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暑期三下乡) - 范文中心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暑期三下乡)

02/02

南昌大学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教育学091班

刘祺

(6202409014)

2011/9/1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班级:教育学091班 刘祺(6202409014)

夏天,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冀和挑战的季节。2011年这个夏天,对于我来说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和磨练。

在这个夏天,我没有跟以往一样宅在家里躲避酷热,而是大胆的走出去,“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幸运的我,在最美好的年龄、最好的契机下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

上个学期末,我有幸选拔进入三农协会“暑期三下乡”山西武乡实践队,并成为文艺委员,全权负责在乡村的文艺活动的开展,责任重大。我们这支队伍是由学生自己组建,经费全是自己出的,所有活动的策划和开展全部要靠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城市独生子女,我缺少的就是磨练,生活太安逸眼光太狭隘。而这次下乡,磨掉我的棱角,减少我的懒惰,更重要的是我结识到一大堆好朋友。山西离江西很远,而且我们所在的农村条件很艰苦,乡亲们对我们这支大学生支农队伍给予的希望很大。所以我们每个人在前期工作中都做好充分的思想、体力和支农内容的准备,每天的晚训和民主大会,让我们这支队伍以及个人牢牢的团结在一起,一起面对困难一起经历欢笑与泪水。

下面我先说说在武乡红色老区这8天的下乡感受和总结。

武乡县属于红色旅游地区,是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根据地,这里现在还有很多八路军留下的历史遗迹,已建立了大型的八路军纪念馆,作为历史悠久的一个红色老区,这里的农村人民生活到底是怎样的,我们大学生能给老区人民带来什么,这些疑问在我们来到之后得到一一解答。

一、关于支教。一来到武乡县马牧村我们迅速开始进行实地调查,看看前期准备活动中哪些不能施行哪些需要改进。前期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准备好了大量的支教内容和课时,以教给当地孩子,开拓他们的眼界。但是到了当地,我们就遇到了难题。

一是马牧村只有一个小学,这一个小学,学生总共只有50来号人,四年级只有两个学生,很多年级是在一起上课的,他们从来没有音乐美术和体育课,学生的普通话很差,大多很调皮,虽然这个学校相对于农村来说硬件设施是很好的,但是师资水平差,学生各项素质与城里相同年龄的孩子相差悬殊。

二是我们到达时,学生们还没有放暑假,我们无法占用学生考试复习时间支教。所以有些东西需要及时改进,将本来作为一个主项的支教进行调整。 我首先找到学校的老师与他们讲清楚我们这支大学生三下乡队的概况,然后询问老师有关这所农村小学的具体情况。老师对于我们的到来很欢迎,并且同意配合之后我们在马牧村的一系列活动。这所小学的学生基本来自马牧村本村,所以我们要迅速与孩子们搞好关系,因为我们希望在之后的活动中得到孩子们的支持和参与,而孩子们的教育也是我们这次三下乡的重点。

通过老师的帮忙,我有幸能够给五年级的孩子上一堂英语复习课。我初步了解他们的英语水平,发现他们发音不准,对单词的掌握不牢,原因是他们长期没有英语老师,所以英语大多都是自学。针对这个情况,我迅速调整我这节复习课的思路。首先将整本书的单词带读两遍,然后将单词归类便于记忆,比如同是身份的单词,同是时间的单词,同是颜色的单词,同是天气的单词等等。然后通过提问,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理想,比如一个男孩他梦想是当宇航员,我就鼓励他,并且告诉他要努力(hard—working),才能当上宇航员(astronaut),将他需要掌握的单词串联起来,他将“以后要当宇航员”这句话写在书上,我希望对他是一种激励。

利用周末孩子们不用上课的时间,我们召集了基本上全村的孩子,一起与我们活动,支教的内容不再仅仅局限课堂和文字知识了,我们带领孩子跳手语舞,唱红歌,朗诵《少年中国说》,我们发现这些孩子都有强烈的学习兴趣而且很聪明,长长的《少年中国说》读了几遍就会背了,可惜的是以前他们没有机会和条件学习唱歌学习朗诵。这也是我们离开后对如今农村孩子前途的担忧,对农村教育的担心。

