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真爱,荡涤心灵 - 范文中心

植入真爱,荡涤心灵

02/06

植入‚真爱‛,荡涤心灵

-----读《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有感

暑期的清晨,趁着骄阳还没有肆意挥洒它的光芒时,泡一杯绿茶,坐在枝叶像一把大伞的香樟树下,我又拿起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所编写的教育丛书《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没想到,书中一个个教育案例再次震撼了我,一句句蕴含哲理的话吸引着我,让我感动着、思考着。 ‚人之所以成为人,离不开真爱。世界之所以成为世界,依赖于真爱‛,读着这些充满哲理的句子,耐人寻味。‚只有在孩子的心里播下真爱的种子,才是人类真正的希望所在。真爱的种子就是真爱的教育。因此,当您准备在孩子的心田播种的时候,请务必拷问自己:这种子是真的吗?假种子坑农民毁一季,假种子坑孩子毁一生!‛暮鼓晨钟一样的话语,不停地扣击着我的心灵,真爱,其内涵究竟是什么?如何用真爱去唤醒真爱?我再次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陶行知先生的这一番话中,我们不难领会到,教学生学习重要,教学生做人更重要。教育学生绝不仅仅是智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应该是做人的教育。离开了做人的教育,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而‚人之所以成为人,离不开真爱‛却道出了教育的核心是真爱。真爱,是为了一切孩子的健康快乐地成长,时时处处地去观察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达到心灵的

沟通,用自己的真爱去唤醒学生的真爱,去发现学生的真爱,去帮助学生选择自己的真爱,这时,你将会感到异常的愉悦,这份愉悦来自于学生带给你的感动。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多地(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此说法反映了德育原则中尊重的教育,‚尊重‛培养了‚自尊。‛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在这几年的教育实践中,我始终如一地默默耕耘在教育这块园地里,用自己的心血和真爱浇灌着祖国的花朵,从树立一面旗帜到植入一种思想去熏陶学生、启迪学生,因为,我坚信思想的植入是永恒的,特别是如何做人的思想,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如今,再细细品味孙云晓老师的语言,我越发觉得了解孩子、信任孩子、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时时倾听孩子的心灵之音是尊重孩子的具体表现,是教育的关键所在。这些东西是需要扎根于孩子的心灵深处!所以我认为:以尊重之法唤醒学生的自尊是一种将‚真爱‛植入学生心灵的教育良策。我曾经教过一名学生小贾,刚接班时,上一届的老师松气之余好心地提醒我,这个学生无药可救:打架、骂人是家常便饭,游戏机房进出自如。最大的特点:是性格偏激,一旦同学惹怒了他,他就会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来。几句话下来我早已眉头深锁,浮上心头的第一个反应是我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学生?可是反过来一想,这个学生教是肯定教定了,如果我用常规的方式跟他相处,后果可想而知。开学第一天,当他懒洋洋地走到我身边时,我很礼貌地向他问了好,他愣一下,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好一会儿,确定我不是开玩笑时,才红着脸

别过了头。我又趁势向他做了自我介绍,并列数了他的几个优点,如对人很诚恳,很讲义气。他默不做声地听着,但从他脸上的表情我看得出来,他很有些受宠若惊。我趁热打铁,委任他做我们班的纪律委员。新官上任的第一天,我就给了他强有力的后盾。但大部分同学对他的上任很不以为然,原任班长甚至好心地提醒我,他曾经的表现有多差。针对这一问题,我告诉全班同学,看人不能看从前,而要看将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叫起了小贾,问他有没有信心让同学们见到他不一样的未来。出乎意料的,小贾第一次端正了站立姿势,向全班同学做了庄严的保证。我又故意激他:‚你敢跟我定份协议书吗?‛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有什么不敢?‛协议书并不只是针对他一个人而言,在要求他做到举止文明的基础上,我同时还要求全班同学给予他起码的尊重,如不能冷落他、讥笑他,也不能拿老眼光看他。征得大家的同意后,全班同学和我都在上面签了字,张贴在教室后面。在之后的一个月里,为了预防他可能会犯的错误,我采取了紧迫盯人法,并不断找机会与他谈心:或者讲名人的故事给他听,或者把我小时候的故事与他交流,末了,总不忘暗示他,万事都掌握在自己手上,自己若决定了方向并付出努力,成功之门必然开启。由于我总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面前,令他感到我是真的在为他着想,他开始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一些坏习惯,同学们也对他刮目相看,班长在日记中写到:‚这个学期,我们班又多了一个‘新’同学,他就是小贾。他就像脱胎换骨似的,令人难以置信。‛尊人者自尊,自尊者人尊。

