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与建筑 - 范文中心

园林与建筑

10/26

园林与建筑

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通过建造这些主要起到园林里造景,和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还有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等作用。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园林建筑在园林中主要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造景,即园林建筑本身就是被观赏的景观或景观的一部分;二是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三是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四是提供简单的使用功能,诸如小卖、售票、摄影等;五是作为主体建筑的必要补充或联系过渡。中国的园林建筑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中国就有了最早的宫廷园林。此后,中国的都城和地方著名城市无不建造园林,中国城市园林丰富多彩,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占有光辉的地位。以山水为主的中国园林风格独特,其布局灵活多变,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这些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隐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中国园林建筑包括宏大的皇家园林和精巧的私家园林,这些建筑将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庭院、廊桥及楹联匾额等精巧布设,使得山石流水处处生情,意境无穷。中国园林的境界大体分为治世境界、神仙境界、自然境界三种。中国儒学中讲求实际、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重视道德伦理价值和政治意义的思想反映到园林造景上就是治世境界,这一境界多见于皇家园林,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约一半的景点体现了这种境界。神仙境界是指在建造园林时以浪漫主义为审美观,注重表现中国道家思想中讲求自然恬淡和修养身心的内容,这一境界在皇家园林与寺庙园林中均有所反映,例如圆明园中的蓬岛瑶台、四川青城山的古常道观、湖北武当山的南岩宫等。自然境界重在写意,注重表现园林所有者的情思,这一境界大多反映在文人园林之中,如宋代苏舜钦的沧浪亭,司马光的独乐园等。中西园林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方园林更多的是展现理性的精神力量,而非以建筑为主。建筑这个词,不恰当,在西方园林中,真正的建筑所占的面积也很小,大多数以精神思维的表现具象化为主;中国园林则以自然景观和观者的美好感受为主,更注重天人合一。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其次是建筑体体量是宁小勿大。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为主,建筑是从。与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对体量和绝对尺度以及景物构成上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

另一要求是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都力求活泼,富于变化。设计中推敲园林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好观景路线格外突出。建筑的内外空间交汇地带,常常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也常是人感情转移的地方。虚与实、明与暗、人工与自然的相互转移都常在这个部位展开。依次过度空间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园林建筑常用落地长窗、空廊、敞轩的形式作为这种交融的纽带。这种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过渡都是渐变的,是自然和谐的变化,是柔和的、交融的。

为解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问题 ,中国园林建筑还应考虑自然气候、季节的因素。因此中国南北园林各有特点。比如江南园林中有一种鸳鸯厅是结合自然气候、季节最好的例子,其建筑一分为二,一面向北,一面向南,分别适应冬夏两季活动。

另外中国园林建筑的设计也要考虑到建筑材料,传统园林建筑中有很多是采用竹木结构,竹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相关,在很多园林建筑中的亭子,走廊,小桥都能看见使用竹材和木材相结合的案例,而单独以竹材制作的竹亭、竹桥、竹廊、也很常见。

总之,园林建筑设计要把建筑作为一种风景要素来考虑,使之和周围的山水、岩石、树木等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优美景色。而且风景是主体,建筑是其中一部分。

植物与园林

园林植物与其它事物一样,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一方面,环境中的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空气等因子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重要的生态作用;另一方面,园林植物对变化的环境也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和多种多样的适应性。各生态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是综合的,缺乏任一因子,植物均不能正常生长,各生态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境中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其它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例如光照强度的变化,常会直接引起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从而引起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在整个生态环境中,虽然各生态因子都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缺一不可的,但对某一种植物,甚至植物的某一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影响,往往有1-2个因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起决定作用的因子就称“主导因子”。如热带兰花大多是热带雨林植物,其主导因子是高温高湿,仙人掌是热带草原植物,其主导因子是高温干燥,这两种植物离开高温都要死亡。又如高山杜鹃,在引种到低海拔平地时,空气湿度是存活的主导因子。棕榈科植物绝大部分种类都要求生长在温度较高的热带和亚热带南部地区,如椰子、油棕、皇后葵、假槟榔、鱼尾葵、散尾葵、袖珍椰子、槟榔等;落叶松、云杉、冷杉、桦木等则要求生长在寒冷的北方或高海拔处;桃、梅、木棉、三角梅、印度橡胶榕、小叶榕、大叶榕等要求生长在阳光充足之处;铁杉、金粟兰、紫金牛、六月雪、野扇花等喜欢蔽荫的环境;杜鹃、山茶、栀子花、黄桷兰、含笑等喜欢酸性土壤; 柽柳、真柏、锦鸡儿则能生长在盐碱土壤上;砂枣、龙血树、光棍树在干旱的荒漠上能顽强生长;荷花、睡莲、萍蓬草、石菖蒲等生长在湖泊、池塘中。环境中生态因子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周期性变化之中。因此,不同的环境能影响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变化。如长日照能使唐菖蒲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另一方面,环境还影响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变化,很多药用植物从野生引种栽培后变化较大,如欧乌头的根在寒冷的气候下变得无毒;杜仲向阳的叶片含杜仲胶60%左右,而阴面的叶片含胶量仅为3%-4%等。一般认为,在气候温和、湿润地区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各部分的物质形成以淀粉、碳水化合物合成为主,而在气温较高和土壤比较干燥、光照充足的地区,有利于蛋白质等的形成。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作用。每种植物的生长都有最低、最适、最高温度,称为温度的三基点。一般地,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为4-36℃。但是,不同植物及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差异较大。热带植物 如槟榔、椰子等要求日平均温度在18℃以上才能开始生长;亚热带植物如香樟、小叶榕、印度橡胶榕、竹等在15℃左右开始生长;暖温带植物如桃花、紫叶李、梅花等在10℃,甚至不到10℃就开始生长,温带树种紫杉、云杉、白桦在5℃就开始生长。 一般植物在0-35℃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上升,生长速度加快,随温度降低,生长速度减缓,但是,当温度超过植物所能忍耐的最低和最高温度极限时,植物的部分器官即受害甚至全株死亡。在实际生活中,低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较为突出,它使植物遭受寒害和冻害。寒害 指气温在0℃以上植物遭受的伤害,寒害多发生于热带、亚

