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生成语言学背景下的汉语复合词研究 - 范文中心

转换生成语言学背景下的汉语复合词研究

09/15

2007年第6期总第106期外语研究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2007, №6Serial №106

转换生成语言学背景下的汉语复合词研究

顾介鑫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南京210097

3

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116)

摘 要:20世纪60-70年代以来, 复合词与短语应该如何区分、复合词的生成过程是在词法层面还是在句法层面, 这些问题都成为转换生成语言学研究的焦点。90年代以来, 汉语学界也越来越关注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汉语复合词生成研究。在此基础上, 本文将对近20年来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关键词:生成语言学; 词库; 复合词; 词法论; 句法说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242(2007) 06-0001-05

  1. 引言

自转换生成语言学诞生以来, 首先在转换生成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复合词研究是Lees (1960) 。Lees 认为名词性复合词是由相对应的潜在句子经过转换生成的, 如wind mill 是由Wind powers t mill 经由转换生成的。但是, (, 的。那么, 复合词的生成是一个词法过程还是一个句法过程呢?

该问题的解答有两种观点:“词汇论”(lexicalist hypot hesis ) 和“句法说”(syntactic approach ) 。前者认为, 复合(compounding ) 反映词的一种生成方式, 隶属于词汇组织(Selkirk 1982; Di Sciullo &Williams 1987) ; 后者则认为, 复合生成主要或只是在句法阶段进行(Lieber 1988; Baker 1988) 。

朱德熙(1982) 认为, 现代汉语中就是“把两, 通过“。而且从, 、选择、分析、瓷花瓶、

(何元建、王玲玲2005) , 后者如

“伴郎、放牛娃、话剧演员、节目主持人”等(顾阳、沈阳2001)

一般认为, 基础复合词是通过系连(concatenation ) 方式生成的复合词; 而合成复合词则由动转的核心成分(deverbal head ) 与填充该动词论元的非核心成分(nonhead ) 生成(Spencer 1991:319) 。那么, 由系连方式生成的基础复合词

与同样由系连方式生成的短语应如何区分? 合成复合词的生成是在词法层面还是在句法层面? 这些问题成为转换生成语言学研究的焦点。

如何区分复合词和短语, 早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时期已广为各国语言学研究者所关注。学者们分别从语音、语义和语法等方面对复合词与短语的分界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黄月圆1995)

语音方面,Chomsky &Halle (1968) 提出:由两成分组成的真正复合词, 其重音分布在第一个成分上, 而由两成分组成的短语, 其重音往往落在第二个成分(即最后一个成分) 上。冯胜利(1998) 在汉语音步理论中提出:汉语的构词音步从左边算起, 为“右向音步”, 而短语音步为“左向音步”, 从右向左。

近年来, 在转换生成语言学思想的影响下, 在该理论框架下进行的汉语复合词生成研究已有不少成果, 本文将对此作一系统介绍。

2. 汉语复合词与短语的区分

复合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由语素组成的, 如doorknob , wild 2animal 2tamer , truck driver 等, 这些自由语素单用时即是一个独立的词, 合用时即是一个复合词(Bloomfield 1933) 。随着研究深入, 复合词从形式上被分为基础复合词(如houseboat ) 与合成复合词(如t ruck driver ) 两类。

3

本研究得到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6S JB740002) 资助, 谨致谢忱!

・1・

语法方面, 在分析构词形态过程中采取了“词汇

(Lexical Integrity Hypothesis ) ①来说明整体性假说”

句法规则对于词内部结构“无能为力”的语言现象。该假说既然认为词的生成不同于句子的生成, 似乎也可作为从语法上区分复合词和短语的手段。

3. 汉语复合词生成过程研究

在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汉语基础复合词研究几乎没有, 绝大多数研究都围绕合成复合词生成。因多篇论文都用“汽车修理工”为例来进行分析, 本文亦以此为例来介绍近年的研究成果。

3. 1“词汇论”研究

在汉语学界, 虽然“词汇论”学者都认为复合词是在词汇层面形成的, 但在复合词经由规则生成过程的理论操作上各有各的方法, 分歧较大, 远未达成统一的观点。

顾阳、沈阳(2001) 从建立动词“修理”的原始论元结构来分析“汽车修理工”的生成过程。图1被认为是反映了动词“修理”式。同时, 域外论元“工”中的中心语, 次的““修理”提升“并入”域外论元“工”, 域外论元便代替动词成为新的中心语, 并将其词汇特性渗透到整个复合词, 得到一个名词性的词“修理工”, 此为第一次“并入”; 第二次“并入”被认为是动词“修理”要“继承”其域内论元“汽车”, 后者便也提升“并入”动词“修理”。(见图2、3

