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防范企业劳动用工风险的主要路径 - 范文中心

新形势下防范企业劳动用工风险的主要路径

05/29

今日头条(TouTiao.com)

创建时间:2016-04-17 修改时间:2016-04-17 来源:http://toutiao.com/a[***********]4/

新形势下防范企业劳动用工风险的主要路径

大众网2016-04-02 10:46

一、找出和认识当前企业内部存在的劳动用工风险

企业用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新《劳动法》修订完善后,加大了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力度。不少企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为了尽可能多地减少劳动成本支出,在许多管理行为上可能存在同《劳动法》不匹配的问题,面临法律风险。如新《劳动法》规定,企业设定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于是,许多企业就在试用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所谓的“培训期”,变相延长试用期,存在法律风险。如新《劳动法》对劳务派遣员工的性质、数量、岗位类型及同工同酬都作出了比较严格的规定,而一些国有企业仍然无视这些规定,通过 “岗位外包”等措施绕开法律规定,继续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员工,而同工不同酬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改观。

信息不对称下的岗位错配风险。就劳动力市场而言,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各自所拥有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用工单位对自身的企业用工需求、岗位需求及内部运作流程等较为清晰,但对劳动者的了解不深;劳动者对自身的能力素质、性格及需求比较了解,但对企业的认识模糊,这就造成了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对企业造成两种风险:一是由于劳动者隐瞒或伪造自身信息,使得企业将不符合用工需求的劳动者招募进来;二是由于企业对劳动者的能力评价失准,使得企业将劳动者放置在错误的岗位上,形成资源错配风险。

内部生产经营中的操作风险和管理风险。企业的生产经营就像一台高密度精密的仪器,一个细微螺丝的松动都可能引发大的风险灾难。在实际生产经营管理中,由于企业自身管理的疏失和员工素质的参差不齐,经常造成各种操作事故,这点在一些生产性企业中尤为普遍。尤其是在一些如采矿、冶炼、建筑、石化、食品等行业和部门,这种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可能是致命的,最终可能酿成重大生产事故。对于一些非生产性企业而言,也许生产事故的可能性很低,但也有可能因为员工的操作失误而导致财产风险。

人员流失风险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商业机密泄密风险。对于企业而言,持续而稳定的生产是保证企业实现盈利和发展的关键。而人员的稳定性是保持企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企业的人员流失率是十分严重的,据一项统计调查发现,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人员流失率普遍在20%以上,其中电子类、纺织类等甚至可能达到40%。一些国有企业内的派遣工由于缺乏归属感,流动率也较大。与此同时,一些重要和核心岗位的人员流失以后,还可能带走此前所掌握的商业模式、客户信息、产品创意等,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二、防范和化解企业劳动用工风险的对策和措施

转变企业认识,规范自身经营行为,避免法律风险。一些企业总是试图通过减少对劳动者的支出来扩大利润收入,甚至不惜为此触犯法律,其原因就是因为企业将自身利益同劳动者利益相对立起来,认为如果劳动者的利益增加,相应的企业利益就会减少。然而理论研究和事实证明,企业利益同劳动者利益是呈正相关性的。因此,企业应转变观念认识,将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充分认识到违法违规是企业最大风险和最大成本,认真学习和遵守《劳动法》,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如科学合理制定试用期、规范劳动合同的签约管理、规范派遣工的岗位、比例及薪酬待遇、落实同工同酬等,这种守法经营不仅不会让企业损失更多,反而会更加凝聚人心、获得更大的收益。

建立科学的信息筛查机制,完善人力资源评价。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但前提是正确的资源配置。在劳动市场这个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企业想要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应当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科学掌握自身的用工需求,加强岗位设计的标准制定。企业应仔细梳理内部经营管理流程,科学统计岗位缺额和用工需求,并根据各个岗位的用工要求制定合理、可量化、易操作的选拔标准。二是建立科学的信息筛查机制,使风险预防关口前移。人力资源信息评估和筛查是一项很关键的工作,企业应在前期建立岗位能力要求模型的基础上,减少入口风险。三是完善人力资源评价,做好尾部风险把控。对于招聘进来的员工,除了尽快安排培训上岗之外,企业要定期对员工进行测试评估,并开展阶段性评价。

