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案 自感现象 - 范文中心

高中物理教案 自感现象

10/02

自感现象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在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自感现象.

(2)初步掌握自感电动势的计算公式ε自=LΔI/Δt

(3)了解自感系数及影响自感系数大小的因素.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及对实验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品质和推理能力,从而理解自感电动势在电流变化时所起的作用.

3.渗透研究物理学的方法,使学生逐渐体会怎样从旧知识的土壤中生成出新知识的幼苗.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在掌握了自感现象与电磁感应现象统一性的基础上,把握住自感现象的特点.

2.断电自感现象中,灯泡突然闪亮一下学生很难理解,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教具

1.自感现象的演示.

通电自感现象的演示装置,断电自感现象的演示装置,电源,开关及导线若干.

2.投影器及自制投影片.

3.关于日光灯工作原理的示教板.

四、主要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提问: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2.如图1所示,有两个线圈L 1、L 2共轴放置,当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试推理判定通过电阻R 感应电流

的方向.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提出问题:因为穿过线圈L 。的向上的磁通量增加

了,所以在通过电阻R

R b 方向的感应电流.那么,对于线圈L 1来说它通过电池、滑动变阻器也组成了闭合电路,而且穿过这个闭合回路的磁通量也发生了变化,会不会在这个闭合回路中也发生电磁感应现象呢?是否有感应电动势呢?

2.由演示实验引入课题.

演示两个有关自感现象的演示实验.要求学生注意演示过程和瞬

间发生的现象.

(1)通电时的自感现象(如图2).

操作过程:

①展示电路结构.

②接通电路缓慢调整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两个灯泡

A 1、A 2发光亮度相同.

③断开电路后,再接通电路.这里应重复几次.

叙述现象:让学生能看到每次接通时,灯A 1总比灯A 2滞后一小段

时间才亮.

提出问题:两个灯泡稳定发光时亮度是一样的.为什么电路接通时,A 2立即点亮而A 1要滞后一小段时间?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接通电路时,通过线圈L 的电流增大,该电流产生的磁场增强,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要增加,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这个线圈中要产生感应电动势.用楞次定律还可以判定出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电流增加的方向相反.故通过灯火的电流不是立即变强而是

逐渐增强,使人滞后一点时间点亮.

(2)断电时的自感现象(如图3).

操作过程:

①连接好电路,展示电器结构.

②接通电路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使灯A 发出

微弱的

光.

③断开开关,应看到灯A 闪亮一下.这里应重复几次.

叙述现象并简单推理:学生应看到电路断开时灯A 闪亮一

下,说明通过灯泡有一个强电流.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断开电路时,通过灯泡A 的电流突然增大?

教师讲解分析:通过投影器用投影片讲述断电自感过程.

如图4(1)电路接通时因为线圈L 的电阻很小,所以两支路的电流强弱是不同的.

当电路断开时,通过线圈的电流要减小,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要产生一个感应电动势,且电动势的方向与减小的电流方向相同.由于电源支路已处于断路状态,所以这个逐渐减小的强电流要反向通过灯A (此时展示投影片图4(2),故灯泡要闪亮一下.

启发学生画出断电时通过灯泡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线(展示投影片图4

(3)).

3.通过总结实验得出结论.

当导体中的电流变化时,导体本身就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电动势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的变化,这种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自感现象,自感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

出现课题及板书.

4.推理得到影响自感电动势的因素.

提出问题:自感电动势是感应电动势,它是由自身电流变化产生的,它和电流变化有什么关系呢?

师生共同分析研究:

(1)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ε自=LΔΦ/Δt 。 因为在线圈中的磁通量中与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B

成正比.又因为在电流磁场中任意

一点的磁感应强度都与电流强度成正比.所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中与通电线圈中的电流强度I 成正比,磁通量的变化ΔΦ 与电流的变化ΔI 成正比,即ΔΦ∝ΔI 。

(2)引入比例系数L 得出结果:ε自=LΔI/Δt 即自感电动势跟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

(3)根据得次定律和两个演示实验,可以总结出:自感电动势的方向总是阻碍电流的变化.

