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阅读题及答案 - 范文中心

长城阅读题及答案

08/01

长城

因为深秋的季节已至,下山的时候已晚,我看见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红。在猎猎西风扑刺下,砖缝间的野草开始黄枯,基石下的酸枣变了颜色。这时,听不见秋虫之低吟,却

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黄云间的归鸿。

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吗?那是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吗?在伫立的凝思中,我想象那飞鸿乃是悠悠岁月的见证。曾几何,黑云掩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胡马长嘶,觱篥哀鸣,狼烟在山头升起,矢刃在石间摧折;当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战

场上的一切声音沉寂之后,只有红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于是,在人们的一种执拗的幻想里,你被建造出来。那是自我保护、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墙高六 七米,墙厚四五米,随山就坡,险峻万状,自渤海之滨,绝荒漠,蜿蜒竟达六千七百公里。戌楼高耸,斥堠(瞭望敌情的土堡)连绵。你用一座座雄关,卡住咽喉古道,构成北门锁钥。这使得互市的商旅,为之蹙眉;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们自以为统治

下的“中央之国”固若金汤,无求于人,万寿无 疆。

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

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指长城)不再是传奇。它

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毫不羞怯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他们之中有总统,有商人,有教师,有学生,有开心的演员与体育明星。照相机咔嚓咔 嚓响着,但响声又被哗哗地笑声淹没。我不知道他们各自的目的,但是他们来了,来了。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我看到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踏上烽火台的顶端,向什么人频频飞吻,接着高举双臂,做成一V字,仿佛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出爽朗的笑声。 哦,长城!我不知你对此作何感想。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异域殊方

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

你不语。你扎根的纠墨(绳索,这里形容俯瞰群山像粗大的绳索)。群山不语,并晴洁气

爽的长天也不语。

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1.这篇散文中,(1)作者对历史上长城的评价是什么?(2)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一问,因为作者在反思和评价长城的历史时,尽管大量用典,并采用了形象化的描写手段,洋洋洒洒,但是归纳起来并不难,那就是作者认为长城是一卷凄婉的历史,是民族封闭的象征,是文化愚钝的标志。

第二问,回答起来比第一问难些,因为作者对长城现实的看法,与对四面八方亿万游人的描写交织在一起,并没有独立成段。但是阅读中不难发现“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这样一些句子,可以从中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答案】(1)评价历史:①凄婉的历史,②民族封闭的象征,③文化愚钝的标志。(2)看待现实:①开放,②自信。

2.最后一段写道:“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唯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1)这段文字与倒数第3自然段的关系是什么?(2)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1)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实际上也考查了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

散文的最后一段,是对倒数第3自然段所提出的两个问题的回答,回答比较含蓄,但坚定有力。这几段文字的内在联系相当巧妙。倒数第3自然段表面上是对长城提出两个问题,实际是问“我们中华民族愿意开放吗?”“我们中华民族能承受住改革开放的冲荡吗?”而接下来的倒数第2自然段并不急于回答,长城不语,群山不语,长天也不语,三个“不语”形成一个鲜明的顿挫。直到最后一段才做出回答,揭开谜底,引人入胜。

其次,从这段文字的内容来看,长城是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唯一的人工痕迹,这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祖先创造出来的伟大奇迹,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创造出这种奇迹的。这充分显示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足以让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再联系全文看,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经受了那么多的磨难而不垮,曾想通过闭关自守来寻求安全而不能,如今却主动敞开胸襟,这不充分显示出我们的自信心吗?我们一定能够承受住改革开放的冲荡,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结论是通过反思和观察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长城的历史和现实而得出的。正是因为有了最后这一段文字,才使本文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尾。

【答案】(1)是对倒数第3自然段所提问题的回答。(2)①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②能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


相关内容

  • 说明文阅读"长城"附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共8分) ①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其中北京长城 ...
  • 20**年3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1长城和运河 补充习题答案 一,选字填空. 1,偏旁 诗篇 遍地 2,驾驶 书架 责骂 3,蜻蜓 蜿蜒 拖延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西海关,巨龙穿行,连绵起伏 2,首都北京,天堂杭州,稠带飘落,银光闪闪. 3,巨龙,雄伟,绸带,美丽, ...
  • 四年级上册基训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1观潮 自学提示 2.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嘈杂喧闹,像烧开的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3.潮来前 潮来时 潮头过后 巩固运用 4.(2)潮来时 由远到近(3)比 ...
  • 清平乐·六盘山阅读答案
    1935年秋天,毛泽东率领红军第一方面军突破了腊子口天险,向陕北革命根据地挺进.这首词是毛主席越过六盘山登高望远时的咏怀之作,抒写了对南方根据地人民的深切怀念和消灭日寇的坚定决心.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 ...
  • 沁园春·雪相关试题.答案与解析
    基础知识识记 1.<沁园春 雪>的作者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是________,"雪"是________.本文通过描写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美河山的赞美和 ...
  • [精品资源]20XX年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教学案
    2014年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教学案 2014年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教学案饶水知音 2014年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教学案 [教学要点] 1.继续讲解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表现手法 2.课堂训练. 3 ...
  • 相连的血脉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7题. 相连的血脉 (1)刚看见秦皇陵,便有压迫感迎面而来,密集而凝重.延伸开阔的骊山,说不上崇峻,只有单调的平坦,线条由地面向上伸展直至交汇形成一个平稳的三角形,色彩似乎只是造物主随意地一挥画笔,苍翠的绿,简明而无须多 ...
  • 初一历史上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历史学科阶段测试试卷 (时间50分 总分50分 ) (特别提示:本卷所有题目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 单项选择(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每题1分,1×20 = 20) 1. ...
  • 高考语文全国卷阅读题解答技巧
    [语文]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转走背拿满分) 答题技巧 考纲陈述: 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意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 ...
  •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a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手法,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 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 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 二是 ...