热带地区;冻害 指气温低于0℃时导致的植物伤害。当然,冻害的为害程度视极端低温值、低温持续的天数、降温速度而异,也与植物的抗性大小有关。在相同的低温条件下,降温速度越快,植物受伤害越严重,低温持续的时间越长,受伤害的程度越大。土壤低温对园林植物的危害也较大。温度对园林植物开花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花芽分化方面。此外,温度对花色也有一定的影响,其原因是花青素和色素的形成与积累受温度的控制,温度适宜时,花色艳丽,反之则暗淡。在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时,应尽量提倡应用乡土树种,控制南树北移、北树南移,或经栽培试验可行后再用。如椰子在海南岛南部生长旺盛,结果累累,到了北部则果实变小,产量显著降低,在广州不仅不结实,甚至还有冻害;又如凤凰木原产热带非洲,在当地生长十分旺盛,花期先于叶开放,引至海南岛南部,花期明显缩短,有花叶同放现象,引至广州,大多变成先叶后花,花的数量明显减少,甚至只有叶片不开花,大大影响了景观效果。在园林实践中,由于不同园林植物对温度的适应,因此应注意落叶与常绿树种的搭配,四季开花植物的搭配,做到四季有景、季季有花,以体现温度变化与植物景观的关系。在植物配置与造景时,对温度、水分、土壤因子都可以通过适地适树以及加强管理、换土等措施来满足和控制,而植物的耐荫性,只有通过对各种树种及草本植物耐荫幅度的了解,才能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科学地配植,组成既美观又稳定的人工群落。根据经验来判断植物的耐荫性是目前在植物造景中的主要依据,但是极不准确。

环境艺术与风景园林


相关内容

  • 园林赏析结业论文
    苏州科技学院 园林赏析总结论文 课题:中国园林赏析与感悟 专业年级:市场营销1212 学生学号:1220404219 学生姓名:刘颖 2013年11月30日 内容摘要 园林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 ...
  • 颐和园所代表的明清园林建筑群特点
    颐和园所代表的明清园林建筑群特点 13级美术视觉传达2班 姓名:赖城娇 学号: 明代(公元1368-1644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晚期.这一时期的建筑样式,大都继承于宋代而无显著变化,但建筑设计规划以规模宏大.气象雄伟为主要特点.这一 ...
  • 风景园林的专业素质与行业要求
    风景园林的专业素质与行业要求 摘要:园林植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城乡环境的绿化美化更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园林专业是造福人类.前景无限的专业.那么一名专业的园林人员要具有哪些专业素质?进入园林行业又有哪些 ...
  • 苏州园林简介
    苏州园林简介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 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 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7,18世纪全盛时期, 苏州有园林 ...
  • 园林设施巧修饰!
    首 页 阅览室 馆友 我的图书馆 帐号 "园林设施巧修饰!" 的更多相关文章 工程的设计通病及解决措施(含建筑/结构/设备...yhxiaoxiao 工程的设计通病及解决措施(含建筑/结构/设备) - Qzone日志[转 ...
  • 新中式景观分析
    经历了古典园林辉煌后的我国园林,到了近现代,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激烈演进,以及西方园林景观概念的传入,其发展之路几度调整,从全部照抄西式园林景观的浮躁冒进到探索寻求新时代中式园林的实践尝试.重拾古典园林精髓.创造城市精神,一批中式风格的景观设计 ...
  • 中日古典园林对比
    中日古典园林的比较 --留园和桂离宫 摘要: 园林景观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用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 知和思维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是人类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不同地域会带来景观表现上的各种差异,即使 ...
  • 从传统中蜕变_日本现代园林的转型启示
    从传统中蜕变--日本现代园林的转型启示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Tak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Japa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r ...
  • 中国古典园林的铺装文化探析
    第4卷第1期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Vol.4No.12008年3月2008 中国古典园林的铺装文化探析 陈萍萍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00) 摘 要:铺地由于其地位低下往往被人忽视.其实,小中见大,铺地和其他园林要素一样,源远 ...
  • 苏州为什么会成为著名的园林城市
    苏州为什么会成为著名的园林城市? 这和苏州的文化渊源及地理.气候条件都有关系.因为园林是隐逸文化的产物,是文人退居的宅园.苏州自古以来出文人,明清以来尤出状元.苏州籍人士为光宗耀组.为休闲退隐,留下众多园林.外籍到苏为官的,也往往流连于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