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 范文中心

20**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10/20

教师:

年级:

时间:

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 1、教学目标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易错题归纳整理

2、教学重难点

知识点查漏补缺

二、授课内容: 第一章 平行线 一、基础知识 E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 8 个角中,同位角 1 2 有 , A B 内错角有 , 3 4 同旁内角有 . 5 6 D 2、平行线的判定: 8 7 C 相等,两直线平行. 相等,两直线平行. F 互补,两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性质: 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 4、 叫做两条直线间的距离.

.

第二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消元就是把二元一次方程组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消元的方法是代入,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称 为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3、通过将两个方程的两边进行相加或相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这种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第三章 整式的乘除 5.1 同底数幂的乘法 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指数相加。 ②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③积的乘法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5.2 单项式的乘法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其余 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 所得的积相加。 5.3 多项式的乘法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另一个多 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5.4 乘法公式 ①平方差公式:

1

即 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 ②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 即 两数和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这两数积的 2 倍。 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即 两数差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减去这两数积的 2 倍。 上述两个公式统称完全平方公式。 5.5 整式的化简 整式的化简应遵循先乘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的顺序。能运用乘法公式的则运用乘法公式。 5.6 同底数幂的除法 ①同底数幂相除的法则是: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②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 1. 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P 是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 P 次幂的倒数。 正整数指数幂的各种运算法则对整数指数幂都适用。 5.7 整式的除法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

商的因式,对于只 在被除式笠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 把所得的商相加。 第四章 因式分解 1、一般地,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得形式,叫做因式分解,有时我们也把这一过程叫 分解因式。 2、一般地,一个多项式中每一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如果一个 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可把该公因式提取出来进行因式分解。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 做提取公因式法。 3、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 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数的积的 2 倍,等于这两数和(或者差)的平方。 第五章 分式 1、表示两个数相除,且除式中含有字母,像这样的代数式就叫做分式。 分式中字母的取值不能使分母为零。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就没有意义。 2、只含分式,或分式和整式,并且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使分母为零的根叫做增根。增根应该舍去。 第六章 数据与统计图表 三、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x+y) ( A.-x-y )=x2-y2,其中括号内的是( ▲ ) B.-x+y C.x-y ) D.x+y

2.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2

A.  8x 3 y 2  8xy( x 2 y) C. x 2  2 x  ( x  1) 2  1

B. 1 

16 4 4  (1  )(1  ) 2 a a a

D. ax2  9a  a( x  3)(x  3) ▲ )

3、根据以下对话,可以求得小红所买的笔和笔记本的价格分别是(

小红,你上周买的笔和笔记本的价格是多少啊?

哦„„我忘了!只记得先后买了两次,第一次 买了 5 支笔和 10 本笔记本花了 42 元钱,第二 次买了 10 支笔和 5 本笔记本花了 30 元钱.

(A)0.8 元/支,2.6 元/本 (C)1.2 元/支,2.6 元/本

(B)0.8 元/支,3.6 元/本 (D)1.2 元/支,3.6 元/本

4、巴广高速公路在 5 月 10 日正式通车,从巴中到广元全长约为 126km.一辆小汽车、一辆货车 同时从巴中、广元两地相向开出,经过 45 分钟相遇,相遇时小汽车比货车多行 6km,设小汽车 和货车的速度分别为 x km/h、 y km/h,则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3 45  x  y   126    x  y   126 A.  B.  4 C. 45( x  y )  6  x  y  6  3   x  y   126 4 45( x  y )  6 

3  4  x  y   126  D.   3 ( x  y)  6 4 

5、图①是一个边长为 (m  n) 的正方形,小颖将图①中的阴影部分成图②的形状,由图①和图② 能验证的式子是( ) 2 2 A. (m  n)  (m  n)  4mn C. (m  n

