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新闻导语 - 范文中心

漫谈新闻导语

08/30

  [关键词]新闻导语;重要性;写作方法

  

  导语在新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豪不夸张地说:“导语是新闻的眼睛。”为此,新闻记者要花大力气写好新闻导语。

  一、新闻导语的重要性

  第一,导语既可以使新闻紧紧抓住读者,也能使读者弃之不读。

  新闻导语给受众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一条优秀的导语,能紧紧扣住读者的心弦,牢牢牵住读者的目光,让他非目不转睛地一口气读完不可。写得不好的导语,往往使人感到刻板老套,平淡乏味,看第一句就败兴,就不愿看下去了,从而将读者推得远远的,使读者罢读。

  第二,导语的优劣对编辑决定新闻稿件的取舍和确定其编排地位很有影响,有时甚至决定稿件的命运。

  编辑是新闻稿件的“第一读者”,若是导语平庸、无味,只能被编辑“枪毙”,而导语十分吸引人的新闻,不但会被采用,而且还会被编辑编排在强势位置上。

  第三,导语为整篇新闻定下基调,关系下文如何顺利展开。

  写得好的导语能引导新闻主题部分很自然地展开,为后面行文铺平道路。

  第四,导语是显示记者才华与功力的舞台,它可以检验记者的认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表达技巧和创意等各方面水平。一般来说,编辑的功力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提炼主题制作好标题,而记者功力的主要表现在能否写好导语上。

  总之,导语在一篇新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它的独特的重要作用,是新闻吸引读者的魔力所在。

  二、如何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导语

  笔者认为一条好的导语,必须是从受众角度出发,在一定范围内,尽最大可能“迎合受众”、满足受众。

  (一)显示出最新鲜的内容给读者

  新闻导语要新,很重要的一点是时间新,这能让读者一眼看到新鲜的东西,令人耳目一新,才能引起读者了解新闻全貌,读完新闻的兴趣。

  (二)调动读者的“广泛的兴趣”

  导语定作还要讲究心理“接近性”中的思想感情上的接近。毫无疑问,情感上的接近必能激起人们的兴趣和热情。当人们对某一事物怀有某种感情时,这个事物便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新闻一开始就同读者在情感上新近起来,写读者最感兴趣的内容,将会像磁石一样,把读者的目光牢牢地吸引住。

  (三)讲求导语的艺术美

  优秀的导语,常常表现为结构的简洁、精练、得体,角度的形象典型新颖和语言的具体、朴实、生动,这也是导语具备艺术美三个要素:

  1.结构短而精――对新闻主题的高度凝练,对内容的确切表述。导语的特点是开宗明义,“立片言以居要”,简短凝练是对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导语在写作上吸引人的首要手段。冗长的导语,无法给读者留下明晰的印象,而只有简明扼要,才能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知新闻,并且也能在导语的写作中避免空洞说教,减少多余成分,做到字字不虚发,句句都扎实,使人爱读易记,从而增强可读性,提高传播效率。

  2.角度新而巧――截取新颖画面并用形象化手段表现之。

  一条简短精练的导语,无疑是一条好的导语,但决不能就此而止,还应有进一步吸引读者,紧扣读者心弦的因素。这就是要求写作时着力选取独特新颖、典型的角度,并以相应恰当的手段将它表述出来。

  恰当的角度有利于表现出最大的新闻价值,怎样才能选择较好的新闻角度呢?常用有四种方法:

  (1)通过群众的感受和反映,从侧面表现事物的面貌特征。

  例如:《中国拥有也许是世界最高的篮球选手》的导语是这样的:“当穆铁柱在东京新建的大谷饭店休息厅漫步时,一位女游客见了吓了一跳。“嗬!他是干什么的?是谁的保镖吗?”

  (2)用贴切生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代替抽象枯燥的叙述,增强了事物形象性。

  例如:《尼罗河自述》的导语:“我与天地同庚,像宇宙一样壮丽,像车轮一样有用。我辽阔、美丽、历史悠久,像诗歌一样引人入胜。我是全世界最长最雄伟的河流尼罗河。”导语的比喻、拟人和第一人称的使用,使人过目不忘。

  (3)选取典型细节,设置悬念,触发读者好奇心,引其读下去。

  《福特总统遇刺幸而无恙》的导语:“今天晴空万里,阳光明媚,那个娇小玲珑的红衣女郎同群众一道,等待着福特总统从他们面前走过。”导语简直像小说的开头,与消息标题相呼应,留下悬念,非让你一口气读下去不可。

