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阅读习题 - 范文中心

爱莲说阅读习题

10/19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 ,北宋 家,本文文体是 .

一、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甚,蕃,濯,清涟,妖,香,益,涟,亵玩,亵,染,淤泥,不蔓,不枝,亭亭,净植,植,隐逸,谓,鲜,予,宜,众.

三、原文分析:

1、最能概括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

2、能够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

3、文章中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 .

4、表明莲肯有高雅而庄重的气质的句子是: , .

5、赞颂莲花正直而又通达事理的句子是: , .

6、文章中交代陶渊明特殊爱好的句子是: , .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意思相反的句子是: , .

8、在形容人或物气质清高,让人敬重不可轻侮时我们常引用本文中的: , .

9、文章中隐含社会上趋炎附势之风盛行的句子是: , .

10、与鲁迅的《莲蓬人》中的“扫除粉腻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有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11、与“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和语言形式相似的是: , .

12蕴含着知音难寻的感伤的句子是: , .

13、文章的主旨句是: , .

14、本文中的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 .

15、形容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四、思考题:

1、文中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什么?

2、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针对文章思想内容对此手法的应用做简明阐述

3、从作者对莲的描写来看作者所赞美君子有哪些美好品德?

4、本文描写的对象是莲.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

5、从结尾的“牡丹之爱,宜乎众宜”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7、面对腐朽的社会,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而周敦颐选择了大胆面对,你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

8、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自拟一幅不少于五言的对联:

9、、周敦颐妙笔生花,将莲的高洁形象树立于读者心中.全文仅一百一十余字,却内蕴无比丰富.就艺术手法而言,既有精雕细刻的描写,也有激情四溢的议论,既有拟人化的手法,也有鲜明的对比映衬,请从这些手法中任选其一加以品评.

10、文章中的“独爱莲”中的独字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11、作者不愿意隐逸,不贪慕富贵,那么他到底追求什么?

习题答案:

1、本文选自《周濂溪集 》,作者周敦颐 ,字茂叔 号濂溪,北宋哲学家,本文文体是 说

二、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甚,很,十分.

蕃,多.

濯,洗涤.

清涟,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益,更.

涟,水清而有微波.

亵玩,轻慢而随便地玩弄.

亵,轻慢.

染,沾染.

淤泥,污泥.

不蔓,不牵牵连连.

不枝,不枝枝节节.

亭亭,高耸的样子.

净植,洁净地直立.

植,树立.

隐逸,指隐居的人.

谓,认为.

鲜,少.

予,我.

宜,应当.

众,多.

三、原文分析:

1、最能概括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能够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出„„妖.

3、文章中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出„„妖.

4、表明莲具有高雅而庄重的气质的句子是:亭„„焉.

5、赞颂莲花正直而又通达事理的句子是:中„„枝.

6、文章中交代陶渊明特殊爱好的句子是:晋„„菊.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意思相反的句子是:出„„妖.

8、在形容人或物气质清高,让人敬重不可轻侮时我们常引用本文中的:可„„焉.

9、文章中隐含社会上趋炎附势之风盛行的句子是:牡丹„„矣.

10、与鲁迅的《莲蓬人》中的“扫除粉腻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有同工之妙的句子是:出„„妖.

11、与“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和语言形式相似的是:莲„„人?

12蕴含着知音难寻的感伤的句子是:莲„„人?

13、文章的主旨句是:莲.花之„„

14、本文中的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出„„妖.

15、形容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香„„清.

四、思考:

1、文中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什么?

莲,花之君子者也

2、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针对文章思想内容对此手法的应用做简明阐述

托物言志. 借赞美莲的高洁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3、从作者对莲的描写来看作者所赞美君子有那些美好品德?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贪图富贵,不幕名利又不孤高自许.

4、本文描写的对象是莲.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

这是“衬托”的手法,用菊从正面衬托,用牡丹从反面衬托,突出了莲的高贵形象

5、从结尾的“牡丹之爱,宜乎众宜”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世风的批判

6、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做人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正直,积极向上,不依附权贵,不滋生私欲,多做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事

7、 面对腐朽的社会,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而周敦颐选择了大胆面对,你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

我赞同周敦颐的做法.“隐逸”只能洁身自好,不利于整个社会,而大胆面对并与之抗争才更难能可贵,有利于净化整个社会,于人于己都有利.

8、 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自拟一幅不少于五言的对联:

周氏爱莲比君子 陶公喜菊胜群芳

9、 周敦颐妙笔生花,将莲的高洁形象树立于读者心中.全文仅一百一十余字,却内蕴无比丰富.就艺术手法而言,既有精雕细刻的描写,也有激情四溢的议论,既有拟人化的手法,也有鲜明的对比映衬,请从这些手法中任选其一加以品评.

答:将“隐逸者”“富贵者”“君子者”三者对比映衬,以揭示莲,菊,牡丹各自不同的形象与气质 ,并以菊为正衬,以牡丹为反衬,使莲花挺拔超群的高洁形象耸立于读者心中,表达了自己的坚贞不渝的理想和不慕名利的操守,言已尽而意无穷,极富艺术感染力

10、文章中的“独爱莲”中的独字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11、作者不愿意隐逸,不贪慕富贵,那么他到底追求什么?