你尊重别人,别人当然投桃报李;你能做到自尊自爱,别人自然不会轻视于你。

‚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致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会获得成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的自尊心、自卑心理非常重视, 他认为学生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错也希望老师对他们给予足够的宽容,让他们在反思中判断什么是有所为,什么是有所不为;让他们在老师的宽容中学会自我控制。我认为:以宽容之心引导学生自制是将‚真爱‛植入学生心灵的又一良策。我教过的学生小林,新学期第一次家庭作业就不完成,他以前的班主任告诉我,这个学生长期不做作业,反正考试不会合格,他们都放手了。放手?这个字眼不应该出现在我的字典里。为了让自己没有后路,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宣告:‚只要我教小林一天,他就必须做好家庭作业。‛为了这句话,我牺牲了放学后的自由时间,担任起督促他的艰巨任务。说艰巨,一点也不夸张。小林由于之前养成的坏习惯,连写字也成了问题,质量差,速度慢。别人15分钟的作业,他需要4倍以上的时间。而我若一松懈,他就更马虎了,刚开始的一周内,我被他搞得心身疲惫。好不容易周一到周五的作业他都肯完成了,双休日一回来,他又门门功课空白,挫败感与怒火几乎将我席卷。可是又能怎样呢?就像我去家访时他父母说的:‚老师,你已经很了不起了,现在,他至少知道作业是怎么一回事。以前,他回家都没有书包的。‛所以,我还是应该表扬他的。于是,我耐下性子,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的进步,还将他

的作业展览出来,让同学们都看到他字迹上的进步。然后我又开始长期‚抗战‛,周日下午我若没事,就会去督促他的作业。慢慢的,我的意志占了上风,他逐渐意识到,作业是非做不可的。于是,在他做作业的时候我可以做一些自己的事,有时候故意找借口离开他的视线,半小时后再回来,看他有没有做好作业。他都经受住了考验。我决定放手一搏,放弃一天的监督,让他自己回家做作业。第二天,他交出了作业。这以后,他终于能在没有我的监督下认真完成作业了。对后进生的教育,宽容前提下的督促引导是持久的,有时候就是一场习惯与意志的比拼,教师的教育意志若是能够胜过学生的不良习惯,那么,后进生的帽子也就不存在了,因为他们学会了自制。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学生的成长很大程度依赖于成人和教师的关注和期待,学生的自信和进步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成人的赏识和鼓励。我认为:用激励鼓起学生自强是将‚真爱‛植入学生心灵不可缺的一大良策。学生小贺是班级里出了名的闷葫芦,上课绝对不发言,即使被点到名,也是低着脑袋直到老师让她坐下为止。课间找他谈话总是枉费心机唱独角戏,任凭你好说歹说,她愣是冲着你不开口。后来我经家访了解到,原来他爸爸妈妈一心想生个儿子,结果是个女儿,又是难产,生下她后,妈妈就去世了。因此,父亲从小就不太关爱她,当她做错事后,总是不遗余力狠狠地批评她。加上他们家又没什么亲戚朋友往来,她的交际能力非常缺乏。一年级时成绩便不太跟得上,对自己更没什么信心。再看她时,我的眼中多了几许怜悯,我不能容

忍这样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这一生都生活在自卑的阴影里!我开始搜索每一次表扬她的机会。语文课上,尽管她一如既往地沉默到底,但我会走过去摸摸她的小脑袋,对她说:‚你真了不起,这堂课你从头到尾都坐得很端正。‛班队课评文明学生,我引导同学们把目光放到她的身上,让大家发现,在每一个学期中,小贺从来不骂人,不打架。在我的示意下,小贺首次被评为文明学生。当小贺被评为文明学生的消息传出来的那一刻,小贺笑脸上的光芒让我有瞬间的失神。小贺终于肯开口和我说话了,虽然仅仅止于‚王老师‛三个字,却让我回味无穷。但小贺的成绩依然令人担忧。我走到她身边,她又是一贯的动作,低着头不说话。我牵过她的小手,把一张成绩单放在她手上,对她说:‚老师要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可不能对别人说。老师小学时,成绩比你还差。‛她摊开那张我精心伪造的成绩单,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我帮她理了理头发,又说道:‚所以,老师想对你说,你小时候比老师能干,长大了肯定也比老师能干。‛她兴奋地抬起头来,第一次说出了‚王老师‛之外的语言:‚真的吗?‛我郑重地点点头:‚老师绝不骗你。‛我没有食言,真的把她当成优等生来培养,她的成绩差,我看作是大器晚成;她一有进步,我就大力表扬。如今,我更坚信,教师在教育中要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多一分理解和宽容,学生就会改头换面,成为充满自信、容光焕发的孩子。

