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 范文中心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02/01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1900可能是移民的后代,被偷偷地从甲板上生出来,但剩下后就被丢弃在弗吉尼亚号头等舱上。父母指望着有富佬带走他,可是却被锅炉工丹尼捡到收养。1900就生活在一个像船大的摇篮里,但没有出生纸和护照,丹尼怕他被带走,所以1900的童年都是躲在弗吉尼亚的舱底度过的。1900的家庭成员除了父亲都是些特别的人。厨师们水手们话务员们和招待们都照料着他,每个人都想给他他们认为良好的教育。1900的初始社会化就是靠他们完成的,包括对妈妈、陆地和孤儿院的理解。丹尼曾对他说妈妈是纯种马,最好的赛马。赌马买妈妈没错。也曾说岸上有大鲨鱼,会把人活吃了,还有孤儿院就是一个大监狱,专管那些没小孩的人。此时社会化的机构只有家庭。

在1900八岁那年,因为海上风暴中,丹尼被晃动的铁链打到头部去世,1900又一次成为了孤儿。在船员为丹尼举行海葬时,远处传来了钢琴的声音。弗吉尼亚号在欧洲美国之间往返不下50次,1900从未踏上过陆地,大海就是他的故乡。

偶然一次,1900登上了他未曾涉足的地方,也是不被允许进入的地方。在那里,他看到了人们纸醉金迷的生活,但令他感触最深心潮澎湃的还是音乐的魅力。有一天,警察出现了,要带1900去孤儿院。船长命令水手带着警察去找1900,但是当22天后弗吉尼亚起程前往里约热内卢时,1900还是没有被找到,没人知道他的消息。大家内心非常悲痛,因为大家都对他产生了感情。

而后某一天,1900突然出现在大厅里,弹奏着钢琴,吸引了旅客船员甚至是船长。麦士的一曲小号使他开始了全新的旅途。麦士因为风暴晕船了,此时正好碰到1900。1900用钢琴弹奏出欢快的华尔兹,在随船的摇晃中舞出生命的自由,顺流飘荡,自由东西,与海共舞。在撞坏船长门后,1900和麦士被赶去挖煤,在这期间两人也生出了深厚的友谊。从此,他们就一起在爵士乐团演奏。1900在乐团演奏中往往不循规蹈矩,中途就会随心所欲,改弹适合气氛并能调动气氛的音乐。只有在三等舱,1900才会演奏属于自己的音乐,一双手演奏出四只手同时弹奏的效果。但他从不在陆地上弹奏音乐,也拒绝登上陆地。1900擅长根据不同的人弹奏出适合他们的音乐。1900懂得怎么参透解读他们的举手投足,他们的阶层声音气味,他们的故乡故事,他们的一切的印记。他可以解读,通过不断的观察分析组织,并在自己的脑海里绘制一幅巨大的地图。30年来在船上他冷眼旁观别人的人生。麦士劝他去陆地看一看,他也动了心思,但当1900试着用电话联络陆地上的人时,他们的恶言相向毁了1900对电话里的人彬彬有礼的认知。

爵士乐鼻祖杰尼听说了1900高超的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赛,最后自叹弗如,黯然离去。这次斗琴比赛也吸引了唱片出版商专门来船上为1900灌唱片。就在录唱片时,1900看到了一个姑娘,心境随之变化,音乐也因此发生变化。1900迷上了那个姑娘。唱片录制完成后,1900毁了合同,把唯一的母盘打算送给那个姑娘,并在镜子前面练习如何与她交谈,可惜最终那唱片并未送出去。但他鼓足勇气在姑娘睡觉时亲吻了她。姑娘最终下船,唱片也被掰断扔进了垃圾桶。他再也没有提起那个姑娘,在随后的12次航行里,他又恢复了无忧无虑,快乐之下郁积着什么。突然一天吃饭时,1900告诉麦士在纽约他要下船。但当走下舷梯的时候,眼前的景象使他感到陌生复杂,城市使他看不到尽头,最终还是回到了船上。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很古怪,不愿不和任何人说话。从早到晚总是一个人独处,思考着什么,又有一天1900告诉麦士他不要下船了,从那一天,1900就决定毕生守着钢琴,用琴键演奏他最率性而为的音乐,用音乐印证余生。

后来弗吉尼亚号因年久失修破旧不堪要被炸毁,1900却还是在船内,麦士劝他下船时,1900的一番话使麦士感动不已,最终麦士单独走下了船,1900随着船的炸毁而离开了这个世界。

