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附答案) - 范文中心

阅读[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附答案)

12/13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选文来自《论语》《孟子》。D项中“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与文本中的“舍己从之”等内容相矛盾。

(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经典分析、概括和评价,能力等级为D级。试题难度较之往年明显下降,试题内容比较接近于浙江省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比较能够体现出考生的个性化阅读。考生在作答时既要结合选段,又要对选句有个人的理解。在答题中,既要扣紧孔子所提出的多听多看,谦虚好学,还要结合孟子所提出的闻过则喜,择善从之的内容,还要对选句进行一定的阐释,如为什么要把乐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来修养自己的品德(为了更好地推己及人)等。

【答案示例】我们要谦虚好学,择善从之,完善自己,还要乐于在现实生活中行善,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意思对即可)漳浦一中张小溪

【译文】 ①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评析]本章里,孔子提出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 ②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高兴。禹,听到善言,就拜谢。伟大的舜又超过了他们,好品德愿和别人共有,抛弃缺点,学人长处,乐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来修养自己的品德。


相关内容

  • 福建20**年高考语文及其答案
    2010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6分)(1)既见复关 (<诗经?氓>) (2)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
  • 20**年漳州一中高三5月月考语文测试卷(含答案)
    2013年漳州一中高三5月月考语文测试 说明:本试卷共五部分18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 (27分) (一)1.背诵默写(6分,每处1分) (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苏轼<赤壁赋>) ( ...
  • 20**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精选模拟试题
    2011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精选模拟试题(1) 中华考试网(www.examw.com) 收藏本页 [大 中 小] [ 2011年9月22日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 ...
  • 20XX年北京中考一模名著阅读汇编
    2014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期末试题汇编 名著阅读 [2014东城期末]8. 名著阅读(3分) 忠诚信义,劫富济贫等,是<水浒>中英雄们的理想.为此, ① (人名)为救林冲之困,大闹野猪林:吴用.阮小二等人黄泥冈 ② (事件):英 ...
  • 语文必修三月考
    2014年3月 (试卷总分150分 用时150分钟) 一.填空,补写下列诗文名句.(8分,每空一分) 1. 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 难>) 2. 丛菊两开他日泪, .(<秋兴八首(其一)> ...
  • 07届语文会考补考试卷
    2007届语文会考补考试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Ι卷选择题(共2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 ...
  • 阅读下面选段:阅读答案
    文化经典阅读(3分)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1)管仲,吾其被发左衽(2)矣.岂若匹 ...
  • [孟子两章]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1.<孟子·告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3.拂通弼,辅弼衡通横,梗塞,不顺曾能增,增加 4.使„„坚韧 .奋起,有所作为 . 被举用,被选拔. 在外面,指国 ...
  • 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最新考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的是( ). A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B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C .吸食.注射毒品 D .杀人 2. ...
  • 中央电大[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专题>平时作业讲评(1) 责任教师 李蕾 简答题 1.为什么说汉字学萌芽于先秦,主要依据是什么? 1.考核知识点:汉字学的萌芽,是绪论第一节的知识点,属于识记部分. 2.常见错误:容易遗漏要点,回答不准确. 3.提示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