)

文章虽承认动词的原始论元结构一定程度上

有点句法结构, 却否认其已进入严格意义的句法层面, 并坚持认为“合成复合词不是在句法中形成的, 而只可能是句法之前的词汇层面结构变化的结果”。这种句法层面之前的词汇层面在文中被认为是词库和句法之间的层面, “词汇概念结构”②

() (顾阳、沈阳2001) 作为动词域, 只能适应一部分表定中关系的动-名复合词, 不能囊括全部汉语合成复合词。他指出, 像“人行道”“、手提式”等复合词按顾阳、沈阳(2001) 的方法是生成不出来的。除此之外, 他还指出这种分析汉语合成复合词生成过程的方法在语言学理论层面上存在困难, 缺乏触发“提升”的动力。

石定栩进一步认为汉语复合词可采用形式句法的修饰结构(石定栩2002a :39) , 在句法规则应用之前, 以一套词汇生成规则来生成。而且, 所由生成的复合词的语法性质取决于被修饰成分, 被修饰成分在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如动词“修理”修饰“工”, 形成一个名词性复合词“汽车”, 也可直接修饰“修理”, 与之组成复合词一起修饰“工”。至于“汽车”为什么不是出现在“修理”后作补足语, 作者认为“修理”已经名词化了, 已不能再带补足语。(石定栩2002b )

针对顾阳、沈阳(2001) 的合成复合词生成过程分析, 何元建(2004) 认为像“汽车修理工”这样的“OVS 型”复合词是典型的词结构“只按中心语,

素右向原则生成(即X →YX ) , 既简单又经济, 完全

不需要如此繁复地生成出来”。他还指出顾、沈二人没有分析“VOS 型”复合词, 同时强调这种“VOS

型”复合词是“短语入词”的代表。文章认为这种

・2・

“短语入词”现象是语法的两种生成机制———模式联体记忆⑤(pattern association memory ) 及运符处理规则(symbol p rocessing rules ) ———互为补充的结果。这种回环构词的运作方式在汉语中有三种:(1) 句法将生成好的短语返回到词库以备构词; (2) 曾经是短语的形式通过模式联体记忆进入词库成为词根以备构词; (3) 即使是可以用构词规则生成的词, 因兼备相关模式(如双音节) 而进入联体记忆, 也变成词根, 以参与构词。

对于“短语入词”结构(如“开创事业者、压缩通货政策、少儿合唱团”等) , 何元建、王玲玲(2005) 认为因其语序与句法语序相同, 所以不是纯粹的词结构, 是假复合词。另外, 有些句法结构因为具备双音节的形式经过历时演变成为词根(如) , 有些词结构因为具备双音节“地震”“、签名”的形式经过历时演变成为词根(如“刺客”、“拖

) , 他们认为这些也是假复合鞋”“、空投”、“客运”词。

词, 如VS 型(如) 、) 修”OVS (X (如“珍

) 。珠养殖场”

此外,Packard (2001) 采用形式形态学理论, 认

为汉语合成词的构成是在句法过程之前就已经完成, 是广义的形态过程中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他认为, 汉语合成词是按形态学的构词规则组合起来的, 并且是按照形式句法中的X -阶标结构派生得来的。通过对汉语合成词的大量研究, 他认为汉语中词结构的复杂性不是通过设定更多的阶标层来说明的, 而是经由规则的递归性来允许更复杂的词由简单词或是语素构成。基于此, Packard 总结出两条汉语构词规则:

(1) X -0→X -0,

-1, {W}

,X -0,

-1, {W}

(2) X -0→X -0, G

(X -0表根词, X -1表黏着词根, X W 表构词词

缀, G 表语法词缀)

(1) 表明不论形类如何, 和(X W 成分2, , Packard 列出了“可能和“可预见的和实际的汉语词型”两个表, 较全面地罗列了名词、动词的各种构词方式。(Packard 2001:170-3) 另外, 他针对汉语构词提出了“中心词原则”, 即“(双音节的) 名词右边有一名词性成分, 动词的左边有一动词性成分。”

