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 的中考复习资料 - 范文中心

唐雎不辱使命 的中考复习资料

07/11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复习要点

1、文学常识

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战国策》当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内容多记谋臣策士的活动,写了他们雄辩的言辞和机智的运筹。文笔挥洒自如,描写人物活动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富有文学意味。

关于唐雎:

唐雎,也作唐且。魏国人,是安陵君的臣子。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国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唐雎出使秦国,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

2、语音

(1)唐睢不r ǔ ____使命 (2)秦王f ___然怒 (3)免冠徒xi ǎn ____

(4)以头qi āng ____地 (5)休jn ____降于天 (6)天下g ǎo ___素

(7)秦王色no ____ (8)hu ____星袭月 (9)好收吾骨zhng ___江边

(10)天上宫qu ____ (11)三年j ī ____旅客 (12)低q ǐ ____户

3、通假字

秦王不说 (说——悦,高兴)故不错意也 (错——措,放置,安放)

仓鹰击于殿上 (仓——苍,青色)

4、古今异义词

5、一词多义

徒┍ 免冠徒跣 (空,本文可以解释成光着)

┕ 徒以有先生也 (仅仅,只)

惠┍ 大王加惠 (恩惠)

┕ 汝之不惠 (聪明)

6、 重点词语解释

1、辱使命: 辱没、辜负 2、易安陵: 交换

3、其许寡人: 答应 4、大王加惠 给予恩惠

5、甚善: 好 6、虽然,受地于先王: 虽然这样

7、弗敢易: 不;交换 8、因使唐雎使于秦: 于是;派;出使

9、故不错意也:所以;错通“措” 10、请广于君:扩充

11、逆寡人者:违背 12、轻寡人与:轻视

13、非若是也:像;这样 14、虽千里不敢易: 即使

15、岂直五百里哉:难道;只,仅仅 16、怫然怒: 盛怒的样子

17、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先生;曾经听说 18、布衣: 平民

19、免冠徒跣:摘掉帽子,光着脚 20、以头抢地耳: 撞;罢了

21、庸夫之怒:平庸无能的人 22、非士之怒: 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23、仓鹰 :通“苍” 24、休祲: 吉凶的征兆

25、若士必怒 :如果 26、缟素: 穿丧服

27、色挠:变了脸色;挠, 28、屈服: 谢之 道歉

29、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30、徒以有先生也:只是

7、理解性默写

1、课文中哪一句话表现出秦王盛气凌人,又分明是一个骗局?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安陵君是如何巧妙回答秦王的?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3、课文是怎样写唐雎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的呢?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4、文中哪一句话既是秦王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更是作者借秦王之口对唐雎所作的赞扬?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重点语句翻译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 易:交换。

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虽然:既便如此。

3、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秦王怒气冲冲地对唐雎说道:“你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形吗?”唐雎回答道:“我还没有听说过啊。”秦王说道:“天子发怒,可以使尸体倒下上百万具,鲜血流满上千里的地方。”

4、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说道:“大王曾听说过平民百姓发怒的情形吗?”秦王说道:“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路,把头拼命地往地上撞罢了。”

5、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徒:只。

6、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

7、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8、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这)不是小看我吗?

9、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即使拿一千晨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

10、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这三个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胆识的人啊。(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迸发出来,上天就降下征兆。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11、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

1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9、具体问题:

1、如何理解句中加点字词:“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秦王说这话的目的是进行恫吓,从上文“且秦灭韩亡魏”一句来看,已有炫耀武力的意思,那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表现秦王的骄横。

2、如何理解“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一句中“轻寡人”? *秦王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以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这句关键是一个“轻”字,“轻”什么呢?不是轻视秦王的建议,而是轻视他的军事势力。这是秦王故作反问,意思是“谅你们也不敢”,也是骄横的表现。

3、安陵君:“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两人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从语气和态度上看,有如不同? *唐雎比安陵君更强烈,更坚决。

4、秦王是怎样一个人?

* 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

5、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 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

6、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吏实有什么用意?

*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7、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8、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与臣而将四矣。

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9、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3分)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答出要点及过程,意近即可)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10、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

*是因为秦王提出以大易小,妄图吞并安陵君的土地。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高兴,所以安陵君派他出使秦国。

11、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

*秦王显得很骄横,以一种指责的语气对待唐雎,唐雎以同安陵君保持一致的理由,义正词严地反驳了秦王,有理也有礼。

12、秦王开始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应?

*秦王开始没有接受唐雎的劝告,而是怫然大怒,并以天子之怒来威胁唐雎。

13、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

*唐雎威然不惧。他以布衣之怒针锋相对地驳斥了秦王的天子之怒。

14、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15、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祸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君臣坚决不答应。具体答案依学生见解,不求统一。

16、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十四、开放性试

1、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

*不能。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弱小的安陵,最终还是抵挡不住秦的统一战争的步伐。

2、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出几例。

*屈原直言敢谏,流浪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千古绝唱《最后一次演讲》。

3、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 *示例:(1)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3)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狼》

1.《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清代文学家。

2.蒲松龄的《狼》,通篇写“狼”,最后归结到“禽兽”上,请你说一说作者这样写的深刻含义。

答:作者由“狼”写到“禽兽”, 是由点到面,由小到大更深广地揭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

3.蒲松龄的《狼》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4.蒲松龄如何看待狼?你怎样看待狼?

