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性格探析教案 - 范文中心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探析教案

12/20

2011——2012学年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探析

指导教师:王智峰

教学目的:1、理清《三国演义》全书脉络,

2、熟悉其中重点情节,

3、了解主要人物性格

教学重点:1、概括其中的主要情节,

2、从重点情节中分析主要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1、理清《三国演义》全书脉络,

2、概括情节和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方法:讲读法,问答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预习:熟悉、概括和主要人物关羽、诸葛亮、曹操有关的16个情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课

“说曹操曹操到”的俗语 、“羽扇纶巾”的扮相,“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山中五老虎,猴子当大王)的谚语

二、 背景介绍(课本中的内容要点)

三、 全书脉络梳理

第1-33回,群雄逐鹿

1、桃园结义 2、怒鞭督邮 3、孟德献刀——陈宫捉放曹(杀吕伯奢家)

4、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 5、连环计 6、辕门射戟

7、挟天子以令诸侯 8、煮酒论英雄 9、挂印封金 ——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10、古城聚义 11、官渡之战

第34-59回,赤壁鏖战

12、三顾茅庐——隆中对 13、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

14、携民渡江——大战长坂坡 ——大闹长板桥

15、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蒋干中计——黄盖受刑——借东风——火烧赤壁—义释曹操 16、三气周瑜 17、割须弃袍

第60-86回,三足鼎立

18、截江夺阿斗 19、单刀赴会

20、智取汉中——杀杨修 21、水淹七军——刮骨疗毒——败走麦城

22、杀华佗——曹操之死 23、张飞遇害

24、火烧连营——巧布八阵图——白帝城托孤——安居平五路

第87-105回,南征北战

25、七擒孟获 26、出师北伐 27、失街亭——空城计——挥泪斩马谡

28、六出祁山——秋风五丈原

第106-120,三分归晋

四、 人物情节简介

(一)情节:

关羽:

温酒斩华雄 挂印封金 千里走单骑 过五关斩六将 华容道释曹 水淹七军 单刀赴会 刮骨疗伤 败走麦城

温酒斩华雄

袁绍总领全军讨伐董卓。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交战中先后有四位部将被他所杀,关羽请战。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推荐关羽出战华雄,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曹操所辖关,立斩曹操六员大将,最终完成使命。

华容道释曹

赤壁战后,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在有一夫当关之险的华容狭路上遇到了关羽,由于先前在途中分别受到赵云和张飞的阻截,此时已无力再战。无奈,曹操只得亲自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关羽“义绝”:

作品中突出表现关羽这种“义气”的情节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千里走单骑”,另一个是“华容道放曹”。这个“义”既包含对刘蜀集团的忠诚,也包含“有恩必报”的人际关系准则。

关羽是良将的典型。他腹有韬略,英勇无敌,“斩华雄”,“单刀会”,都具有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但是,英雄气又转化为一股傲气,他不懂战略,侮辱孙权,破坏了孙、刘联盟;他刚愎自用,听不进忠告,结果“败走麦城”。

诸葛亮:

火烧新野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借东风 三气周瑜 七擒孟获 空城计 挥泪斩马谡

三气周瑜

诸葛亮借东风帮助周瑜以少胜多,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但是周瑜对诸葛亮的嫉恨有增无减,也引发了他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三气周瑜”分别为:一气周瑜,夺了南郡取荆州,让周瑜金疮迸裂;二气周瑜,将计就计让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金疮难愈了;最后,诸葛亮识破周瑜假途灭虢之计,三气周瑜,最终让周瑜在大叫“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愤中恨恨而亡。

七擒孟获

公元225年,南中蛮彝发生叛乱,诸葛亮派军南征,对蛮王孟获实行“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方针,七次生擒孟获,又七次释放,最后使孟获心悦诚服,不再反叛。亮抚慰孟获,下令退军。从此,南中基本安定。

空城计

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安排撤军,把兵力分散出去了,而司马懿率大军攻城。众文臣皆惊,唯诸葛亮临危不惧,令士兵隐匿旌旗,大开城门,各门均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亮本人于城楼上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司马懿惧城内有埋伏,便率军望北山路而退。 诸葛亮“智绝”:

诸葛亮是“贤相”的典范。他既是智慧的化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又是道德的化身,忠心耿耿,为蜀汉事业殚精竭虑。他悲剧的一生。“遗恨五丈原”,诸葛亮的悲剧是与命运抗争的悲剧,是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剧。

曹操:

孟德献刀 杀吕伯奢家 挟天子以令诸侯 煮酒论英雄 官渡之战 败走华容道 杀杨修 杀华佗

孟德献刀

董卓残暴,大臣打算找机会除掉董卓。曹操愿借王允的七星宝刀,拼死杀掉董卓。曹操带着宝刀来到相府,见屋内只剩董卓一人,便要拔刀下手。不料董卓从镜里看见曹操在背后拔刀,问曹操干什么,曹操非常惊慌,急忙跪下说他有口宝刀献给董卓。曹操骗过董卓,就纵马逃跑。