3. 2“句法说”研究

在界定真、, 何元建、王玲玲

(2005) 强调汉语中真复合词的基本语序跟句法的语序正好相反, 汉语合成复合词不是按照句法规则来构造的。

此外, 程工(2005) 指出汉语中“者”字合成复合词在语序上有一些特点:若动词和作宾语的名词均为单音节, 则复合词一般采用“VO -者”词序; 随音节增加“, OV -者”变成主导的语序。该文重点分析了汉语中合成复合词“者”字复合词的生成问题, 着重讨论了“者”字合成复合词的语序问题, 认为上述语序特点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1) 右手中心词规则决定了“者”字无论如何都必须出现在词语的末端; (2) 句法的要求, 即句法和形态采用相同的语序方向, 使得动词组里的VO 的顺序得以体现在“者”字合成复合词之中; (3) 形态的要求, 即词缀“者”紧接动词出现, 这又使“OV -者”成为另一种可能的选择。另外, 当动词为双) , 非中心成分音节或多音节时(如“万物创造者”

“句法说”认为复合词的形成与短语没有差异。在汉语复合词的生成语言学研究中, 持该观点的学者很少。

周韧(2006) 从遵循语言共性的角度指出, 汉

) 并非像语中的“OVN ”型复合词(如“纸张粉碎机”何元建(2004) 所说那样按“中心语素右向原则”生成, 也与重音理论、音步组向理论等无关。理由是

这些分析方法不能解释其他语言的“OVN ”型复合词的成因。以“纸张粉碎机”为例, 他认为汉语中的“OVN ”型复合词的形成应分析为:动词性短语

(deverbalization ) →“粉碎纸张”经历“去动词化”“粉碎”移位提升到“-V ”节点下变成名词→形成“纸张粉碎机”。

除“OVN ”型复合词外, 汉语中还有很多双音

节动宾结构(如:关心、担心) 和双音节动补结构(如:打死、敲破) 。这些结构均可直接带宾语, 看作复合词是没有问题的。同时, 这些结构又都可以扩展, 如“担了半天心, 敲不破”, 看作短语似乎也可以。

・3・

的语法功能似乎相当模糊, 介于修饰语和补足语之间。这就使得音节比较复杂的“者”字复合词采用“OV -者”的语序。

Zhao (1968) 认为这些结构都是词, 因为“离子

同的表达方式。例如,Lapointe (1980:8) 提出“普遍词

(G eneralized Lexicalist Hypothesis ) , 认为句法汇假说”

化”而带有短语的特点。而Huang (1984) 则认为这些结构本质上都是短语, 经过词汇化过程“, 重

(reanalyse ) 成复合词。结构主义语言学研新分析”

究表明, 汉语现存的双音复合词与短语在结构上

极为相似(朱德熙1982:32) 。所以, 从历时角度将现存的双音复合词看成是由短语发展而来是可行的。但是, 从生成新复合词的角度来看, 该观点就需要再讨论了。

4. 余论

Chomsky (1995:168-9) 认为一种语言是由词

规则不适应于形态结构的成分分析;Selkirk (1982:70) 提出“词结构自主性条件”, 认为涉及词结构和句结构两个范畴的移位转换的删除是不存在的; Di Sciullo &

Williams (1987:49) 则提出“原子性论点”(The Atomicity Thesis ) , 认为词汇在短语句法层面、短语语(或者说特性) , 义层面都是“原子的”, 词汇虽有“特征”

但这些特征没有结构, 而且这些特征与词内部构成间的关系与句法没有关联。

②有一点必须指出, 顾阳、沈阳(2001) 在分析汉语合成复合词生成的过程中参考了Roeper (1987) 和Baker

(1988) 的相关做法, 但上述二人却均支持复合词是由句

库(lexicon ) 和运算系统(comp utational system ) 两部分组成的。在词库和运算系统之间, 复合词的生成过程肯定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调控, 词法规则的能产性便是其中主要的一方面。

