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节水规划 - 范文中心

灌区节水规划

03/23

灌区节水规划

1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干、支渠

工农渠经过初建、改善加固,整修加固等阶段的建设,干支渠虽然全部得到衬砌,但由于工程建设标准低,仍有部分渠段衬砌砼坍塌现象,部分分水口等建筑物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干渠1条,总长28.23km ,一、三、四级干渠有三段长2.2km 不同程度遭到破坏,占7.8%;支渠9条,总长130.86km ,其中有7条长26.67km 砼衬砌遭到破坏,占20.38%。 1.2田间工程配套

工农渠现状有斗渠62条,总长154.3km 。其中干渠上直斗32条,长116.9km ,已衬砌77.02km ,渠道较为完好。支渠上设斗渠30条,总长37.4km ,已衬砌仅20.4km ,斗渠工程衬砌率63.2%;共有农渠45条,总长度112.5km ,其中已衬砌20条76.5km ,衬砌率68%,未衬砌25条36km ,占32%。

地面灌水方式仍较为落后,以大水漫灌为主,灌水地块较大,存在灌水不均匀、灌水量大、速度慢、地块易板结、作物产量低等问题。 1.3灌溉水利用系数

现状灌区灌溉渠道分为干、支、斗、农四级。干渠衬砌完好率92.2%、支渠衬砌率79.62%,斗渠衬砌率63.14%,农渠衬砌率68%。现状各级渠道利用系数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计算见表4-1。

根据上表计算结果,现状渠系利用系数为0.61,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5,均达不到节水灌溉技术规范要求的0.65和0.60。特别是斗、农渠工程加权平均渠道利用系数仅均为0.89,存在严重的水量浪费现象。

2灌区土地资源

工农渠灌区范围包括黄河水川段以北、楼房沟以东、苦水沟以西,灌区环绕白银市区,分布于60多条沟壑谷地,片多面广,耕地零散, 为典型的沟壑灌区。包括:水川、强湾、王岘三个乡镇。灌区高程在1830~1450m

现状各级渠道及灌溉利用系数分析表

表4-1

之间,最大提水高度323.49m 。

区内土地面积多达95km 2,地貌特征为低山丘陵和沟谷阶地,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干旱丘陵沟壑区。地面坡度较大,大部分地面坡度在25℃以上,平田整地工作量相当大,不易开发为农田灌溉面积。工程运行30年来,对灌区周边可开发的土地基本上发展为灌溉面积,经实地踏勘,区内仅有0.42万亩耕地可发展为灌区,分别位于:强湾乡的重坪、季家沟、山城沟、朱砂子沟、楼房沟、王岘乡的仲疙瘩、韦家沟、苏家岔、东台、崖渠水等5片9处。通过延长或适当扩大这些地方相邻支渠将其发展为农灌用地,但工程渠线长,建筑物多,工程量大,发展十分困难。

白银市城区周边存在大量的浅山丘陵地,靠近工农渠总干渠,水源较近,平田整地工作量虽然较大,但可采用喷、滴灌,大面积发展生态林和经济林。经实地踏勘,西至楼房沟、东至白兰高速路东出口10.0km 长、1.5km 宽的范围内可发展林地面积2.5万亩。 3灌区现状水供需平衡 3.1核定的取水指标和供水能力

根据白银市水利局2004年核定的取水许可证,工农渠灌区每年可从黄河取水量为1800万m 3,详见附件。

工农渠灌区原设计:一泵站设计流量3.0m 3/s,实际供水能力可达到1800万m 3/a,现状实际灌溉农田面积2.2万亩,灌溉林地面积1.1万亩,2005年实际提水量1497.52万m 3。 3.2现状需水量