杀吕伯奢家

曹操刺杀董卓不成,逃亡途中被士兵捉住,县令陈宫弃官追随。两人夜里住在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里。曹操疑心吕伯奢要报官杀他们,便先下手将吕家八口杀个精光。又将买酒归来的吕伯奢也杀了。陈宫斥责他滥杀无辜。曹操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陈宫听了,心都寒了,便离开曹操。

曹操“奸绝”:

曹操,“奸雄”的典型。具有雄才大略,为人洒脱;却又阴险、狡诈。为争取人心,减轻赋税;却又血洗徐州。尊重、爱护人才;却又忌才妒能,虐杀人才。作者总是在表现他的雄才大略时,不忘揭露他的恶德。此外,他以法家的面目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玩弄权

术,身上有一股恢宏阔大的王霸之气。

刘备:

“仁君”的典范,求贤若渴,爱才如命,为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爱民如子,待人宽厚,“携民渡江”不忍丢弃百姓;辩才识才,知人善任,白帝城托孤时嘱咐马谡之不可用。但是,作者在描写其“仁爱”时极尽夸张,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

周瑜:

一个衬托性的人物,是作者为了更好地歌颂诸葛亮这个人物而塑造的艺术形象。文韬武略,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但是,气量狭小,嫉贤妒能,几次欲杀死诸葛亮;冲动急躁,意气用事,最终被诸葛亮三气而死。

周瑜在三江口挫败曹军,曹操派蒋干劝周瑜投降。周瑜设下群英会款待这位旧友,大谈东吴兵强粮足情况,让蒋干无法陈述劝降之意。又故意将捏造的曹操水军都督私通东吴的信件让蒋干得知。蒋干中计,回去报告曹操,杀了深得水军之妙的两位水军都督。

五、主题概括

(1)从忠奸对立的立场看,作者是带着“拥刘反曹”的倾向来写三国乱世的。由于帝蜀寇魏的意识形态在起作用,小说主题是渲染正统之“仁者”的“仁”,反对暴政。

(2)着重写出三国时代的盛衰变化,探讨为何会出现大动乱,什么人才能统一天下,如何才能巩固政权。说明只有具有雄才大略,怀着争人心、求人才的渴望,又有正确的战略、策略的英雄,才能成为一代英主。

六、总结

理清情节先后顺序,熟悉并概括情节,通过情节分析性格。

《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热”、“易中天现象”、《水煮三国》

七、作业:

课外补充资料的学习

1、《三国演义》研究性学习管理手册

2、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俗语和诗词

附: 板书设计:

群雄逐鹿

赤壁鏖战 三足鼎立

南征北战 三分归晋


相关内容

  • 失街亭教案大全
    失街亭_教案大全 (1) 目标 1.理解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 3.理解本文"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 重点 目标1.3 难点 目标2 课时 2课时. 手段与方法 多媒体 ...
  • 初中名著导读复习教案
    中考名著导读复习专题 "大纲"强调初中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有相应的读 书笔记."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26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 ...
  • 草船借箭教案
    教案 卓越文 魏丹丹 [1**********] 一.课题:<草船借箭> 二.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 2.总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 3.从具体事情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周瑜的心胸狭窄. 三.教学 ...
  • 项羽之死教案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的: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 具书解决疑难问题. 2.训练理清行文思路.概括层次大意的技能. 3.引导学生结合历史来把握作者的观点. 4.结合写作 ...
  • _三国演义_人物性格缺少变化辩_以刘备_关羽_张飞为例
    第27卷第2期2011年4月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XINJIANGEDUCATIONINSTITUTENo.2Vol.27,Apr.2011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缺少变化辩 ---以刘备.关羽.张飞为例 张真 ...
  • 从跨文化视角探析中美商业文化差异
    从跨文化视角探析中美商业文化差异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多元化文化共存,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和紧密.中美两国之间的商贸活动也日益频繁,但是中美两国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的商业文化差异阻碍了中美两国商贸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从跨文化的 ...
  • 草船借箭__教案
    <草船借箭 >的教学设计 武宁四小 张盛颖 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词语"妒忌.军令状.自有妙用.呐喊.果然.神机妙算"在文中的意思.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等人物的特 ...
  • 古典名著读后测试题(小升初)
    古典名著读后测试题 一.选择.(60 分) 1 四大名著中充满了神话色彩的是(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 ). 2<西游记>的作者是( A 曹 ...
  •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
    .文艺理论方向1.文学语言审美论(某作品语言的抒情.含蓄.象征.反讽等方面的专题)2.戏剧冲突(包括喜剧.悲剧.正剧)3.小说创造理论(包括小说的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专题)4.中国小说传统结构模式的文化探讨5.中国诗歌的意境分析(可对具体 ...
  • 老舍小说京味风格探析
    摘要:老舍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市民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京味浓郁,开辟了现代文学创作题材的新领域. 关键词:市民世界:京味:幽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18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