在污浊的世间,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 正直的操守和良好的品德.

(三)阅读《爱莲说》一文,完成18-21题。(12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可爱者甚蕃 ( ) (2)濯清涟而不妖 ( )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4)陶后鲜有闻 (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加横线句子的意思。(3分)

20、根据上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3分)

21、下面诗句都表达了诗人一定的内心旨取,请帮周敦颐从中找出他的“同予者”。(2分)

常 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李商隐: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陆龟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18、(1)多(2)洗涤(3)亲近而不庄重(4)少(4分。每题1分。意思对即可。)

19、(莲花的茎)中间是空的,外面是直的,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显得幽香,笔直洁净的挺立在那里。(3分,意思对即可,有两个实词理解有误扣1分。)

20、答题要点: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直、表里如一、行为端正;美名远扬;端庄、清高、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3分。答对一点得1分,得满3分为止。能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出君子的美德,大意对即可。)

21、虞世南、陆龟蒙(2分,每个1分。答错不倒扣,全答扣1分。说明,此题纯考文意理解,不涉及对古人的历史评价。)

(三)、阅读《爱莲说》,完成16~19题(12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6、解释下列加点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⑴可爱者甚蕃 ⑵出淤泥而不染

⑶不可亵玩 ⑷陶后鲜有闻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意思。(2分)

18、用原文的语句回答。(6分)

(1)文中体现菊花高洁、质朴的句子: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

(3)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

19、作者在文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用“莲”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概括喜爱的原因。(2分)

16、(1)多(2)沾染(污秽)(3)亲近而不庄重(4)少 (2分,对两个得1分,意对即可。)

17、中间贯通,外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接。(2分,意对即可。)

18、(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2)出淤泥而不染(3)香远益清(6分,每小题2分。)

19、写出花名(1分),有自己的理由(1分)。用文中的花名、观点正确也可。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①可爱者甚蕃( ) ②亭亭静植( )

20、翻译句子:(3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

21.回答问题:(3分)

① 作者把“莲”喻君子,那么君子是什么样的人呢?(1分)

答:

② “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作者“独爱莲”?(2分)

答:

四.作文:(40分)

当你蹒跚学步迈过第一道门槛起,人生便翻开了坎坷曲折的一页,在你成长过程中,跨过无数的门槛,有一步跨越,有摔倒,有时望而却步。面对人生的门槛,你曾怎么做,怎么想,大胆地说出来,这样也许你已跨越过这道门槛,又站在下一新的起点了。

请以“跨越门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500字龙山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题答案

一.积累与语言运用

1. 艾;栩栩;罕;嫣

2. 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⑵、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参看课文(错一字扣0.5分,扣完本题分值为止)

4. ⑴、去掉“由于”或“使”;⑵、去掉“不”

5. 只要运用对比,句子通顺就行。

6. 言之成理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注:以下的主观题答案仅供参考,教师改卷应肯定学生的其他有道理的见解,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7. 介绍金龟子的唱歌,发音原理以及唱歌的原因

8. 说明作者要探索发声昆虫鸣叫的原因及其规律。

9. 这正是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科学说明事物的态度

10.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就行(例:要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就要亲自观察等)

11.外婆的命也是很苦的,她老年丧女、丧婿,本是安享晚年的时候却要为自己的生命、外孙女的生存而奔波(意思对即可。如果答“为外婆送背带裤而感动“只能得一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①可爱者甚蕃( ) ②亭亭静植( )

20、翻译句子:(3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

21.回答问题:(3分)

③ 作者把“莲”喻君子,那么君子是什么样的人呢?(1分)

答:

④ “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作者“独爱莲”?(2分)

答:

18.略 19.①、多;②、树立 20.略

21.⑴、品德高尚的人;

⑵、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亵玩焉”(或者答18.略 19.①、多;②、树立 20.略

21.⑴、品德高尚的人;

⑵、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亵玩焉”

七、阅读短文,回答21—25题。(15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可爱者甚蕃 (2)花之君子者也

(3)花之隐逸者也 (4)陶后鲜有闻

31.翻译句子。(6分)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分)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分)

32.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

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

33. “莲,花之君子者也。”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3分)

七、30.31见教材。32.A 33.应该鄙弃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格。

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20—23题(共17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6分)

(1)可爱者甚蕃 (2)出淤泥而不染

(3)宜乎众矣 (4)花之隐逸者也

(5)陶后鲜有闻 (6)花之君子者也

21.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2.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3分)

23.文中提到的三种花,你喜欢哪种花?为什么?(2分)

20.21(略)22.第一次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莲花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借以慨叹世上没有别人像自己这样钟情莲花

"

周敦颐《爱莲说》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 时著名的哲学家 家. “元公”是他的谥号。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 和牡丹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①可爱者甚蕃 多