二、关于调研。本来支教是主项,但是由于现实情况,我们发现仅仅短短几天对孩子们的教学,只能是改变小小的表面,治标不治本。到底是什么造成农村教育现在这种情况,我们大学生又能做些什么呢。于是我们围绕这个现象做了三次大规模的全村调研,两次讨论会,一次与小学校长的座谈会。真的受益匪浅。 第一次调研,我们分为三支小分队,对全村进行入户调查,村民很热情的接待我们,配合我们的工作,提供给我们大量可靠真实可靠的信息。总结起来有着几点:1.农户基本以种玉米种菜为主要收入来源,看天吃饭,机械化程度低,年轻劳动力基本都到县城或大城市打工。2.医疗保险各种保障福利较好,比较普及,邻里和睦。3.村长常年在外,村里领导不关心本村,没有开过民主大会。4.村里娱乐设施缺乏5。家长们都对村小学的教育很不满意。

有关村领导的不够负责,我们联系过村长和村支书,但是他们人住在外地,所以很多问题很难讲清。有关小学教育的问题,一直是我们这么多天听到的最大的问题。即使是农村,我们探访的所有家庭都表明“即使自己吃不饱穿不暖,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所以没有孩子辍学、失学。家长的期盼和孩子真诚的笑容,是我们开始进行有关农村教育问题调研的动力。

首先我们的队员到县教育局对情况进行反映,工作人员需要我们将问题写成报告。接着我们就这个问题询问了三方的意见和看法,分别是:村民(家长)、老师、校长。

村民反映的是:1.学校设备齐全,但是只是摆样子给领导检查,孩子实际上未真正受益。2、老师上课不认真、不负责,早退晚到。3、学校老师教的不好,造成村小生源流失,村小面临倒闭的危险,而送孩子进城读书开销大,家长支付不起。4、多次向上级反映情况,要求换老师,但是没有好老师愿意来农村。5、对于我们大学生给予厚望,希望我们到农村来,这样国家才有前途。

一条恶性循环:师资条件低——〉教师积极性降低——〉学生成绩差——〉

好学生流失——〉教师积极性降低——〉学生竞争力弱——〉学生流失——〉师资条件低——〉教师积极性降低„„

很明显,村民将导致教育现状的矛头直指老师。

而教师的反映是:1.知道自己某些方面的失职,但是是无奈之举,有很明显的职业倦怠症。2.生源流失导致好生全往城市走,没有几个学生留下来,升学率不高,导致老师没有积极性。3.老师的奖金与学生的成绩挂钩,但是由于村里留下来的学生成绩普遍不好,所以相对于县城教师的奖金福利就很低。4.老师年龄面临老龄化,现在村里的老师都快退休了,而年轻的血脉没有及时注入,没有年轻老师愿意到农村来。

其实我们了解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老师的问题,所以我们询问了学校领导,与校长开了一堂座谈会了解了真正的原因。

校长告诉我们,这个现象不仅仅是马牧村的个例,而是当今中国农村教育的现实。1.以前农村物质条件简陋,照样有一群好老师上课,照样能出一批农村大学生。如今,城乡的差距越来越大,即使纵向比较现在村小的条件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但是一横向比较与县城大城市相差很多。2.其中也有政策的原因,以前农村人转城市户口或者到城市读书很难,手续繁杂,名额有限,现在农村人到城市上学很容易了,村中家里有条件的基本都将孩子送往城市,人往高处走。3.农村家庭越来越发现教育的重要性,觉得教育才是唯一出路,所以不惜代价将孩子往教育优势地带送,留在乡村被认为没有前途。4.农村优秀教师资源越来越短缺,校长向上级领导提过希望要几个好老师,但是答复却是没有老师愿意来。使校长觉得自己的权利地位低下,没有信心振兴农小。5.村小很早就面临被兼并,但由于一些家长反对拆掉小学,所以才一直开着,但是村小命运岌岌可危,随时可能被拆迁,所以老师和校长都无心认真教学。6.校长希望好学生都不要在村小读书,觉得好学生在村小是浪费人才,鼓励所有好学生到县城读书,希望他们的起跑线不要比别人低。