1900是钢琴演绎的天才,轻巧的手指流水般的滑过琴键,在他的指尖下所流淌着的就不仅仅是音符,而是对生活的真诚。深情飘逸的曲风,唯美、优雅的飞扬,他的音乐时而精巧,时而大气,时而细腻,时而磅礴,时而小心,时而大胆,时而激情,时而委婉。他以音乐来体现人物,用音乐来表达情感,用音乐来讲述人生,他用音符来代替语言来触及人们的心灵,听着他的音乐,就像是听着人生的经历,听着人生种种,他的手在键上,但是心如痴迷的乐者一样随着自己的音乐一起翱翔。

1900的生活单纯但不乏人性之美。与养父间短暂的亲情,与偶遇的少女瞬息即逝的爱情,以及陪伴他最长时间的麦士的友情,都曾滋润过1900孤寂落寞的心。1900是感情细致而深邃的男人,他的精神和才情都倾注在钢琴的八十八个琴键上。谁能理解他的心声,谁能读懂他忧郁而温柔的眼神,谁是他不离不弃的爱人?惟有流淌于他指间的动人乐符。

1900这个角色,因为孤寂落寞的经历,使其更能敏锐的看透人心,并借此弹奏、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乐曲。但一生面对海洋、面对钢琴正如他所说:“我看不到陆地的尽头”,或许对1900而言,海天一色的景致看得到地平线,往返多地的邮轮也有靠港停泊的时候,88个琴键是有限的,他可以据以创作无限的乐章,然而陆地上绵延不绝的大城市,是他所看不清也无法掌握的。

这里的“陆地”更多的则应是一个隐喻。陆地上纵横交错的令1900感到“恐惧”、“崩溃”的城市街道,不可确定的种种,是人类的欲望。这没有尽头的欲望,正是使艺术家们迷失自我的真实原因。1900的选择也是他对人生欲望的选择。但他拒绝了这种欲望,不愿陷于着巨大而虚无的漩涡。

1900一生面对海洋钢琴这纯粹的事物,未曾领略过城市中的尔虞我诈与纷繁复杂。陆地上的一切,对他来说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使他一直对陆地踯躇不前。船上的生活是干净的静谧的,似一张不被渲染的白纸,这也是1900的本质,与世无争,不在乎名誉金钱,放荡不羁。当船长在他童年第一次弹钢琴时说这是违反规定的,1900只说了去他的规定。这是儿童期社会化的结果。1900无父无母无妻无子,没有什么负担和牵挂,弹钢琴则了却了他生存的顾虑。相比之下,陆地上的人需要担负的有很多,因此内心就膨胀起无尽的欲望。一个在纯粹中生活了几十年的人,不可能受得了那种利益熏心,贪婪的氛围。1900和麦士说无法放弃这艘船,其实无法放弃的是心里的那份本真,那份干净,那种信仰。

“欲望没有尽头”——这是1900下船时突然止步,继而终于回身的真实原因。如果下了这个船,他将会拥有一切:金钱,名望,地位,巨大豪华的房子,美丽高贵的妻子……种种种种。但他将失掉灵感,作为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处身于无尽而不可知的欲望深渊之中,便失掉了真实的自己,也失掉了真正的音乐。于是便失去了其作为钢琴师的价值。这正是他不惜决定与船共亡的重要原因。或许还因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恋旧情结,1900从小在这艘船上长大,船已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的家,是最终的归宿。

1900一辈子都生活在船上,他的全部社会化都是在船上完成。他的社会角色就是一个普通的钢琴师。他的同龄群体人员很少,恐怕只有麦士一人,二人志趣相投,谈人生,聊梦想,对彼此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船上的乘客也对他产生了影响——陆地上的人的欲望与贪婪,虽然有那么一部分人保有一份本真。值得庆幸的是,1900并没有因为乘客而迷失方向,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有自己的底线及坚守,有着高贵的自尊。

麦士虽然敬佩1900的无欲无求,随遇而安,但他终归是一个城市中的人,早已被城市中的文化感染,城市里有他的父母妻子儿女要养活,他无法抛弃他的义务使命。也许他有干净的本心,但世俗的关系使他不得不想尽办法谋生。与1900的相遇也是他为了谋生而上船吹小号的结果。最终他还是离开了弗吉尼亚号,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受世俗的牵绊太多,对弗吉尼亚号也没有太深的感情,结果就是在劝1900未果后,没有陪同他离开人世而是下船,亲眼见证一艘船,一个人,一份本真的消失。如果我是麦士的话,我想我还是会做和他相同的选择。