)2  2mn  m2  n2

m n m n

← m →←n →

B. (m  n)2  (m2  n2 )  2mn D. (m  n)(m  n)  m2  n2

图①

第 21 题图

图②

6、已知 a  b  1 ,则 a2-b2-2b 的值为 A.4 B.3 C.1

D.0

7、某单位向一所希望小学赠送 1080 件文具,现用 A、B 两种不同的包装箱进行包装,已知每个 B 型包装箱比 A 型包装箱多装 15 件文具,单独使用 B 型包装箱比单独使用 A 型包装箱可少用 12

3

个。设 B 型包装箱每个可以装 x 件文具,根据题意列方程为( 1080 1080 1080 1080   12   12 A. B. x x  15 x x  15 1080 1080 1080 1080   12   12 C. D. x x  15 x x  15

8.下列因式分解:① x3  4 x  x( x2  4) ;② a2  3a  2  (a  2)(a  1) ;③ a2  2a  2  a(a  2)  2 ;④ 1 1 x2  x   ( x  )2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只填序号)

4 2

9.如图,已知直线 AB∥CD,∠C=125°,∠A=45°,那么∠E 的大小为 A.70° B.80° C.90° D.100° 10.若方程  a  3 x a 2  3 y  1 是关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 a 的值为 A.-3 11.下列关于分式 B.±2 C.±3 D.3

x2 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x A. 当 x =0 时,分式没有意义; B. 当 x >-2 时,分式的值为负数; C. 当 x <-2 时,分式的值为正数; D. 当 x =-2 时,分式的值为 0;

12.若(2x-5y)2=(2x+5y)2+m,则代数式 m 为 A.-20xy B.20xy C.40xy

D.-40xy

13.如图,下列推理及所注明的理由都正确的是 A.∵∠A=∠D(已知)∴AB∥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B=∠DEF(已知) ∴AB∥D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A+∠AOE=180°(已知)∴AC∥D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AC∥DF(已知) ∴∠F+∠ACF=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4.图甲、乙所示分别是我国 1997~2000 年全国初中在校生人数和全国初中学校统计图,由图 可知,从 1997 年到 2000 年,我国初中在校生人数( ) A、逐年增加,学校数也逐年增加;B、逐年增加,学校数逐年减少 C、逐年减少,学校数也逐年减少;D、逐年减少,学校数逐年增加

15、现有纸片:l 张边长为 a 的正方形,2 张边长为 b 的正方形,3 张宽为 a、长为 b 的长方形, 用这 6 张纸片重新拼出一个长方形,那么该长方形的长为:

4

A.a+b

B.a-+2b

C.2a+b

D.无法确定

2 x  3 y  13 x  2 2( x  1)  3( y  2)  13 16 、 已 知 方 程 组  的解是  , 则方程组  的解是 3x  5 y  9  y  3 3( x  1)  5( y  2)  9

( ) x  2 x  3 x  1 A、  B、  C、   y  3  y  5  y  5 CD 的条件有( 17.如右图,下列能判定 AB ∥

x  3 D、   y  1

)个.

(1) B  BCD  180 (2) 1  2 ;(3) 3   4 ;(4) B  5 . A.1 B.2 C.3 D.4 18.如图是九(2)班同学的一次体验中每分钟心跳次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次数均为整

数) .已知该班只有 5 位同学的心跳每分钟 75 次.根据直 方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数据 75 落在第二小组 (B)第四小组的频率为 0.1 (C)心跳在每分钟 75 次的人数占该班体检人数的

1 12

(D)数据 75 一定是中位数。 1 1 a  2ab  b 19.已知   4 ,则 的值等于 a b 2a  2b  7 ab 2 2 A.6 B.-6 C. D.  15 7 4 1 1  20. 已知两个分式: A  2 ,B  ,其中 x  2 ,则 A 与 B 的关系是( x 4 x2 2 x A、相等 B、互为倒数 C、互为相反数 D、A 大于 B 21.若 A、

3 5

1 1 2 x  3xy  2 y 的值为(   3 ,则分式 x y x  2 xy  y

)