工农渠现状灌溉分两部分,分别为农田地面灌溉和白银市大环境绿化生态灌溉。

① 现状作物种植比例

工农渠原规划灌溉面积5.5万亩,以种植农作物为主。但由于各种原因,其灌溉面积从未达到设计面积,随着武川干渠划拨到引大灌溉后,1998年实灌面积曾一度降至2.32万亩,严重影响工农渠的发展。因此有关部门及时调整工农渠的灌区范围和种植结构,由单一的农作物种植向经济林和生态林方向发展,其灌溉面积和种植结构都得到了较大改善,截至2005年,实灌面积达到3.3万亩。种植比例详见表4-2。

现状灌区作物种植比例

② 灌区现状需水量

截至2005年底灌区实际有效灌溉面积3.3万亩,其中生态林面积1.1万亩。工农渠电灌工程渠系分总干渠、支渠、斗渠及农渠四级,根据调查分析,现状渠系利用系数0.61。田间水利用系数0.90,灌溉水利用系数0.55。农田综合净灌水定额317.45m 3/亩,林地净灌水定额165.6 m3/亩,相应毛灌水定额分别为:577.18m 3/亩和207 m3/亩,综合毛灌水定额453.79m 3/亩,年用水量1497.52万m 3,详见表4-3。

现状作物需水量计算表

表4-3

3.3现状供需平衡分析

灌区现状年可取水量1800万m 3,现状灌溉面积3.3万亩,年用水量1497.52万m 3。工程调整后的设计面积4.0万亩,规划拟发展生态林和经济林,按现状工程标准,拟发展0.7万亩林地灌溉面积,需水量为183万m 3,达到设计能力后,现状水平年需水量1680.52万m 3,略低于可供水量,考虑其它用水后,可供水量难以满足需求,因此进行工程措施和农业综合节水措施是必要的。 4灌溉方式确定

工农渠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灌溉方式较为粗放,以大水漫灌为主,随着灌水成本的提高和农业种植精细化,节水技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得到广泛推广,逐步实现了大块改小块,斗农渠逐步得到衬砌,灌水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但仍以地面灌溉为主,由于白银市大环境绿化的进一步实施,市区周边工农渠灌区的部分耕地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种植经济林和生态林,其灌溉方式以高效节水为原则,采用滴灌技术。

综合分析比较,确定工农渠灌区选用农田地面小畦灌溉和生态林滴灌相结合的方式。 5土地利用规划

根据工农渠灌区的实际情况,市、区主管单位和工程管理单位于1999年开始调整灌区范围,在现有实灌农田灌溉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态林灌溉面积,配合白银市大环境绿化工程,发展山地滴灌灌溉,种植经济林和生态林。规划对市区南侧10.0km 长、1.5km 宽范围内,紧邻工农渠灌区的1.8万亩山地纳入该灌区,该部分土地开发已于1999年实施,已发

展了1.1万亩,本规划对区内干渠八泵站周边0.7万亩山地配套发展。

根据调整后的灌区范围和灌溉方式,区内可利用发展的灌溉面积为4.0万亩,其中农田灌溉面积2.2万亩,林地面积1.8万亩。 6作物种植规划

工程原设计对套种和复种的情况考虑不多,随着耕作技术的发展和市场要求的变化,当地现状套种率达到24.24%,田间作物耗水量增大,灌水周期缩短,亩均耗水量大于设计定额。近年来,灌区农业生产有了较大改观,面向市场,科技兴农,力求高效,科技含量逐年增加。过去单一的一年一熟的生产模式已大为减少,代之采用间作套种、地膜覆盖种植等科学栽培方式,主要减小了灌水定额、增加了灌水次数。另外工农渠地处白银市周边,根据白银市大环境绿化的总体规划,城市周边的弃耕地和荒地也可进行开发利用。

根据实际情况,灌区作物种植比例在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规划重新制定灌区作物种植比例(见表4-4)。

规划灌区作物种植比例

7灌溉制度设计 7.1农田灌水定额

灌水定额由灌区土壤田间持水量确定。当地无实测资料,根据白银市土壤普查和乡邻灌区综合分析,该灌区以砂壤土为主。参考兴电工程灌溉试验站有关实测数据,以农作物为代表,推求灌水定额。

M=102γH (ωmax -ωmin )