  (四)语言“实而活”――精确、朴实、通俗、新颖、生动。

  新闻导语要达到内容准确、凝练、角度的典型新颖,结构的紧凑、精悍等要求,最终得借助语言艺术得以表现。

  优秀导语的语言一般应具备如下特征:

  1.精确。每一事物、名称、概念和思想都应有完整准确的表达,不能随意简化、省略、生造词语,用词不当,便会影响思想性指导性的发挥。

  2.朴实。朴实的语言最美。朴实无华,实实在在,不浮华夸张,能平易近人才可为读者所接受。

  3.通俗。由于读者对象的广泛多层次所致,如果导语中充塞晦涩难懂的行语、术语、僻字、方言、土语、文言、古词、冗长句型,都将失去一大批读者。

  4.新鲜。古人曰:“惟陈言务去,师独见。”新闻贵新,新闻的语言也须独特有个性,富子诗意,单调老套的语言必无活力,应坚决摈弃,大胆创新。

  5.生动。借助文学笔法,以饱含感情的笔触对事物作形象生动地描绘,使读者产生情趣和美感。

  总之,报纸上的新闻是否受受众欢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导语写作的优劣,新闻导语是新闻的灵魂。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花费大力气研究新闻导语的写作,出新,出彩,才能写出令受众欢迎的新闻导语。□(编辑/穆杨)


相关内容

  • 新闻稿学习
    第一章 新闻写作的规律和要求 1.新闻写作的规律是什么? 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 (1)以事实为依据,尊重事实,忠于事实反应事物原貌,这是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写作生活中的运用和体现. (2)新闻表现形式与内容相一致.(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要 ...
  • 如何提高新闻稿写作能力
    如何提高新闻稿写作能力 1. 严肃对待新闻写作 写新闻稿既要对被报道的事实负责, 又要对受众负责,切不可粗心大意,轻率对待,敷衍了事. 2.在实践中培养新闻敏感 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新闻稿的基础.新闻界前辈把新闻敏感形象地比喻为新闻&q ...
  • 新闻写作1
    消息写作与角度 一.消息的写作 ㈠消息的概述 A. 消息的含义:消息是以简洁的文字迅速传播新近变动的事实,包 括新近发生的事实.某些将要变动的事实.它是目前最广泛.最 经常运用的一种新闻体裁. B. 消息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即实.快. ...
  • 16种常见导语探讨新闻稿件的写法
    16种常见导语探讨新闻稿件的写法 1.有一说一式 引用当事人原话或描写事件场面,再加以说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导语写法. 用途:几乎一切社会生活领域. 例: 又: 又: 又: 文章写作要点:切忌用得过多过滥. 2.直击日期式 以日期为第一陈述 ...
  • 漫谈品牌文化建设
    观察现代经济生活,发现有这样一个现象:一些品牌逐渐被消费者认识.认同,发展成为名牌:也有很多原来如雷贯耳的品牌,被消费者淡忘.抛弃,处在消失的危险边缘.后者发生的原因包括产品结构老,以前生产什么,现在还生产什么,无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变化:营 ...
  • 新闻稿件播读技巧训练
    新闻稿件播读技巧训练 一.稿件播读的准备 这里说的新闻稿件,涵盖了新闻消息.新闻评论以及新闻故事.考试中出现样式最多的是新闻消息以及新闻故事,新闻评论一般都会结合即兴评述考察,应该说不会出现新闻评论的播报.下面就新闻消息的播报提出一些要求和 ...
  • 新闻写作的典范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毛泽东同志于渡江战役期间亲自为新华社撰写的一则消息,被公认为新闻写作的典范作品,值得我们细细揣摩. 一.标题气势恢弘 标题极富视觉冲击力."百万大军"云集的场面,何等的壮观.一 ...
  • 电视编导基础--新闻.纪录片.教育.文艺节目制作
    [书籍] 阅3  转自  公众公开  13-04-08 16:58 新闻写作技巧(4篇) 阅2  转自  公众公开  13-04-08 16:52 这种模式写作的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出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 ...
  • 怎样拟写新闻标题
    怎样拟写新闻标题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第一中学 杨建国 067300 拟写新闻标题,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1999年语文科<考试说明>中首次在语言表达方面明确提出了压缩语段的要求,同年及其后的高考试题中多次考过压缩语段,其中尤 ...
  • 新闻稿件的写法
    新闻稿的写作 新闻稿: 主要包含通讯.消息等,是报纸.电台.电视台常用的文体.具有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 通讯必须客观真实,及时传播.不真实就是假新闻,不及时就是旧新闻,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这就要求写新闻稿的人必须亲临现场,写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