②亭亭净植树立或立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

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这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分)人该是很多了。

14、解释“之”

①水陆草木之花 之: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无丝竹之乱耳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何陋之有 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1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

品质

16、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

17、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8、“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9、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二:按课文填空。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 北宋 时著名的 哲学家 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爱莲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草木之花 为莲的总陪衬,以 菊花 和 牡丹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隐逸者 、 富贵者 、 君子 。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

8、(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原因是: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9、《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0、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_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__。

三.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1. 《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3、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4、“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避世”的生活态度,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

四:

1.解释加点的字。(4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不蔓不枝 枝 (4)陶后鲜有闻 鲜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4.你喜欢什么花?请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可只谈原因或只谈思想感情)(4分)

答案:

1(1)多 (2)洗涤 (3)长枝节 (4)很少

2(1)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4.示例l;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示例2: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示例3: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五:

1、作者描绘的莲花的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表明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风的鄙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5、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全文的纲领句)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 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简析: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做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爱莲说》练习题:

1、《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著名的 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 。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 , .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 。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①可爱者甚蕃 ( ) ②亭亭净植( )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

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之”

①水陆草木之花 之: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③无丝竹之乱耳之: ④何陋之有 之:

1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6、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练习题答案: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8、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9、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1、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2、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3、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11.①多(0.5分)②树立或立(0.5分)12.D(2分)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g 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 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 1⑷①的 ②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15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16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

《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以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背诵和翻译理解此篇《爱莲说》,同时祝福同学们的文言文学习不断进步、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2.本文运用 写法,admin所托“物”是指 ,所言的是 。

3.admin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的作用是 ,本文写“莲”的品质,用 作正面映衬,用 作反面映衬。 4.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 ) ②出淤泥而不染( ) ③香远益清( ) ④亭亭净植( ) ⑤濯清涟而不妖( )( )⑥不可亵玩焉( )

⑦陶后鲜有闻( ) ⑧同予者何人?( ) ⑨宜乎众矣( )

5.《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6.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7.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8.“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9.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10.admin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1.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12.《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13.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4.“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15.用自己的语言概括admin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参考答案:

1.周敦颐 北宋 哲学家

2.托物言志 莲 既不消极避世,又决不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3.衬托 突出莲的高洁品质 菊花 牡丹

4.①值得;多②淤积的③更加④洁净⑤洗涤 妖艳⑥亲近而不庄重⑦少⑧我⑨应当,当然。

5.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7.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莲,花之君子者也。

10.admin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11.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1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3.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admin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4.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5.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相关内容

  • 中考冲刺!初中必背古诗文--[爱莲说]习题大全
    <爱莲说> (北宋哲学家 周敦颐) 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可爱者甚蕃:多.2.益: 副词,更. 3 . 植: 立. 4.鲜:少. 5. 亵:亲近而不庄重.6.宜:应当独:7.只,仅 8. 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美丽 ...
  • 陋室铭爱莲说作业
    < 短文两篇>小测验 一.解释句子中的实词. 1. 有仙则名: 2.有龙则灵: 3.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谈笑有鸿儒: 5. 往来无白丁: 6.调素琴: 7. 列丝竹之乱耳: 8.无案牍之劳形. 9. 何陋之有: 10. ...
  • 七年级下册语文学习目标
    七年级下册语文学习目标(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三中学  叶桂娴) 1.  掌握200个左右词语(1-5单元)的形.音.义,并能按一定的要求(指定话题.修辞.关联词)联词成句. 2.  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练出一手好的硬笔字,提高书写速度. 3. ...
  • 牡丹的拒绝
    一.说教材 地位与作用 <牡丹的拒绝>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中第一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为阅读与欣赏课,它在本单元乃至本册书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内容全部涉及自知与自强的话题,从不同角 ...
  • 20**年届第一学期初二(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2013届第一学期初二(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阅读语段,完成相关练习.(3分) 孩子们对未来的ch ōng( )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家园破碎的狼j í( ) ,亲人战死疆场的è ...
  • 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上)重点知识归纳
    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上)重点知识归纳 一.积累与运用 1.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表现春雨驱散寒冬,小草发出嫩芽的 诗句是 ( ). 2.<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形容人极 ...
  • 课外阅读内容修订
    东营市胜利第十七中学小学部 阅读考级内容(修订版) 阅读考级 一级内容: ※.必背古诗文篇目(1--15首) 1.<江南> 乐府民歌 2.<敕勒歌> 北朝民歌 3.<咏鹅> 骆宾王(唐) 4.<风& ...
  • 夏日赏荷阅读答案
    篇一:夏日赏荷阅读答案 原文: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 ...
  • 语文八上文言文复习00
    <桃花源记>主旨: 文章描以武陵渔人进出(探访)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 ...
  • 记叙文基础知识(知识点全包括)
    记叙文基础知识(知识点全包括) 记叙文含义: 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初中课本中的小说.散文.童话.寓言.新闻.通讯.报告文学.游记.传记.回忆录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一.记叙文的范围 从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