通过了解到三方面的信息和自己的观察,我们发现村小教育问题不仅仅像刚开始我们想的那样简单,其中有很多复杂的问题,牵扯的不仅仅是农村教育一脉,还有中国的社会现实,城乡二元结构,教育的行政化,教育资源的分配等等问题。作为学教育学的学生,我发现我肩上的责任重大,家长的埋怨,老师的无奈,校长的无助,我们大学生能力是那么渺小,很难解释其中的规律和问题。

校长了解到我是学教育学的,与我谈心的聊了很多,我完全能了解到校长的无助。他鼓励我们大学生应该多了解农村走进农村就够了,并不希望我们留在农村,他对我们这次三下乡活动很支持,觉得我们有责任感,有进取心,作为祖国的新一代,社会就有了希望。

我向校长提出我的担忧,就是虽然村小被兼并是迟早的事,是社会的规律,但是肯定有家庭因为家穷不能够使孩子进城读书,只要有这样的家庭存在,村小就有它存在下去的必要,希望校长能向上级部门反映,不要过早拆迁村小。 同时我针对学生没有艺术课的情况,向校长提出简单的建议,虽然学校不教

授艺术课,但是希望每天通过学校的广播和收音机,给孩子放些音乐。然后将长期存放的图书和体育器材向学生开放。校长同意了我的建议。

虽然有关农村教育的调研充满了艰难和无奈,但是我们也从中了解了社会的现实和自己的不足,相信对以后有关这方面的调研将更有经验。

三、关于生活。来到农村就是来体验生活的,我们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下地干活,真正了解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生活用品和粮食我们要自己采购,饭菜都要自己做,要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语言沟通是比较大的障碍,我们必须要迅速适应他们的方言。我通过认真倾听和快速学习,基本上能够和村民进行沟通,有时歌声是最好的沟通方式,村民都喜欢唱红歌,为了丰富他们的娱乐生活,我们每天都唱红歌,我们走到哪儿,哪儿就有红歌。

作为一支队伍,一定有他的纪律。我们的纪律很严格,就是为了树立好当代大学生的形象,通过下乡的生活,我发现只有磨练才能让人成熟,我明显感到自己的待人接物和谈吐处事能力都有了提高。

这支队伍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的友谊。出外靠朋友,正是有了这帮共同理想共同目的的朋友,我觉得我并不孤单,生活并不那么艰苦,困难并不那么可怕。这种通过一起吃住、一起工作、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产生的友谊是那么坚定、那么纯洁、那么鼓舞人心。我收获的不仅是成长,还有一群好朋友。

与村里孩子的友谊,让我感到温暖贴心,他们配合我们一起表演联欢晚会的节目,与我们一起玩耍,村里有一家经济生活条件很不好的家庭,他们家两个孩子可能因为家庭的影响,一个孩子十分的调皮,一个却十分的内向自闭,我们的队员在两个孩子身上下了大工夫,调皮的孩子变得懂事了,我们送给他笛子,他爱不释手,内向的孩子终于勇敢的上台和我一起跳舞了,肯与人沟通了,我们送给他歌词书,她与我拉钩说一定要考上大学。正是由于孩子们的真诚,临别时,依依不舍,我们都留下感动的泪水。