(4)讲解说明:自感电动势负跟电流变化率_的比值L 叫“自感系数”,简称“自感”或称“电感”.

自感系数的大小由线圈本身特点(如:匝数、长度、截面积、是否有铁心等)决定.自感系数在国际制单位中的单位是“H (亨)”. 1IH=1VS /A,1H=1×103 Mh=1×106 μH 。

5.自感现象的实际意义.

(l )说明自感现象广泛存在.凡是有导线、线圈的设备中,只要有电流变化都有自感现象存在,因此要充分考虑自感和利用自感.

(2)白威现象应用一例——日光灯.

①结合日光灯工作原理的示教板(图5),说

明日光灯电路结构.接通电路让学生观察日光灯

的启辉过程.

②提出问题,安排学生阅读课本共整理笔记.

A 灯管、起动器、镇流器的构造及它们的连

接特点.

B .起动器中双金属片工作原理.

C .激发灯管中的水银蒸气导电的高电压是怎

么获得的?

D .目光灯的“白光”是哪里发出的?

E .日光灯正常发光时,镇流器起什么作用.

(3)安排学生看书,了解自感现象的危害及防止措施.

(三)课堂小结

1.自感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自感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仍可以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确定.

2.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不是跟电流强度(I )成正比,也不是跟电流的变化(ΔI )成正比,而是跟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

3.完成课本后边的作业.

五、教学说明

1.充分利用旧知识来研究新问题,是科学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这节课恰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特例.课堂设计中要突出从旧知识生长出新知识的研究过程.

2.对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学生在观察的敏锐性方面普遍显得薄弱.这节课的两个演示实验恰恰是培养学生观察敏锐性的好素材,因此演示时教师不要加任何的实验导语,创造条件给学生以锻炼的机会.

3.本课时内容较多,若课时紧张可安排成两课时,并加一些例题. (北京五中 吴是辰)


相关内容

  • 高中物理知识点
    自己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2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 ...
  •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科书目录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科书目录(全套) 必修1 走进物理课堂之前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10 2 时间和位移----------------------- ...
  • 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江苏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说明 为贯彻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帮助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广度,我们组织编写了<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 ...
  • 14.自感现象及其应用
    物理科学案 序号14 高二 年级 班 教师 刘冰 学生 1.定义:由于线圈本身的电流发生 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自感现象. 第一章 第6节 自感现象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观察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并能够通过电磁感应规律分析通电自感与断电 ...
  • 高中物理总复习各章小结珍藏版本
    高中物理复习题纲(南通市第三中学江宁) 第一章.力 一.力F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单位:牛(N )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但它们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 ...
  •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达成
    [摘要]深化课程改革也要非常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尤其是"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达成,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如何操作,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感到"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达 ...
  • 高中物理目录与考点分布(沪科版)
    高中物理教科书目录与考点分布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本套教材咸阳市大部分学校使用,与人教版内容基本相同,知识的安排顺序有部分区别.本目录为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选修3-2.选修3-4.选修3-5,其中必修1与必修2高一学习,选修3- ...
  • 大学基础物理学答案(习岗)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第七章 电磁感应 第 10 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本章提要 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当穿过闭合导体回路所包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导体回路中将产生 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此时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 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的思考
    思考一 [日期:2009-09-26] 来源:  作者:王佰营 徐丽红 [字体:大 中 小] 对一般变压器而言,原边绕组的电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负载电流分量,它的大小与副边负载有关:当副边电流加大时,原边负载电流分量也增加,以抵消副边电 ...
  • 培养学生兴趣是物理教学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一句至理名言.激发和保持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是我们物理教师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与学的关系作过精辟的论述:"先生的的责任不在教,不在学,而在教学生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