析、讨论,从而明确友谊必须具备哪些特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列举相关案例和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素材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感悟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教学媒体的选择上可以运用多媒体、运用音像资料进行教学。如欣赏歌曲《朋友》, 播放《伟大的友谊》等视频。

探究新课堂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置,启动思维

方法1:故事导入。

通过讲与友谊相关的故事,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探寻问题答案 的过程中,自动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采用讲故事这种学生非常熟悉而又感兴趣的方式导人新课教 学,能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积极的状态。通过讲故事,可以让学生对友谊应 该具备哪些特质、怎样澄清友谊等问题引起思考。

过程:

教师:美好的生活需要友情,大家都想获得更多的友情。小明就有这种想法, 于是他开始寻找友情。今天,老师首先为同学们讲一则《小明的故事》。

人物:小明、青年、两个坏学生、两个警察。

情节:放学后,小明被两个坏学生拦住抢钱,一个男青年帮小明解了围。小明感激不尽,视其为恩人,并交为朋友。小明经常和男青年吃喝玩乐,还学会了抽烟、喝酒。小明受到欺负,都让男青年帮助他打架。有一天,男青年偷了一些照相机,让小明帮他藏起来,于是小明就帮他藏了起来。案发后,两人均被警察抓走。

教师:同学们,听完了故事,请大家思考:其实,大家对理想朋友的期望是基本一致的,那些乐于助人、理解支持别人、尊重别人的朋友是我们共同期望的。要建立真挚的友谊,不仅需要别人这样做,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那 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真正的友谊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呢?请同学们带着这 样的问题,开启我们今天的学习之旅。

教师板书,揭示课题。

方法2:创设情境,音乐导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本课有关友谊的话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过程:

播放臧天朔的歌曲《朋友》。

教师:同学们,这首歌的歌词写得很好,“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请你忘记我。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了我?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请你告诉我。”可是同学们,你们可曾知道,唱《朋友》的臧天朔却因“哥们儿义气”而人狱。这不得不使我们反思: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真正的友谊应该具备怎样 的特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要探讨的内容。

教师板书,导人新课。

二、自主探究,信息搜索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将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自信和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更多地为学 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体验成功与挫折的舞台,将对学生意志、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学 习动机的强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也能很好地落实既定的课程目标。

多媒体呈现:

自学提纲:

1.友谊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2.为什么说友谊是双向的?

3.为什么说友谊是一场精神的相遇,超越功利的友谊更让我们向往?

过程:

问题1:友谊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1)请同学们按照要求完成“运用你的经验”(教材P44)。

(2)统计各种不同的特质,并按多少进行排列。

(3)将大家支持率较高的特质用多媒体呈现出来。

(4)教师进行简单归纳:由此可见,同学们都希望友谊能够拥有这些可贵的特质,非常好。那么,到底友谊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③友谊是一场心灵的相遇,需要超越功利和现实。

问题2:为什么说友谊是双向的?

(1)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探究与分享”(教材P45上面一段话)。

(2)针对材料中提出的问题学生交流讨论。

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心里的滋味。

学生A:“我”真诚地帮助了朋友,可他却这么不耐烦地回应“我”,这是“我”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感觉这种友谊不平等。

学生B:“我”真诚地帮助了朋友,可在“我”需要帮助时,他却耐烦地拒绝,让“我”觉得友谊也不是双向的。

②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有所损失?

学生C:会。给朋友了,自己当然会有所损失了。

学生D:不会。因为表面上看来好像有所损失,而实质上将会得到更多,如精神上的满足、情感上的升华等。

问题3:为什么说友谊是一场精神的相遇,超越功利的友谊更让我们向往?

(1)多媒体呈现“探究与分享”(教材P45)。

(2)针对材料中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作答。

学生E:当友谊掺杂了功利,就不能算是友谊了,因为友谊是纯洁的、无私的,是不计个人得失的。 学生F:仍然能算是友谊。因为生活是很现实的,而要我们一下子超越现实, 这是很难做得到的。 教师归纳:是的,同学们说得很好。友谊离不开现实的条件,但是友谊的美好 就在于它可以超越一些东西,如城乡差异、家庭背景的不同、学习成绩的好坏等。只有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和风雨的考验,所以说,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超越功利的友谊更让我们向往。

三、全员互动,交流共享

【设计意图】通过集体讨论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讨论、交流,在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通过不同观点的冲突、碰撞、补充、修正,加深每一名学生对怎样澄清友谊这一问题的思考,从中得出答案,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通过理性思考和小组学生的合作,使课堂内容渐进式推进,你为什么找我做朋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活动1:“探究与分享”。

问题:如何澄清友谊?