“能产性”在词法研究中是一个被长期关注的

问题。Aronoff &Fudeman (2005:212) 指出, 一种形态模式比另一种能产, 受。Aronoff (1976) 。句法规, 往往可以生成无数多个句子; 而词法规则则不然, 有些词法规则的递归性是受限的, 其适应范围随构词规则不同而变化。因此, 谈构词规则就不能不提能产性。构词规则的能产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复合词生成状况(Di Sciullo &Williams 1987) , 复合构词规则当然也不例外。

法操作得来的。(Spencer 1991; 黄月圆1995)

(Right 2hand ③“中心语素右向原则”意即“右手中心规则”Head Rule ) :分。(1981) 另外) “肉食者”、填位等操作现象表现为:词有时会“吞掉”整个短语, 如“G od 2is 2dead theology , off 2the 2rack dresses ”(Lieber

1992) 。Alegre &G ordon (1996) 针对该现象, 通过儿童

语言实验证明语言中存在一种递归机制。在这种递归机制中, 词的生成可以在其构成成分已通过句法操作阶段后再返回到词法操作阶段而得以实现。在此基础上,

Pinker (1999:183) 认为复合词内可以出现规则复数形

式正是这种递归机制在起作用。他提出在Kiparsky

(1982) 的构词到句法的程序“记忆的词根→复杂词生成

→规则屈折变化→句法”内, 在“句法”和“复杂词形成”

(loop ) , 即何文所谓的之间还存在一个“回路”“回环理

汉语构词规则的能产性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Dai (1992:59-63) 认为, 那些占汉语复杂词(complex words ) 多数的黏着词根复合词已不再能

论”。

⑤像英语中的一些不规则动词sing 2sang 2sung 与ring 2

rang 2rung 等有相似的屈折变化形式,Pinker (1999) 认为

产, 是储存于汉语词库的, 而那些可由能产的构词规则派生的合成词则不在词库中列出。同样, 董

秀芳(2004:18-9) 也主张那些可以通过词法规则大量生成的词不会在词库中列出, 而那些由不能产的构词规则生成的词则必须单列于汉语词库。另外, 作者经过语料库统计分析, 总结出了汉语中名词性复合词的强势结构类型是“名名”复合, 主要语义模式是“提示特征+事物类”, 动词性复合词的强势结构类型是“动动”复合, 主要语义模式是“方式或途径+行为或结果”。

注释:

①“词汇整体性假说”在词法研究中虽被广泛接受, 却有不

人脑会存储记忆这种变化模式, 此种记忆就称为模式联体记忆。参考文献:

[1]Alegre , M. A. &P. G ordon. 1996. Red rats eater

exposes recursion in children πs word formation [J ].Cognition 60:65-82.

[2]Aronoff , M. 1976. W ord Form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 [M ].Cambridg :MIT Press.

[3]Aronoff , M. [4]Baker , M.

Grammatical

&K. Fudeman. 2005. W hat is

T heory of

Morp hology ? [M ].Oxford :Blackwell.

1988. I ncorporation :A Function Changing [M ].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

[5]Bloomfield , L. 1933. L anguage [M ].New Y ork :

Henry Holt &Co.

[6]Chomsky , N. 1970. Remarks on nominalization[C ]∥

R. J acobs &P. Rosenbaum. Readings in English Tt rans f ormational Grammar . Waltham , MA :G inn :

of L anguage [M ].London :Pheonix.

[19]Selkirk , E. 1982. T he S y ntax of

Cambridge , MA :MIT Press.

W ords [M ].

[20]Spencer , A. 1991. Morp hological T heory :A n

I nt roduction

to

W ord

S t ructure

in

Generati ve

Grammar [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ress.

184-221.

[7]Chomsky , N. 1995. T he M inimalist Prog ram [M ].

Cambridge , MA :MIT Press.

[8]Chomsky , Noam &Morris Halle. 1968. T he S ound

Pattern of English [M ].N Y:Harper &Row.

[21]Zhao , Y. R. 1968. A Grammar of S poken Chinese

[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2]程工. 2005. 汉语“者”字合成复合词及其对普遍语法的

启示[J].现代外语(3) :232~238.

[23]董秀芳. 2004. 汉语的词库与词法[M ].北京:北京大学

State

[9]Dai , J. X. -L. 1992. Chinese Morphology and Its

I nterf ace

w ith

the

S y ntax [D ].

Ohio 出版社.

[24]冯胜利. 1998. 论汉语的自然音步[J].中国语文(1) :40

-47.