四、关于大型活动。由于我是文艺委员,肩负举办趣味运动会和红歌才艺联欢晚会两个大会的重担,所以感想很多。

我发现办活动前策划很重要,特别是文艺晚会之类的,很复杂,尽量与你能找到的人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疏忽了哪些环节。自己先写好策划的初稿,然后在心中假像演绎一遍,如果活动很多环节,安排好每个环节估计花费时间,然后算一个总时间。我发现场地不是最难的问题,时间才是。为了最后一个红歌才艺联欢晚会,我们初步就订了“晚上5点、5点半、6点、6点半、7点开始”几个方案。然后在正式表演的前一天观天象,看太阳和影子还要计算农民们的空闲时间和我们的时间契合等等。最后激烈的讨论才定下6点钟,首先因为阳光不再耀眼,影子够大可容人乘凉,农民6点多才下田回家,我们8点钟才烧好饭等等。接着一个难题就是各环节的衔接。首先在正式表演前三天就应该确定好各个环节或节目,然后在倒数第二天开始串接,写主持人的台词。串词有学问,根据内容、参与度、暖场性等等排列。也是个精细活。当然别忘了后勤,“一出了什么突发状况就要出动后勤。”所以人员的安排也是有学问的,根据不同人的特质分给他们不同的工作。切忌能者多劳和分工不均。

作为策划者和组织负责人,遇到困难时,不应该想到逃避和推卸责任,考虑

问题时,要精细精细再精细,学会与队友商量和沟通,因为你不属于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别忘了身后强大的力量。

在武乡我们还一起爬太行山,游八路军纪念馆,听老八路讲过去的故事。这段暑期社会经历我想是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

从武乡归来,我没有继续闲着,马上开始了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担任钢琴家庭教师。这段经历也是很宝贵的,我也从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第一:钢琴教学的特殊性。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的教学可以一对多教学,必须是一个老师一个学生的一对一教学,老师精力必须高度集中,因为学生随时都会弹错音和拍子,老师必须及时纠正,否则钢琴教学很难顺利进行。而且钢琴必须经常练,光在老师家练习短短一个小时是不够的,回家要进行大量的练习,一天不练就会手生,因此需要家长配合老师在家中督促孩子练琴。学生学习进度参差不齐,教师必须对症下药。

第二: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改变教学方法。比如我教的学生当中,有完全没音乐基础的7、8岁的小男孩,针对他的一些特点,必须要放慢基础练习的步伐,把基础打结实,使他手指的力度、独立性加强,在识谱这块要加大他的练习。而且因为他年纪小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经常要将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适当的加些课间休息,多次叮嘱勤加练习的重要性。学生中还有已经六年级的完全没有钢琴基础的,学习钢琴最好的年龄是7、8岁,他已经错过比较好的学习年龄,但针对他年龄大,掌握的内容可以适当增加,对乐理基础这块要着重,并多教新曲子,让他在短时间内学会有一定难度的曲子。还有一类学生也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但是有很多年的钢琴基础,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基础薄弱、停步不前,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把他薄弱的基础打实,通过大量的《哈农》《施密特》手指练习,使他的手指灵活性和独立性增强,再通过《车尔尼》《巴赫》简单的练习曲,加强他的音乐感和成就感,然后配合《钢琴考级教材》,加大学习的难度。 第三:与孩子相处,不要多责怪批评,而应该多鼓励,遇到教学难点时,要鼓励学生多练多用心。但是由于我自身年龄不大,更像姐姐而不是老师,所以有些孩子就会磨洋工、乘机偷懒。我觉得应该要树立老师的威严,学习的东西不能讨价还价,对于不对的行为要及时提出并且纠正。

第四:钢琴教学要注意的:对于初学者开说,识谱不是最难的,五线谱也有它简单的规律,最难的是节拍,在演奏时,初学者往往顾手不顾谱,造成节奏紊乱,因此要使初学者养成认真看谱并能兼顾看手。左右手单独练习是很简单的, 但是当左右手开始合起来弹,且弹得旋律不一样时,初学者就遇到第一个瓶颈,很难一心三用了,这时应该多鼓励他,先分手弹熟然后合手练熟。学生练习时间长后,就有了倦怠,而钢琴需要每天花大量时间练习,上难度后更要勤加练习,这时候许多学生就偷懒,不肯下苦工。对能够下苦工且有天赋的孩子应该多鼓励他弹更多的曲子,给他更多的挑战,对不能下苦工且没有天赋的孩子则应该加固以前他所学的内容,进程放缓。