十多年的时光令我真正领略了爱生如己,敬业如神的真谛,更让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的秘诀是真爱‛这句话的内涵。在这简简单单的字里行间里,包含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凡的备课、上课、批改;

蕴藏着一次次耐心、细致的谈心、解困;渗透着一种刻骨铭心的担负责任的体验。因为在学生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会收获命运。教育,是一个层层推进的过程,正如孙云晓老师说的: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是解放,是发现,是选择。所谓真爱,就是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在今后的教学生涯里,我将一如既往地在这片田园里,默默地耕耘、劳作、追求、奋斗……我相信,行为是思想的花,欢乐与悲伤则是思想的果;一个人到底能收获甜蜜的果实,还是收获苦涩的果实,都取决于播下的种子。我们教师将‚真爱‛植入学生心灵,学生心灵深处定会开出绚烂的花朵。


相关内容

  • 爱要怎么说出口
    爱,要怎么说出口 --教师如何实施爱心教育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喻屯二中 侯业旬 邮编272000 电话:[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爱学生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 ...
  • 真爱无痕,真水无香
    真爱无痕,真水无香 真爱无痕,真水无香 读<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经典案例评析> 在自己所带的六(7)班,曾经发生过租书一事,我把自己做的与想的写了下来,没想到竟然发表在了<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经典案例评析>一书.放在案头几月 ...
  • 你是我五百年前失落的莲子[散文欣赏]
    人们常说,同姓的人五百年前是一家:异姓的人,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那么你呢?我呢?既没有成为一家,也没有同船共度,更无论同床共枕,却为何在这拥挤的浮世,在这人海最深处,在我突然转身,在你不经意回眸的时候,相遇.相知?多看一眼便觉得 ...
  • 监狱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
    监狱基层民警立足本职浅谈政法干 警核心价值观 周永康同志把政法干警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忠诚.为民.公正.廉洁",这八个字是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政法干警必须自觉坚持的价值取向.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目前我们正 ...
  • 中国诗歌网 康华平诗七首
    康华平诗七首 作者:康华平 来源: 责编:张 环 日期:10-05-04 23:50:03 点击:1728 康华平诗七首 再牵父母手 我飞越万水千山, 回到父母亲人身边. 大年三十的团圆饭, 不只感恩更为祈盼. 漂泊多年的我, 再次把父母的 ...
  • 观看王崧舟[孔子游春]教学视频有感(刘陈燕)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诗意栖居地 --观看王崧舟<孔子游春>视频有感 花园小学 刘陈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 ...
  • 有情人终成眷属
    有情人终成眷属,结婚祝福语推荐 愿你俩情比海深! 为你祝福,为你欢笑,因为在今天,我的内心也跟你一样的欢腾.快乐!祝你们,百年好合!白头到老! 珠联壁合洞房春暖,花好月圆鱼水情深 今天是你们喜结良缘的日子,我代表我家人祝贺你们,祝你俩幸福美 ...
  • 军旅歌唱家谭晶专辑[看见]
    2014-07-19 07:08:19|  分类: [精选歌曲]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客户端 云雾青山唯美轻音乐专辑导航 荡涤心灵的醉人轻音乐30首 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经典精选 国乐大全(非常优美的乐曲) 一尘不染的音乐12 ...
  • 酒店市场推广方案
    XX酒店开业推广方案  地理位置--该项目位于市区.占地12.6万平方米.在交通干线西环路边.多条交通干线的交汇点,距市15-20分钟车程,距市中心半小时左右车程.  环境因素--项目东面风光潋滟的,南北连绵的青山丘陵,湖光山色,区内围 ...
  • 读书月活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工程11级2班的刘冉冉,很荣幸今天能够在交通学院读书月系列活动的启动大会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