[25]顾阳, 沈阳. 2001. 汉语合成复合词的构造过程[J].中

University.

[10]Di Sciullo , A. M.

Def inition of

&E. Williams. 1987. On the

W ord [M ].Cambridge , MA :MIT

Press.

[11]Huang , C. -T. J. 1984. Phrase structure , lexical

integrity and Chinese compounds [J].J ournal of the Chinese L anguage Teachers πA ssociation 2:53-78.

国语文(2) :122~133.

[26]何元建. ].当代语言学

:223~[27. [J].语言教学

[12]K iparsky , P. 1982. Lexical phonology ) . 复合词研究[J].国外语言学(2) :1~9. ]石定栩. 2002a. 复合词与短语的句法地位[C ]∥中国

morphology [C ]∥I. S. Yang. L in Morning Calm . :[13], A heory A g 语文杂志社. 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一) . 北京:商务印书馆:35-51.

[30]石定栩. 2002b. 动词的名词化和名物化[C]∥中国语

[14]Lees , B. 1960. T he Grammar of English

N ominaliz ation

[M ].Bloomington :Indiana 文杂志社. 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 . 北京:商务印书馆:255-273.

[31]石定栩. 2003. 汉语的定中关系动-名复合词[J].中国

University Press.

[15]Lieber , R. 1988. Phrasal compounds in English and

the morphology 2syntax interface[J].Papers f rom the Parasession on A g reement i n Grammatical T heory .

语文(6) :483~495.

[32]周韧. 2006. 共性和个性下的汉语动宾饰名复合词研究

[J].中国语文(4) :301~312.

[33]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

CL S 24:202-222.

[16]Lieber , R. 1992. Deconst ructing Morpholog y [M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7]Packard , J. L. 2001. T he Morpholog y of Chinese :A

L inguistic and Cognitive A p p roach [M ].北京:外语

收稿日期:2007-10-29

作者简介::顾介鑫, 博士生, 讲师。研究方向:神经语言学。

(责任编辑:张 辉)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8]Pinker , S. 1999. W ords and R ules :T he I ng redients

・5・


相关内容

  • 同声传译的心理过程模式与工作记忆探微
    摘要:同声传译是高强度思维�p多重任务并重的认知心理过程.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已引起西方认知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又有研究者开始尝试对同声传译过程中的"工作记忆"及其重要性进行研究,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同声传译中的&q ...
  •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
    语言学流派 布拉格学派 狭义的布拉格学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以及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上跟这个学会有密切联系的一批语言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广义的布拉格学派则包括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等语言学团体,继承布拉格语言学 ...
  • 汉语离合词研究综述
    第4卷第4期2006年11月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 inzhou Medical College (Social Science Editi on ) Vol 14No 14Nov . , 2006 汉语离合 ...
  • 语言学常用名词解释
    语言学常识----语言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语言学:①-是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②从方法上分为历史-.比较-.历史比较-.描写-:从研究对象上可分为个别-和普通-:③19世纪初的历史比较学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2.语 ...
  •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摘 要] 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在探讨影片片名特征和翻译现状的基础上,从英汉思维差异.文化内涵联想.审美差异.宗教文化等多个层面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
  •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 导言 语言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所谓 "五段" 是指 "语文学" . "历史比较语言学" . "结构主义语言学" . "形式语言学&q ...
  • 从世博标语翻译中的看中西方思维的不同
    从世博标语翻译中的看中西方思维的不同 时间:2011-04-22 11:45:0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胡维(2008)一般来讲,思维方式具有深远的民族文化根源.这里的翻译是不对等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以上海世博会标语为例.原标语的潜在之意 ...
  • 广告英语翻译探美
    广告英语翻译探美 在广告英语翻译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广告语言艺术和广告语篇风格的再现,译者必须透彻地了解广告产品和广告语篇的内容及其艺术形式,遵循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特点和表达习惯, 通过忠实和准确的翻译来再现原文的音韵美.形象美.简约美等语言 ...
  • 华中师范大学翻译硕士
    1.7上午政治不多说 1.7下午的翻硕英语 第一题20个单选30分 难度还行 主要是单词要背好了 第二部分是阅读5篇40分 前三篇是15个选择 很简单~~第四篇根据阅读给了两句话要让判断正误 True ,False or Not giv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