第五:对于一些家长的建议:暑假一到,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去各种辅导班各种兴趣班,我并不反对这种现象,但是希望家长注意一下孩子到底兴趣是什么天赋是什么,不要漫天撒网,有些孩子明明并不适合弹琴,家里也没条件买钢琴,而且父母亲天天做生意无暇管孩子,但是却硬要去学习,学习后又从不对孩子的学习进度关心,把教师这儿当成托管所,孩子一丢下来练琴,家长就去忙了。 我们知道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来说是那么重要,好的家庭环境,需要家长来经营,我觉得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关心,多让他们感到爱和安全感,多在家陪陪孩

子,而不是在外面只知道攒钱,攒到钱也只花在物质上。我相信很多家长攒钱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有美好的未来,但是只为未来构想,却忘记现在,没有得到足够家庭关心的孩子,即使长大后家长给他再多钱,我想也很难买回童年时那种家庭温暖的快乐。何不如趁孩子还小时,多关心,多体贴,放下那些可以不接的电话和生意单子,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暑假和童年。我相信这样的孩子学习起来也会更加有动力和愉快。

这些就是我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心得,在总结了收获和补充了一些看法之后,这次实践也更加有意义了。

附:社会实践证明。

马牧村村委会证明

马牧村村小学证明


相关内容

  • 三下乡主题活动
    经济管理学院"三下乡"活动调研报告 骄阳似火的七月,"三下乡"的钟声在我院已经敲响.为了帮助.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认真学习和践行科学 发展观 ,使我院广大同学积极投身暑期"三下乡" ...
  •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南昌航空大学 题 目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暑假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十二五"规划IT 行业发展趋势及未来软件行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102011 许可 胡媛媛 软件学院团 ...
  •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
    201x年7月5日上午,数学系40名学生在系党总支**.党总支副书记**以及团总支等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历史文化明城.中原水城--睢县,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追忆党的光辉历程,以深刻体会xx"三个代表"伟大精神实质, ...
  • 20XX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名单
    附件2: 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名单 土木建筑学院(73人) 马路遥 董费斐 田志新 辛 宁 孙喜文 黄 欣 刘璐頔 冯艺菁 黄 昱 纪昀燊 周时慧 赵美林 张启斌 金依辰王 珍 田鹏龙 罗万长 宣廷洲 ...
  • 支教策划书-
    河源XX小学暑期支教 活动策划书 主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承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机电工程系.外语系 第一部分 活动总概 一.活动背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的意见& ...
  • "中原崛起献青春""重走长征路"实践团队活动方案
    一.活动的背景 以"三下乡"活动开展十周年,建团85周年和五四运动88周年为契机,以服务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迎接xx北京奥运为切入点,xx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特举行"和谐社会千里行,中原崛起献青春&quo ...
  • 暑期三下乡个人总结格式要求
    题目:×××××××××× (黑体,三号,加粗) 姓名(小四,宋体) (班级,学号) 导语部分(一段话)(宋体,小四) 一.(宋体,小四,加粗) ××××××××××××××××××××××××××××××××××××××××××××××× ...
  • 20**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为使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家乡建设做贡献,过一个祥和.文明.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根据团中央.团省委.学校党委.团委有关文件精神,在院党总支.团总支的总体部署下,经济学院积极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现总结如下: ...
  • 众人拾柴火焰高
    众人拾柴火焰高 [湖南工学院,通讯员,刘佳名.熊依]为积极响应党总支书记的号召,切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旅游资源信息化团队于7月2日至7月7日展开了对衡阳县界牌镇将军村的调研. 为了能够成功的完成这次暑期三下乡实 ...
  • 社会实践发言稿
    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现担任.能作为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代表站在这里发言我倍感荣幸.首先,请允许我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大学生暑期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