B、 

3 5

C、1

D、 2

3 5

二、填空题 1.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 a 2  4ab  4b 2 ( a  0 , b  0 ) ,利用因式分解,写出表示该正方形的 边长的代数式__________. 2.若 a+b=5,ab=6,求:①a2+b2 =________;②a4+b4 =________的值. 3、观察下列计算:

1 1  1 1 2 2 1 1 1   23 2 3 1 1 1   3 4 3 4

5

1 1 1   „ „ 从 计 算 结 果 中 找 规 律 , 利 用 规 律 计 算 45 4 5 1 1 1 1 1    „   。 1 2 2  3 3  4 4  5 2009  2010

4.若关于的方程组 

x  y  m  x  2 的解是  ,则 m-n=______.  x  my  n y 1

5.如图,AD∥BC,BD 平分∠ABC,且∠A=110°,则∠D=_______度. xa 3   1 无解,则 a  6. 若关于 x 的分式方程 . x 1 x 7、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输入的值 x  17 ,则输出的结果为 22;若输入的值 x  34 ,则输 出 结 果 为 22 . 当 输 出 的 值 为 24 时 , 则 输 入 的 x 的 值 在 0 至 40 之 间 的 所 有 正 整 数 为 .

x 为偶数

输入 x

1 x 2

y 大于等于 20 得到 y y 小于 20

输出结果

x 为奇数

x +5

8.若 x  2 y  3z  10 , 4 x  3 y  2 z  15 ,则 x+y+z 的值是 10. 代数式 7  a  b 的最大值是

2

. 组.

9.一个容量为 80 的样本最大值为 143,最小值为 50,取组距为 10,则可以分成 。

11.如图,AB∥CD,DB⊥BC,∠1=40°,则∠2 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 12. 如图,AE∥BD,C 是 BD 上的点,且∠CAB=∠BCA,∠ACD=110°,则∠EAB= 度.

13. 如果 x+4y-3=0,那么 2x²16y= 14.如果 

 x  2 y  1, 2x  4 y  2 6x  9 y   _______. 那么 2 3 2 x  3 y  2.

15.甲、乙两人练习跑步,如果让乙先跑 10 米,甲 5 秒追上乙;如果让乙先跑 2 秒,那么甲 4 秒追上乙.甲、乙每秒分别跑 x、y 米,由题意得方程组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分解因式:

6

(1)(a-b)m2+(b-a)n2;

(2)

x 2  8 x  16 4  x2

16  x 2 4  4x  x 2

2.(本题 10 分)某商店经销一种萧山旅游纪念品,4 月份的营业额为 2000 元,为扩大销售量, 5 月份该商店对这种纪念品打 9 折销售,结果销售量增加 20 件,营业额增加 700 元. (1)求该种纪念品 4 月份的销售价格; (2)若 4 月份销售这种纪念品获利 800 元,5 月份销售这种纪念品获利多少元?

3.(本题 12 分)先阅读下面材料,再解答问题: 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有这样一段叙述:“要比较 a 与 b 的大小,可先求出 a 与 b 的差,再看这 个差是正数,负数还是零.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代数式值的大小,只要考虑它们的差就可以了. 甲、乙两人两次同时在同一粮店购买粮食(假设两次购买粮食的单价不相同),甲每次购买 粮食 100 千克,乙每次购买粮食用去 100 元,设甲、乙两人第一次购粮食的单价为每千克 x 元, 第二次购买粮食的单价为每千克 y 元 (1) 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 y 甲每次购买粮食共需要付款______元, 乙两次共购买_________ 千克粮食,若甲两次购买粮食的平均单价为 Q1 元,乙两次购买粮食的平均单价为 Q2 元,则

Q1 =_______, Q2 =_________.

(共四个填空)

(2)若规定“谁两次购买粮食的平均单价低,谁的购买粮食方式更合算”,请你判断甲、乙 两人的购买粮食方式那一个更合算些,并说明理由.