答:(1)蒲松龄笔下的狼是贪婪、凶残、狡猾的,他是以嘲讽态度看待狼的。

(2)我认为狼值得人们去赞颂,因为它聪明、团结、富有爱心。或我与蒲松龄一样认为狼是贪婪、凶残、狡猾的,是可恶的。

5.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谚语比较多,请各写出3个。

成语:狼狈为奸、狼狈逃窜、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狈不堪、狼心狗肺、狼子野心、鬼哭狼嚎、杯盘狼藉、狼烟四起、引狼入室、狼奔豕突

谚语:(1)狼把头伸进羊圈,它的身子决不会留在外边。

(2)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3)可怜狼的人要被狼吃掉。(4)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

6.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狼的形象?人们对狼的态度怎样?

形象:聪明、狡黠、勇敢、团结、凶残等。人们的态度:一种是尊崇一种是害怕。

7.你认为应该保护狼还是猎捕狼?为什么?(理由不少于两点)

我认为应该保护狼。理由:(1)狼扑食病弱个体,客观上对维持生态平衡有一定作用;

(2)泰肯等人认为,人类在与狼共同生活中,会从狼群那里学到许多知识。

8.如果要保护狼,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1) 开展科学研究,对全国狼的种群数量、分布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并进行科学评估,从而制定一系列保护和控制措施。

2) 加强法制管理, 应考虑禁止任意捕杀狼。在确有狼群危害严重的地区,必须在专家评估的基础上,有领导有组织地采取必要措施对狼的种群数量加以控制。

3) 加强国际合作,特别加强与我国毗邻的独联体、蒙古、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的协作。

9.我们从小接受的是做个“好孩子”的教育,这种“好孩子”往往被定位成像羔羊一样温驯,像小牛一样憨厚,像兔子一样谨慎,像小鸟一样依人。如果现在我们以强悍的姿态去做一匹狼,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阐明你的观点。(不少于两点)

赞成:如果你不甘做一名弱者,苟且偷生,随遇而安,如果你不想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被淘汰,你就必须汲取狼的智慧,以积极、顽强的心态去面对社会人生。记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0.学了《狼》专题后,你有哪些收获?

(1)学了《狼》专题后,我从蒲松龄的《狼》中懂得了“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2)学了《狼》专题后,我还了解了有关狼的知识,如狼性残忍而机警,极善奔跑,常采用穷追方式获得猎物等。

(3)学了《狼》专题后,我还知道狼身上原来还有许多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东西,如聪明、团结、富有爱心等。


相关内容

  • 中考冲刺教师誓词
    中考冲刺教师誓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再过*天,我们就要整装上阵,踏上神圣庄严的中考战场.出征的战鼓已经擂起,决战的号角已经吹响.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我校中考成绩的大跨越,不辜负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 ...
  •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正式答案
    (一)<童趣> 1.①通"僵",僵硬:②慢慢:③鸟鸣:④用鞭子打. 2. ①我心里这样想,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②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3. 因为它破坏了作者 ...
  • 中考百日冲刺学生发言稿
    虎岗二中百日冲刺学生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2015年3月12日,距离2015年中考时间,六月25日只剩下短短100多天的时间,又是一个花开时节,万物复苏,蕴含着新的希望,我们也满怀着对梦想的期盼,发起 ...
  • 20**年春季九年级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3
    2013年春季九年级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老师们: 首先,感谢上级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今天的会议是我们奋战2013年中考的一次动员会,同时也是一次加压会.一次鼓劲会. 我们今天聚在一起就是要客观地分析2013届中考面临的困难和 ...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安红强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拟上 ...
  • 20**年学校新春团拜会致辞
    2015年学校新春团拜会致辞 2015年学校新春团拜会致辞 各位老师们:新年好! 骏马携冬去,三羊踏春来.满怀收获的喜悦,带着美好的憧憬,我们共同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始.值此团拜会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校委会,向各位老师们致以新年的问候!向大家拜 ...
  • 初三毕业班班主任工作总结(10)
    坚持不懈 奋勇拼搏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18)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初三(18)班从进入初三以来,班级的劣势逐渐显现出来:各学科优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 学习比较被动,不能形成同学间学习辐射带动作用:理科学习思维能力强的学 ...
  • 20XX年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资料)
    [2011年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资料 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专题一列强侵华史(1840-1953) 一.列强侵华史实--列强侵华手段包括军事侵略.政治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 1.军事侵略---- ...
  • 20**年春开学情况汇报
    小江中学开学情况汇报 2012年春季学期,我校严格按照县教育局的工作布署和校历规定,做到早研究.早部署.早安排,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开学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 开学基本情况 (一)教师到位情况 我校现有教职工 ...
  • 淮南市中考满分作文-一路同行
    一路同行 像水汲着火,像夜伴着明,在忘怀和铭记交织着的人生旅程中,我们一路同行! --写在前面 总是在时光的洪流中感慨万千,岁月会流逝,世事会变迁,然而什么要遗忘?什么却不能忘怀?你轻轻地这么问我. 忘记该忘记的一切.忘记流泪的昨天,忘记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