除此之外,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就是那个姑娘了,她的眼神是那样的干净。气质就如同雨中的雏菊一样坚韧干脆。1900对她可谓是一见钟情。少女的单纯使1900又对陆地燃起了希望。

和1900相比,我们现在的生活似乎就显得黑暗了许多。钱权交易,官商勾结,腐败行贿受贿,这都是欲望极度膨胀的产物。从个人来说,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更多是为生计奔波,脑子里就是工作工资人际交往。物质生活未能满足,精神生活就不曾想起。我们早已丧失了保持纯洁的能力,即使心里还有那么一小片净土。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没有不黑,只有更黑。在陆地上生存,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穷人富人。与此同时就会有比较。比较后产生的失落感好的话激发斗志,坏的话选择使人堕落,就像一个折翼的黑天使,掉落到欲望的深坑,想爬也爬不出来。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也是有贪欲的,有找个好工作的贪欲,过上好生活的贪欲。但我还是有着自己的原则,在忙碌之余回归自然,用那天然的纯净去洗涤内心的浑浊。如果让我选择一种生活,我会像麦士一样活着。有追求,同时又有一个1900那样与世无争的人在让你反思自己的罪恶贪念。自惭形秽的同时,我会思考人生的目的,人之为人的原因,偶尔还会回想一下小时候,无忧无虑,无欲无求,让自己的心灵灵魂得到净化,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去。1900对我来说就是个警钟,提醒着我要如何做人,如何保护内心深处的自我。


相关内容

  • 肖邦的资料
    肖邦 又名 : 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职业 : 作曲 所属地区: 波兰 出生地 : 波兰 生日 : 1881年3月1日 人物介绍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ryderyk F ...
  • 观后感的一般写法
    电影观后感的一般写法 第一. 先简要的介绍剧情. 第二. 从中选择些个你感兴趣的或感动的情节来议论或评价 , 确立你的中心.(这是关键的一步) 第三. 由以上选择的情节,根据你跟剧中人相似点,联系你自己 的经历或接触的人,通过描写记叙来丰富 ...
  • 两个矛盾体的对立面
    两个矛盾体的对立面 ----影评<海上钢琴师> 由小说<1900:独白>改编而来的电影<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导演朱塞佩 托纳多雷的经典三部曲的第二部.本片采用倒叙的方式,将小号手马斯克给几个不同的人讲述的 ...
  • [后窗]观后感
    <后窗>观后感 这部影片为什么取名为"后窗",也许除了给人以神秘之感,也暗示这是一部偷窥性的影片.剧中男主人公杰弗瑞是一名摄影记者,当然他也有一段美满的爱情,我们的杰弗瑞演的并不是独角戏,他有一个既聪明又美丽 ...
  • 读了少年英雄李爱民后感
    读了<少年英雄李爱民>后感_350字 一次,我看了<少年英雄李爱民>的故事.李爱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里,1930年出生在白家庄,他们在党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下,跟大伯大叔大哥大姐们一起,积极地参加了对鬼子和汉奸的斗争 ...
  •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400字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一 读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让我想起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鲁滨逊能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独自生存二十八年,靠的就是他的智慧和劳动:假如他不去劳动,那么他只有被食人族吃掉的可能; 假如他没有知 ...
  • 我的理想中的暑假生活
    我的理想中的暑假生活期盼人心的暑假又要到了!除了学校布置的一堆任务和作业,还有许多有趣的事等着我呢!明天,我将参加火炬金奖挑战营活动,这项活动具有较大难度但又非常有挑战性.通过这次活动,相信可以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写作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 ...
  • 傅雷家书读后感,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范文
    傅雷家书读后感我初中是在另一个城市上的,离里上百公里,只能住校.几乎美半个学期才回家一次,偶尔会主动和家里通电话,却从来没有写过一封家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开始,我并没有在意这句诗的妙处.等读了<傅雷家书>后,才觉得这句 ...
  • 研究生应该看完的英语电影
    研究生应该看完了英语电影 新东方推荐的英文电影(全) 1. 阿甘正传 2. 毕业生 3. 情归巴黎 4. 网上情缘(电子情书) 5. 漂亮女人(风月俏佳人) 6. 女人香(闻香识女人) 7. 西雅图不眠之夜(缘分的天空) 8. 泰坦尼克号 ...
  • 宝葫芦的秘密的影评.评论.观后感
    10微电子1班 孟园园 107305105 <宝葫芦的秘密>影评 电影<宝葫芦的秘密>是根据我国著名作家张天翼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尽管这部电影在特技和场面上的处理较之前的国产儿童电影取得了极大地突破,但电影细节处理的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