式中:γ—灌区土壤干容量,为1.38t/m3。

H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取0.7m 。

ωmax —H 深度内土壤田间持水量,即允许土壤含水量上限(占干容

重%),取21.5%。

ωmin —H 深度内允许土壤含水量的下限(占干容重%),取13.5%。 M=102×1.38×0.7×(21.5-13.5) =772.8(m3/hm2)=51.52 m3/亩

规划农田地面灌溉灌水定额最小为50m 3/亩·次。 7.2经济林和生态林灌水定额

规划林地为山地,采用滴灌。参考其它工程节水灌溉试验资料,结合

灌区作物种植品种、当地气候、土壤情况取计算参数如下:土壤适宜含水上限(θ

max

)和土壤含水下限(θ

min

)按田间持水量的90%和65%设计,设

计土壤湿润比为50%,该区土壤为砂壤土,干容重(γ)为1.38g/cm3,田间持水量为20%(重量%),土壤计划湿润深度确定为0.70m ,因该区灌溉期平均风速为2.8m/s,风速低于3.4m/s,灌溉水利用系数(η)为0.9。则设计灌水定额为:

m=0.1γh(θ

max

-θ

min

)/η

=0.1×1.38×0.7×50×(0.92-0.70)×20/0.9=23.61mm=15m3/亩. 次。 灌水周期:

参照根据当地试验资料,小麦套玉米灌水临界期日耗水量与牧草(苜蓿)的日耗水量为2mm ,则灌水周期为:

T=(m/Ea)η=(21.9/2.0)×0.90=9.8(d ),取T=12d。 7.3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

设计水平年要求全灌区农田灌溉全面推行以常规节水灌溉为主,同时加大高效节水灌溉的力度,规划对工农渠灌区斗渠以上各级渠道进行防渗衬砌,农渠也进行改造,以提高输水系统的利用率,农田以地面灌溉为主,实行小畦灌溉,提高灌水效率和田间水利用率,垄沟穴播作物必须实行地膜覆盖种植,以减小水量蒸发和提高地温。

灌区灌溉渠道分为总干、支渠、斗渠、农渠四级。现状渠道的干、支渠已全部衬砌,本规划对这两级渠道破坏段和水毁段进行改造衬砌。其中干渠2.2km (一级干渠1.2 km,三级干渠0.4 km,四级干渠0.6 km),支渠改造衬砌总长26.67 km (西沟支渠5 km ,西支渠4 km ,白崖子支渠5 km ,

沙川支渠10 km ,麦地沟支渠2.5 km,西南支渠2.2 km)。灌区现状有斗渠62条,总长154.3km 。其中干渠上设32条,长116.9km ,已衬砌77.02km ,渠道较为完好。支渠上设斗渠30条,总长37.4km ,已衬砌仅20.4km 。斗渠工程衬砌率63.2%;共有农渠45条,总长度112.5km ,其中已衬砌20条76.5km ,衬砌率68%,未衬砌25条36km ,占32%。规划对未衬砌的29条长56.88 km斗渠和25条36km 农渠进行衬砌,以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测算的各级渠道的渠系水利用系数详见表4-5。

规划各级渠道及灌溉利用系数分析表

表4-5

则干渠:η干=0.88 支渠:η支=0.90 斗渠:η斗=0.95 农渠:η农=0. 95 田间:η则渠系水利用系数 η

渠系

田间

=0.94

=η农×η斗×η支×η干

=0.95×0.95×0.90×0.88=0.72 灌溉水利用系数 ηs =η

田间

×η

渠系

=0.94×0.72=0.68

生态林灌溉, 渠道水利用系数0.88, 田间水利用系数0.98,所以生态林

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86。 7.4灌水率

根据工农渠工程确定的各次灌水时间和灌水周期,规划本灌区灌溉制度,春灌从4月15~4月24日结束;夏灌从4月25~7月9日结束;秋灌从7月15~9月5日结束;冬灌从10月1~10月30日结束。苗期灌水量相对较小,开花、抽穗、成熟期灌水量相对较大,冬灌泡田灌水量均为100 m 3/亩。灌溉制度详见表4-6。