过程:

1.多媒体呈现“探究与分享”(教材P46)。

我和小美形影不离,有说不完的话。小美常常有意无意地与我比:比衣服、比文具、比成绩,我都没在意。上次学校推荐一名同学到市里参加歌咏比赛,我俩都 报了名,结果我被选上了,她落选了。现在小美看我总是淡淡的,也不再主动与我

说话。

〇文中的“我”对友谊的期待是什么?

〇为什么“我”和小美的友谊变淡了?

〇淡了的友谊还有必要维持吗?

2.要求学生分小组对材料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3.小组代表对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教师纠偏。

(1)文中的“我”对友谊的期待是:夸奖、信任、理解、支持„„

(2)“我”的友谊发生了改变,是因为环境、条件、学习成绩„„变了。

(3)淡了的友谊没有必要维持,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4.师生共同归纳:

(1)友谊是一种亲密关系。

(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3)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4)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活动2:“探究与分享”(二)。

1.多媒体呈现“探究与分享”(教材P47)。

小川带给我的烦恼

思考:.

〇作为小川的好朋友,“我’’应该怎么做?

〇答应小川的要求才算是他的好朋友吗?

〇应该为朋友做任何事情吗?

2.学生分小组对材料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3.学生代表交流:哪些事情我们可以为朋友做,哪些事情我们不能为朋友做。

4.教师总结:

朋友相处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忠诚,然而,用“讲义气”“够朋友”来要求对 方做不道德甚至违法的事,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坚持原则才是对友谊负责,才 是真的勇敢。

四、精讲点抜,知识整合

【设计意图】针对本课教学中的重点问题,教师通过启发诱导,帮助学生解难 释疑,使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答案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掌握,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 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达到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目的,体现了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精讲:

1.真正的友谊,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点拨:①多媒体呈现《伟大的友谊》资料。

②学生思考: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个伟人,为什么会成就伟大的友谊?


相关内容

  • 小学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最新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 信息技术教案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嫌狭窄,学生对于网络都比较好奇,本学期在继续激发学生学 ...
  • 20**年新版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Unit 6 Meet my family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A/Let's learn Let's play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family,parents,uncle,aunt,baby brother. 2.能用 ...
  • 7新版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单音与和声公开课教案
    第1课时 单音与和声 ❶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教学难点:树立大局观念,坚持集体主义.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下列情境) 情境一:学校严令穿校服,可是校服的样 ...
  •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答案(人教版) 2016-01-18 :681 手机版 我设计的试卷是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终试卷.试卷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数学广角.共分六大板块 ...
  • 在社会中成长
    第2课时 在社会中成长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掌握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能够自觉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 能力目标 养成亲社会的习惯: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投身社会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q ...
  • 八年级上册题目+答案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相亲相爱一家人 9.(1)从毕节4兄妹的自杀悲剧和中国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家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家,是未成年人的感情栖息地.物质生活的后盾.安全健康保障,还是未成年人的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 ...
  • 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英语单词表(默写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单词和 句子 科学 博物馆 邮局 书店 电影院 医院 十字路口 转变 左 笔直走 右 问 先生(原男子的礼貌称呼) 有趣的 意大利的 餐馆 到达 比萨饼 大街.街道 到达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提供.交给 特点 跟着 较 ...
  • 三年级上册口算题
    三年级口算练习(一) ( )月 ( )日 26+9= 660÷3= 50÷5= 420-20= 0÷51= 2×200= 83-57= 3×23= 420÷2= 2×440= 57-38= 960÷3= 3×800= 93÷3= 0÷76= ...
  • 经典泰山版五年级思品与社会上册期中测试题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中测试 10.与父母发生矛盾时,应主动与家人进行沟通.( )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分) 1.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 ,比海洋宽阔的是 ,四.你知道家庭都有什么功能吗?(10分)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 ...
  • 四年级上册童话类作文教案
    童话类作文教案 宋丽娟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是的,老师跟大家一样,都是伴随着童话故事长大的.童话,就像一个知心朋友,陪伴着我们成长!那你们都知道哪些童话故事,其中哪个主人公给你印象最深刻呢?谁愿意说一说? 2.学生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