4.如图,已知 AB∥CD,∠ECD=125°,∠BEC=20°,求∠ABE 的度数.

7

5.若关于 x、y 的方程组 

2 x  y  m  1 的解同时也是方程 x-3y=-18 的一个解,试求 m 的值. 3x  y  4m  6

6.阅读理解题: 2 2 “若 x 满足(210 -x) x-200)=-204,试求(210-x) +(x-200) 的值, ( ” 解:设(210-x)=a, x-200)=b, ( 则 ab=-204,且 a+b=(210-x)+(x-200)=10, ∵(a+b)2=a2+2ab+b2 ∴a2+b2=(a+b)2-2ab=102-2(-204)=508 即(210-x)2+(x-200)2 的值为 508. 同学们,根据材料,请你完成下面这一题的解答过程: “若 x 满足(2013-x)2+(2011-x)2=4028,试求(2013 -x) (2011 -x)的值” .

7. 为了支援四川雅安地区人民抗震救灾, 某休闲用品有限公司主动承担了为灾区生产 2 万顶帐 篷的任务,计划 10 天完成. (1)按此计划,该公司平均每天应生产帐篷 顶; (2)生产 2 天后,公司又从其它部门抽调了 50 名工人参加帐篷生产,同时,通过技术革新 等手段使每位工人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 25% ,结果提前 2 天完成了生产任务.求该公司 .... 原计划安排多少名工人生产帐篷?

8、(本题 8 分)请阅读下面的例子:

8

求满足 x2 一 3x—l0=0 的 x 值.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 一 5)(x+2)=0. x—5=0 或 x+2=0(注①) , 所以 x1=5,x2= 一 2. 注①:我们知道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 0,那么这两个因式中至少有一个等于 0;反过来, 如果两个因式有一个等于 0,它们的积就等于 0. 请仿照上面例子求满足下列等式的 x 的值. (1)3x2 一 6x=0: (2)5x(x 一 2)一 4(2 一 x)=0.

9、如图,△ABC 与△ADE 都是等边三角形,连结 BD、CE 交点记为点 F. (1)BD 与 CE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E A D F

(2)你能求出 BD 与 CE 的夹角∠BFC 的度数吗?

B C

(3)若将已知条件改为:四边形 ABCD 与四边形 AEFG 都是正方形,连结 BE、DG 交点记为点 M (如图) .请直接写出线段 BE 和 DG 之间的关系? G

B A M E F

C

D

10. (本题 10 分)荣昌公司要将本公司 100 吨货物运往某地销售,经与春晨运输公司协商,计划

9

租用甲、乙两种型号的汽车共 6 辆,用这 6 辆汽车一次将货物全部运走,其中每辆甲型汽车最多 能装该种货物 16 吨, 每辆乙型汽车最多能装该种货物 18 吨. 已知租用 1 辆甲型汽车和 2 辆乙型 汽车共需费用 2500 元; 租用 2 辆甲型汽车和 1 辆乙型汽车共需费用 2450 元, 且同一种型号汽车 每辆租车费用相同. (1)如果六辆车正好将 100 吨货物拉完且正好满载,则应租用甲,乙两种汽车各多少辆? (2)求租用一辆甲型汽车、一辆乙型汽车的费用分别是多少元?

11.已知 3x-4y- z=0,2x+y-8z=0,求

x2 + y 2 + z 2 的值 xy + yz + 2 zx

12. 如图:AB∥CD,直线 EF 分别交 AB、CD 于 E、F,EG 平分∠BEF,若∠1=72°,则∠2 等于多 少度?

13.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364 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 吃一碗羹。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诗句的意思是:寺内有三百六十四只碗,如果三个和尚共吃一碗饭,四个和尚共吃一碗羹,刚 好够用,寺内共有和尚多少个?

14.甲加工 180 个零件所用的时间, 乙可 以加工 240 个零件, 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少加工 5 个零件, 求两人每小时各加工的零件个数.