按灌溉制度表绘制灌水率图,见图4-1、图4-2。根据图4-1,最大灌水率为0.23 m 3/s /万亩,为规划灌水率,以此灌水率推求渠道设计流量。 8设计水平年水供需平衡分析

规划全年农业用水1354.75万m 3,项目区大多数地段处于白银市城区供水管道覆盖区,同时经过多年人饮解困工程的实施,区内农村的人畜饮水和乡企用水都已经得到解决。因此本规划不再考虑这部分用水量。规划后工农渠一泵站设计流量1.48m 3/s,加大流量为1.93m 3/s。规划灌区单种净灌水定额260.0m 3/亩~275.0m 3/亩,套种净灌水定额375.0m 3/亩~380m 3/亩,林地净灌水定额160 m3/亩。综合净灌水定额为245.38m 3/亩,综合毛灌水定额338.69 m3/亩。灌区粮食作物综合净灌水率0.384m 3/s.万亩,林地综合净灌水率0.28m 3/s.万亩。全灌区综合净灌水率0.373m 3/s.万亩。现状水平年全年用水量1680.52万m 3规划水平年全年用水量1354.75万m 3,节水量325.77万m 3。

工农渠电灌工程原设计保证率为P=75%,根据上游梯级电站调蓄和大峡电站在该保证率下出库流量389m 3/s,水源取水量能够满足灌区需水量。

规划灌溉制度分析表

规划灌溉制度分析表


相关内容

  • 水务局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
    ××水务局××年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 ××年,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以防洪保安.城乡供水.节能减排为重点,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着力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灌区水利设施.污水处 ...
  • 七大流域综合规划全部批复关注农田水利板块投资机会·都市快报
    七大流域综合规划全部批复关注农田水利板块投资机会 2013-03-12 继2012年底国务院批复长江.辽河流域综合规划后,日前,国务院批复了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太湖流域综合规划.至此,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全部得到国务院批复. ...
  • 稳固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生态美丽富裕宁夏
    稳固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生态美丽富裕宁夏 宁夏社会科学院 李晓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生态和人类发展之间是一种竞争而非互补的关系,尤其是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脆弱与经济贫困之间有着强烈的耦合关系,因此在生态脆弱地区继续使用传统扶贫方式的 ...
  • 水土流失的形成与危害
    水土流失的形成与危害 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就是土壤和水分.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由于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地面的水和土离开原来的位置,流失到较低的地 方,再经过坡面.沟壑,汇集到江河河道内去,这种现象称为水土流 ...
  • 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研究综述
    研究与探讨 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研究综述 杜威漩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洛阳 471003 ) 对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研究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综述, 究的两个基本特点:第一, 研究范围广, 权.水权市场.水权交易.水价.水资源管理组织., 目前的研究尽 ...
  •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典型设计
    康县大堡安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典型设计 一 概况 (一)社会经济概况 本次规划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分布在大堡镇安场村的高半山区,涉及安场村的二个社105户402人,耕地面积680亩,人均纯收入1400元,种植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黄豆,经济作 ...
  • 浅析混凝土冻融破坏及治理措施
    描述:本文分析了混凝土的冻融破坏及影响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因素,并介绍唐河灌区在实践中处理混凝土的冻融破坏的方法. 摘要:本文分析了混凝土的冻融破坏及影响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因素,并介绍唐河灌区在实践中处理混凝土的冻融破坏的方法. 一.引言 混凝土 ...
  • 农田水利学试题及答案
    农田水利学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 年级 专业 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共10分) 1.灌水率: 2.排涝模数: 3.平均排除法: 4.(排涝计算中的)设计内水位: 5.容泄区: 二.选择题(共10分) 1.灌溉设计标准是反映灌区效 ...
  • 关于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实施方案 (讨论稿) 根据县<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农村基 ...
  • 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
    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60号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用水定额与计划 第三章 节水措施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已经2003年1月7日省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