健全内部规章管理制度,实现操作流程的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怎样才能防范和消除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的用工风险呢?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健全企业内部的规章管理制度,为员工提供保障体系。企业应该对内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进行规范化、流程化、程序化建设,简化和优化操作过程,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手册及安全规章制度,指引员工规范操作。二是引入风险应对和管理机制。如加强车间和现场风险管理,排查和梳理安全生产的风险点,部署安保工具和安保措施;同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紧急预案,建立风险应急基金。三是加强对员工的操作培训。员工上岗前,应进行安全操作强化培训;同时定期对员工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和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四是关注员工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及时化解矛盾和冲突。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应当予以重视,企业应及时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有效提升员工的应急能力和抗压能力,消除员工的紧张感和压力感。

加强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安全的保密防范体系。一些企业人员流失过频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员工缺乏归属感。要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应从影响员工满意度的两大因素着手,即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从激励因素的角度来说,企业应给与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如优化员工的晋升通道,适度的授权,给予员工有挑战性的工作等,从而激发员工的内在驱动力;从保健因素的角度来说,企业应构建合理的绩效奖励机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营造舒适的办公环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消除员工的不适感。此外,企业还应从文化建设入手,构筑具有凝聚力和团结精神的企业文化,增强内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企业保密管理上,一是要注意日常的保密管理,二是要注重对关键岗位、核心人员的保密管理,如通过鉴定《保密责任书》、限定离岗脱密期等,减少因核心人员离开对企业造成的失泄密损失。


相关内容

  • 企业运用劳务派遣存在的风险及其风险规避
    企业运用劳务派遣存在的风险及其风险规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向前发展,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劳动法中规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已经不能全部满足新时 ...
  • 基于认知路径依赖的制度演化分析
    ●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师>2012年第6期 都由其缘由,"每一缘由则产生一个结 果".路径依赖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 ...
  • 劳动保障法论文:由求职纠纷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社会劳动保障法
    劳动保障法论文:由求职纠纷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社会劳动保障法 摘要: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的持续增长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影响,求职者的就业纠纷也日渐增多.有些职业中介公司以介绍工作.培训技能为名,收取培训费.服装费.介绍费等费 ...
  • 企业招聘员工录用条件设定的法律风险
    企业招聘员工录用条件设定的法律风险 一.相关法律规定 1. <就业促进法> 第3条: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第27条: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除国家规定的 ...
  • 如何规避企业经营法律风险
    如何规避企业经营法律风险 如何规避企业经营法律风险,现代社会,企业已成为最重要的商事主体,形形色色的企业触及社会的各个角落.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元素,企业承载着盈利的使命,然而,在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也如影相随. 现 ...
  • 企业经营工作计划3篇
    企业经营工作计划一:经营公司企业20xx年度工作计划 今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新世纪,新起点,我们经营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愿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鼓足干劲,努力完成局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总计 ...
  •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_李锋
    网络出版时间:2015-04-08 11:14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4.1338.F.20150408.1114.021.html 2015年4月 第2期 总第179期 开放导报 ...
  • 关于双休日申请书
    关于执行双休日的申请 领导您好: 为了降低公司成本,提高公司效率,保证员工稳定性,人力资源部经过调查特提出"执行双休日申请". 一.现行工作休息时间(每周工作达到45个小时,每天上班7.5个小时),实行单休制出现的问题如 ...
  • 国际贸易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国际贸易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题目仅供参考,可以加以修改,也可以自拟) 1.WTO 贸易救济措施研究 2.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思考 3.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4.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 5.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构建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