10

四、本次课后作业:

 x  y  5k 1、若关于 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 的解也是二元一次方程 2 x  3 y  6 的解,则 k 的值  x  y  9k

为( A、 

3 4

) B、

4 3

C、

3 4

D、 

4 3

2、如果不论 R 是何值, x  1 总是关于 x 的方程

b

Rx  a 2 x  bR   1 的解,则 a  2 3

3. 观察下列各式,你发现什么规律: 1 3  2 2  1

2  4  32  1 3  5  42  1 4  6  52  1 …… 13 15  195  142  1 请你将猜想到的规律用只含有一个字母的等式表示出来

.

4、如图,已知正

方形 ABCD 中,边长为 10cm,点 E 在 AB 边上,BE=6cm. (1)如果点 P 在线段上以 4cm/s 的运动速度由点 B 向点 C 运动,同时,点 Q 在线段 CD 上由点 C 向点 D 运动。 ①若点 Q 的运动速度与点 P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一秒后,三角形 BPE 与三角形 CQP 是否全 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 Q 的运动速度与点 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 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E 与△CQP 全等? (2)若点 Q 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 C 出发,点 P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 B 同时出发,都逆 时针沿正方形 ABCD 四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 P 与点 Q 第一次在正方形 ABCD 的何处相遇?

11

5、某市对电话费作了调整,原市话费为:每 3 分钟 0.2 元(不足 3 分钟按 3 分钟计算) ;现 调整为:前 3 分钟为 0.2 元,以后每分钟加收 0.1(不足 1 分钟按 1 分钟计算) .设通话时间 x 分钟时,调整前话费为 a 元,调整前话费为 b 元. ⑴ 填写下表

x a b

4

4.2

5.8

6.3

7.1

11

⑵ 指出 x 取何值时, a 不超过 b ; (直接写出答案,不需要解答过程) ⑶ 当 x  11 时,请你按调整后的收费方法设计两种通话方案(可以分几次拨打) ,使所需话 费 c 满足关系式: c  b .

五、教学课后反思:

主任签字:

启航教育教学部

12


相关内容

  • PEP五年级下册英语期末复习资料
    PEP五年级下册英语期末复习资料 Class __________ Name ________ 单词分类: 1) 月份month: January (Jan.) February (Feb.) March (Mar.) April(Apr. ...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总复习
    ---------------装-----------订----------线-----------------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期末试卷 一.填空(20分) 1.一亿二千零四万七千零八十写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 1 2. ...
  • 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词
    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词 姓名: 班级: 俏( )尖( )掠( )拂( )聚( )泳( ) 悄( )尘( )凉( )佛( )骤( )咏( ) 敢( )装( )宾( )颂( )紧( )淹( ) 赶( )妆( )滨( )诵( )紫( )掩( ...
  • 七年级下册语文学习目标
    七年级下册语文学习目标(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三中学  叶桂娴) 1.  掌握200个左右词语(1-5单元)的形.音.义,并能按一定的要求(指定话题.修辞.关联词)联词成句. 2.  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练出一手好的硬笔字,提高书写速度. 3. ...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 本册综合 · 单元综合 · 月考复习 · 期末复习 · 期中复习 · 七律·长征 · 长征组歌两首 · 老山界 · <草> · <长征>节选 · 枣核 · 最后一课 · 始终眷恋着祖国 ...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综合卷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期末综合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根据语境填写词语.(注意把字写漂亮.)7分 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无数的jiān nán kǎn kě( ).一个人如果从小缺乏jiān rèn bù bá( )的品质,就必然不能 ...
  • 八年级思品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思品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知识梳理 1.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①提供了丰足的衣食,舒适的住行.②现代科技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③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2.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①科学技术 ...
  •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之阅读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之阅读 一.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4分) 辋川田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①②③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墟里:村落. ...
  •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总结 郑清凤老师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8班的历史教学工作任务.我认真备课,扎实开展教学活动,勤于听课学习他人长处.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以下是我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一.认真备课.教学中,备课是一个 ...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安红强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